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122节

而方继藩则是嚣张地大笑道:“来,跳,来人哪,给本少爷提一把椅子来,上茶,本少爷就看看,你这龟儿子敢不敢跳,不跳是孙子。"

徐经这显然是早有预谋的。

所以他在楼上一咋呼,唐寅、欧阳志几个早就预备了。

呼啦啦的全从府里冲出,连邓健也忙着追出来。

“恩师……”唐寅疯的跑过来,见恩师也炸了,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跪下道:“恩师……徐兄想要拜入恩师门下,是发至肺腑,就请恩师松松口,收下他吧。”说着,他便开始抽泣,一个劲的擦拭眼泪。

欧阳志三人也不知被徐经灌了什么迷汤,也跟着跪下道:“恩师,徐经人品贵重,恳请恩师将他收入门墙吧。”

邓健撅着屁gu,昂头,看着上头的徐经,大叫道:“少爷,要真跳了,要真跳了。”

方继藩笑了,你们特么的逗我!

他双目四顾自雄,豪气干云地道:“跳,跳下来。你大爷,本少爷是吓大的,告诉你,徐经,本少爷玩这一套的时候,你连nv人都没m过,今日本少爷什么事都不做,就专等你跳,实话告诉你,想入我方继藩的门墙,没门!”

这明显是套路啊,也不知是哪个缺心眼的教你的。

方继藩的本意是要磨一磨徐经的菱角,可这厮呢,居然跟本少爷玩套路。

徐经顿时想死的心都有,现在反而骑虎难下起来。

唐寅觉得自己脑子有坑,早知如此,就不出这馊主意了,便抱着方继藩的大腿,悲戚地滔滔大哭道:“恩师,恩师……答应了吧,不然……不然徐兄……徐兄可就……”

方继藩则是冷笑道:“他跳下来给本少爷先看看。”

欧阳志三人则昂着脖子,一个个大叫:“别跳,别跳,再想其他法子,想其他法子。”

站在高处,徐经觉得冷飕飕的,在下头,恩公的话让他伤心欲死,他咽了咽口水,觉得两腿有些软,又听方继藩一味的让他跳下来,徐经欲哭无泪:“我……我真跳了,恩公……我跳了。”

“你跳,你跳下来,本少爷开开眼,有种别怂,你跳下来,我养你下半辈子。”

徐经捂着自己的心口,这绝情的话,令他心痛莫名。

他突的感到万念俱灰,咬了咬牙,眼睛赤红:“恩公,我来了……”也不知从哪里的勇气,直接朝前迈步……

一道黑影,自上而下的划过了一道并不美妙的弧线。

砰……

接着是骨肉与青石板砖的碰撞声。

方继藩一呆……ri……真……真的跳了。

乘舆里的朱秀荣,看到这一切,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里,花容失色,发出了一声惊呼。

那老嬷嬷,也吓得脸都绿了,陡然才想起,公主殿下莫要受了惊吓,连忙催促舆夫道:“走,走,快走……”

乘舆起了,一行禁卫也不敢去多看,他们的职责,是保护公主殿下要紧,匆匆拥簇着乘舆,快步而去。

“……”

方家门前,一下子又恢复了平静。

看着栽倒在了脚下的徐经,每一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玩……玩真的!

方继藩目瞪口呆。

唐寅揪着自己心口,鬼哭神嚎起来:“徐兄,徐兄啊,是我害了你,是我害了你!”

邓健嗖的一下冲上前去,一阵搜索之后,方才道:“少爷,少爷,还好,还好,不是脸先着的地,人还活着呢,还活着的!”

欧阳志大惊道:“快……快请大夫来,大夫呢,快请大夫……”

方家上下,一阵哗然。

折腾了老半天,当大夫跑来看过了徐经的伤势,幸好的是,这小楼并不高,不过四五米,而且如邓健所说,脸不是先着地,所以徐经这小子运气还不错,也就是骨头折了两根而已。

方继藩有点懵逼,古人难道都这么玩的吗?太实在了啊。

他突然发现,遇到这么个胡搅蛮缠的家伙,自己竟也没了多少抵抗力,总不能让人继续爬上去跳下来吧。

善良,一直都是方继藩最大的软肋。

所以在三天之后,方继藩如被绑了票的压寨夫人一般,坐在正堂,一瘸一拐的徐经,则如即将入洞房的新郎官,喜滋滋地朝着方继藩行了拜师礼,送上束脩,亲热地喊了方继藩一声:“恩师。”

方继藩没有吭声,只是老半天,才回应道:“噢,完了吗?很好,就这样吧。”

“恩师……”徐经喜极而泣。

人就是如此,天生就是犯贱啊,方继藩越是嫌弃,徐经就越是觉得自己捡到宝了。

他对方继藩,既有救命之恩的感激,又总是觉得自己的恩师乃是天上地下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奇男子,欣喜之余,便道:“学生昨日已修书回乡,告诉家母和贱内关于恩师的事,好教她们在家中安心治家。学生呢,在京师,心无旁骛,为朝廷效力,侍奉恩师。”

虽然说了这些感人至深的话,令方继藩心里舒服了一些,可方继藩还是有一点强买强卖的感觉。

“嗯……”是不是该说点什么?于是道:“你虽然和为师的某个徒弟一样水平次了一些……”

这一次,恩师特意的留了江臣面子,可江臣还是脸微微一红。

“可是呢,为师是会一视同仁的,嗯,好好读书,预备殿试。”

第116章 一门五贡生

方继藩本只是觉得自己该说点话,可显然,这话……让人听着有些不舒服。

有一个在你耳边,每天不断的说,你水平次了一点,你丢人了,诸如此类的话,对于徐经这样的世家公子,难免有点打击自信。

不过打击他的自信,却是很有必要的,不能让他太跳,谁知道会给方继藩挖出什么坑来。

五个门生,齐聚在方继藩面前,这五人几乎包揽了会试地前三,同时还有两个,亦是在会试中成绩中上,这几乎是讲今科的会试,一网打尽。

要知道,整个会试,金榜题名者,也不过三百人而已,而三年一场会试,这是三年里,天下最出众的读书人。

首节上一节122/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