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第974节

然后他们又是得跑前跑后慰问死者家属,商议赔偿之类的了。

各种乱七八糟的事一年到头就没个完结的时候,现任的皇家理工学院的行政处长,前任国子监大学的教务处处长,不到四十岁就是正三品的高官了,以前的时候,谁看了都得说上一声年轻有为,精神饱满。

但是此人从国子监大学调来到皇家理工学院半年,头发都是开始发白了,那脸庞憔悴的跟离婚事业惨败的中年男人一样,惨不忍睹。

皇家理工学院,在大唐王朝里过于特殊和奇葩,在这种地方当行政处处长,那可是不容易啊!

不过在这个地方任职,那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很容易就在圣上面前露脸,而且露脸的时候往往都是有好事的时候。

比如说现在,李轩就是收到了一封皇家理工学院那边的折子,这折子自然是行政处的处长呈递上来的,除了日常的问安外,还例行公事报告了部分重要项目的进展。

如果是其他部门那些三天两头就有一份的报告日常事务的折子,李轩顶多就是瞄一眼标题,然后往往是直接看御书房值班、行走大臣的批阅意见、然后再看翰林院的批阅意见,大多情况下他就会直接批示‘知道了’‘已阅’。

但是皇家理工学院的折子,他却是通常会详细的看!

开头部分千篇一律的问安,李轩直接略过,然后中间部分是几个重大项目的进展,蒸汽机啊,火炮安么的,都是说什么进展顺利,但就是没研发出来的废话,再往下看,则是说有几个项目已经研发成功。

其他的几个李轩不关注,但是有个蝎西却是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就是化验成功的在试验中用大容量的玻璃器皿合成出来了硫酸,而且说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合进行大量生产硫酸!

兴许连写这份折子的人都不知道硫酸到底有多重要,更加不知道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硫酸有多重要,但是李轩却是知道。

这硫酸,可是三酸两碱之一,化工产业的基串一!

正文卷 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枪骑兵团

那怕李轩是个文科生,但是他也知道三酸两碱是近代乃至现代化工行业的基础,绝大部分化工产品都是离不开这五种东西的。

而硫酸这种东西,和皇家理工学院那边早几年就弄出了人工生产的办法,只不过都是用的土办法,产量小,成本大,并且难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这对于,目前已经开启了工业化的大唐王朝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皇家理工学院那边一直都是在寻找能够廉价的、大量生产硫酸的办法,如今,总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尽管现在搞出来的玻璃器皿生产硫酸的方法产量还是有些少,但是总比以前好多了。

对于这种基础材料上的突破,李轩向来都是非常的支持的!

因为各种材料有了突破,后面的各种技术才能够突破,发明制造出各种成品来。

所以李轩大笔一挥,直接就是在折子后面批示,要重视新式硫酸的生产工艺,并迅速推广,同时给予研发团队丰厚的奖励。

看完了一天的折子后,李轩就是离开了行宫,然后到近卫军的军营进行视察!

不过视察的部队并不是近卫军,近卫军天天都跟在他身边,对于近卫军的情况李轩熟悉的很,不敢说每一个军官,但是基本上营级以上的军官,李轩都是随口说出他们的履历来。

因为每一个营长级别的军官,都是他亲自晋升的,而且大多都是幼军营,并且进过御学堂的学生。

今天他出来视察,是为了视察一支刚到九江的骑兵部队,而且还是一支比较特殊的骑兵部队!

这是一支胸甲枪骑兵部队,也是大唐王朝第一支重装骑兵!

这个枪,并不是说火枪,而是指骑兵专用的空心长枪!

虽然说大唐王朝里的骑兵将领们,全都是对装备骑刀的轻骑兵情有独钟,他们不愿意使用火枪,哪怕是燧发枪,同时他们也不愿意装备盔甲,让自己变成重甲骑兵。

但是李轩却是很清楚,在这个时代里,一支重甲枪骑兵,依旧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以前的时候他们没有搞,那是因为大唐王朝没有可以充当重装骑兵所用的战马,早期连蒙古马都不够,而矮小的蒙古马根本就不适合充当重甲骑兵所用的战马。

所以李轩计划中的重甲枪骑兵,一直都是拖着!

一直到了今年上半年!

今年上半年,大唐王师北伐成功,同时第四军又是杀入了陕西,和西域、瓦剌等地区的游牧民族取得了联系,并开始通过互市、直接花费重资购买等手段,迅速从这一地区引入马匹。

同时北伐成功后,虽然早期大唐王朝和鞑靼人还是蹿敌对状态,但是也不是每一个鞑靼的部落都和大唐王朝敌对的,一部分靠近大唐王朝边镇的鞑靼部落,也是会偷偷摸摸的和大唐王朝进行马匹贸易。

不为别的,就因为大唐王朝给钱爽快!

由于大唐王朝财力雄厚,而且也舍得付出代价,所以购买马匹非常顺利,根据陕西巡抚报告上来的折子,仅仅是在十月份这一个月里,陕西北部、西北部等地区多个和外族贸易的马市里,通过多种贸易方式购买了马匹三千多匹,而且这种马匹的贸易还没有停下来。

而大唐王朝为此所付出的大部分都是茶叶、丝绸、布匹、食盐等各类物资,很少给现金现银,因为你给了金银人家游牧民族也没什么用处啊,他们更加需要茶叶、食盐、铁器、丝绸、布匹等等生活类的物资。

而这些物资对于大唐王朝来说都不是个事,能够用这些生活消耗类的物资换取马匹这种战略性的资源,大唐王朝更加乐意,甚至为此付出哪怕比市价高一些的价格,那也是愿意的。

而在这些地方所购买到的马匹,绝大部分都是移交给军方!

军方会把这些马匹的大部分直接作为军用马匹,而少数一部分没有阉割的公马以及母马则是作为种马,开始在陕西地区进行培育。

引入的马匹大部分还是蒙古马,基本上只能给轻骑兵使用或者是充当役用马!

但是和大唐进行马匹贸易的,可不止瓦剌、鞑靼这些北方草原上的游牧部落,还有西域诸国呢,而从这些地区引进的马匹,却是不太一样了。

因为从这一地区引入的马匹,虽然品种不一,叫法也不一样,但是这些被内阁陆军部马政司的官员们称之为中亚马的马匹,普遍上具有高大、爆发量的特点!

其肩高普遍达到一米四五以上,少部分甚至能够达到一米五,爆发力比较强悍,不过耐力上要比蒙古马差一些,然后对饲养的要求也比较高。

但是耐力差、饲养要求高,对于大唐王朝来说却不是事!

不就是吃的精贵一些嘛,我们大唐陆军有钱,养得起,大不了天天喂鸡蛋黄豆等混合制作的精料。

不就是耐力差一些嘛,没事,我们大唐骑兵从来不玩骑兵奔袭数千里这种扯淡的战术,骑兵们想要乘骑马匹,只能是在进行战斗之前,谁要是敢在这之前骑马赶路,分分钟军法疵。

大唐骑兵,甭管是轻骑兵还是重骑兵,玩的其实都是同一个套路,那就是只在战场上进行冲锋作战,日常行军都是靠双脚走路的。

所以得到了这些中亚马后,大唐的马政官员相当的有热情!

其中部分被去势之后,没办法充当种马的马匹,人家也不要,直接扔给了陆军,而他们自己则是留下了近数十匹没有去势的公马,另外还有一部分母马,开始在马弛进行培育。

而且他们也不是说单纯的继续繁育这些中亚马,一部分是继续繁育,而另外一部分,还是挑选了部分优良的蒙古马进行杂交改良!

他们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培育出一种理想的战马:体型高大负重量、短距离爆发量、长距离耐林好、饲养简单,随便给点草吃就能养活还不调瞟、对气候地理环境适应范围大,北方冰原、南方丛林、平原地区,高原地区都能去!

这样的话,以后大唐骑兵就能够得到一种优秀战马征战全球!

好吧,就连李轩自己都认为他们是在做白日梦,别说是在这个时代了,就算是在后世的现代,也没有这样全面都非常优秀的马匹,顶多是突出其中几种而已!

首节上一节974/1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