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571节

弘治皇帝眯着眼:“所以,以镇国府的名义?”

“以镇国府的名义,是不去打草惊蛇,若是朝廷这儿,喊打喊杀,东南沿岸,不知多少人要惶恐不安,这些人一旦不安,谁能猜测,他们会做出什么可怕的事。”

弘治皇帝颔首:“派谁去?”

朱厚照热情洋溢的看着弘治皇帝,又看看方继藩。

方继藩道:“臣有一个人,可以举荐,此人实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有他在,三年之内,不愁倭寇不平。”

朱厚照满面红光,乐了:“儿臣也不是谦虚……”

“是谁?”弘治皇帝依旧没搭理他,继续凝视着方继藩:“是谁?”

“翰林编修,唐寅!”方继藩一字一句!

朱厚照心……沉到了谷底。

原以为,方继藩会推举自己的。

无论怎么说,本宫也是弓马娴熟,三年平倭,舍本宫其谁?

可万万料不到,推荐的居然是唐寅。

那个废物?

一个废物,三年可以平倭,你将本宫置之何地了?

“那个江南才子?”弘治皇帝抚案,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人,没什么特别之处啊,若是方继藩推荐欧阳志,他尚且还认同。

“唐寅在臣的门生之中,是最无用的一个。”方继藩耐心解释。

“……”

“可他正因为带有盛名,尤其是在江南,他名声很是显赫。因此,以镇国府的名义,令他招募人员,预备抗倭,这才是神来之笔。江南的世家大族,若是得知陛下要平倭,一定会很惶恐,可若是他们知道,平倭的乃是才子唐寅,反而就松了口气,自然以为,朝廷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因而,不会生出戒备之心,这就有了足够的时间,让唐寅招募兵勇,进行操练了。”

弘治皇帝微微皱眉,觉得……有一丝道理:“只是此人……不过是个书生……”

打草惊蛇是不会打草惊蛇了,只怕,还会被蛇笑死呢,江南才子,久负盛名,文章和诗词,乃至于绘画,世人都是闻名已久,这样的人,让他做个翰林,真是太合适了,让他去平倭?开玩笑!

方继藩笑呵呵的道:“臣这个门生,确实是无用的书生,臣五个门生之中,就他最是无用,这一点,臣不得不承认,可臣却有平倭之法,只有这个最无用的门生,方才用的上。”

弘治皇帝满是顾虑,觉得方继藩在开玩笑。

朱厚照道:“其实儿臣可以去试……”

“住口!”弘治皇帝冷冷的瞪了朱厚照一眼:“你是太子!”

“噢。”朱厚照心死了,也就老实了。

弘治皇帝皱眉:“只凭一个小小的唐寅,朕实在不放心,这样吧……”他不是不放心方继藩,而是真的信不过唐寅啊。

唐寅这个人,弘治皇帝曾经关注过,怎么说呢,才气是有,就是……除了才气之外,没有其他的优点。

弘治皇帝沉吟了片刻,看着萧敬:“召兵部尚书马文升。”

萧敬颔首,自是去请人了。

“朕非是信不过,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让唐寅去试一试,倒也无妨,却也难免,要有两手准备,兵部那儿,也要抽取备倭卫精锐,以防不测。”

“……”

朱厚照和方继藩面面相觑。

陛下是想做两手准备。

这倒没错,就是……方继藩想到自己的门生被人这样瞧不起,心里……有点惆怅,唐寅虽是自己门生中,最渣的一个,可……陛下,能不当场打脸好嘛?留一点面子难道不好?

第423章 但愿海波平

方继藩和朱厚照先行告退。

他们在午门之外,候了很久,然后看到我们的兵部尚书马文升出来。

马文升锁着眉,兵部真是多事啊,前脚下西洋,后脚剿倭寇。

倭寇不是一直都在剿吗?备倭卫这么多年,断断续续的,也在剿贼啊。

虽然效果是差了一点,可是今日,陛下不知为何,大动肝火,上来就是一顿臭骂。

马文升乃是弘治朝的君子,平时谁见了都是客客气气的,今日也不知触了什么霉头。

陛下命兵部自备倭卫抽调精锐,预备剿贼,看来是想要有大动作了。

自福建至南直隶和浙江,包括了山东一线,朝廷设的备倭卫总计十五处,理论上的员额,是总计五万人,当然,马文升自己推算,实额的人数也就三万,另外两万,只是账面上的数目而已。

可无论如何,眼下陛下催促,显是想要尽剿倭寇,难……这是真难!

备倭卫没有进入深海的船,只能在近海守卫,这倭寇来无影去无踪,怎么打?

好在兵部这儿有的是精兵强将,为了下西洋,海船也造了七八艘,可这些多是辅助的马船,船不大,若是从备倭卫里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一支精锐的水师,倒也不是不可以剿。

可他前脚出了午门,就看到朱厚照和方继藩站在这里了,二人还很默契的定定的看着他。

等我的?

为啥心里有些虚呢?

“臣见过太子殿下!”马文升上前行礼道。

朱厚照笑呵呵的看着马文升。

方继藩这时道:“见过马公。”

马文升看了看朱厚照,再看看方继藩,他们都在笑,笑的很开心。

首节上一节571/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