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970节

弘治皇帝要昏厥过去,狠狠的握拳,砸在了御案上:“你方才明明说的是,方继藩去追太子了。”

萧敬瑟瑟发抖:“可是找着找着……”

“够了!”弘治皇帝服了,彻底的服了。

天不打,上房揭瓦。

好不容易觉得这小子出息了,他又来这一套,他怒气冲冲的道:“仁寿宫、坤宁宫、公主府知道吗?”

“不,不知,奴婢不敢说。”

弘治皇帝暴跳如雷:“那就一个字都不要说,气死了哪一个,朕决不饶你。”

众人同情的看着弘治皇帝。

陛下自己都要气死了,结果……还惦念着太皇太后,张娘娘和公主殿下被气死了,真是……惨哪。

“陛下。”张懋道:“事急矣,太子殿下,只怕凶多吉少,而今,钱粮已调度了大半,老臣这就领兵,直扑南昌府,一面命人,四处搜索太子和驸马都尉。”

到了这个时候,只能这么干了。

人都跑了茫茫人海,去哪里找人。

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即平叛,绝不耽搁。

弘治皇帝摸着自己的额头,焦灼的来回踱步:“父母在,不远游,这话,没人教这小畜生吗?这小畜生,他死了便罢,若活着,朕不打死他。”

弘治皇帝险些要昏厥过去,突然眼泪啪嗒啪嗒掉下来:“朕的儿啊,朕生你养你,你何至使朕如此,朕做了什么孽,何至如此?”

刘健等人吓坏了,诚惶诚恐:“陛下勿忧,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

弘治皇帝揪着心口:“当初,他走在哪儿,都牵着朕的,朕在批阅奏疏,他便坐在朕的膝间,黏着朕,一时半刻不见了朕,都要滔滔大哭,从前那个厚照,现在怎么就这么嫌恶朕,恨不得插翅到天边去。”

“陛下……”众人纷纷落泪:“陛下还是先想办法。”

弘治皇帝失魂落魄:“想办法?对,是该想办法,这个小畜生,这个小畜生……”弘治皇帝嘴唇哆嗦着,连骂了四句小畜生,方才抬眸,厉声道:“亲征,御驾亲征!”

“什么?”

所有人瞠目结舌的看着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似乎态度坚决:“今宁王叛乱,朕若不亲自平定叛乱,愧对先祖,太祖高皇帝,历来亲自冲锋陷阵。皇帝在时,亦是亲阅军,出关平贼。哪怕宣宗诸先皇,亦是亲自巡阅军。自自登极以来,天下大体承平,而宁王之叛,事关重大,非及早平定不可,朕御驾亲征,可鼓舞军,使将士奋勇,朕意已决,谁也不可再劝,英国公张懋,汝为先锋,朕率京营,随即即到,传旨下去。”

“陛下……万万不可……”刘健想要劝说。

弘治皇帝却是意味深长的看了刘健一眼:“若是卿家的儿子,同样不知所踪,也可以说,万万不可吗?”

刘健沉默了。

倒是此时,礼部尚书张升急了,他是礼部尚书,怎么能让陛下亲征呢,这礼法上……

“陛下,臣子若是不知所踪,臣自当以家国为重,断不会任性而为。”张升振振有词道。

弘治皇帝的脸,拉了下来。

萧敬则看了张升一眼,突然想起了什么:“奴婢记得,好似……陛下带去的几个扈从,有一人……叫张元锡,张公,此人……和你什么关系?”

“……”张升懵了,而后啪嗒一下,瘫倒在了地上,喃喃道:“萧公公,你莫要玩笑。吾儿有腿疾,他……他……怎么可能……去南昌呢,这……这……哈哈,太可笑了。”

…………

第五章送到,身心疲惫,累死了。睡觉觉。

第七百二十二章:恩师无事

有腿疾还去南昌?

张升看着萧敬。

不敢相信。

太子带着几个扈从,就有自己儿子。

他不敢相信。

可是……却又不得不信。

萧敬是不会开玩笑的,这事儿,只要一查即知。

张升觉得心里堵得慌,想哭。

找死啊,这是找死啊。

那宁王,勾结了鄱阳湖水贼,又有宁王卫,形势已经越来越严峻,或许,现在宁王已经反了,这个时候,去南昌,还号称要杀宁王,这不就是在找死吗?

张升想死。

他无措的看着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道:“速去准备吧。”

一直诏令,转瞬间而出。

一时之间,京中沸沸扬扬。

可陛下一意孤行,在当日,英国公张懋代天子巡阅了三千营,次日一早,三千营开拔。

大明所奉行的,乃是天子守国门的方略。

其实这更像是宋时强干弱枝战略的延续。

在宋时,大量的军队集结在国都,牢牢掌控在皇家手里,以至于边镇和地方州府,几乎无兵可用,一旦到了战时,再从开封抽调兵马,军队的调度,极为繁琐,这也是宋时虽有禁军百万,可实际上,对于边镇的控制力并不强的原因。

而文皇帝吸取了这个教训,一方面,大明的精锐不能形成藩镇,最终被边镇的军将们控制,既如此,索性定都在大明隐患最大的北方,也即是北京城。

如此一来,国都距离前线极近,而天下最精锐的兵马,屯驻于京师,朝廷可以随时掌控,不必担心,形成藩镇的局面,又因为京师距离边镇不过数日之遥,自北京走一两日,便可出关,因而,一旦有了战事,朝廷可以随时调用京营驰援,哪怕是平时,京营和边镇,也可来回换防,不需太多成本。

首节上一节970/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