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1265节

“路……路啊。”周武哭丧着道:“咱们这路,不是从定兴县修去新城的吗?可是……这一路修过去,却是需途径房山县和涿州县的,那两个县的人,也听到了消息,说这路也不是定兴县一家人的,定兴县人可以用,他们也可以用,他们……他们四处在招揽商贾呢,那新修的路上,到处都是进出涿州和房山的车马,一车车的粮……往那京师里送哪,还有人,厚颜无耻,打出了招牌,也说要建新城呢。”

方老太爷一听,面上顿时苍白如纸。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啊。

最近方家,可偷偷摸摸的收了不少的粮,就等商贾来收呢。

可现在……

方老太爷嚎叫道:“该死,这路,乃是咱们定兴县的税银修的,欧阳青天大老爷,他早说了,这是取之于民,用只于民,路是定兴的,这便宜,却让房山和涿州人占去了?他们又没交税,凭什么就便宜了他们?”

周武哭了:“是啊,现在各家都急红眼睛了,杨家人正在组织庄户呢,咱们定兴县,得护路啊,不能平白交了税,让别人占了便宜。”

方老爷子眼里布满了血丝,跺脚道:“当然要护路,不是咱们定兴县的车马,其他人统统都不准用,来,召集庄户,咱们得护着咱们交的税。”

周武颔首点头,忙是去准备家伙和召集庄户去了。

方老爷子也不闲着,再没心思跟小婢女去研究命理玄学的问题了,拄着拐杖:“去县里,要讨个说法。”

定兴县外头,已是人满为患。

不只是士绅,为数不少的百姓也都来了,乌压压的。

路是定兴县的,自修好了,莫说是士绅,便是寻常的百姓,也都利益均沾,现在士绅们急着种粮,毕竟粮价涨了,所以给予了庄户不少的让利,突然之间,有了许多商贾,到处都有人在招募做工,十钱日结,而今,却成了五十钱日结。

还有定兴县的买卖人,突然涌入了这么多客商,更是受益匪浅。

这路……能让吗?

………………

感谢书友16021918024286今日十万起点币的打赏,非常感谢。

第九百零三章:万众一心

不能让,绝不能让。

整个县衙,已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数千上万人滔滔大哭,众人拜倒在地,泪满了衣襟。

前几日,还病的要死的方老爷子,此时却跪拜在了最前面,朝着欧阳志就是大哭。

“青天老爷哪,您得为我们做主啊,从去岁到今岁,咱们县上下踊跃纳税,哪一个不是倾尽家财……为了修这条路,咱们县里贷银近二十万两……可如今呢,如今这路却是便宜了别人,县老爷,这世上岂有这样的道理啊……”

“使君……您得做主啊。”

众人哭成了一团。

日子没法过了。

欧阳志面上……是沉默。

他这等沉默,让从前心惊胆战之人,现在却莫名的有了几分信心。

这位县老爷一看,就是谋定而后动之人,瞧瞧他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样子。

欧阳志方才徐徐道:“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其他县的事,本官只为一地父母,也干涉不得,可诸位的委屈,本县岂有不知,既如此,那么……不妨……本县与你们一道上奏,请陛下做主。”

一道上奏……

细细想来。

确实没有错。

涿州二县,毕竟不在欧阳县尊的管辖之内,就算想要管,那也是鞭长莫及。

这事,还真得朝廷来主持公道。

众人窃窃私语。

“听说这县尊,曾经伴驾陛下左右,很受陛下的赏识,他既是让天子做主,想来,一定是有信心的。”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方老太爷拜倒,二话不说:“既如此,县尊要如何上奏?”

欧阳志沉默良久,才又道:“既有不平,自当不平而鸣,有冤屈,当泣血而告。”

“……”

一干人终于是慢慢的散了。

方老太公被人搀扶着出了县衙,忍不住吮了吮指头,这指头上……还有残血。

他晃悠悠的出来,在这外头,那周武等人却已上前,拜下道:“老太爷怎么说?”

方老太爷便和其他的士绅交换了一个眼色。

别看他们平时自称自己是诗书传家,别看他们满口仁义道德,别看他们到了欧阳志面前痛哭流涕,可这时,众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方老太爷面上没有表情,眼眸闪烁着什么,淡淡道:“怎么说,还能怎么说,这路上,绝不许有外县的人!”

周武便二话不说,在这寒日里脱了外衫,裸露出隆起的肌肉,一旁的庄户给他递来了长棍,他长棍一指,大喝道:“打他娘的!”

接着,人潮涌动,纷纷振臂:“拼了。”

……

械斗………

几乎是宗族社会的传统运动,一村一姓,为了一个水源,为了一块田,甚至是作为娘家人,给自己嫁出去的女人出一口气,任何理由都可能令整村,整姓,甚至是一个乡的百姓出动,拿出各种武器,流血搏命。

这是贯穿了自秦汉以来的传统,一声号召,便是无数人响应。

更何况,这一次是为了那可以带来无数财源的道路,二十五万两啊,不拼命,以后还抬得起头,做得了人吗?

沥青路上,首先通的,不是马车,而是乌压压的人,持着棍棒的人,疯了似的冲上这路。

首节上一节1265/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