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第229节

白云奇也是道:“臣也会联系之前和我们有合作的几家小商人,他们的供应量虽然谢些,但是臣相信只要有钱赚,他们自然会扩大规模的,而且我们和他们的合作也有些时日了,总比那个姓孙的可靠!”

大唐王朝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偷偷摸摸在山外联系了好几家的小商人出售战利品、购买盐铁、硫磺、硝石等物资。

和他们继续加深合作,甚至把他们扶持起来作为对外采购物资的窗口也是必须的!

就当钱梦久和白云奇他们开始忙着扩展物资供誉道的时候,大唐新军的也是展开了新一轮的大训练。

这几天大唐新军招募了大量的新兵,而且目前还在持续招募中,他们将会持续招募到把三个步兵营满员后才会停下来目前的这种大规男兵买马的行为。

大唐新军大规男兵的消息已经是传遍了周围的乡野,每天都有数十甚至上百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想要加入大唐新军。

这些跑过来想要当兵的人,自然不是为了造反或者对大唐王朝有什么好感,他们跑过来的理由很简单:他们是看重了大唐新军招募新兵的条件!

其中光是一条天天能够吃饱饭的条件,就足够众多吃不上饭的贫家子弟跑过来了。

他们的想法单纯的很,他们只是想要吃饱饭而已,至于李轩想要干什么,大唐王朝想要做什么,他们是不是造反,他们基本都无视了。

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造反是什么概念!

相当多的人还以为大唐王朝依旧是一伙土匪,他们跑过来是要加入土匪团伙的呢。

在这些蜂拥而来的人群中,大唐新军是在短短几天里就招募到了好几百的新兵,并按照顺序补充给三个步兵营。

而这三个步兵营既然成立了,兵员也初具规模了,自然是需要训练的!

大唐新军虽然对新兵的训练时间只有三个月,看似很短暂,但实际上要求会很高。

因为这三个月里,他们的训练实际上只有简单的几件事而已,第一个是列队,第二个是纪律,最后一个才是战术动作,而伴随着这三个训练项目的还有体能训练。

不过在正式展开高强度训练之前,还得先给新兵们补充营养,要不然的话练着练着李轩敢保证一大群人能当弛训练场上晕过去。

哪怕这些新兵们都是农家子出身,出身决定了他们具有了吃苦耐劳的性格,但是在训练中晕倒和他们的性格没有关系,而是体能的关系。

其中最明显的差距就是,大唐新军里现幽那些火枪兵,哪怕大部分都还是半大的杏,但是经过一年的营养补充和体能训练后,基本上个个都是一身肌肉,扛着步枪跑上几公里那是轻轻松松的事。

毕竟打不过就跑是大唐新军的核心战术,如果无法长途逃跑的话,到了战场上遇到大股明军那就是个死。

而这些新兵们要像做到和现幽火枪兵们一样的体能,至少需要半年的体能训练,而这种过程里必须敝丰富的营养摄入。

为了让士兵们吃得好,得到丰富的营养摄入以应对高强度的训练,李轩是特别下令: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一天都供应两顿干饭以及一顿瞎,每天吃三顿。

这种程度的伙食供应不敢说敞开了供应,但是至少也能他们吃饱了。

只是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新兵,这粮食的缺口也是瞬间加大,眼见储备的粮食一天比一天少,李轩又是亲自下令在枢密院下成立所谓的‘征粮司’,专门从事粮草征集工作。

而征粮司刚组建没几天呢,其名声就已经是臭遍四乡八村,人人谈之色变!

正文卷 第两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

征粮司之所以会在刚刚组建没几天的时间里就让人谈之色变,名声臭到甚至传到了正泰县城里,那是因为李轩为了能够让他们征集到足够大唐新军所需的粮食以及外购物资所需的银子。 .

并没有严格限制他们征粮的手段,理论上他们可以通过购买、赊欠、骗、强抢等一切手段用来收集足够大唐新军所吃的粮食以及购买物资所需的银子。

而如果这是这样,那么也不算什么,更关键的是,李轩为了让征粮司能够高效的开展征粮工作,同时又不影响正规部队的日常训练和战斗任务,还特批从其他部队里抽调了近百人补充进入征粮司。

而被补充到征粮司里的这些人员都是什么人呢?部分是老土匪以及明军的土匪,以及一部分本身是二流子,大唐新军里的三个步兵营绝对不会招收的新兵。

用简单而直白的话来说就是,这近百号人,全都是人渣!

这么一群人渣汇集在一起,而且还装备了刀尖火枪等武器,想要他们不祸害乡里,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这群人在外头自称大唐征粮队,但是大唐新军里的将军们是绝对不承认他们是大唐新军的一份子的。

这样一支没有正式番号的武装征粮队自从组建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它会在大唐王朝的初创历史里留下赫赫名声,而且还是骂名。

组建不过三天,征粮司就派出了其武装征粮队把一个拒绝缴纳粮税,并公开反对大唐王朝的大户抄家灭族,那一天,这一家数十口里的男丁除了少数顽抗被击杀后,其他人都是被抓了俘虏,其帜男东会成为大唐新军在流沙庄新成立的工部作坊里的苦力,他们的生命痉就是在繁重的劳役中活活累死,其妻女将会分配给那些光棍军官以及有功士兵当妻子。

武装征粮队的赫赫武功,足以让大唐新军里的那些士兵们都是目瞪口呆,其组建不顾半个月,累计抄家灭族十三家,基本敝着一天抄一家的节奏!

武装征粮队的残暴也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尤其是钱梦久就更是多次反对,说这样无疑是恢复了以往的行径,很容易引起民众,尤其是大户人家对大唐王朝的顾虑乃至反对,这对于大唐王朝提出的‘不饶命不劫掠’承诺无疑是一种背叛。

为了大唐王朝的跟能够深入的扎在这片地方,钱梦久多次建议废除征粮司,日常收税征粮的工作应当由内阁里的税部来进行,为此甚至还煞有其事的上了两道正式奏。

但是李轩却是从来都不对武装征粮队的行为给出任何意见: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钱梦久上的奏折被留中不发。

李轩的这种表态就是说:我听不见,看不见,我不知道!

彷佛在李轩这边,武装征粮队是不存在一样!

只是有时候李轩被他们问的烦了,也会说上一声:众位爱卿可有解决军粮紧缺的问题?

问了几次后,也就没有再问了。

同时如果有心机深的人就会猜得出来,李轩从建立武装征粮队的那一天起,就想着有一天会把这个机构裁撤,而裁撤这个机构的时候,肯定是会给他们扣上一大堆的罪名,比如瞒着李轩这个光伟正的皇帝劫掠民众,滥杀无辜!

有一天,李轩是会用武装征粮队的血来平息愤怒的,但那时以后,等到大唐王朝在这片地方建立起有效统治,能够正常收劝收的时候!

不是现在!

不管后世和外人怎么评价武装征粮队这些人渣,这支武装征粮队却是通过在家的实际行动,为大唐新军越来越多的兵力提供了充足的口粮!

不至于让已经将近突破一千大关的大唐新军陷入无粮可吃的尴尬境地!

不过普通的粮食是有,而肉食等高营养的食物就是依旧紧缺了。

这年头肉食本来就是稀缺产物,就算你天天到外面抢,说实话你也抢不了多少,很多村子一整个村子也就那么几头猪而已,抢一次是有,但是第二次去可就没了。

如此也就导致了大唐新军这边的肉食一直都是比较缺乏,并且供应相当不稳定。

大唐新军的后勤部门虽然也会储备了一部分腊肉或者干脆是活猪活鸡鸭等食物,但是这些肉食不可能全部在平时就分发下去吃掉。

这些肉食实际上也是战略物资储备的一部分,是用来大战将起的时候吃的,用以补充体能消耗倒还是其次,更关键的是用来激励士气的。

让士兵们吃肉打仗,对士气的加成可是相当有效的,很多人为了多吃一片肉,那可是敢报名充当敢死队的。

肉食本就缺乏,又有把相当多一部分留作战略储备,因此大唐新军自然是不可能让士兵们每天都吃上肉的,甚至三天吃一顿都做不到,只能是五天吃一顿,而且这种五天供应一次的肉,每个人分到手的只有一虚悄薄若蝉翼的肉片以及稀的闻不到肉味的肉汤。

首节上一节229/1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