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902节

“这样啊。”方继藩道:“那儿臣只好却之不恭了。”

“……”

方继藩的脸上,又不免露出了得意之色。

这很令人有挫败感。

方继藩道:“既如此,那么这矿产,是否都任由儿臣处置了。”

弘治皇帝心在淌血,呼吸也觉得有不畅了,可他却打起了精神:“自然任卿处置!”

罢了,就当是嫁妆吧,平时方继藩怕是没少腹诽朕小气,既如此,那么就索性,就彻彻底底的大方一回。

方继藩乐了:“好,那么儿臣就处置了,这矿藏,儿臣全数献给镇国府!”

此言一出,顿时哗然。

啥意思。

这些矿藏,你方继藩都不要了?

这家伙疯了吧?

又或者……这小子当真是视钱财如粪土?

刘健等人俱都错愕的看向方继藩,仿若他们都听错了一般,嘴巴张得老大,一脸的不可置信。

弘治皇帝更是目瞪口呆,怎么可能,这小子………

方继藩大义凛然道:“从此之后,那里的金矿、银矿、铜矿,都和臣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儿臣世受国恩,方家享受了几世的富贵,这一切,都拜大明所赐,因此,儿臣便是吃糠咽菜,这些矿藏,儿臣也绝不要,陛下要赐儿臣大漠之地,儿臣接受了,可这诺大的财富,儿臣悉数赠与太子殿下!”

朱厚照一呆。

全送本宫了……

弘治皇帝倒吸一口凉气:“继藩,你这是什么意思?”

“儿臣别无他意。”方继藩抬起下巴:“对儿臣而言,功名利禄,都是浮云而已,金银珠宝,儿臣视其为粪土,太子殿下贤明,自设镇国府以来,为朝廷立下了不知多少功劳,因此,儿臣奉送这些矿藏,便是希望,太子殿下有了这些财富,能够更好的为陛下分忧,这是儿臣的一点小私心,在儿臣看来,只要太子殿下能为陛下分忧,陛下心情爽朗了,不必在为这繁杂的事所苦恼,对儿臣而言,就是最大的恩赏,儿臣…………是大大的忠臣啊,还请陛下明鉴。”

“……”

朱厚照听罢,感动了。

老方他……竟是这样舍得。

换做是本宫,只怕都没有这般的义薄云天吧。

这家伙,吃错药了。

弘治皇帝听到此处,却陡然之间,眼眶有些通红了,嘴角也微微哆嗦起来。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话,果然没错,方继藩当初给他的印象,虽是机灵,可总是……胡闹了一些,不分轻重,可今日……

方继藩心里却是偷乐。

矿藏有个什么用,不就是挖出金银和铜钱吗?

佛朗机人殖民天下,到处掠夺金银,使其王室和贵族们富足无比,可这又如何,他们的财富,能换来什么?

对于方继藩而言,大漠之地的意义,并不是挖矿。

真正的意义在于,大量宝藏的发现,会有无数的人前往大漠,采掘这些矿物,到时,无数人围绕着矿藏,会建立起市集,会有营地,他们需要吃喝,就会有开垦附近的土地,矿物需要冶炼,采矿需要工具,那么势必,会有作坊搭建起来,大漠里地域广大,人们单靠两条腿,可能几天的时间,也抵达不了附近的城镇,那么……就需要大量的马匹,还有大量的货物需要出入关内,那么对牛马的需求只会更大,会有人开始学习养牛和养马。

矿是镇国府的,可地却是我方继藩的,地上的人,自然也就生是我方继藩的人,死是我方继藩的鬼,无数人在这里衣食住行,那么开垦出来的地是我的,草场和上头的牛马也是我的,甚至冶炼的作坊,也留在了河西,等前往河西追寻财富的人越来越多,大量的矿产采掘出来,无数人借此机会富足起来,连同了西域诸国的河西,大明势必会恢复和西域各国的贸易,无数打着朝贡名义的商会将会途径河西这咽喉之地,最终,留下同时也会带走无数的财富和商货。

这……才是长久之计啊。

相反,矿藏所能得到的,只是货币而已,对方继藩而言,货币不够实在,人、田、牧场、商道、作坊,才是再实在不过的东西。

第六百七十一章:家国天下

方继藩觉得自己升华了,他已摆脱了低级的趣味。

这是矿啊,我方继藩把矿都捐了出来,为了啥?

为了我的老丈人可以高枕无忧。

为了太子殿下可以施展拳脚。

为了大明夺回河西之地。

同时,也使无数人有了生计。

历史将会牢记我的功劳,人们都会知道,这世上有一个叫方继藩的人,他不为私,不利己,他纯粹,他发光,他照耀着整个河西。

方继藩朝弘治皇帝一字一句的说道:“儿臣心里……是个有良心的人,陛下如此厚待儿臣,这点矿,算个什么,儿臣捐纳出所有的矿产,一个不留,一切的产出,儿臣不取分文,希望陛下不要拒绝,而太子殿下,更不可以拒绝儿臣的要求!”

这样的要求,说实话,是人都希望能够满足方继藩,如果不介意的话,甚至大家还希望方继藩再来几个这样的要求。

弘治皇帝身躯一震,双目发亮,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此时,方继藩努力的眨了眨眼,挤出了几滴眼泪。

方继藩哭了。

是真的。

说实话,人为了长久之计,而舍弃眼下的财富,哪怕是方继藩,也肉疼,疼的厉害,我的银子啊,我的银……银子啊……

想到了家里的那些矿,方继藩真情流露。

可方继藩的眼泪,却让所有人动容了。

暖阁里,鸦雀无声。

只听方继藩的抽泣。

首节上一节902/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