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第1152节

虽然老祖宗们曾有过无数了不起的科技成就,最出众的,当属四大发明了,须知这四大发明,乃是大航海和工业革命的基础。

可在这马车上头,却停滞了上千年。

四轮马车不能转弯,自然也就被人放弃,代之以轿子。

而想要制造四轮马车,其最紧要的,是一个车辆最原始的底盘系统。

方继藩……折腾出来的,就是底盘。

论起车辆的宽敞和舒适性,以及其他方面的比较,马车按理来说,都是秒杀轿子的。

可这一切的前提却是马车必须是四轮。

方继藩在车辆的底盘里,装了两个较为原始的结构,一个是车辆避震器,说穿了,就是在底盘上加上一点东西作为缓冲,过滤掉震动。而另一样东西,则是车辆的四轮转向系统,说实话,方继藩不喜欢拿新概念去收割韭菜,倘若这个世上有韭菜的话,方继藩完全可以给这底盘取一个名儿,叫做‘双底盘滤震转向系统’。

第八百五十一章:就是如此强大

马车在沥青路上,徐徐而走,很快便要出大明宫了,远处,大明门已经遥遥在望。

守卫在此的禁卫有些吃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人总是在适应中平复心态的,刘瑾开始胆子大了,驾驶马车的速度也大了许多。

可这大车行走在平滑的路上,几乎没有发出太多的声音。

且那填充了橡胶的车轮,滚动在路面,再加上底盘的滤震,甚至连弘治皇帝所坐的沙发也是功不可没,这三样条件相加一起,马车如履平地,哪怕是车中的小茶几,茶几上有一个凹陷的圆孔,正好可以放茶盏,茶盏卡在这圆孔内,几乎没有什么震动。

弘治皇帝看着窗外的景物,只觉得自己在移动,且移动开始加快了。

他忍不住道:“这是要出宫吗?也好……”

弘治皇帝微笑着道:“出宫看看也好,这些日子都在大明宫,还没有仔细看看这新家呢。”

此时,他突然觉得这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两银子花的……也未必是完全不值。

可后头的大臣们就感觉不良好了,几乎要断了气。

出宫?

要出宫了啊!

刘健觉得自己要疯了,看着那马车快要脱离自己的视线了,立即焦急的大叫:“追,给老夫追,追到天涯海角也不能停。”

“哎呀,我的腰,我的腰,我的老腰。”有人搀住自己的腰,发出诶哟诶哟的声音。

有人看着那搀腰的家伙,忍不住露出同情之色,看着也不老嘛,腰就这么不堪了,是不是该割了?

方继藩和朱厚照年轻,体力好,跑在最前。

跟后头的一班边叫苦边气喘吁吁的大臣相比,他们是高兴的不得了。

朱厚照脸不红气不喘的蜷着手道:“快,再快一点,该死的刘瑾,快一点。”

刘瑾大声道:“奴婢不敢哪,不敢哪。”

方继藩在后头,忍不住道:“孙子,听太子殿下的话。”

要的就是快。

不然咋叫马车呢!

反正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再者说了,方继藩早已进行了反复的试验,陛下并非是小白鼠。

九万多两银子,是真的花出去了的。

当然,这包括了研制的费用。

若是将来多造一些,将研制的费用均摊出去,价格就低了。

现在,既然这马车摆出来了,方继藩需要向陛下展现这土豪马车强大的性能。

刘瑾一听方继藩的吩咐,才噢了一声,随即扬起了鞭子,啪!

鞭子在马上狠狠一抽。

马打着响鼻,似是吃痛了,顿时发出了嘶鸣,接着开始疾奔。

而此时,出了大明宫的方继藩和朱厚照二人已翻身骑上了马,风驰电掣一般疾奔着追上前。

车轱辘还是不断的转动,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惯性开始出现。

而蒙古马的耐力在这个时候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弘治皇帝突的感觉沙发上,终于微微的开始有了一丝颠簸了。

不过这颠簸依然比较细微,倒是车厢里有了些震动。

当然,这都是细节,无关紧要。

可怕的是,那窗外的景物,开始飞速的倒退起来。

弘治皇帝倒吸一口凉气。

脸都黑了。

他忍不住道:“怎么这么快,欧阳卿家,你感觉到了吗?”

弘治皇帝色变。

可欧阳志,还是一脸木然的样子。

没啥反应。

首节上一节1152/1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