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第89节

钱梦久看了看王文华,目光了露出了一丝鄙视,这个王文华就知道拍马屁,但实际上屁话都没说。

当即他道:“不知陛下欲采用何等官职?”

李轩道:“纵观历朝历官制已不适于我大唐,古之三省六部早已经作古,伪明之六部亦多有欠缺,朕遍阅周礼之文,意立九部!”

听到李轩这么说,方东全他们依旧是一脸楞逼,他们这些人大字不识,那里知道什么官制啊,这个时候他们虽然带了耳朵来,但实际上和聋子差不多。

但是听不懂详细内容没有关系,李轩的话里头,有那么几个字还是能听懂的,比如说六部的‘六’,九部的‘九’。

下头的陈屠夫当即就是朗声道:“陛下英明,九比六大,我们大唐的官制自然比伪明的更好!”

一旁的方东全也是道:“不错,伪明有六部,我们大唐的就要有九部,比他们多了三部,还看那伪明以后怎么嚣张!”

黄学仁和蔡二虎也是跟着附和,说着陛下英明,九部有多好多有,但是你问他们九部怎么就比六部好了?

他们就一个理由:九比六大!

这听的旁边的三个文官是一脸黑,就算是坐在龙椅上听着他们吹捧的李轩都是面露尴尬之色。

这官制优劣,还能用数字大写比较的?

此时柳八苟开口道:“陛下,不知何为九部制?”

李轩一边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官制章程一边道:“九部,乃从六部扩展而来,除旧有之吏部、礼部、户部、工部、兵部、刑部外,增设农、税、察三部。”

“史部掌管官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诸事。”

“礼部掌管五礼、科举、教化、外交往来。”

“户部掌管户籍、民政事。”

“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器械打造事。”

“刑部掌管司法事。”

“农部掌管农林矿商事。”

“税部掌管税赋『饷事。”

“察部掌管纠察百僚,弹劾不法事。”

“各部设尚书一名,左右侍郎各两名,部下设各司,有郎中等。”

李轩简单的解说着九部制度,而他这么简单一说,柳八苟、王文华、钱梦久这三个读书人一下子就听明白了,这九部和以往的六部相比,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户部被一分为三,从掌管天下所有土地,农商,赋税,俸饷等事务的大部门,变成了只管民众内政事务的部门,而赋税被单独列出来成为税部,农商也是被单独出来为农部。

至于察部,这玩意虽然少了一个字,但是一听就知道是都察院。

李轩搞出来的九部制度,乃是参考了明朝的六部制以及后世近代国家的内阁制度,不至于太惊世骇俗,又有改良,不说有多少,但是用着先肯定是没问题的。

这个九部制,简单来说是具有大唐特色的六部制度,只不过是多增加了三部而已,至于为什么要多增加三部,李轩自然有着自己的考虑,只是他现在是不会对柳八苟他们说为什么的。

此外,其实陈屠夫他们说的也不错,伪明既然有六部,他们大唐王朝自然要比他们的六部多,而且多一部两部还不够,要多就得多三部!

因此,九部正好!

正文卷 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

李轩搞出来的九部制虽然看似和后世的内阁类似,但和后世的内阁制度不同的是,这个九部制上头没有内阁总理,也没有丞相什么的,九部之上,就是他这个皇帝。

李轩之所以这么搞,自然是为了亲自掌控权力,少了丞相或内阁总理这一级的话,他这个皇帝就能直接管辖九部了。

身为一个皇帝,李轩在制定官制的时候,自然是倾向于皇帝集权的模式,朱元璋这个放牛和尚都知道为防止丞相权重而废除丞相,他李轩自然不会犯傻,再搞个什么丞相出来。

至于说事必亲躬会不会很累,忙不忙的过来,这大唐王朝就两千多人,就算把所欲鸡毛蒜皮的事都拿出来讨论,也不可能有多忙。

至于说等到以后大唐王朝地盘扩大了,治下民众多了实在忙不过来,到时候再改就是了。

而如果真的有忙不过来的那么一天,李轩做梦都能笑醒,因为那代表着大唐王朝的规模已经扩大,并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王朝了。

至于现在,李轩只是想要弄一个好听一点的名头,顺便给这些土匪们灌输正式官制的概念。

不过为了安抚柳八苟他们几个,圆一圆他们的丞相、首辅的梦想,李轩大笔一挥,又下令设立六大殿大学士,封柳八苟他们为大学士。

这大学士在伪明,那可是阁老的象征啊,听的柳八苟他们是心花怒放,但是李轩可没有打算复制明朝的内阁制度,让大学士参赞机务呢,这大学士实际上就是一个兼职的头衔。

李轩弄出这个九部制以及大学士这些东西,背后还有着一个尚未对人说过的目的,那就是等大唐王朝规末大以后,事务开始变得繁卯后,他就会在九部之外,再搞出来一个嫡属于皇帝私人的秘书机构们,也就是类似于清朝军机处这种机构。

军机处这种机构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先不说对国家好不好,但是对于皇权的集中却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军机处,可是皇权集中巅峰时期的产物,李轩没道理不拿来用。

文官机构的确定,并没有引起什么争论,为啥,因为大唐王朝到目前为止,一共就三个文官而已,而李轩大手一挥,把这三个人都封为大学士,满足了他们的阁老之梦,柳八苟他们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而文官机构之外,自然还会有军事机构。

对于军事机构,李轩更重视,他参考了唐宋元明等朝的军事机构,又结合了后世近现代的军事机构。

最后古今结合,建立了枢密院掌军令,而军政事,则是归属兵部管辖。

简单说,枢密院掌管训练、打仗、调防等事务,而兵部则属掌管招兵、人事、军械供应等事务。

简而言之,就是把军权一分为二。

其次,李轩没有设立枢密使这种枢密院的负责人之类的职务,换句话说,这个机构他是直接统辖的。

而这么做的最主要原因,依旧还是为了分权,避免下属某个将领或机构的权力过大。

枢密院下设各司,统帅大唐王树军,有常备军前后左右四军、镇西军、近卫军。

其中近卫军直接嫡属于皇帝,属于天子亲军。

本来李轩还想着趁机直接用数字番号的,比如搞个什么第一军,第二军之类的,但是考虑到这样过于惊世骇俗,所以也就弃之不用了,反正现在大唐常备军的规模小,也用不着什么数字番号,等以后有了几万大军后再来搞。

枢密院的建立,其他方面的作用不大,真正的作用就一个,那就是方便皇帝直接统辖军权。

如果仔细分析李轩搞出来的九部制、枢密院,那么就会发现,其核心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皇权集中’。

首节上一节89/1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