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461节

“然后呢?”

方继藩想了想,没有继续说下去。

因为接下来的话,还是慢慢顺应发展吧,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那些号称穿越的人,回到了古代,便嗷嗷叫着要发展工商的,或是要殖民天下的主角,方继藩是懒得搭理的。

历史之中,这里生活的军民百姓,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血有肉,你连饭都让他们吃不饱,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见客,精耕细作都来不及,你还敢将大量的劳动力调配到工商中去,嫌自己死的不够快不成?

我方某人就算有脑残,尚且还知道,在这个时代,朝廷重农轻商,表面上,是有一套可笑顽固的理论支撑,可实际上呢,却是最佳的选择,物产不丰富,却拥有大量人口,亩产产量率如此低下的时代,任何一个能耕地的劳动力,都是宝贵的,谁都知道,工商能产生利润,古人们不傻,也知道同样一块田,种植桑树,养蚕生丝,产出丝绸,这丝绸的价格,比之种粮,要高昂十倍百倍,可你有再多钱,丝绸织出再多,有什么用?这可是一片习惯性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土地,任何一个统治群体,也维持不了三百年以上的统治,没有高产的粮食,没有丰富的肉食供应,贸然玩这个,是找死。

至于动辄要吊打天下,按着天下万国在地上摩擦的人,那也忽视了社会的主要问题。

军民百姓们想着吃饱饭,不想饿肚子,他们想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想要一身的气力,养活一家老小,凭什么就要九死一生,跟着你深入大漠去效仿秦皇汉武?就为了热血激昂一下,喊一句大汉威武,他们有啥好处?得到一片不毛之地,然后呢?

满朝的文武,包括了弘治皇帝,没一个人是傻子,满天下的士绅和读书人们,也没一个人是傻子,他们羁縻周边的部族,他们用朝贡的制度,维持天朝上国的体面,本质上,不是因为恐惧战争,而是因为……他们找不到战争的理由。

朱厚照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人。

或者说,当前的生产体系,根本容不下这样的太子,也容不下未来的天子。

社会必须一步步的发展,先有高产的粮食作为祭奠,接着必须要保证大漠之中,也有产出,要让人看到,原来,在那荒芜之地,竟也可以从地里生出粮食,人们才肯趋之若鹜,要让人知道,在那汪洋之中,可以货物数之不尽的奇珍异宝,人们才愿下海,无惧于风暴。

方继藩凝视着朱厚照:“殿下只需明白,当今之世,要出霍去病,得先养猪。”

朱厚照看着方继藩,有一种这个家伙仿佛在骗我的感觉。

最终,他乐了:“信你一次!”

………………

暖阁里。

弘治皇帝的笑容逐渐消失。

就在半个时辰之前,就已有人奏报,说是太子和新建伯入宫。

他还乐呵呵的,可左等右等,他心里计算,这个时间,都已足够从午门到暖阁里打几个来回了吧。

那逆子……

又做什么了?

弘治皇帝面上阴云密布。

终于,有宦官快步进来:“陛下,太子与新建伯觐见。”

“进来。”

朱厚照和方继藩一前一后入暖阁,朱厚照下意识的,摆出可怜巴巴的模样。

方继藩心里感慨,果然,狗改不了吃*啊。

“儿臣见过父皇。”

“臣……”

弘治皇帝摆摆手,他本是想发怒的,可是看了朱厚照和方继藩,气却是消了。

这两个家伙,看上去吃了不少苦头,又黑又瘦,方继藩还好一些,朱厚照就惨了,像是一下子,年长了几岁。

弘治皇帝目光温柔了一些:“来人,赐坐。”

………………

第五章送到,呼,长长松一口气,又可以睡觉了,开森。

第342章 大开眼界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大喇喇的坐下。

方继藩也随之而坐,脸上带着点点微笑,可心里说不紧张,是假的。

方继藩是真真比朱厚照还紧张啊,当初可是他在皇帝的跟前,信誓旦旦的为朱厚照作保的。

弘治皇帝脸上也显露着微笑,以前看着儿子,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可是今儿看着朱厚照,却是发现有着不同的观感!

弘治皇帝带着几分打量,久久的盯着朱厚照,他发现儿子显得老成稳重了一些,胡须竟已长出了茬了,抿着嘴,眼睛很亮,令他感到颇有几分脱胎换骨的感觉。

弘治皇帝抚案,不露声色,良久道:“怎么这样清瘦了?”

朱厚照看向方继藩。

他现在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了,原来有些话,自己不能说,得让别人说。

方继藩:“……”

咳嗽了一声,方继藩振振有词地道:“禀陛下,太子殿下身先士卒,带领读书人、流民耕地,与流民同吃同睡,这两个月是辛苦了一些,因而殿下清瘦了。”

“同吃同睡?”弘治皇帝一愣。

他不相信这样的人,会是自己的儿子。

自己的儿子是历来娇生惯养,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他会和流民同吃同睡?

弘治皇帝似笑非笑地看着方继藩:“朕没有问方卿家,朕让太子亲自来答。”

这摆明着说,你们又想玩什么花样的样子。

朱厚照事先已经得到了方继藩的授意,双方进行了模拟,因而并没有激动,而是道:“儿臣确实与流民同吃同住,犹如王先生说的那样,想要知道民众所需,便需有同理之心!同理之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若不与流民同吃同睡,所谓的同理之心,不过流于形式而已。”

“那么,你明白了什么叫同理之心?”弘治皇帝面上淡然,他几乎可以想象,这两个家伙在来之前,早就做好了对付自己的准备。

想骗朕,没有这样容易!

朕虽不说明察秋毫,却也不是你们两个黄口小儿想忽悠就能忽悠住的。

首节上一节461/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