南明大丈夫 第121节

二当家和军师看他的模样,也叹了口气,然后转身出了聚义厅。

等两人一走,刘洪起又继续喝着闷酒,然而他还没喝几杯,二当家和杨冬青又一脸慌张的折返回来。

两人失魂落魄的小跑着进入聚义堂,慌张道:“不好了,大当家,山下今天没放粮食,打水的弟兄也被赶回来。”

刘洪起听后,手里的酒杯一下掉在地上,酒水洒在身上,脸上难掩慌张。

这时山寨内的士卒早已哗然,近几个月来,他们就像是被圈养的鸡儿一样,每到固定的时间,就会有人投食。哪怕这个食物获得的过程,并不容易,但他们心里已经形成了一条定律,就是每隔三天,山下就会有人给他们送来粮食,他们根本不用为粮食而担心。

今天他们向以前一样,下山去取粮食,可不想居然没有粮,还被一排火铳打了回来。

这样一来,土寇们顿时慌了起来。而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大喊,“有人来了!”

刘起洪匆匆走出聚义厅,走到山寨内,听见声音,忙到寨门前往下看去,便见几名高镇士卒走到了山寨下面。

山寨内所有的土寇都站起身来,安静的看着山下的高军,想问问他们为什么不给粮食,但一想他们本来就是敌人,土寇们顿时有些无所适从。

不多时,几名高军便来到山寨五十步外,为首一员将官,忽然弯弓搭箭,把弓拉成满圆,然后“嗖”的一下射出一箭,箭矢直接钉入寨门旁的柱子上。

一名土寇忙将箭矢取下来,然后递给了军师,扬冬清忙将上面绑着的书信打开观看。旁边二当家易道三,见扬冬清一脸兴奋,不禁问道:“是不是他们换花样了,把粮放别处呢?”

杨冬清摇了摇头,“顺军让我们投降了,保我们平安,还要收编我们。”说完,扬冬清一脸兴奋的将书信递给刘洪起,“大当家,你也看一看!”

刘洪起将书信接过来,却没有看,直接塞进怀里,“你们想想高义欢是怎么折磨我们的,投降还能捞到好处?”

说完,他看易道三和杨冬青的神情一阵红一阵白,似乎是不认同他的话,于是冷冷道:“你们要是相信高义欢的话,就该记得他一开始是怎么说的,他是要我的脑袋地。老子要是投降,就是任他宰割。”

易道三与扬冬青对视一眼,没有说话,刘洪起却接着道:“你们不用担心,我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准备突围。现在机会就在眼前,高义欢以为断了我的粮食供给,就能让老子束手就擒,但他错了。现在山下的军队肯定以为山寨没了粮食,兄弟们都没了力气,一定会放松警惕,但实际上老子每次拿到粮食,都让人藏了一点,粮食其实还够弟兄吃三天。三天之后,山下的军队必然以为老子已经饿得没力气,到时候老子突然冲下去,带你们突围,去别处寻富贵。”

易道三和杨冬青都漏出了震惊之色,不过不管他留了几天粮,他们都没有兴趣知道了。

如果高义欢不让他们投降,那他们没得选择,但现在有一条好路走,他们便不想去冒险,也确实被高军打怕了。

刘洪起说完,便又回了聚义厅,易道三等他一走,便低声问道:“军师,高义欢具体给的什么条件?”

“高将军说给我们最后一次机会,三日之内投诚,过往不究,不问胁从。投降之后整编一部,留在军效力。”

易道三眼珠一转,“那我算是胁从么?”

“二档家应该也算是胁从吧!”扬冬青没底气的道。..

入夜,天空下起一阵小雨,滴滴答答落在屋顶,刘洪起睡熟一个翻身,却发现床前站着几个黑影,顿时一下惊坐而起。

“你们干什么?”他看不清是什么人,不禁发出一声惊呼,便准备去拔枕边的大刀。

几个黑影却一拥而上,一起扑上床去,死死的将他压住。

“大当家的,对不住了,你别怪兄弟啊!”易道三骑在刘洪起的身上,一边赔不是,一边往他嘴你塞东西。

“易道三,你个龟孙,老子~呜呜~”刘洪起虽然武艺超群,不过双拳难敌四手,不一会儿就被几个大汉捆成了粽子。

几日后,汝宁府,高义欢坐在大堂内,看见被人押上堂来的刘洪起,挥了挥手,等赵柱子上前将塞在他口里的破布拿开,然后笑问道:“刘洪起,今已被擒,可有什么话说?”

刘洪起心本来已经绝望,听了高义欢这么问,心不禁一喜,如果按着评书里的套路,这是有招降之心啊!

“高将军,某愿意归降,愿效犬马之劳啊!”刘洪起想行礼,不过身上绳索却没被解开,只能很滑稽的躬身,高义欢话音刚落,便立时答道。

高二哥听了,却站起身来,“你想太多了,犬马之劳就不必了,本将到是要借你人头一用,震慑地方。”

高二哥要去趟山东,很有必要杀个人,来震慑汝宁豪强,而正好刘洪起比较倒霉,撞在了枪口上。

刘洪起听了大惊失色,不招降你那么多废话,他有种被戏耍的感觉,顿时老羞成怒,破口大骂,“高义欢,你个畜生~老子~呜呜~”

高二哥没等他说完,却一挥手,“拖下去砍了,首级传首各县!”

赵柱子立时上前又将他嘴堵上,刘洪起连连踢脚,嘴里呜呜的被他拖出衙外。

第147章棱堡初成

高义欢借着李自成称帝的东风,要说汝宁的局势,应该比较稳固,但是清查田亩、规定田赋,毕竟是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士绅和豪强的利益。

得罪崇王,得罪朱家,其实并不怎么可怕,朱家就那么点人,没有官绅配合,兴不起什么风浪。可得罪的士绅豪强,那情形却又不一样,他们是有能力惹出大事情来的。

看李自成一片石战败后,只是消息传过来,闯军在河南、山东、山西部分地区的统治,就瞬间瓦解,便值得高二哥提起警惕。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要去山东,高二哥或许会留下刘洪起,但是他这次山东之行的风险很大,不想后方出什么问题,所以就只有借刘洪起的人头一用了。

在二月间,二哥击败刘洪起,又杀了土豪黄世仁,其实对于地方就已经起到了一定的震慑。这次刘洪起被砍了头,士绅豪强们见曾经拥众十多万的巨寇,就因为抢了高义欢几车兵甲,便被打得势力消亡,身首异处,不禁一阵唏嘘,同时自己也提起了警惕,不能得罪高义欢这个贼头子,都开始小心做人。

杀了刘洪起之后,高义欢又接见了易道三和杨冬青等几个山寨头目,二哥原本的想法是,头目通通砍掉,然后收编普通的山土寇,这样能免除许多隐患,但这两人绑了刘洪起来投,杀了似乎却有些不地道,影响二哥的名声,所以高义欢便勉强将人留下。

杨冬青一个狗头军师,是个老秀才,到是好安排,高二哥给了他一个职。易道三这些头目,留在汝宁高二哥却不太放心,所以决定留在身边带着,避免他们和属下勾结。等二哥带上他们去山东转一圈,回来时千余土寇已经被整编,那时高义欢才能放心用他们。

五月底,汝宁城外,高义欢从千余人,抽调了各部精锐,临时编制一营兵,共计三千余人,押着十多车明军的衣甲、旌旗,准备东行。

城池外的官道上,近二百骑兵两骑一排,护卫着一面大纛旗,后面打着旗幡的步军,走在道路旁边,间则是大批的骡车,浩浩荡荡的往行进。

高义欢等人站在路边长亭内,鲁义方看着高义欢的架势,似乎是准备将山东搬空一样,笑着抱了抱拳,“卑职愿将军马到成功~”

这次高义欢的山东之行,虽说是去山东抢战马,动机有些不纯,但毕竟是打鞑子。在官军畏鞑如虎的时候,高二哥敢摸一把老虎屁股,还是让鲁义方有些敬佩。

高义欢笑了笑,拱手道;“借鲁府君吉言,汝宁的民政,义欢就拜托鲁府君了。”

“将军放心,汝宁民事我必然尽心尽力。”鲁义方郑重的作揖,尽量摆出一副,让高义欢放心的神情。

不过他越这样,高义欢心里却越没底,二哥现在疑心病重的很,对于这些降官并不怎么放心,总觉他们心里还念着明朝,对自身还是有些不太自信。

高二哥点点头,随即扭头看向一旁的赵大宪,“大宪,我不在这段时间,你要看好汝宁。南面的左良玉如有异动,你只需监视,仅守武阳关即可,不要冒然出兵。明白吗?”

赵大宪本来看着鹿邑,高义欢把他调回汝宁,有这个自己人在,他才放心。

“二哥,你放心,我晓得厉害。”赵大宪抱拳道:“弟兄们等二哥满载而归。”说完他看了高义欢一眼,又补充一句,“大娟子也期盼二哥早日回来。”

高义欢听了头皮发麻,忙一拱手,便有些慌张的翻身上马,领着金声桓、金献刚、赵柱子、黄三等将,疾驰着往归德而去。

去年,刘黑子在南阳向高义欢,取了真经之后,回到归德便开始给百姓分田分地。

首节上一节121/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