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516节

某人得意的开始碎碎念:“我儿子,这我儿子……”

城下,有人大呼:“射中!”

射中,并非是射中的圆心,想要射中圆心,何其难也。

这不是沈傲随意就可以做到的,甚至能否中靶,对于沈傲而言,也只是概率的问题,今日算是超常发挥,是运气。

可这射中二字,顿时引发无数的喝彩,呼声似要冲上云霄。

人们可能在心底深处对武人不太瞧得上,可当真真切切的看到年轻的儿郎们飞马扬鞭,弯弓搭箭时,体内一种来自于原始的某种野性也不禁的催生出来。

弘治皇帝背着手,开始还绷着的脸,后来微微的缓和下来,再后来,挂上了微笑。

“此人叫沈傲……”朱厚照对弘治皇帝道:“弓马不算娴熟,在众生员里其实也不算出彩的。”

弘治皇帝则是不为所动,依旧看着城下。

定远侯也没心思和方继藩耍嘴皮子了。

他眼珠子瞪着,甚至唇边不由自主的浮出了笑意,忍不住和英国公张懋感慨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张懋心情不知如何,他作为五军都督府的中军都督,其实说起武备松弛,真的有他的责任吗?

没有!

这一点,他是不服气的。

五军都督府早已渐渐的形同虚设,表面上还管理着京营,可实际上,早已被架空。他这个国公,这个中军都督,每天的差事是一年到头给皇帝陛下祭祀太庙,去年,祭祀了九次,春祭、秋祭,纵有一身的弓马,祖传下来的韬略,又如何?还不是每天都是在太庙里,代表着天子,和列祖列宗们对话?

武备松弛,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张懋的失望在于,没有想到,这些武勋们竟是到了这般荒唐的地步。

而现在,这个朝中的祭祀小能手,与大明列祖们沟通的桥梁,大明的英国公,祖先所赋予他的热血却在此刻,只在霎时,无声的沸腾起来……

他红着眼睛,目中有些湿润,在这一刻,他想到了自己的祖宗,想到了文皇帝身边,那个骁勇善战的张玉,想到了金戈铁马,想到了大漠尘烟!

…………

还有,老虎在马不停蹄的写了,尽量快点送来!

第381章 文武双全

一个又一个的生员飞马而出。

他们疾驰,弯弓,飞箭射出。

一枚枚的箭矢,将那箭靶刺得千疮百孔。

“射中……”

“射中……”

“不中……”

“不中……”

不中的有很多,而射中的概率不过是三四成罢了。

可就这样,方继藩还觉得他们已经超水平发挥了。

虽然每一次不中的时候,方继藩便有几分恼怒,恨不得想将人拖出来,爆锤一番。

你大爷,你们没有脑疾,平时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咋就不中了?

可即便如此,依旧让无数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喝彩声一浪胜一浪!

相比于此前那些丢人现眼的武官们,这些生员所爆发出来的骁勇,还有那骑马时的骑姿,乃至于弯弓搭箭时的稳重,都足以让人钦佩。

身边传出一阵阵的欢呼,即便没有射中的人,也得到了一阵欢呼声。

这些生员,其实射中和射不中有什么分别呢?他们只是一群读书人,他们已足以吊打那些武备松弛之下的武官和勋贵子弟,这……就足够了。

连那武定候也开始放飞自我了,一开始还尽力的憋着,免得长他人气焰,灭自己威风,可到了后来,也情不自禁的大呼起来。

弘治皇帝那脸上的落寞之色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面红光,甚至开怀而笑!

他左右顾盼,眼中闪动着异彩,手轻轻的搭在了朱厚照的肩上,朱厚照下意识的身子矮了一截,想躲,可等到发现父皇只是亲昵的拍着他的肩,朱厚照才如释重负的长长舒了一口气。

另一边,那些国使们则是议论纷纷起来,拼命的打听着这些是哪里来的军马,一个个都不由自主的露出了欣赏之色。

待所有人骑射之后,鼓声终于停了,弘治皇帝依旧还站在女墙之后,王守仁带着一干人飞马出了瓮城!

瓮城里,终于又恢复了空荡荡的!

此时,弘治皇帝道:“方继藩……”

方继藩连忙应道:“臣在。”

弘治皇帝的脸上不合时宜的露出了几分忧色,道:“这……不会耽误他们的学业吧?”

对于弘治皇帝而言,读书人当然是将读书视为最要紧的事,虽是这一场骑射,连弘治皇帝都激动了,心里无数次的为这些骑士们喝彩,可当看着那些生员一个个骑马离场后,他终于又渐渐冷静了下来。

可不能让方继藩误了人家啊,毕竟是读书人,难道跟着方继藩,一辈子不进学了?

倘若如此,人家的爹娘特意将这些人送到书院去,你方继藩怎么对得住人家?

“不会!”

方继藩还没有说话,某人就已兴高采烈的高呼一声。

某人很寂寞啊,祥林嫂一般告诉身边的人,第一个飞马出来的生员就是自己的儿子,那个英武潇洒,英姿勃发,棒棒哒的那个,叫沈傲,真的是自己的儿子,不但是亲的,而且还是嫡的。

偏偏,大家只顾着去喝彩,没人搭理他。

沈文就站在不远处,他很遗憾也很寂寞啊,就如自己一身爱马仕进了贫民窟,威风是威风了,可人家不知这叫啥马啥士,人家不看爱马仕,只看谁脖子上的金链子更粗。

一听陛下问起,他耳朵尖,自然激动起来,一脸神采飞扬的排众而出:“陛下,臣的儿子,沈傲,就在西山书院读书……”

首节上一节516/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