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第375节

他们不敢冲上来,而是间隔着二三十米进行对射,而这种对射中,大唐新军可是占据了极大的上风的。

大唐新军的火枪虽然射速不高,但是却可以持续射击,而且这个距离上命中率极高,更加重要的是威力极大,一枪打过去,往往都能击中敌人,而且给敌军造成致命伤亡,哪怕这些明军身披重甲都一样。

但是明军的弓箭在这个距离上,给大唐新军的伤害虽然也有,但是对于方阵的中坚,也就是那些重甲长矛手而言却是伤害不大。

毕竟这些长矛手身披重甲,而且明军的骑兵所用的弓箭,大多都是轻弓,那些骑功就不用说了,力道远不如步弓,而即便是下马作战的骑兵拿出了步弓进行射箭,但是射出的箭支大多也是轻箭。

箭支也是分很多类型的,有专门破甲用的重箭,也有追求射程的轻箭以及其他诸多种类。

而重箭这东西,因为比较重,想要有射程和威力,对弓的力度要求比较高,一般都是需要强弓。

而强弓对弓手的要求也是比较高,体能不够强悍弓箭手根本就拉不动!

这些明军骑兵自然不可能是什么强弓手,实际上他们甚至都不是专业的弓箭手,他们是骑兵,或者说是骑马步兵,射箭可不是他们的强项。

对于这些骑兵而言,实际上下马步战才是他们的强项!

但是很可惜,下马步战的话,如果要冲上去,面对这么密集的长矛林,基本上就是找死。

双方这么僵持的时候,伤亡也是迅速增加,大唐新军这边死伤不小,明军的骑兵同样也好不到那里去。

很快,双方阵前就是倒下了一片又一片尸体!

大唐新军这边的死伤者大多是因为中箭而伤亡,而明军骑兵,则是因为中枪以及中炮伤亡居多,此外也有少部分人是被大唐新军队弓箭手所射杀。

不过其最主要的伤亡,实际上还是大唐新军的火炮所造成的!

十门左右的营炮,十门重炮都是对准了这些明军骑兵!

每一轮的炮击,都会让一大片明军骑兵倒下!

第一步兵营那边,那些列阵的长矛手们依旧是一动不动,甚至很多人都没有直视前方去看那些明军骑兵,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握好手中的长矛,然后一动不动,防备明军的骑兵直接冲上来肉搏。

剩下的事基本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至于那些火枪手们则是忙绿的很,此时此刻,火枪兵的军官们早已经是下令自由射击,自由射击虽然无法形成具有极大威胁力的齐射,但是却是旧能的提高射速。

毕竟士兵们的射击速度是不统一的,有些老兵装填速度极快,而有些新兵则是要慢得多,同样的时间里,老兵能够打出三枪,新兵却是只能打出两枪。

火枪兵们忙着装填,然后开枪,机械而刻板,当他们自身有人被弓箭击中倒下的时候,后排的火枪兵就会面无表情的走上来填补空位,然后继续装填,开枪的动作,直到被击中倒下为止,就和此时已经躺在他的脚下,已经悄无声息的战友一样!

随着火枪兵们不断的开枪,对面的那些明军骑兵伤亡也是越来越多,而更关键的是,现在的他们已经是不仅仅是需要面临着第一步兵营的射击,辎重团为核心的三个步兵方阵也是在和明军骑兵交战。

更关键的是,后方的火炮就没有停止过开炮!

这种情况下,明军骑兵的伤亡是急速增加,从一开始的数十骑死伤再到百人,然后是两百多人。

这个时候,他们的伤亡率已经是超过了百分之十,而这个伤亡率,几乎已经是达到了一支普通军队所能够承受的极限了。

不用人带头,不用上头的军官们下令,前线的明军骑兵们就开始是不由自主的拉开距离。

但是从二三十米的距离拉开到五六十米的距离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火枪的强大威力遭殃能够洞穿他们身上的盔甲!

更何况,大唐新军如今和明军骑兵作战的四个步兵方阵里,彼此间的距离也就几十米到百米左右,明军骑兵是杀进了这些方阵之间的空袭,但是也就代表着会受到两面攻击,而且是退无可退,要么掉头返回,要么是硬着头皮继续冲出去。

而不管是那一种疡,短时间内他们偶是无法躲避来自大唐新军的攻击!

这个时候,就是充分体现了大唐新军这种四角方阵在面对骑兵攻击的时候的巨大防御能力了。

但一个四角方阵还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有三个乃至四个这样的方阵组合起来的话,那么在相互配合作战支援的情况下,那些敢冲进步兵方阵之间的空袭的骑兵,基本上都会受到多面夹击,最后死伤惨重。

而这种四角方阵发展的终点,实际上就是纯火枪兵,而且还是由燧发枪火枪兵所组成的空心方阵,而空心方阵,那可是克制骑兵的大杀器!

大唐新军今天第一次使用这种专门防御骑兵冲锋的四角方阵,所展现出来的效果虽然不可能和纯粹的空心方阵那么好,但是也不算差了,至少是得的那些骑兵没脾气。

如今这些明军骑兵面对大唐新军的这四个步兵四角方阵,有一种难以下嘴的尴尬感!

这想要冲上去,但是那一片长矛林一看就知道是不好惹的,想要绕道背后去,来一个分散包围,但是伪唐贼军的方阵和那些传统的步兵方阵不一样,并不是单纯的针对一面,而是四面临敌,更关键的是,这四个方阵还可以相互配合作战,骑兵从方阵中间穿过去,都会受到两面甚至三面的夹击,那感觉,别提有多糟糕了。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留在这里除了徒增伤亡根本就没有任何效果!

此时,不仅仅是那些普通骑兵们想要悄悄撤退,即便是那些骑兵将领们也是看出了不妥,已经是开始收缩部队,然后带着部队进行撤退了。

一看友军撤了,其他的明军骑兵部队自然也是不会留在原地等死,自然也是迅速跟上撤退。

于是乎,这些明军骑兵声势浩大的来,也是声势浩大的走!

除了在双方交战的地上留下一大片双方的死伤者外,甚至都没有改变,一切都回到了他们冲锋之前的样子!

正文卷 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军冲锋

明军骑兵撤退了,大唐新军的步兵们也是无动于衷,坐视明军骑兵的撤退,他们这些步兵能够防御住明军骑兵的冲击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即便如此,实际上也是死伤惨重。

首当其冲的第一步兵营,死伤不下五六十人人,而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只有五百多人的步兵营而言,实际上已经是相当重大的伤亡数字了。

如果加上其他三个步兵方阵,那么在刚刚承受明军骑兵冲锋的短暂几分钟里,大唐新军的四个步兵方阵,加起来的伤亡几乎是超过两百人。

然而即便是如此惨重的伤亡,但是依旧算得上是战功显赫,要知道他们可是步兵啊,对抗一千五百人的明军骑兵冲锋,只死伤了两百人就击退了敌军骑兵的进攻,而且还造成了不下两百明军骑兵的死伤。

这等战绩,完全称得上是大胜了!

但是这只是对于第一步兵以及辎重团那边的军官和普通士兵而言,但是对于李轩而言,这依旧是还不够!

因为明军的骑兵仍在,依旧还是能够给己方造成严重的威胁!

死伤了两百人的明军骑兵还是一千三百骑呢,在战场上依旧能够给己方造成极大的威胁!

如今明军骑兵溃退了,李轩却是不愿意就这么放明军的骑兵安稳的逃回去,他想要扩大战果,不说彻底击溃明军的骑兵部队,至少也要狠狠的咬下一口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减轻后续作战的压力。

当即他就是传令道:“传令骑兵出击,追杀溃逃之敌骑!”

李轩身后的旗语传令兵当即就是挥动了手中的旗帜,数百米外的大唐新军骑兵所在的方向里,骑兵营以及亲卫营骑兵队所在的地方里,曹明达也是看到了数百米外小山坡上的传令兵晃动了旗帜,身为一个军官,那么是他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基本的旗语还是需要掌握的。

此时,专门观看战场各部旗语的旗语传令兵也是大声道:“报告营长,陛下有旨:传令骑兵出击,追杀溃逃之敌骑!”。

传令兵在转述命令的时候,是一个字都不敢落下或者增加的,而是把李轩的话完全转述了过来。

首节上一节375/1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