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版三国 第1900节

不由得司马彰对于李优那句“人活一世,总归需要留下点什么,天不予,我自取,谁敢拦”有了清楚领悟,果然老天爷不给,那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敢阻拦就干翻你们!

总之这三家迈出国门的子弟,虽说不认为自己是好人,但是相比于婆罗门,以陈家,荀家为代表的这些世家相对还有点节操。

至少这群人是完全做不出来,有良田自己没人手种,也不租给其他人,宁可荒着这种事情。

当然说完恶感,就不得不说一下另一方面,毕竟就连一张卫生纸,一根用过的油笔都有自己的价值,垃圾尚且是放错地方的宝物,婆罗门这种体系,在这群人看来反感的同时也不得不心生佩服。

就连司马家,陈家,荀家这群人也不得不佩服婆罗门体系的稳定性,不管用什么方式,能将底层百姓驯养的跟牲口一样都是一种本事。

哪怕这种方式在他们看来都是邪道,但就社会体系的稳定而言,必须承认这一事实,也就是婆罗门的社会体系确实有其优秀的一面。

更何况,如果不管下层的死活,只关心上层贵族的享乐,这种体系不管怎么说,对于腐化的上层来说,都是一种享福的生活模式,因为在这种体系下面贵霜的上层完全不用担心其他体系会出现的叛乱。

要不是现在汉室的世家还没烂到根子,荀家这种法家底子的豪门,本身就非常反感这种没有上进的社会制度,真要放在南北朝那种门阀格局下,搞不好这群人都开始学习这种腐化社会的方式了。

毕竟,哪怕是见多识广的荀祈,司马彰,陈忠面对贵霜这种稳定的社会制度也不得不说一句服气,就贵霜现在这种情况,要是放在汉室,早就各地烽烟四起了。

然而,现在贵霜这边虽说也有动乱,但摆明了属于那种上层分赃不均导致的结果,而不是下层百姓因为活不下去揭竿而起。

这要是在中原,出现饿死人,而且是大范围饿死人还没人管的情况,这地方早就该杀官起义了,然而贵霜这边那些饥民大多数居然在安然的等死,陈忠等人也是大开眼界了。

这种统治能力,对于进取心不强的上层来说,简直是好之又好,甚至都不用说出那句“不做安安饿殍,犹效奋臂螳螂”的后世名言,那些底层百姓就会乖乖听指挥等死。

对于这一点,三家面上不提,但心下已经有了打算。

毕竟这三家在怎么表面上温文尔雅,本质上也都属于心黑手辣的豪门,面上可劲抨击这种制度贼垃圾,实际上都拿出一部分精力,人力,物力去系统的研究这种制度。

虽说这种制度有着各种明显的缺陷,对于底层百姓的思维,智慧,和认知,意识有着极大的压制,对于国家的进步也有着极大的伤害,但是其稳定的社会制度,在某些地方还是能用上的。

哪怕是不能对于自己人用,可是对于基本已经注定要走上分封道路的汉室来说,贵霜这种用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还稳定的超乎想象的方式可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

不过这种研究完全不能摆着明面上,哪怕三家都清楚对方肯定在借鉴,在研究,但是三家在明面上都不会拆穿对方在研究这一体系的事实,看破不说破,大家都好过。

汉室不会允许这种东西存在,陈曦要的可不是阶级固化,下层必须要有一条稳定,而且靠谱的晋升道路。

哪怕是到达中央两千石之后的官职会遇到那层看不见的天花板,然后需要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努力才能突破,陈曦都可以接受,但是在那之前晋升的道路必须是非常明确,而且非常靠谱。

至于说什么生而为奴,代代为奴什么的,陈曦可是完全不允许的,当然遇到那种犯贱一般一定要为奴为婢的,见不得高门,一定要下跪的,陈曦也没什么办法了,这种你们爱咋样,咋样吧,他管不到了!

对于本族而言,别说代代为奴这种事情,就算是阶级固化,陈曦都在努力的去打破,尽可能的在消减自身对于国家体系的影响力的时候,也同时在消减世家在这个国家的比重。

也许以前各大世家可能还未注意到自己的权柄在失落,但是到现在,因为国内停止混战,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实际上各大世家已经逐渐的发现了这一事实,经济,官场,地方都在弱化。

更重要的是并非是他们没有增加,只是这个国家壮大的太快了,快到世家的触手都来不及渗透进入,这个名为利益的蛋糕已经做大到他们没有办法如曾经一般快速的吞下去了。

世家雄厚的底蕴让他们能吃的更多,但总归是改变不了,原本份额占据极低的百姓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了起来。

尤其是集村并寨之后,哪怕是陈曦没办法强行废止那些各地百姓和他们当地的世家豪强签订的欠款票据以及佃租文书,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

可好歹陈曦靠着之前的那次置换将世家北迁到一起,然后依靠着回收回来的土地,将所有的百姓一块块的聚集在了一起。

之后各种技术,各种物资砸下去,耕牛,农具,技术人员,地皮也算是国家以低税租给百姓。

再加上陈曦的面子虽说不能让世家将那些欠款票据和佃租文书免掉,但是好歹有陈曦的背书,世家也不能真继续利滚利下去了。

也就是说欠的那些东西该还还是要还的,只不过由于陈曦的存在之后的利息算是免了,而且有陈曦背书,这些欠款啊,借据啊,可以延期到非常长的时间。

不过按照陈曦的估计,哪怕是自己做到这个程度,而且世家也停止了近乎后世印子钱的那种违规方式,按照陈曦查阅刘晔统计上来的均债来说,绝大多数百姓怕是还要给那些世家豪强干上十年。

从这一方面说的话,后世所言,封建时代有些时候,平民努努力力一辈子,越欠越多其实并不是说笑,同样也足以见到这个时代吃人的本质,不过陈曦对此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当然原本其实并不需要那么长时间,黄巾之乱极大的破坏了生产力,但世家大族遭灾得不多,反倒百姓更惨,原本只需要一两个丰年就能还完的账款,硬生生延长到卖身为奴可能都还不清的程度了。

第两千五百二十八章 信号

翻阅了那些资料,不由得陈曦有些理解,为什么三国后期世家的隐户会多到那种程度,大概是欠的太多了,只能卖身给世家豪门,去为奴为婢了,至少各大世家在这一方面还有点节操。

只要百姓变成了他们的私奴,种他们的田,养他们的牲口,供养他们的家族,那么相对于之前那种自由民的时候,绝大多数都会活的更好一些,虽说为此会失去户籍,失去人身自由。

不过和家破人亡比起来,这种变化,对于他们本身的影响可谓是小之又小,再加上变成世家的私奴,税收上面的出现的变化,以及各家不同的管制方式,难免让这些豪门一个个变成小王国。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局面,陈曦也只能说历史这玩意虽说是不断向前,但是某些玩意儿还真是周而复始。

活不下去的百姓被逼着去寻找活下去的方式,实不知他们所找寻到的方式只不过某些人特意留下来的手段,就是为了一网打尽。

汉朝如此,南北朝如此,隋唐依旧如此,翻阅那些典籍,遍观其中的黑暗,恶名可以直接扣在宗族地方自治的上。

然而倒下了宗族又站起来了胥吏治国,免不了周而复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总归还是重复着曾经的旋转。

陈曦当时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虽是长叹,但至少还算理智,至少这群人好歹还留了一条活路,比起后世明朝时期的铁脚诡寄,甚至是通天诡寄的情况好了太多。

至少前者遏制了利滚利,百姓就能自力更生,迟早还上钱,也许会需要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但是至少还有救,换成后者的话,陈曦除了血洗了整个官僚体系,基本没有任何的办法。

反正陈曦是没办法做到一巴掌抽死这些人?说实话,光辉之下肯定会有阴影,但是能看过去就可以了,太过苛求也没有什么意义。

毕竟岁月轮转,千年未变,后来者走到那个程度的,他们的家族,他们的身后也不可能依旧如当初那般光鲜亮丽,玩政治的就不可能纯白之色,立于巅峰之上的也不可能纯洁。

陈家荀家尚且有龌蹉之处,这种事情本就不可避免,底层百姓有幸走到世家豪强那一层次,真的能保持着曾经他们认为的纯真善良。

所谓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腐败和腐败的机会,所痛恨的是什么,陈曦有时候思考,再思考,就不由得有了些领悟。

这也是陈曦面对很多事情很想一刀切,最后却又不得不收敛收敛自己的性子,乖乖干活的原因,有些事情确实不能做,他比其他人任何人都清楚做了之后的后果。

作为一个很清楚自己定位的高层,陈曦允许的和不允许的东西非常明确,别人看不清楚某件事当下做了对于未来的影响,陈曦可是心中门儿清,自然展现出来,也就是陈曦在某些玩意儿上是真正的一言独断,有着绝对不允许碰触的红线。

这也基本上是中原各个世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因为陈曦活的时间很长,在死后依旧会因为惯性延续非常久远的准则。

没人会去践踏这条准则,也没人敢去践踏这条准则。

自然那怕是这三家和陈曦本身就有着各种联系,他们也会非常注重这一方面,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该如何去摆正自己的位置。

吕布这边开始基于贵霜观想的这一理念创造出属于汉室的炼气成罡突破秘法的时候,汉室这边从各种情报渠道已经在暗自散播有关西南的情报了,甚至到了现在这个程度只要感官稍微敏感,而且有资格接触到这个层次的官员都对于现在的形势有了自己的判断。

原本纷纷扰扰的制造祥瑞的举动猛地开始了收敛,哪怕是那些没有收到相关情报的官员,也因为当前整体氛围的变化而收敛了一截,毕竟在官场上特立独行可不是什么好事。

“伯符,我准备调兵了。”周瑜看着自家渠道送来的非常准确的情报,以及关羽那边正式的信函,周瑜面色凝重的对着孙策开口说道。

首节上一节1900/28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