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第139节

这话一出,议事殿众人就是齐齐面露惊色,方东全和黄学仁等几个武将更是一脸的楞逼,见过傻的,但是没见过这么傻的,竟然求着皇上杀他?

然而柳八苟身后的几个文官,尤其是王文华和钱梦久的表情却是和那些武将们不同,这个时候王文华想起当初数天前暴雨重回防洪提,淹了大片天地后,李轩是叹着气回宫,路上的时候似乎还嘀咕了一句:“祸在于天!”

而且后续李轩这几天上朝的时候都是一副发呆的模样,这让王文华心中有了很不好的预感,如今再看到柳八苟的举动,王文华就知道柳八苟和自己担心的是同样一件事。

那就是害怕自己的这个少年天子认为这一场暴雨,是老天在惩罚他们,要不然的话也不会说出祸在于天的这种话来了。

一旦让少年天子生出这种心态,恐怕就会心灰意冷,到时候甚至有可能彻底失去希望,那样一来,他们的这个山沟皇朝还不得分分钟散伙啊。

如果说去年的时候,李轩对于这个山沟皇朝来说只是一个招牌,有他没他实际区别都不大,但是差不多一年时间过去后,这个少年天子已经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对于大唐王朝是不可或缺的。

没有李轩,根本不可能出现近卫军,根本不可能出现火枪,后续他们也不可能多次击退明军,恐怕在不久前的明军进剿中就彻底灭亡了。

如果李轩心灰意冷,不理世事或者干脆是说把大唐王朝解散了,大家各玩各的,这大唐王朝的基业可就彻底完蛋了。

即便不是这样,但是按照历代王朝里出现这种天灾,天子往往都会下罪己诏的。

而这种事,是柳八苟所绝对不允许的,同样也是王文华所不愿意看见的。

过去大半年里,王文华在大唐王朝里也算是找到了新的人生希望,大唐王朝虽然小,但是自己可是这几千号人里的排名第二的文官啊,这可比他以前在小山村里当一个塾师威风多了。

所以他紧随柳八苟身后,也是啪的一声跪倒,直接磕头道:“此番天降暴雨,罪不在于天,而在于臣等处事不利,此乃人祸而非天祸也,臣处事不利,还请陛下降罪!”

看着柳八苟和王文华这两个人的举动,方东全他们无语的很,他们搞不懂这两个人为什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既然搞不懂,那么他们也就当做看不见了,在一旁看戏就行了。

贸然参与进去的话,很容易就被一肚子坏心眼的柳八苟和王文华这两个王八蛋给埋了!

此时李轩也是把视线从门外收了回来,低头看着跪趴在地上的柳八苟、王文华两人,然后轻摆了摆手:“都起来吧!”

于此同时他环视众人一圈,琢磨着该如何开口把自己的计划对这些臣子们说出来。

也不知道自己这几天想出来的计划会不会吓着他们!

正文卷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轩的天大谋划

这几天他上朝的时候看上去一直都像是发呆,可不是因为柳八苟、王文华他们想象的那样心灰意冷,害怕得罪老天而对前路有所怀疑了。

身为一个根正苗红的无神主义者,老天那是用来捅的,神是用来踩的,下一场大雨就想让他认为是老天爷发怒,然后自己就惶恐无比的下一道罪己诏了?

开玩笑,哪怕老天发一抽水都全球淹了,他顶多就是竖着中指对老天骂超你妈比!

相反,这一场暴雨让他对未来该走什么样的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如果说这一场暴雨之前,李轩还想着不去刺激明军,想要躲在山沟里自娱自乐的话,那么这一场暴雨就是彻底击碎了李轩的这种幻象,让他认清楚了事实,那就是偏安一方也不安全,在山沟沟里当个土皇帝自娱自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山里的环境这么恶劣,随便一场暴雨就能摧毁了大唐王朝四成的田地,在这种穷山恶水的地方根本就不可能安安稳稳的发展。

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只能是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山外,哪怕是现在大唐王朝的实力弱小,为了避免明廷震动,所以不能去攻打正泰县城或者龙华镇,但是谁规定大山外就只有正泰县城和龙华镇的?

山外那么大一片地方,怎么可能就只有这两个城池?

还有广阔无比的乡野呢!

只要自己不去傻乎乎的攻打比如龙华镇、正泰县城这样的城池,难不成苏家康章的大老爷还会在乎乡野那些普通村民的死活?

开玩笑,李轩自己都不在乎,他就更不相信明朝那些当官的会在乎了。

只要正泰县城没被攻破,龙华镇依旧在明军手里,自己在大山外的乡野活动用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当地的明廷地方官员顶多就是震怒,然后派人去围剿罢了,但是只要不闹大,那么用不会闹到省城布政使那边去。

只是自己想要派人出山大规模活动,自己的这些文臣武将们会作何感想,也不知道会不会吓着他们。

见众人的目光再一次投到自己的身上,李轩缓缓开口:“此前的大雨冲毁农田,乃天时不利,非尔等之罪!”

眼见柳八苟他们想要开口说什么,李轩当即压了压手,示意他们先开口道,同时口中继续道:“农田之毁,非人力可挡,然下半年的缺粮危机,却是可以人力可以挽回的!”

李轩的这话一出,当即好几个人都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而陈屠夫更是一脸赞同,黄竹山如果出现了粮食危机怎么办?肯定是不会坐等饿死啊。

最好,同时也可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去年的时候一样,直接出山抢一把。

去年他们就把冯家庄给抢了,今年同样可以找第二个冯家庄抢了,只要能够抢回来足够的粮食,那么就算农田被冲毁了又如何,他们照样有粮食可以支撑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天黄竹山上下都在议论纷纷什么时候出山抢一把的原因所在。

这是因为黄竹山的这些土匪们,遇到问题了所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走老路出山抢一把。

而如今方东全和黄学仁他们看向李轩的时候,都是带着喜悦神态,自己的这个皇上似乎和自己这些人的想法一样啊,没有和柳八苟他们那些读书读傻了的人一样的,天天怕这怕那,一会害怕明军,一会还得得罪老天。

此时他们又听李轩继续道:“朕意欲夏收之时率军出山!”

这话乃是在他们的预料之中,所以方东全和黄学仁他们都没有太大的想法,但是下一刻李轩的话却是把他们给吓到了,因为李轩说:

“这一次收粮行动,不仅仅是收粮,同时也需要寻找机会把龙华镇的明军牵制住!”说到这,李轩站了起来:“总不能一直是他们进山来打我们,我们也要反击!”

虽然李轩依旧没打算过拿下龙华镇以及正泰县城的想法,但是他却是有着削弱一部分龙华镇、正泰县城这两地明军实力的想法。

明军的那一千多卫所兵以及上千人的县勇民夫,对于大唐王朝来说始终都是个威胁,而且还是个大威胁。

李轩可以很肯定的说,等明军那边把准备妥当,肯定是会再一次进山围剿自己的大唐王朝的。

而下一次明军肯定也会对粮道、龙华镇严加防备,届时他们是否还有机会通过袭击粮道、龙华镇来扭转局面可就是未知数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李轩觉得有必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自己主动出山袭击明军,和在大山里等待明军杀进来,那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前者自己能够掌控主动权,想在什么地方,想什么时候打都可以,而后者只能是被动防守。

这几天李轩筹划的行动,可不仅仅是为了出山抢粮那么简单,而是想要彻底改变目前的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

当然了,哪怕是一切都顺利,自己率军把明军打的落花流水,但是也不能做的太过,至少龙华镇以及正泰县城是不能攻克的,而且把明军彻底干掉这种事也不能干。

如果万一运气爆棚,大唐王师打了个埋伏,把明军的主力,也就是那两个千户所给全歼了的话,当地的明廷官府就算胆子再大,但是两个千户所的覆灭也是不敢隐瞒的。

这样一来,肯定会惊动明廷上层,如此就会出现大唐王朝君臣一直所极力避免的事:数不清的明军从周围府县甚至临受过来围剿大唐王朝!

李轩想要的只是把这两个千户所的明军牵制住,把他们牢牢的限制在大山外,只要能够让他们无辐山,如此就足够了。

首节上一节139/1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