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97节

此时他正和刘健、王鳌诸人正在议事,听到了宦官的奏报,弘治皇帝笑吟吟的道:“这等放榜,还真是难耐啊。想来王师傅,一定很有感受吧。”

王鳌听着哑然,他确实已经难耐了,毕竟自己的侄儿已经考完,放榜的这几日,确实让人焦灼,王家想要兴盛,就必须得出一些英才,如此,才能继承王家的家业,自己有几个儿子,有一个中了举,此后连续考了几科,便没什么希望了,年纪大了,既然中不了,索性以举人的身份荐入吏部,最后给了一个县中主簿,让他慢慢的磨砺,还有一个,至今还只是个秀才,想来,更是没有多大希望了。

反而是这个侄子,却是最有机会高中的,将来,光耀门楣的,可能就是此侄了。

王鳌老老实实的道:“老臣惭愧。”

他倒没有矢口否认。

弘治皇帝笑吟吟的道:“朕其实对今科的会试,颇有好奇心,噢,那个唐……”

“是唐寅……”王鳌补充道。

谢迁也对唐寅颇有几分兴趣,他是浙江人,距离吴中不远:“此子据闻考前数月,虽在病榻之中,却也是发奋读书,闭门谢客,此次是猛虎下山,有力争上游之心,不可小看。”

弘治皇帝低头,略一思索:“那么,那欧阳志三人呢,在朕看来,欧阳志三人,也是很不容小觑的吧,毕竟经由了方继藩的调教……”

说起了欧阳志,王鳌和谢迁俱都失笑。

刘健老神在在的样子,不由苦笑。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啊。

刘健是北人,说实话,北方文风确实不昌,这一点他是无法否认的,可现在的风向,分明是朝着南北读书人相争的方向去了,这令他颇为忧虑,毕竟……他是北方人,没有人喜欢享受被人吊打的滋味。

而王鳌和谢迁之所以失笑,只是因为……欧阳志三人这等北直隶的举人,在他们眼里,实在不值一提,拿他们去和唐寅这样的南直隶解元相比,实在是……

在考试这方面,谢迁和王鳌这些江南人,还是很骄傲的,大明开国至今,已是无数次证明,北方士人,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这还是有南北榜的地方,倘若没有南北榜,那就几乎是吊起来打或是横着竖着,放飞自我的恣意被人摩擦了。

第96章 放榜

谢迁绷着笑:“臣也很期待,欧阳志三人的表现。”

还是要谦虚的嘛,不能骄傲。

弘治皇帝似乎也看出了谢迁和王鳌骨子里的傲气,不禁失笑:“是啊,拭目以待。”

其实他拭目以待的,未必是欧阳志三人,而是方继藩……

这个家伙,不会只有那么点儿功夫吧,好歹……也得让他的门生,进入二甲才是。

他猛地想起,在这会试的问题上,好似刘健一直缄默不语,他看向刘健:“刘卿家何故不言?”

刘健沉吟片刻:“老臣……也拭目以待。”

弘治皇帝抚案……笑了。

却在这时,有宦官匆匆进来:“陛下,不妙了,詹事府火起。”

弘治皇帝脸上的笑容凝固:“何故起火,出了什么事?”

毕竟是关心则乱,弘治皇帝瞬间脸色蜡黄。

“已经扑灭了,殿下……放了个炮仗,震耳欲聋、火光四溅,好在只烧掉了半个屋舍,倒也没什么大碍。”

弘治皇帝面色古怪起来。

看看人家,人家为了自己的前途,寒窗十年,伏案考试,那家伙呢,那家伙天天做一些狗屁倒灶的事。

弘治皇帝忍不住觉得自己手痒:“明日让他来,还有那个方继藩,一并叫来,朕的鞭子呢?”

“陛下……”刘健苦笑:“放炮仗,没什么不好,少年郎,喜庆嘛,或许是因为……方继藩三个门生考完了试……所以……”

刘健心里,竟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这方继藩不管怎么说,也有三个北人士人做门生,这家伙丢脸,好似让自己老脸都搁不住一样。

虽然是三个歪瓜裂枣,可不也得洗洗干净,装点一下门面吗?

弘治皇帝脸色稍微缓和一些:“命人好生看住他们,朕总有不详的预感。”

……

方继藩几乎是一路溜回家里的。

看到起了火,他眼睛都直了,想对着朱厚照一通怒吼,你妹的,叫你装这么多药。

可细细一想,他不就是有一个妹子吗?还如此温柔可爱,算了,看在他妹子面上,原谅他。

于是匆匆开溜,免得到时候,陛下那小皮鞭砸在自己身上。

回到厅里,便看父亲方景隆喝着茶水,一面和杨管事在吐槽:“这些南方来的读书人,还真是可恶,在外头造谣生事,说什么不堪一击,气死我了!”

杨管事也显得很不满,他就是北直隶的秀才,欺人太甚哪这是,何况,这欧阳志三位举人,可都在府上。在杨管事心里,这就是一家人,外头的人居然如此侮辱咱们北直隶的士人,哼,他怒气冲冲地道:“就是,欺我们北直隶无人。”

一见到方继藩回来,方景隆忙笑道:“继藩啊,当值回来了?吓死爹了,爹方才还听说,詹事府起火了呢,想着若是起了火,不会是你放的吧,现在你回来就好了,这定是詹事府里的奴才们不慎,没咱们方家的事就好。”

方继藩其实很想告诉他,这把火,还真和自己有那么一丁点关系,不过看着喜气洋洋的爹,实在不忍心告诉他真相,便笑道:“爹也关心会试的事。”

“自然。”方景隆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方继藩转移了话题:“主要是南方的士人可恨,看轻了咱们,为父还就不信了,欧阳志他们三个,这般的用功,为父是看在眼里的,噢,那个唐寅,难道脑子就比别人金贵一些,凭什么就比欧阳志他们强?岂有此理,气死为父了!”

方继藩感慨道:“爹真是明智啊。”

“还有更明智的。”方景隆眯着眼,压低了声音:“为父也去押注了,让刘账房去下了五万两银子的注,那个唐寅太可恨,为父就买他赢,哼,他赢了又如何,赢了,不还给咱们方家挣钱吗?”

“……”卧槽……方继藩脸都绿了,这个理论他琢磨不透啊。

方景隆手搭在方继藩的肩上,其实这事他想瞒着的,不过账上这么大笔银子的支出,怕是瞒不住。于是语重心长的道:“反正我们横竖都不吃亏,唐寅这样的可恨,不从他身上挣银子,过不去,是不是?”

“……” …………

一连数日,贡院那儿,终于放出了文告,将于二月二十七放榜。

消息一出,满京师都是翘首以盼。

不只是来考的读书人,便是京中其他僧俗人等,也都对此期待无比。

首节上一节97/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