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版三国 第641节

随后不等荀攸回答,马超又继续开口说道,“先生您可以抬起手来,看看自己的衣衫。再看看这些古羌部落的头人,他们在一个部族都是掌握他人生死的贵族,相比之下,您更能明白吧。”

羌族的衣衫怎么可能和荀攸媲美。就算荀攸没有留香荀令那么夸张,也绝对不是这群蛮子所能高攀的,一身素雅的儒袍就足够将这群还披着羊皮的古羌人甩出几条街,更何况那金玉发冠的点缀,云泥之别啊!

荀攸的面色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他已经知道马超要说什么。不过路不能让马超彻底走完,当即开口说道,“我主曾经也想改善治下万民的生活,这个万民不管是汉还是羌,只是百羌乱战,我等又怎么会有机会。”

“我觉得现在就是机会,西凉苦寒百羌生活无比艰难,为了一口吃的,以为一片草场,为了一块绿洲,多少羌人倒下。”马超的声音之中甚至带上了丝丝的怜悯,在座的部落头人也都面色有些凄苦,马超说的是实话啊。

“诸位的生活,对比一下荀先生恐怕你们也心里有数,汉室的实力你们也都明白,你们愿意依旧过着这种刀口舔血的生活吗?”马超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话说这副表情他已经练习了好久。

“也许你们觉得有了我这个羌王带领,你们会走上巅峰,但是我只能告诉你们,羌族太小了,小到根本无法诞生绝世强者的地步了,我在中原都不算是高手啊!”马超一脸感慨的说道。

羌族头人都是一脸的难以置信,而马超也看到所有头人的表情,看了看典韦,“典将军,请让他们见识一下中原武将的实力。”

典韦嘿嘿一笑,露出一道雪白的牙齿,然后一拳轰向大地,这一拳挥下去的时候,甚至于空气都出现了清晰可见的扭曲,折射出各色的光泽,然后一声轻响之后,一个只有翁口大的洞出现在了典韦脚下。

羌族头人都是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唯有大长老、二长老、四长老一脸凝重,良久之后默默开口道,“敢问王上,这位将军是中原第一的悍将吗?”

“我老典倒是想做第一,可是那猛将榜咱没上榜!”典韦摸着自己的虬髯一脸无奈的说道,三十六个吕布是什么情况,简直让人绝望。

“事实就是如此,我也没有上榜。”马超点了点头说道,“这天下只有一人算是当之无愧。”

“我想你们也想进入中原,也想拥有自己的土地,也想安稳的生活下去,谁都不想过着这种苦日子。”马超看着羌族的贵族说道,“汉庭的强者太多了,若非你们算是我的母族,我真的不想管。”(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w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矛盾出现的原因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马超的话让所有人的羌族头人沉默,他们承认马超羌王的位置,承认他的实力,马超直来直往不带丝毫说话艺术的方式也非常的符合羌人的个性。

多少次羌族想要成为汉室的子民,但是又有多少次失望了,最后只能在明知道战败的情况下选择斗争,不争的话一无所有,争得话还有一线生机。

“王,您没有统领过我族,您不知道我们曾经的努力,我们也希望有吃有喝,只要我们按时缴纳税费,就有国家庇护我们,但是我们失望的太久了。”大长老欠身无比苦涩的说道。

大长老开口之后,所有的羌人头人都开口了,顿时原本像是马超一言堂的王帐立马各种骂声,真以为羌人没想过加入汉室?开什么玩笑,作为这个时代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羌人这种并没有太严重民族观念,又同出一源的种族要是没想过才怪!

可现实是羌人想加入,汉室有余力的时候不想让加入,作为最强的帝国,你想加入就加入,哪有那么简单,要么拿出功绩,要么证明你的能力,否则一边玩泥巴去。

羌人曾经确实有部分加入过汉室,但架不住汉室区别对待,超高的税费让羌人苦不堪言,然后只能揭竿而起,随后被汉室打服,再次安抚,到那批官员走后,新来的官员又进行剥削,羌人继续反抗,周而复始……

这就是羌人不断造反的原因,不反没活路,反了也没活路,但是至少临死还能出口怨气,为什么不反,横竖都是死,有什么可怕的?

在这种情况下汉室对于羌人基本上打了抚,抚了打,汉室纠结于羌人来回造反,每次将羌人打倒。就担心羌人什么又反,所以只能大力打压,这种情况久了羌人只能反,如此来来回回。

羌人越是造反。汉室平定之后压制的越狠,同样羌人过的也越困难,羌人过的越困难越要造反,这就是一个死循环,汉室越来越忌惮羌人。羌人越来越不相信汉室,战败之后就面对无止尽的剥削,这就是一个死结!

可以说董卓之前,包括凉州三明在内,被羌人逼急了的汉室都使用的是铁血政策,也就是屠杀,段颖出场直接清地图,所过之处羌人统统干掉!

皇甫规,张奂虽说能略好一点,但是架不住他们的抚也是差别对待。做不到一视同仁,最终结果还是少不了用武力解决一切问题。

这对于汉室来讲确实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法很明显不能解决羌族反复的问题,段颖在能杀,也不可能干掉三百万的羌族,可以说这种方式让羌族和汉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几乎都成了世仇!

凉州三明虽强,但那又不是三个白起,要将人口高达三百万的羌族解决,在冷兵器时代真心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屠杀这种事情,要干掉三百万真心不容易。

羌人是不对抗会死,对抗也会死,反倒也不用怎么考虑。横竖都是死,考虑什么,过得了今天,就过今天,明天死还是明天的事。

反倒是汉室需要思考一些别的东西,杀杀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但等汉室明白这一点的时候,羌族和汉室已经不可能坐下谈了,汉室就算是想谈,羌族也不信了。

羌族从那里开始也就彻底变成了游牧民族,向鲜卑学习有机会就抢一把,反正和汉室谈这种事情他们已经放弃了,双方的信任度已经跌破底线了,没得谈了。

到了那种程度羌人能相信的估计也就是马家了,不过到了凉州三明的时代马家已经因为养贼自重这个事实走向了衰败,已经没有资格作为羌人和汉室的中介了。

再之后就到了董卓的时代,董卓这个人在凉州的时候当期的英武公正,对于羌汉在政令之中是一视同仁的,而在军队之中虽说搞出了金字塔结构,但是羌人对于汉人的战斗力还是认可的,所以也认同了这种做法。

加之董卓这个人那个时候脑子非常清楚,知道自己的根基是什么,对于军队未有丝毫的克扣,自然羌胡跟着董卓有饭吃。

被董卓打服,被迫跟随,但跟随之后发现董卓居然没有特意的剥削他们,反倒让他们有饭吃,也因此羌人愿意追随董卓,也慢慢的积累下来了信任。

虽说李傕等人时常杀意凛然的警告他们如果侵占他们西凉的地方,他们绝对会下狠手什么的,但是羌人却没有叛乱,因为这些人让他们吃饱了饭,虽说法度非常的苛刻,但是只要你遵守,没人会特意找你麻烦。

可以说这种李儒整出来的严苛法度反倒是保障双方关系的基础,明确到你们做什么我们干掉你们,我们做什么你们可以使用武力的程度。

很清楚明了的法令,严苛是真严苛,但是如此清楚明了,又有粮食保证,羌人果断选择了追随董卓,毕竟造反是死路一条,跟着董卓,虽说苦了点,但是不管董卓多么凶狠,那个时候他赏罚有度,公平公正!

后来就不用多说了,董卓死了,李傕有粮也不供应给羌人,羌人自然撤回去了,按照李儒订下的法令,西凉兵有吃的就不能少仆从的羌人,而做不到就算是违背法令,而且这种程度,羌人有权利动用武力……

简单来说,李儒的发令是允许羌人在受到巨大不公正的情况下使用武力的,不过法令上可没说西凉兵是不能反抗的,而第一次出现这种羌人动用武力的情况,李傕自然不会不还手。

很明显,李儒从一开始就将羌人坑了,允许你们使用武力,同样我们也在使用武力,最后一切还是要用拳头证明,拳头大的有道理,法令不过是在和平时期糊弄你们的东西,真到危急情况,武力解决一切!

羌人被打的头破血流,只能退回去,当然这种事情都出现了,他们果断占了一部分西凉的汉土,重新等待。

可以说羌人现在除了对西凉军心态有些复杂,对上汉庭其他人基本上都是不信任的心态,来可以,结盟的话羌人绝对不会相信汉庭的人。(未完待续。)

PS:求月票啊,让我再次回到前五十啊……手机用户请浏览w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错不在你我

这种延绵数百年的仇怨,想要化解非常的困难,同样也非常的简单,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重要。

这个时代不会有对于自由的追求,不会有对于人权的宣言,这个时代只要能活下,那一切都还有希望,所以要化解这延绵数百年的仇怨,实际上只需要给于羌人平等的生存环境就好了。

甚至这种平等就算是带着引号也无所谓,表面上做到就可以了,羌人的追求真的很简单,但是却无人能满足这种条件。

华夷之辨自古就有,更何况在这个华夏强的足够在前面缀上一系列称号的年代,甚至于连陈曦想要收拢汉化外族也需要缓步慢行,就算是大儒的教化也没有说过将他们变成同族,而只是说是变成友邦,变成“自己人”。

这个时代的汉庭骄傲自矜,作为最强的帝国他们有着这样的资本,同样他们也同样有资本不让外族混入其中,就算是贫弱,就算是困苦,这个时代汉室的百姓对于外族也有一种发自骨子中的高傲。

不管穷苦到了什么程度,汉室的百姓至少保留着一份帝国的骄傲,他们在面对外族的时候都有着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

虽说都是两个胳膊一个脑袋,但是百多年帝国不断扩张带来的自信,在上了战场之后其实很清楚的就能看出来,对外作战的时候少有畏惧,就算是对上数倍的外族也不畏惧,从骨子里面认为他们不会输给胡人!

在这种心理之下要是能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怪事,外族虽说都被打的半死不活,但也做不到逆来顺受,逼急了兔子还咬人,更何况是人。

可以说每一次汉室和羌族的冲突,最一开始的时候都不是高层的碰撞,都是汉民百姓和羌人百姓之间碰撞,然后这种事情就像是导火索一样,将两族矛盾彻底引爆。

马超听完自然是头大。这种事情法正可没有教授他该怎么解决,准确地说,除非是法正亲自过来,否则的话他不实地接触要凭空制定政策解决这个问题也绝无可能。这已经涉及到了实操了。

不过法正在这一方面给马超的提示就是听钟繇,或者荀家兄弟的,这三个人肯定能拿出办法。

首节上一节641/28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