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547节

“这是臣等的失职,臣等从现在起,一定极力赈济百姓。”

“怎么赈?”朱厚照反诘。

赈济灾民……这可是谢迁的拿手好戏啊。

想当年,他在地方上治理水患,那也曾是声名远播的。

谢迁正要开口,准备说出个一二三四五六来。

朱厚照道:“你说说看。”

“这……”谢迁想了想:“赈济之首要,在于安民,灾情似火……”

朱厚照却是打断了他:“这些话,本宫听的比你们多,谁不知道赈济之首要在于安民,西山书院一百多人,人人都知道。”

“殿下且先听臣说……”

朱厚照很没耐心地大手一挥,直接道:“说多了也没用,本宫来说一说吧。现在这里还缺一点粮,需要紧急送进来,不过官道堵塞,车马还进不来,只能靠人力,太慢了,无法满足数千上万人所需,所以要组织人手清理官道,先让车马进来。”

“……”谢迁等人有点懵,不过……他们现在一声不吭,不敢接茬。

朱厚照又道:“还有,就是药草虽然足够,可为了防止疫病,需要大量的人力在附近寻觅无主的尸骨进行掩埋,更需大量的防疫药品,现在条件简陋,营地里污水横流,也需好好的清理一下,大灾来时,最重要的是防疫,这里需要一批精良的大夫,哪怕有三五个名医也好。”

“殿下……说的是。”谢迁一时汗颜,他总觉得朱厚照的话,说的太糙了,可不得不承认,太子殿下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

月底了,求月票。

第404章 太子殿下贤能

对于沈文的话,谢迁含笑不语,没有说什么。

很快,那份随着粮队送出的奏报,便迅速的抵达了灵丘县境驻扎的京营大营。

而在这京营大营里,上万人马紧急召集在此,枕戈待旦。

除此之外,锦衣卫、东厂以及各部所驻人员,也早在此焦灼的等候了。

这上万京营骁骑,挑选的尽是精锐。

而因为陛下的重视,亲自下旨命英国公张懋在此坐镇。

无数自大同,自灵丘县,自京师来的消息,在此汇总。

内阁大学士,几乎被人‘绑架’般,只带了些许随扈,便贸然进了灵丘县。

而根据犹如沙子一般掺入灵丘县的校尉和力士,将灵丘县全境的消息带了出来。

大军驻扎于此,没有贸然进入,是因为这里的道路根本无法通车马,俱都是羊肠小径,即便是西山的粮队,也只能靠人力朝里运送粮食。

而人力运粮,损耗极大,大明供应边镇的军需,大致的损耗比是九比一,也就是说,大明征用一个民夫背着一百斤的粮食倘若到了锦州,那么这个民夫来回在路上的损耗,可能需要吃掉九十斤粮,真正落到锦州的粮食,便可能只有十一斤左右,其余的,统统在路上损耗掉了。

灵丘县现在的环境,一万大军进入,若是事先没有征调数万民夫源源不绝的朝里头供粮,是无法满足大军的粮草供应的,因而,现下只能驻扎在外围,多派斥候和探马打探消息,一旦发现贼人,大军在此,既可震慑,真到了逼的急了的时候,也能派一队精锐急行进入山里。

至于内阁大学士谢迁的安危,也让张懋捏了一把汗,谢公走的太急了,十几个官员,就带着那么一点儿随扈,连车夫、轿夫都留在外头,实在不智。

眼下张懋唯一能做的,就是派大量人手清理官道!

虽然这道路曾被西山书院的人清理了一遍,可他们清理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可以通过的路径,只求进入灾区而已,可真正要供大量军马进入,且还能使补给跟上,却需不断将被乱石和决堤河水冲垮的道路清理出来!

否则大量人马贸然进去,这简直就形同于是让一群有刀有枪,却没有粮吃的军队进去抢灾民们的口粮。

没有粮草,即便是京营的精锐,张懋也无法保证一群饿兵能约束得住的。

不过……大量厂卫自里头带来了许多的好消息,让张懋的心稍稍的宽了些。

里头根本没有发现盗贼踪迹,传闻中所谓的数千盗贼,如此巨大的数目,一定会有巢穴,而且活动范围也一定广泛,只要一探查,肯定能发现踪迹,而事实上,所谓的盗贼,是子虚乌有。

“老天保佑啊!”张懋忍不住的看向身边的萧敬道,他紧绷了很久的面容终于舒缓了一些。

这一次,萧敬也来了,来的还有锦衣卫指挥使牟斌。

萧敬和牟斌也是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还有好消息呢!”萧敬笑吟吟的道:“番子发现了一处营地,里头有大量的灾民,殿下和西山书院的人都在那里,也就是说,太子殿下平安无恙,这是…好消息啊,不过……里头到底什么情况,带回来的只是一面之词,咱家近来,说实话……做什么事,心里都没底,到现在都不敢跟陛下报喜,就怕还出什么岔子,因而命人继续的探查。”

张懋颇为认同的点头,不由叹息道:“你说这西山书院,瞎折腾什么,一群读书人,在那样的艰苦的环境里能做些什么事,太子殿下…咳咳……”

说到这里,张懋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萧敬和牟斌,顿时闭上了嘴,他差点忘了,站在自己面前的,乃是两个大明的特务头子。

张懋那下头的话虽没说下去,萧敬还是领会了张懋的意思,笑道:“太子殿下是胡闹了一些,这没什么不可说的,若陛下在此,也这样说,咱们都是陛下的心腹,很多事都是明白的,此番回去,太子殿下肯定要被狠狠敲打一番,还有那方继藩……害人啊……”

现在大致确定了所有人的安全,萧敬的心情算是放松了下来!

他对方继藩素来就没好印象的,此时眉飞色舞地继续道:“当初他和殿下建书院的时候,说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咋说的?那是教书育人,是要让人进去读书的。因而这朝中诸公们才肯将自家子弟送进去的。可这厮呢,这读个鬼的书,读着,读着,那书院里头竟是人都没了影,全往这里头跑了,谢公可怜啊,一大把老骨头,身负皇命来此,得是要吃多少的苦呀,据那抬轿子的人说,到了山脚下,山路崎岖,到处都是乱石,车马和轿子都进不去,谢公本想缓一缓,让人先清清道,却生生的给一群佐官,就差是说绑进了山里,也幸好没出事,这要是出了事,那不也是天塌下来了吗?”

“所以哪……”萧敬看了看张懋,又看看牟斌,才接着道:“咱家觉得,最不是东西的,就是方继藩。”

张懋却是皮笑肉不笑的道:“这话可就不对了,生员们去西山书院读书,是他们父母非要送进去的,是不是?方继藩放行让人进去读书,却也没拿出刀来架在生员们的脖子上,噢,这些生员也老大不小了吧,方继藩让他们去哪,他们便去哪?那方继藩让他们去死,他们也去死吗?方继藩还让他们吃*呢,他们也吃?由此可见,这西山书院的问题,不是方继藩一人的事,这是共谋,怎么能什么事都栽在一人头上呢?好啦,一切尽头有圣裁,这不是我们操心的事,我们要操心的,乃是保证殿下和谢公,以及书院上下人等的绝对安全,派进去的细作,还得将里头所有的地方都探查一遍,绝不容出现些许的差错。”

张懋顿了顿,又道:“还有这清理官道的事,刻不容缓,可民夫不够用啊,顺天府也不知做什么吃的。”

一阵牢骚之后,却是听到外头有人大声道:“报,山里来了奏报。”

奏…………奏报……

张懋一听奏报,顿时打起了精神,连忙道:“进来。”

一个校尉匆匆进来,手里拎着一份奏报,边道:“乃粮队送出来的,据称乃是谢公所书。”

谢公……

众人皆是眼前一亮。

谢公这时候还有闲心送出奏报,想来里头就更妥当了。

首节上一节547/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