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1204节

这一点,是人都明白。

终于……师公和恩公,开始向他们拔刀子了。

这一刀,快、准、狠!

西山的日子,是很逍遥的,哪怕是新城的匠人们,现在薪水都颇丰厚。

至于医学生,以及屯田所,土木、工学的学生,其实日子过的都不错。

至少未来,还是有些前途。

可现在……到处都在争论着关于专业职称考试的消息。

这玩意是啥。

各专业,都从《求索》摘取考题。

这岂不是说,将来想要吃香喝辣,需随时温习《求索》?

而且据说,不同职称,未来的前途,以及未来的薪水,都会分档,这意味着啥?

级职称,只是寻常的考试,可若是要到高级职称,就必须根据自己有本专业内独到的章,寄送《求索》,被《求索》录入刊物了。

总而言之……

《求索》便是四书五经啊。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疯了。

不少人涌入了书铺。

那些书铺的东家,听说方都尉要让他们进一批刊物,脸都绿了,这啥玩意,强买强卖呀,我不想进货啊,可最终,却都硬着头皮,进了一批货,毕竟,方继藩的朋友,遍天下,人们都爱他。

可转眼之间,他们却发现,络绎不绝的人,开始来求购了。

进货价是九十钱,挺贵的,可一出货,一百五十,一百五十,被人踏破了门槛。

尤其是新城里的匠人。

足足八万的匠人,什么匠人都有,他们有了较丰厚的收入,渐渐的,在新城那儿,陆续出现了大量的子弟学堂,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弟读一些书,甚至有不少匠人,也愿意去认一些字。

人在能吃饱喝足之后,渐渐的,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

这些能大抵识字的匠人,见识到了广阔的天地之后,竟也开始不甘平庸起来。

考啊,听说考了涨薪水,考了能成为大匠。

西山书院的生员,更是趋之若鹜;至于屯田所的校尉们,在一脸懵逼之后,随即,也开始撸起袖子来。

甚至那些有子弟的人,年纪还小,还在学堂里读书,也愿意去买一本,自己的子弟,肯定是别指望金榜题名的,那个……太难了,考职称容易啊,反正他们识字,买回去一本,让他们闲暇时看呗,考试,得从娃娃教起。

日之间,整个《求索》期刊,竟以惊人的速度,兜售一空。

印刷的作坊,开始加印了。

王金元急的满头是汗。

他也算是服了自己的少爷,这第一印刷出来的期刊,纯利就有千两,千两不多,可是继续加印,可能一期,利润将高达五千两,毕竟,雕都是现成的,后期加印的成本,比较低。

这一刊便是五千两银子的纯利,据说是一月四期,哪怕往后这刊物销售一直保持平稳,也有两万两银子的纯利了,虽然不多,却也保证了运营。

不只如此,其半数,还要分给每篇周刊的十位原作者……嗯……不管怎么说,反正少爷喜欢,那就印吧。

银子,反而是次要的事,毕竟,这世上,谁还有少爷有钱啊。

……………………

好累啊,睡觉,大家晚安。

第八百八十二章:天才与白痴的结合体

《求索》一热销,竟开始几经加印。

更有不少好事者,见这玩意竟在书铺里,隐隐有超越了四书五经的架势,也忍不住买一本来瞧瞧。

买来一看,便忍不住要骂娘了。

这写的啥玩意?

每一个字他们都看得懂,可组合起来,却是一窍不通。

譬如第一篇,关于草本植物的光合,第二篇农作物的防害,第篇更吓人,人身上满是虫子……

可这并没有妨碍无数人买了刊物之后,寻到自己专业擅长的章,看的如痴如醉。

譬如医学院的生员们,从前对于《细虫论》嗤之以鼻,现在却开始重视起来。

倘若真有细虫,那么……岂不是对于眼下医学的某种颠覆?譬如术的伤口感染,譬如酒精……譬如……

太多太多的譬如了。

原先人们只知撒上酒精可以防止伤口的感染,用上金疮药可以使伤口快速的愈合,可为什么这样说,这原本只是纯粹的经验之谈,反正师公以前就是这么用的嘛,于是恩师也这样用,到了自己,自然也是萧规曹随,而现在……倒似乎给人许多启发,似乎许多人开始深究其原理了。

自然,也有人认为,这样的论证未必正确,这刊物里不是说了嘛,至今还未观察到细虫,也就是说,试验虽成功,却只能作为参考。

因而,争议也起来了。

张森也万万想不到,自己一下子竟受如此巨大的关注,这细虫说有些骇人听闻,不只学医的关注,许多其他学科的生员也纷纷在打听。

稿费发放,一百五十两银子的银票落到了张森的里。

苏月认真的看了细虫说数遍,从前张森提出的时候,他没有过多的关注,只是认为,可能只是自己的学生胡言**语,可现在,试验已经可以证明其理论的可能性,便让苏月不得不审慎对待了。

此时,他放下的刊物,抬头看着捏着银票,还略略颤抖的张森,笑吟吟道:“这是你的稿酬,不只如此,往后若是继续加印,还会继续有稿费,据说这周刊会编写合订,甚至可能,你的章会专门在医学里存录,卖了多少,陆续还会有稿酬发放。噢,还有,倘若你的章被引用,对你的评级,就大有帮助了。”

首节上一节1204/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