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第692节

肇庆兵工厂机械分厂搞这些水力碾压大米机械设备,实际上是为了工部的官方碾米臣备的,而工部的碾米厂主要是为了向军方供应成品大米的,同时也是向官方的其他内部机构供应大米。

但是陈老太爷虽然年纪大,但是精明的双眼却是一眼就是从中看到了庞大的商机!

这种碾压大米的方式虽然一开始的投入比较大,但是生产的单位成本要比传统的手工碾压低多了,而且碾压出来的大米品质上佳,更关键的是可以大量生产,用来充当军粮那是暴殄天物啊!

大米还是这些大米,但是经过这么一价格,价格至少翻倍啊!

所以陈老太爷很快就是凑集了资金,并通过老友三子的关系,从肇庆兵工厂机械分厂购入了这么一套机械,准备专门碾压这种大米出售。

机械分厂本来就是生产这些器械的,虽然大多时候都是为了工部内部的其他工程提供机械,但是对于民间的订单,只要是用于民用需求,而不是用来制造军械装备的机械设备,他们也是卖的,毕竟机械分厂虽然挂名在肇庆兵工厂下头,但也是自负盈亏啊!

购得设备后,陈家还排了家族子弟去工部所主办的工部学院学习技术,毕竟这机械设备虽然很原始,但也是机械设备啊,不是专业的机械人才可玩不转。

很快,陈家的碾米厂就是开了起来,并开始生产机械碾压的大米!

这种大米自然是不是面向普通大众的,而是专门出售给中产以及上流社会阶层,一经推出,因为价格低,品质上佳就是迅速打开了市场!

不用一月,看到了庞大未来前景的陈家老太爷就是开始筹集大量资金,几乎是家中的现银抽调一空,又购入了数套碾米机械。

现在,不敢说日进斗金,但一年的收益,都是比得上他们以往十年的收益了!

十倍以往的收益,这就是为什么陈家为什么投身工商业的理由!

到了现在,面临着即将到来的竞争,陈家的家主更是一咬牙,直接把家中的其他产业变卖,为了筹集资金,甚至连土地都是变卖了大半,然后用资金扩大碾米厂的规模,更准备在广州那边开设了一家分厂!

当陈家开始筹集资金扩大产量,投建广州分厂的时候,肇庆城东的几家粮商也是各有算盘,机械碾压出来的大米,比以往用手工,绪坊搞出来的大米,质量上佳,成本还低,由不得他们不动心啊!

甚至他们比陈家更加的财大气粗,这几家粮商都已经是各自向机械分厂下了采购机械的订单,而其中最多的以及啊,更是一口气订购了数十套用于碾压大米的机械设备。

要知道,这年头的机械虽然原始,但是能够用来超大规模加工粮食的机械设备再便宜也便宜不到那里去。

因为人家机械分厂虽然生产成本不高,但是技术无价啊,人家研发技术也是要花费成本的啊,以前是工部内部销售,价格不高,但是往外头买,那价格可就贵了,而且还是天下独此一份,你爱要不爱。

所以这些机械的设备价格可是相当的高昂。

而且后续的维护费用更是不低,搞大规模的机械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其实并不低!

不过,机械设备买不起,搞不了大规模的工厂,但是可以搞小规模的作坊,一样赚钱。

数十人规模,甚至只有几个人规模的绪坊,最近已经是在大唐治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他们虽然只是手工生产,但是同样赚钱。

而赚了钱的那些作坊,自然就会想要扩大规模,购买机械,最后升级为大规模的工厂!

所以说工商业的发展,实际上都不用李轩手把手的去教,去说,只要把扶持的政策摆出来,有了这个大环境之后,自然会有无数的聪明人琢磨出来其中门道,然后投身其中并赚取大量的利润。

陈家,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实际上,真正在大唐王朝里,走在时代浪潮最前端的还是工部以及皇室下属的工厂!

工部的工厂不用说了,清一色的大型工厂,主要以重工业为主,造枪炮、船只、机械设备为主,另外也有一些轻工业,比如纺织业,而这些产品,基本都是当代技术含量最高的拳头产品!

而皇室下属的工厂,则是有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直接归属于翰林院皇产科管理的皇室资产,还有一部分则是白太后、后宫嫔妃们私底下搞出来的一些工厂,当然了,后宫私人搞的这些工厂都是规幕小,而且以赚钱为主。

不过皇产科管理的皇室工厂,除了赚钱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承担起引导国内工商业发展的部分责任。

比如说最近皇产科刚成立的皇家银行,就是意义重大!

李轩早就想要搞一家银行,为大唐的工商业发展注入金融活力了,但是一直都是缺乏条件,所以长期是蹿筹备阶段,但是经过了长达一年的筹备后,终于是在九月份正式成立并公开营业。

而皇家银行的营业,实际上也是大唐王朝的金融改革的一个副产品!

因为九月底大唐王朝正式颁布了‘大唐钱律’,好几条都是影响甚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今往后,禁制私人造币,造币、货币发行的权利直接归属税部增设的金融司,私人不得涉足,私造钱币以谋反论处!

当然了,为了避免天下钱铺一夜之间全部倒闭,大唐王朝也是放开了一个汹子,那就是准许各钱铺向金融司兑换铜钱,然后用这些铜钱继续自己的兑换业务。

强行规定,钱铺如果要从事招揽兑换、存款、放贷等各种业务,必须取得必须取得银行经营许可证,而且该许可证可不是那么好拿的,尤其是存款保证金。

因为钱律规定,为了保证储户的安全,银行所招揽的存银,必须上缴百分之三十作为储备金,以防挤兑!

这几条一颁发,对现有的钱业实际影响非常大,很多钱铺甚至以停止营业等手段来停止兑换业务,导致各地铜钱的价格上涨。

而这个时候,皇家银行的作用就是体现了出来,位于各县的皇家银行的营业点第一时间开门营业,然后接替钱铺支撑起大唐王朝的各项金融业务!

金融业的改革为什么在八月份才颁发,这可都是有理由的。

因为金融业改革之前,就需要准好各项准备,至少官方制式的铜钱得事先准备好啊,你禁制了民间私造铜钱,但是官方的铜钱总得供应上吧,然后钱铺停止兑换、放贷等业务,皇家银行得顶上啊,要不然还不得引起社会动荡啊!

所以李轩才会等到皇家银行筹备妥当后,才进行金融改革!

不过即便如此,依旧是引起了不小的动荡!

正文卷 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银币

大唐钱律颁发后,所引起的动荡规模之大,兴许滞层的民众感受还不迫切,因为这一部分的民众都是农民居多,他们看天吃饭,上面进行什么金融改革和他实际关系不大,顶多,顶多就是兑换铜钱的时候不怎么方便而已。 .

但是对于最近发展迅速工商业而言,所造成的动荡却是要大的多。

当然了,这种动荡并不是说什么金融危机之类的,就目前刚萌芽阶段的钱业,还没有这个体量来造成所谓的金融危机。

最大的影响是造成大额支付的不便,同时因为金银和铜钱之间的兑换变的困难和麻烦,直接导致铜钱的价值上涨,而绝大部分普通民众日常使用的都是铜钱,这也就代表是通货紧缩,换句话说,市面上的铜钱不够用了。

而对此,大唐税部也是早有预料,所以大唐钱律颁发的时候,各地的皇家银行也是同一时间营业,大量早已经是提前铸造好的铜钱、银币在各地的皇家银行用来兑换!

货币的发行,也正是这一次金融改革的核心之一!

发心货币参考了以往的货币体系,并加以改革。

发心大唐货币以硬币为主,有一两、五钱、一钱、十文、五文、一文一共六种面值的硬币。

其帜一两,实际上就是参照一两银子铸造的银币,公布含银量为一两,五钱银币,公布含银量为五钱,一钱银币,公布的含银量则是一钱。

也就是说,一两的银币,等于十枚一钱银币!

而十文、五文、一文这三种,则是作为辅币使用,采用铜为主,加入其中金属制造,和银币的兑换价格为,一千分等于一两。

实际上币值最低的一文钱,其价值和现在流心标准一文钱也是相当。

首节上一节692/1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