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672节

角落里,朝鲜国王很认真的听着,同时激动地用炭笔在簿子里飞快的作着笔迹。

来这西山,学习了诸多现进的知识,真是令他受益匪浅啊。

其他人则是目瞪口呆,一个个面色僵硬。

终于,朱厚照拍拍手道:“好了,讲完了,本宫的心性又发作了,饿啦,吃鱼去。”

说罢,很干脆的直接下台。

明伦堂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则是表情各异。

弘治皇帝已起身,面容上看不出喜怒,背着手出了明伦堂。

刚刚出去,便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小香香抱着方小藩,正要急急冲进来寻找自家少爷,差点没和弘治皇帝撞了个满怀,口里急着道:“少爷,少爷,小姐醒了。”

弘治皇帝凝视着襁褓里滔滔大哭的方小藩,勉强挤出一些笑容:“这便是方继藩的妹子吧。”

方小藩嗷嗷的大哭,小腿乱蹬。

弘治皇帝有些尴尬,又是一个熊孩子啊。

方继藩听到声音,匆匆的出来,朱厚照却有点想溜,他属于那种做事不顾后果,等预备着要出事的时候,便满心想要逃之夭夭的人。

不过,萧敬却将他请了来。

朱厚照便只好乖乖的跟了过来。

方继藩接过了方小藩,方小藩一见方继藩,便乐了,嘴唇努了努,作吸吮状,方继藩无奈,取了奶瓶,往她嘴里一塞,顿时,世界安静了。

“儿臣……见过父皇,父皇怎么来了?”

方继藩也忙道:“臣和臣妹一道儿见过陛下,吾皇万岁。”

弘治皇帝背着手,眺望着这西山,西山已经变了样子,农家乐的出现,使这里出现了一条商业街,商业街和书院用高墙隔开,可从墙的这一边,依旧可以听到墙外的人声鼎沸。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淡淡道:“朕是来给你们报喜的。”

说着,他朝萧敬看了一眼。

萧敬会意,连忙将奏疏交给朱厚照看。

朱厚照飞快的看过,顿时喜上眉梢,乐呵呵的道:“老方,大捷,大捷了,唐寅厉害了,倭寇尽灭,咱们备倭卫水师……”

方继藩忙接过奏疏,低头看了一眼,一下子,浑身舒畅,心里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戚继光,厉害了啊,他的练兵之法,还真是专治倭寇各种不服。

这一场大捷的意义,自是非凡无比,形同于大明终于寻到了克制倭寇的方法。

弘治皇帝这才终于露出了笑容,道:“朕来此,本是要三顾茅庐,想问一问,你们是如何操练出备倭卫,有什么克敌制胜的法宝。可现在……”

说到这里,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朱厚照一眼,意味深长的继续道:“朕听了太子的一席话之后,大抵是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心性……是吗?让人吃饱喝足,使军人无忧,他们自然敢奋不顾身,为朝廷效死?这些话,倒是也有道理。”

朱厚照立即道:“儿臣惭愧,儿臣说的不好。”

心里自是嘚瑟无比。

他此时自然是狂喜的,想着备倭卫居然吊打倭寇,能不乐吗?

弘治皇帝此时反是叹了口气道:“满朝诸公,不如你们二人啊。”

“尤其是方继藩……”弘治皇帝朝方继藩微笑道:“方卿家劳苦功高,这唐寅等人,当初都是你举荐的,朕万万想不到,他们竟是独当一面的贤才。”

方继藩则继续低头看着奏疏,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这是完胜啊,四百多倭寇,虽是逃了一些,可其余之人,几乎尽诛。

方继藩连自己都觉得不可置信。

冷兵器时代,能有这样的战果吗?

这些倭寇,真的很弱鸡啊。

他一时恍然。

弘治皇帝提高声音道:“方卿家。”

“臣在。”方继藩才打起精神。

弘治皇帝一脸认真地道:“朕在说你劳苦功高。”

“还好。”方继藩回答道:“臣想到能为陛下效力,整个人便激动得不得了,浑身愉悦舒畅,所以谈不上劳苦,因为臣在这个过程之中,很幸福。”

方继藩眨了眨眼,努力的做出幸福之状。

弘治皇帝乐了,欣慰的看了方继藩一眼,虽然他知道方继藩的话有些夸张,不过……这话中听。

比太子的话,中听多了。

第495章 刮目相看

弘治皇帝已在厅中坐下,一脸舒服的样子,这心里没了心事,全身放松,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感。

他看了方继藩一眼,微笑道:“从前朕以为唐寅乃一介书生,想不到这小子竟有这个本事,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听到弘治皇帝狠狠的夸了一通,方继藩心里自然高兴,随即道:“陛下,此时唐寅已重挫倭寇,这倭寇盘踞海外,一日不剪除,朝廷一日不安啊,今日他们袭了宁波府吃了大亏,难保不会袭击其他沿岸各府,宁波有镇国府备倭卫,可其他各府呢?臣的建议是,令唐寅带兵出海,横扫倭寇!”

朱厚照顿时雀跃了起来,兴冲冲的道:“不错,父皇,儿臣也以为理当如此。”

弘治皇帝面带微笑的看了其他人一眼,道:“诸卿家怎么看?”

刘健对行军打仗之事,不甚懂,自然不置可否。

谢迁想说什么,倒是此时,李东阳笑吟吟的道:“臣以为,时机还未成熟,备倭卫能痛击倭寇,是因为备倭卫占据天时地利,可一旦出海,备倭卫对海外一无所知,臣恐骄兵必败啊。”

其实弘治皇帝方才没有颔首点头,这是因为,他自己也是这般认为。

骄兵必败,这是固有的观念。

首节上一节672/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