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367节

刚才一副蔫蔫之态的朱厚照,一听,顿时就来了精神,正待要开口。

弘治皇帝却是脸色凝重,狠狠的敲了敲御案道:“朕不必太子鹦鹉学舌,来复述你的主张,你自己说即是。”

啥……

朱厚照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笑容逐渐消失了,本宫……有鹦鹉学舌吗?这都是儿臣自己的主张啊。

可惜……没人听他辩解。

方继藩一副苦恼的样子,只好道:“臣的建议是,不可派兵驰援。”

“什么……”

众人一头雾水。

弘治皇帝忍不住道:“难道要弃锦州十万军民于不顾?”

方继藩连忙道:“臣的门生就在锦州,他的安危,臣一样极为关切。”

努力地做出一副,自己很担心欧阳志的样子。

可事实上……说关心那是有,可毕竟门生多啊,似乎……也不算太令人伤心……至少,现在人还是好好活着的,还不到悲伤欲绝的时候吧!

好吧,还是得伤心一下,毕竟是自己的半个儿子啊。

方继藩痛心疾首起来:“可是当下的情况,陛下难道没有看清楚吗?这些鞑靼人倾巢而出,他们乃是大漠之中,最为强悍的兵马,没有人可以当他们的锋芒。他们现在饿了,已到了穷途末路,一个个饿的眼睛发绿,此时,他们在郊野搜不到粮食,这漫漫的冬日即将来临,他们的部族之中,也没有了多少的存粮,他们要饿疯了,势必想要尽快拿下锦州,只有拿下锦州,只有抢了粮食,才有饭吃!”

在众人的瞩目下,方继藩深吸一口气,才又接着道:“陛下,人到了穷途末路,往往是最凶残,也是最奋不顾身的,锦州被围,这锦州城内的军民,尚且还有高大的城墙可以凭借,无论如何也能撑着,可一旦朝廷派出援军,这朝廷不但派出的是兵马,同时,派出的也是数不尽的辎重啊,鞑靼人此时就是唯恐寻不到敌人,只要有敌人,他们才可以与我们决一死战,掠夺我们的粮食,所以,朝廷决不可给他们一丝一毫的机会。”

“眼下的情况,只能拖延,天气会越来越寒冷,关外的风雪会越来越大,锦州城,必须自保,与其派出援军,不如下令锦州城坚守,只要守住,便可耗尽鞑靼人最后一丁点的气力。而朝廷,决不可发出一兵一卒,决不可给鞑靼人有丝毫掠夺的机会。”

“请陛下,让锦州坚守下去!”

朱厚照忍不住想要大叫,本宫也是这样的想法啊,可惜,弘治皇帝似乎对他没什么兴趣,看都没看他一眼。

弘治皇帝则是皱起了眉头,接着,他看向刘健等人。

而刘健等人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对啊,这是一群困兽,没有了其他的选择,这样一支几乎饿疯了的军马,怕是巴不得朝廷派出援军,至少他们可以选择在旷野上,用他们最擅长的方法,舍弃攻城,来打击援军。

而一旦给了对方掠夺的机会,那么后果将会极其可怕,即便明军胜了,又能如何呢?

可一旦败了,鞑靼人就可以补充大量的粮草,这岂不反而帮了鞑靼人的忙?

弘治皇帝忧心忡忡地道:“此乃谋国之言也,只是……朝廷若是对锦州放任不管,这锦州……”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朝廷并非是想放弃锦州城中的百姓,可事到如今,锦州城内的军民,确实只能靠自己了,他们若是能坚守住,鞑靼人便会遭受巨大的伤害,可若是守不住,也是无可奈何了。”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道:“这些年来,辽东已承平了十数年,武备早有松懈的迹象,朕真的为他们担心啊。”

方继藩想了想道:“臣的门生就在锦州,既然陛下认为他是极稳重之人,他在锦州有御剑在手,又是钦使,或许可以团结城中上下,与鞑靼人耗下去,臣不敢保证他能坚守,可至少相信,即便到了最后的关头,他也绝不会退缩。”

欧阳志……

君臣们面面相觑。

接下来,几乎可以想象,一群疯了的鞑靼人,将会穷尽一切的办法选择攻城,而一旦朝廷作壁上观,这一场守城战,也将极为惨烈。

兵部的马文升,对于锦州的情况最是忧心,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前些日子,有兵部员外郎巡视过锦州,说是锦州武备荒废,大量的军用器械都藏而不用已有十数载了,这十数载以来,刀枪入库,便连铁炮,也都是锈迹斑斑,至于驻扎锦州的中屯卫,卫中的减员十分严重看,唯一值得庆幸的,也不过是因为坚壁清野,所以粮食还算充足,可一旦鞑靼人破城,或是有其他的疏忽,整个锦州,都有可能被攻破。

鞑靼人……可并不好惹的。

毕竟,这些蒙古人,承袭的乃是当初铁木真的作战方式,尤其是开启西征之后,蒙古人一路向西,攻城略地,早已有了许多攻城的办法,绝不只是只擅长野战这样简单。

再者,被围城的人,往往容易军心浮动,只要守城的一方心理崩溃,那么……锦州告破,整个锦州十几万军民,就全都完蛋了。

老虎有些话想说说

昨晚很多人说希望老虎凌晨更完今天的第一章才睡,但是老虎实在太累了,而且每天五更,耗费的不但只是时间,还有脑力,老虎也知道大家心急看接下来的情节,所以设了闹钟,早上五点就起来码字了!

其实老虎也懂得等更新的苦,但是希望大家也能理解写书的不容易,就是明白大家等待更新,所以老虎几乎都把时间花在写书上了,睡觉都比一般人的少许多,当然,看到许多同学对老虎的支持,老虎心感欣慰,很感谢大家对老虎这本书的喜欢!

至于经常说到断章的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老虎故意的,实在情节上就写到这里了,老虎也没有存稿,一章更完,休息一下,然后又继续下一章。

昨天看到有同学说,老虎就该叫月票的,不叫,许多人也不会想到投票,更不会知道老虎需要月票,其实月票对一个作者是真的很重要,第一,月票榜算是一个推荐位,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的存在,第二,投票就是读者们对这本书喜欢的一个体现,第三,看到月票在榜上有名,想到那么多人的支持,也是写书的一个很大的动力!我们生活不易,处处需要正能量!

所以在此,老虎求月票,老虎很需要越月票!

最后谢谢大家的支持,每天的留言、打赏、投推荐票和月票,老虎都看到,都是大家对老虎满满的支持,就是知道有大家在,所以老虎就算感觉很累,生病了,或者腰痛得很了,但是想到那么多人都等着看,老虎依旧坚持!嗯,谢谢大家!

第280章 夜入后宫

虽是这样想,可马文升也清楚,方继藩说的有理。

去救,反而给了鞑靼人满血复活的机会了。

所以……只能作壁上观。

“欧阳志,毕竟才初出茅庐………”马文升小心地用着措辞:“怕只怕他稳不住军心啊。至于其他人……”马文升摇了摇头,才接着道:“臣在兵部,多少也知道一些内情,锦州城内,各司掣肘,中屯卫指挥状告中官王宝和状告巡按御史李善的奏报也见的多了。想来……李善和王宝,也是如此吧……”

他顿了顿,又道:“这种情况之下,鞑靼人大军压境,各司之间彼此有所嫌隙,臣恐祸起萧墙之内啊。”

这是实话。

事实上,刘健也皱眉起来,他心里也是有此顾虑啊。

巡按御史李善的弹劾奏疏,他是有印象的,几次弹劾了指挥何岩以及王宝。

此时,他看了萧敬一眼,萧敬咳嗽了一声道:“不错。”

不错的意思是,那王宝也不是什么好鸟,也没少背后说其他人的坏话。

弘治皇帝脸色顿时拉了下来。

高皇帝以来,为了相互掣肘地方官员,因而在两京十三省引入了三司制度,一个省内有布政使司、转运使司、都指挥使司各领权责,相互管理。而在关外,虽是体制不同,却也有类似的布置。

首节上一节367/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