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第276节

别扯淡了!

这么想着,李轩的心情就有些不好了,当即就是对白太后道:“母后,儿臣这就先回去了!”

白太后现在的心情也不是很好,毕竟谁听了自家儿子在生育方面出了问题后都不会有什么好心情。

等李轩出去了后,白太后回身看了看万大夫道:“大夫这段时间就先当着御医跟在皇帝身边吧,随时为皇帝调养身体!”

“如果皇帝龙体恢复了,荣华富贵有拘,但是如果出了什么差错,不用哀家多说,你应该知道会是什么下场吧!”

“小人遵命!”这个时候万大夫还能说什么,他还敢说什么,今天能够保谆条小命就不错了。

此时白太后又看着身边伺候的两个丫鬟一眼,随后朝着外面道:“来人!”

不多时,就是走进来了两个孔武有力的老妈子!

白太后当即道:“这两人方才怠慢了皇帝,拉下去,杖毙!”

那两个丫鬟还想着挣扎,嘴里求饶着:“太后饶命了,奴婢什么都不会说的!”

白太后当即又道:“捂们的嘴,让她们说出一个字来,你们也要死!”

此时的白太后和之前面对李轩时候的模样是截然不同,在李轩前面是一副关心慈祥的模样,但是如今,却是瞬间变的狠心毒辣。

紧接着外头就是传来了呜呜的惨叫声,不过很快惨叫声就是没有了,而白太后,一直都是在门口看着,确认了这两个丫鬟从头到尾都没有说出话来。

这个时候,白太后朝后看了王大夫,然后道:“万御医,以后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应该知道吧!”

万大夫这个时候哪里还敢说什么话啊,此时的他一脸的惨白,连忙道:“小人,不,臣知道的,不该说的话绝对不会说!”

白太后这个时候才是面带微笑道:“这就好!”

已经离开的李轩自然是不会知道,白太后为了帮他隐秘龙体欠安的消息,已经是杖毙了两个跟着她许久的侍女。

现在的他是一脸忧色的到了董芸芸那边,但是一想到万大夫说自己过于操劳,要好好休息调养才能恢复,这说的虽然是让他别太辛苦,但是这言外之意也是让自己不要过于频繁房事。

得了,为了生个儿子,李轩决定忍上一段时间!

所以到了董芸芸那边坐了一会后,他就是借口还有事情要处理就是回到了前院,然后直接睡在了他日常午休的房间里。

这大晚上的怎么还出去啊,这让董芸芸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莫非是跑到了叶氏那个狐狸精房里了?

正文卷 第两百九十六章 秋风萧瑟战鼓响

为了大唐王朝能够有一个继承人,为了不至于让李家绝后,李轩是准备当几个月的和尚,不管是董芸芸还是叶氏还是珠儿,他谁都不准备碰。

而且为了避免让这三个娇滴滴的女人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动饮的决心,他第二天一大早就是带着侍卫回到了澜江渡口。

如今的澜江渡口已经是彻底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军营,大唐新军在这里整整驻扎了三千人,因为是准备在这里潮间驻扎下去,所以在修建众多河滩防御工事的同时,也是修筑了众多比较简单的营房,一副要在这里扎根的模样。

不仅仅是防御工事和营房,大唐新军还忙里偷闲,建造了不少的木筏乃至船只。

这些船只现在自然是用不上的,但是现在用不上不代表着以后用不上了,在李轩的计划里,澜江渡口战役后的三个月内,大唐王朝都会苦修内功为主,等三个月后明军估计也就来了,到时候以守代攻,争取把明军再一次留在这澜江河底。

到时候,他的大唐新军也就是到了出兵兴泉府城的时候了!

那时候不仅仅是击败了明军的缘故,更是因为正泰县这个穷乡僻壤已经是无法满足大唐王朝的发展需要了,他们需要更广阔的领土来获得兵源以及各种战略资源。

现在提前打造的船只和木筏,是为了到时候进攻府城的时候渡江所用。

大唐王朝,总不能一直窝在小的正泰县!

它的下郴有两个,要么是被越来越多的明军剿灭,要么是一路逆流而上发展壮大,如何在逆流中发展壮大,这就是李轩所需要考虑的事了。

而占据整个兴泉府,就是李轩下一步的战略规划!

当然了,发起下一步的攻占兴泉府的战略之前,得把整个正泰县先掌控在手里才行,此外也得先把未来数月来袭的明军歼灭后才行,要不然的话,很容易兴泉府没拿下了,自己的大唐新军就被庞大的明军一口给吞干净。

歼灭明军,这是未来的事,李轩现在管不着,最近几个月里,他却是准备着进一步加强对正泰县的掌控力度。

为此,他设立了多个镇以及高达六十几个村,而这些村镇都设置有捕快,此外,还设置了一个捕盗营,捕盗营的三个队,有两个驻扎在溪口村,而有一个则是驻扎了正泰县西北方向的杨家村。

捕盗营加上各镇各村的捕快,这些半军事的武装力量已经是勉强能够帮助大唐王朝掌控各镇了。

不过龙华镇和正泰县却是要特殊一些,龙华镇都还好,苏家康明显是放弃了龙华镇,把驻守龙华镇的正规军都抽调到了正泰县城,只留下数十青壮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大唐新军也没有占据龙华镇,只是在镇外留守了数十名士兵看守而已。

这么久过去了,龙华镇内的那些青壮和普通人都已经是习惯了外头的这数十名大唐新军士兵的存在了,对于镇外大唐新军的士兵们每天早上就跑来跑去,训练时的大喊大叫都已经给是见怪不怪了,甚至住的比较近的一些孝子,偶尔还跑去看大唐新军的训练。

倒是正泰县城那边,因为城内有着七八百人明军和青壮,再加上又有苏家康坐镇,所以一直都是没有放松警惕。

而大唐新军这边也是不敢放松对正泰县城的监控,在正泰县的四个城门都是布置了人手进行监控,此外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里还驻扎了一个队的士兵作为后援。

随着大唐新军的兵力扩张,监控或者说包围正泰县城的大唐新军,已经是从之前的一百多人充实到了如今的两百多人,而这两百多人,正是大唐新军内的第二混成营。

这个第二混成营的任务就是监控正泰县内的明军,并且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内攻克占据龙华镇和正泰县城。

大唐新军的将近四千兵力,自然是不可能一口气都放在澜江渡口的,而是主力三千余人在澜江渡口,在正泰县城、龙华镇这边布置了第二混成营。

而第一混成营则是作为机动兵力,部署在位于澜江渡口西北方向大约十五里的地方,而在这个地方有着另外一个比较适合大军渡江的河段,如果明军从这里渡江的话,第一混成营就得肩负起阻击明军渡江,拖延时间等待主力增援的重担。

此外,其他几个明军可能渡江的地方,李轩也是酌情部署了部分兵力。

至于澜江渡口这边,主力部队则是拥有足足三千人。

如果明军大规拇袭,并准备再一次从澜江渡口渡江的话,李轩肯定也是会把第一混成营以及布置在其他几个渡口的部队都调到澜江渡口,和明军决一死战。

情况危急之时,后方的第二混成营以及捕盗营也是会被抽调上来增援主力。

李轩积极备战,把时间都花在了处理政务,训练军队上头,而河对岸的宋志文显然也是没有闲着。

虽然他妙笔生花,把澜江渡口之战的失败给糊弄了过去,但是总不能坐视伪唐贼军在正泰县发展壮大不是。

到时候别说剿灭这些伪唐贼军了,说不准兴泉府都要守不住了。

为了剿灭伪唐贼军,更是为了阻拦这些伪唐贼军读过澜江,宋志文最近也是大肆招募青壮,想要重建他的募兵部队,同时也是动用了人脉关系,说服了巡抚派遣临近的几个州府的卫所部队过来帮忙剿匪。

首节上一节276/1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