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771节

“……”

这六个新近贡生,看着引以为戒四字,想哭。

自己六人算是丢大人了,成为了典型,而且还是坏学生的典型,也成了西山书院之耻,在这玲琅满目、金光闪闪的无数牌匾之下,显得格外的不起眼。

耻辱啊。

丢人啊。

可是他们能说啥?

是自己的问题啊。

书院教授水平这样的高,若不高,自己的师兄弟们怎么能霸占前九呢?怪只怪自己天份不够,怪自己不够努力。

除此之外,这高墙上,还留了许多的空位,是为了未来,这一科新晋的状元、榜眼、探花以及进士及第准备的。

整面墙被挂的满满的,怕是到了下一科,又需营造一面墙来,专门来悬挂这些牌匾。

在这个时代,若是有谁家挂一个进士及第的招牌,这真是祖坟冒了青烟,这牛逼吹完了一辈子之后,甚至就算是进士死后,这牛逼还能吹到自己的玄孙。

物以稀为贵,可反面是……

在这西山书院,进士、贡生,似乎不太值钱。

进了书院,书院里开始挂满了各种条幅,条幅上是装裱好的各种牌匾,上书:“今日不流汗,明日打至你流血。”;又或“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名落孙山,不妨去死!”、“学新学、考八股!”

这些牌匾里的文字都很俗,而且此等俗气的文字,张贴的到处都是,尤其是在明伦堂里,更是挂的到处都是。

可偏偏,人走进去,便有一种澎湃的感觉,整个人热血沸腾。

那前来营造石坊的礼部和工部官吏们到此,都懵了,他们有点儿恍然,这十五个贡生,就是这般的产生的?

更可怕的是,他们到了一处库房,发现这库房里的纸张堆砌如山,打开一看,一捆捆的纸里,俱是密密麻麻的文章,这些家伙……他们……他们……将作八股文当做吃饭吗?

而方继藩此时,正仰着头,看着一个个匾额,心里很有成就感……

…………

今天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了,不能晚节不保呀,月票榜太激烈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老虎!

第五百六十九章:走你的路,让你无路可走

西山书院火热起来。

读书人们恨它,可再恨,也改变不了西山书院能中试的事实。

十五个新科贡生,直接撕了自己的八股文章,接下来,开始跟随王守仁学习新学。

而更多的秀才,则预备来年的乡试,开始每日作八股文。

更可笑的是,居然开始有人提出,八股文摧残人性,朝廷应当废除八股的口号。

提出这些事的读书人,居然还不是来自于西山书院……

方继藩有点懵。

你怎么可以这样呢,说好的大家学程朱,学八股,废了它,西山书院怎么办?新学怎么办?我方继藩咋办?

这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砸人饭碗啊。

对此,方继藩表示了愤慨,欺负人啊,打不死你!

自然,废除八股是不可能的,这不但关系着祖宗之法,更关系着整个庙堂所有人的利益。

而今天下的官员,都是由八股取士而出,你考不上,你就说要改,你算老几?

可最令人大跌眼镜的,却是某些狂热的程朱学读书人,号称不必拘泥于科举,学程朱以自强。

意思就是,我们学程朱,才不是为了八股呢,我们求学,是为了自己的本心,不考又咋了,八股文摧残了人性。

而西山书院,这儒学之中,最旗帜鲜明,且反对当今天下理学的书院,却是普天之下,对程朱八股文的最大捍卫者,坊间一有苗头,翰林编修江臣,立即写文驳斥,甚至上奏,认为有人妄图擅改祖宗之制,试图动摇国家根本,丧心病狂至此,所涉儒生,俱因使各地官学,革去这些狂妄之徒的学籍,以儆效尤。

整个翰林院都懵了。

这到底谁才是谁一边的啊。

这翰林院作为大明朝的理论机构,里头的官员,都为清流,上可以侍驾在帝侧,为皇帝解释儒家经典,诠释儒家和治国的理念;对下,他们又承托了天下读书人的民望,代读书人说话。

以往的时候,除了翰林院里如王守仁等标新立异的异类之外,多数翰林,都是理学的忠实拥护者,若是有什么读书人,居然说要废黜八股取士,诶呀,我这小暴脾气,不弄死你我都枉为翰林。

可今日呢,任谁都明白,提出这个口号的,乃是一些理学的读书人,他们只是对于当今现状不满,所以才提出了激进的口号,这口号,只让绝大多数人心里产生同情,谁好刁难他们。

可新学的异类们,毫不犹豫的要求严惩,而翰林院其他人等,一个个在装死,还能说啥?假装没看到吧,人生啊,真是特娘的变化无常。

更多人,暗地里在打听西山书院何时招生,到了这个份上,什么理念之争,毕竟都是假的,大家读书,是真爱程朱?程朱死了五百多年了,他又不赏自己饭吃,不能金榜题名,或者没有功名,一切都是假的,在士林之内,一个举人,称之为老爷,哪怕你只有十几岁,少年得志,可你若是撞到了一个读了数十年书的老童生,尊老?笑话,你年轻的举人依旧还是老爷,你坐着,那须发皆白的老童生,只能乖乖站着给你行礼,要自称自己是末学。

举人老爷即便可以做你孙子了,却正眼都不瞧你这老童生一眼。

因而,那些屡试不第之人,其实是最惨的,就如刘杰,这可是内阁首辅大学士之子,当初不中就是不中,没中你就抬不起头来,你就得被人踩下去。

这其中的现实,还有其中的滋味,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哪怕是同为进士,也有进士及第和赐同进士出身的区别,进士及第的进士们凑在一起说话,你赐同进士出身的人即便社会地位等同,也难免受人奚落,觉得羞耻。

有功名不考,这不是犯浑吗?

所以理念之争,其实都是虚的,管你什么理念,是理学还是新学,没人会因为你学什么而高看你一眼,谁能中试,才是关键。

可惜西山书院,暂时没有招生的打算。

至少今年还没有,而是在这西山书院之内,一百五十多名秀才,现在却是磨刀霍霍,预备来年的乡试。

北直隶的读书人,真的很绝望啊。

那西山书院里,一百多个嗷嗷叫的秀才们,这是想咋地?难道……又想……

首节上一节771/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