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第105节

高二哥回到汝宁之后,便派人去各县通知当地乡绅,让他们选几个代表来汝宁商议事情。

“让他们到大堂稍后,我这就过去。”高义欢扭头对鲁义方道:“府君,一起去吧!”

这次来汝宁的乡绅都是汝宁的大户豪强,一共有二十多个人,除了遂平没有人来之外,其它县城基本都来了两三个人,代表各县的士绅大户。

李自成驻兵南阳,就在汝宁隔壁,让这些大户们人心惶惶,着实感到担忧,所以鲁义方一劝说,各县便纷纷投降,希望躲过一场兵祸。

这时大堂内众人议论纷纷,说着眼下的时局,担心这个姓高的流贼头子,到底能不能庇护他们。

“诸位,你们从外县过来,对于高将军不太了解。高将军与李自成不同,他是杞县李公子的人,很爱惜百姓,也很好说话,等会见了高将军,大家有什么话可以直接说,但是不能向现在这么乱,大家想好了再发言。”堂内乱哄哄的一片,一名府城的乡绅站起来,挥手让众人安静,然后大声说了几句。

这位乡绅叫陈业雄,由于住在府城,所以对高义欢有些了解,也见过高二哥几面。

这时堂外忽有士卒喊道:“众位,我家将军和鲁府君到了!”

众多乡绅忙安静下来,纷纷站起身来恭迎,这不比明朝,乡绅势力盘根复杂,总能找到在朝做官的朋友、亲戚、同门,可以不把地方官员放在眼里,他们在新朝可没有势力,所以一个个老实惶恐的很。

“诸位久等了!”高二哥和鲁义方大步走进堂内,各自在座位坐好后,遂即抬手压了压,笑着道:“大家不要拘束,都坐吧。”

当下众人在两侧坐定,外县来的乡绅并不了解高义欢,他们之所以肯来,多是因为信任鲁义方这个明朝的知府。

他们见了高义欢有些拘谨,半边屁股坐在座位上,你看我,我看你的没人说话。这时那陈业雄便站起身来,行礼道:“高将军,不知道闯王那边什么情况,南阳那边的大军要来汝宁吗?”

陈业雄问出了,满堂士绅想问的话,如果李自成要来汝宁,那他们便准备抛家舍业,往南跑路了。

当下满堂的目光都向高二哥看来,二哥的脸色说变就变,瞬间凝重起来,让众人提起的一颗心立时跌进谷底,而一旁的鲁义方见他神情变化,也跟着把脸板了起来,但心里却不禁发笑,这厮又要开始演戏,骗人钱财了~

(感谢幸福啄木鸟的1000,房间采光好的打赏,求广告,书单,求订阅,月票,推荐,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126章分摊粮食

各县的乡绅看见高二哥脸色凝重,鲁府君也板着一张脸,顿时就有些惊慌起来,以为李自成要来。

百万流寇涌入一府之地,人数几乎接近汝宁原有的人口,这么多贼兵过来吃喝,谁养得起呢?况且他们也不只是吃喝,他们吃好喝好,还要拿钱,还要抢夺妇女,乡绅可受不了。

高二哥见堂内众人惊慌,乡绅们都有些坐立不安,满脸的焦虑,这才挥了挥手,沉声对众人道:“你们也知道,本将是不想让闯王的大军开进汝宁,是想保护汝宁百姓安宁的。为了这一点,本将把崇王府的藩库,都搬了个干净,全都送给了闯王,为的就是给大家买个平安。”

“为了保护大伙儿,本将可是将藩库的钱粮,全都上缴,足足运走了一百车。”说道这儿,高义欢看向府城的乡绅陈业雄,“这点陈员外在城,应该是知道的,你们可以问他,高某有没有说假话!”

“高将军仁义,确实是将藩库的钱粮运去了南阳,当时我在城,亲眼看见一百多辆大车出的城。”陈业雄忙说了句,然后又焦急的问道:“高将军,难到闯王收了崇王府库的钱粮,还不满足,还要来南阳打粮?”

众多乡绅们神情紧张,这个李自成也太贪了,崇藩几百年的积累,都不能买条活路吗?

高二哥扫视了堂内众人一眼,觉得前戏已经很到位,于是正了正身子,接着说道:“虽然我这次运去了崇王藩库内的钱财,但是闯王几十万大军窝在南阳,粮食根本不够吃。闯王本来是坚持要率大军来汝宁征粮,不过为了保护大伙二儿,让大家免受兵祸,所以高某便站出来告诉闯王,让大军在南阳歇着,我来替他征收粮食,再运送过去。”

“这样就避免了闯王大军开进汝宁,可是闯王让我征粮两万石!”高二哥面露难色,又观察了众人一眼,叹气道:“这次本将虽然缴获了不少,但方才也说了。这些缴获都已经送到了南阳。现在本将手里粮食很少,连军粮都不够,根本无法凑出两万石,所以才将大家召集过来。”

乡绅听说李自成不来汝宁,心方松了些,可听了后面的话,心却又一下紧了起来。高将军这么说,意思已经很明显,就是让大伙儿分担这两万石的粮食。

众多乡绅脸上一下就苦了起来,朝廷三饷,加上连连打仗,地主乡绅家也没多少余粮。前段时间丁启睿去诛仙镇剿贼,他们就已经赞助了一批粮食,现在又要分担两万石,乡绅们顿时就不说话了。

高二哥见此,把手一摊,站起身来,“看来闯王交给本将的任务,本将是无法完成了。本将只有像闯王请罪,让闯王派人来征了。”

“高将军使不得啊!”陈业雄连忙急呼一声,众多乡绅差点被逼哭。让李自成过来,那怕不只是要粮,还得要钱,再加上要命。

这时鲁义方白了高义欢一眼,李自成明明说要一万石,这厮嘴里却变成了两万石,真是心黑的紧。

高二哥说完,给鲁义方使了个眼色,鲁府君对于高二哥坑蒙拐骗很是不削,高二哥挤眉弄眼好一阵,鲁义方才亲亲咳嗽一声,站起身来行礼道:“将军,河南连连征战,兼又天灾连连,各县乡绅也不容易,大家都有难处,将军也要体谅一下民力。”

“府君说的是啊!”下面的乡绅,纷纷开口,“将军,近些年来,汝宁年年过兵打仗,只要一有兵来,我们就得拿些东西出来犒劳大军,特别是那左良玉,给少了就纵兵抢劫,比土匪还很,我们的家底早就掏得差不多了。另外现在年景也不好,地里没什么收成,两万石对我们来说,真的太多了。”

河南的情况确实不太好,天灾和战乱,地主家里也不可能钱粮满仓。这些士绅高二哥以后还的依靠,也不能让他们太惨,分摊的粮食必须要在他们承受的范围内才行。

“本将也不是不理解大家的难处,了解我的人,都知道高某最仁义,诨号呼保义。这次为了保护汝宁,高某也是将钱财用尽。”高二哥故作为难,叹了口气:“不过既然鲁府君说了,那高某就在做出点牺牲,从军粮挤出五千石,众位分摊一万五千石,大家伙儿同舟共济,先把粮食凑齐,然后给闯王送过去,免得闯王没了耐心,派兵马来取。大家以为怎么样?”

一万五千石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汝宁本就多山林,又连连打仗剿匪,众人的负担依然很众,不过高将军把藩库的钱粮都交了,还拿出军粮,他们就算再苦,勒紧裤腰带也得把粮食凑齐了。

只是众人心里却有点担心,李自成驻兵南阳,近百万人也不种地,两万石粮食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他们用不了多久就得吃完,到时候又伸手要,那可怎么办?

陈业雄与几个士绅商议了一下,一脸忧郁的拱手道:“高将军仁义,我们都知道。只是大伙儿这次凑齐了一万五千石粮食,各家粮库也就空了。如果闯王吃完了粮,又继续找我们要,那我们就只能一起上吊了。我们都信得过高将军,高将军能不能给我们个准话,闯王还会要吗?”

高二哥闻语,连忙保证道:“这个你们可以放心,咱们这批粮食交上去后,闯王就得拔营西进,去吃关,所以这批粮食交了之后,闯王就不会再找我们要粮了。不过这种临时强征虽然没有了,但是从明年开始,田亩却要重新清算,征收正常的田赋,为大军提供稳定的钱粮收入。”

众人听说李自成要拔营西走,去吃关,这虽然苦了关百姓,但众人心都松了口气。至于清理田亩,开征正常的赋税,那都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放心了。”陈业雄与几名士绅听后脸上不禁一阵欣喜,只要能送走李自成这尊瘟神,那他们砸锅卖铁,也得把粮食凑齐。只是他们微笑一阵,才觉得这样幸灾乐祸,似乎有些不太好,显得众人道德都有问题,陈业雄忙收住脸上欣喜,同几名乡绅嗟叹着,露出悲天悯人的神情:“我们是安全了,只是苦了关的百姓啊~”

几名乡绅话虽这么说,但是为了尽快送走李自成,却一个个积极的很,不一会儿,几个县的乡绅们一商量,便分摊完毕,然后急于赶回县城,再去召集本县乡老凑粮,争取在过年之前,把粮食送到李自成手里,让闯军赶快拔营,大伙儿好过个安稳年。

等众多士绅们一走,堂上便只剩下高义欢和鲁义方两人。

鲁义方看着众多乡绅出了大堂,站在高义欢身后,他对高义欢占便宜的行为有点瞧不上,于是出言道:“将军,闯王明明只要一万石,将军却让他们凑足一万五千石,将军一粒粮食未出,反而倒赚了五千石。将军这样做虽然得了些好处,但将军要以汝宁为根基,还是要争取士绅民心。要是士绅知道了,怕是要恨你。”

“恨我?怎么会哩!”高义欢笑了笑,面部红,心不跳,很不要脸道,“鲁府君没听见陈员外,夸我仁义吗?”

(感谢房间采光好的打赏,最近没啥推荐,希望书友们帮忙宣传,有书单的帮忙收一下,别让我凉凉了,感谢大家。)

第127章临近新年

李自成凶名在外,各县乡绅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回去之后便想尽法子筹集粮食,准备送走李自成这颗煞星,让他去祸害 />

老实一些的人,将自己家仓库里的粮食全都交了出来,不老实,心思活络的人,便号召全县百姓一起捐粮保命。

为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县里的士绅便带头先捐三成,等县里人交了粮,士绅捐的三成又还给士绅,百姓和富农交的粮,则凑足数目运来府城,剩下的便由几个士绅悄悄平分。

十二月旬,各县乡绅分摊的粮食送到之后,高义欢便准备让赵柱子,将粮食给李自成送过去。

此时,临近新年,汝宁地区下了一场大雪,城池和原野都被覆盖,汝宁府乃至于整个州都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大地银装素裹,份外妖娆。

这天上午,一支车队停在汝宁城外的官道上,车辆上装满了各县送来的粮食。

赵柱子骑在一匹马上,战马打着响鼻,呼着白气,“二哥,李自成只要一万石,二哥为啥多给一千石呢?”

高义欢骑着黑驹,穿着袄子,戴着棉帽,一边控马,一边哈着白气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千石而已,我还给的起。”

说着高二哥又看着赵柱子,嘱咐道:“这次你到了南阳后,先把粮食交割,然后再去拜会一下牛金星,把我准备的新年贺礼送上。”

首节上一节105/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