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 第259节

  关羽高傲而肯定的答道,

  “我宁愿死,又岂会久留于此!”

  得到关羽如此答复,对方自然是满意而归。

  于是乎,关羽就把这件事告诉糜夫人和甘夫人两位嫂嫂,把曹cāo之前所赐与的金银财宝,还有美女什么的,全部都留下,分毫不可带去。当然,对此,郭嘉一直有些不以为然,无论是美女还是金银财宝,不过是你关羽不在乎罢了,你有种把赤兔马也留下啊?!真正喜欢在乎的东西,一下子就舍不得了吧?

  总之,关羽就是如此这般挂印封金,而后,去找曹cāo告辞。

  礼貌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忠义,关羽毕竟受了曹cāo诸多恩赐,如今又怎么能一声不吭的就走了,跟曹cāo连告别的话都不说一句呢!再说了,如果没有曹cāo的应允,他关羽无论再是怎么勇猛,好像也无法带着两位嫂嫂离开许都,去河北找刘备吧。

  关羽以忠立于世,而曹cāo也是以信立于世,其实不仅是曹cāo欣赏关羽,关羽对曹cāo此人的信义,也是比较肯定的。因此,关羽也相信,曹cāo当初答应他的事,当初他们的约法三章,是有效的。曹cāo必然会兑现自己的承诺!所以,关羽才敢直接就这样跑去找曹cāo告辞,而不是自己带着两位嫂嫂悄悄的偷跑。

  

第719章 反激曹操

  

  曹cāo对关羽向来重视,所以一察觉到关羽的异状,曹cāo就知道糟了,关羽什么都知道了!至于关羽是从哪里知道刘备下落的,这种事已经不重要,毕竟刘备投奔了袁绍的事,很多人,包括普通人都知道,当时袁绍可是专门出城迎接了刘备的,现在时间过了那么久,事情逐渐从河北传到了许都这边来,也是合情合理,因此曹cāo倒不至于就会直接怀疑起是不是有内鬼的问题。

  那么,现在该怎么办呢?到底是该放关羽走呢?还是不放关羽走呢?要说不放,曹cāo当初又口口声声的做出了承诺,难道要让他失信于人?可如果放的话,曹cāo也确实舍不得,关键这还是放虎归山啊!

  “放不得!坚决放不得!主公你也看到了,关羽杀颜良杀文丑,简直就跟切菜一样。把这样的人放走了,让他回去追随刘备,简直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郭嘉立刻跳出来说道,“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现在就是撕破脸皮,也要把关羽留下来,绝对不能把人放走啊!”

  没错,没有看错,这话就是郭嘉说出来的,郭嘉也是一如既往第一个跳出来说的。现在郭嘉演绎的,就是标准的两面三刀角色啊,这样的角色,难度可是很高的,一般演员根本把握不住。看看无间道,看看梁朝伟,演这种角色的第一要诀是什么?没错,要长得帅!(→_→泥垢了)

  结果,曹cāo一听郭嘉这话,本来心里还有要把关羽留下来的打算的,而现在,顿时一下子就没有了。你郭嘉这是想坑我呢?!要是这次强行把关羽留下来,从此我曹cāo就失信于天下人,手下再无以前那般的凝固力,到时候你郭嘉岂不是大大的有利了?!

  显然,曹cāo又上了郭嘉的当,郭嘉就是故意反着说,故意倒着来,如此才能让曹cāo把关羽给放走。不过,这也不能怪曹cāo不够精明,没能领会郭嘉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精髓,实在是郭嘉这次做的也太直白了点。不说曹cāo本来就已经在猜忌郭嘉,哪怕曹cāo一开始不猜忌,此时也会怀疑起来的。

  不要忘了,当初在刘备的问题上,郭嘉是怎么说的?没错,不杀刘备!虽然刘备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为了让天下归心,也只能海纳百川,一些看不到的东西,反而比看得到的更加重要。可现在呢,虽然不是同一件事情,但也算得上是异曲同工了,结果你郭嘉却要让他曹cāo杀关羽?你郭嘉的政治主张,你郭嘉对这种事的看法居然变得这么快,变得这么彻底吗?!

  如果郭嘉当初跟程昱一样,直接建议曹cāo杀刘备的话,那此时郭嘉又建议杀关羽,曹cāo还不会有多少怀疑。可如今郭嘉的行为,跟当初的他彻底矛盾,这让曹cāo想不怀疑都不得不怀疑啊!

  不说是曹cāo,连荀彧此时都认为郭嘉是故意想坑曹cāo了!杀关羽,目光短浅点来看,确实有利,可这种事对曹cāo个人来说,绝对是有毁灭性的打击的。信誉这种东西,一旦丢了,可就很难再捡起来了啊。反倒是郭嘉,到时候损失的是曹cāo的信誉,又不是他的,郭嘉倒是满盆都是赚啊。

  荀彧或许不是多么忠于曹cāo,也不是多么反对郭嘉,但在这样的局面下,荀彧希望的还是一个稳定!郭嘉的逆上绝对不利于天下统一,所以荀彧才要尽量去阻止这一切。

  于是荀彧立刻出声反对了郭嘉的提议,绝对不能违背当初的诺言,不能阻止关羽的离开。如果实在是不行的话,可以采取缓兵之计,先拖一拖。尽量减缓关羽去袁绍那边的脚步,而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袁绍把刘备给杀了的话,那么关羽的事也能够顺理成章的解决了!

  可惜,无论是荀彧还是曹cāo此时都不知道,关羽早就跟刘备那边暗通了书信,所以只要关羽真的采取了行动,那刘备是绝对死不了的。反倒是如果关羽被曹cāo给杀了,袁绍认为留着刘备也没用了,或许才会杀了他。

  总之,最后曹cāo采取了荀彧的提议,准备用拖的!

  是以,当关羽找上门来,准备向曹cāo辞行之时,曹cāo门前悬回避牌,今日不见任何人。由于是不见任何人,而不是特别针对他关羽,所以这第一日关羽也没有起疑,心想既然曹cāo有事,那就第二天再来。

  结果不用说,第二天来的时候,曹cāo门前还是挂了回避牌,一下子,关羽就琢磨出问题来了。虽然关羽也知道曹cāo确实很忙,可之前曹cāo待他关羽如何,关羽难道会不清楚?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可以说,哪怕曹cāo真的有事,真的很忙,只要一听他关羽来了,也绝对会抽出时间来见他的!

  不是关羽自恋,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然后,在曹cāo这里碰壁,关羽转而找上他的好基友张辽,心想从张辽那里打探一下消息,确认一下情况,万一曹cāo真的是有什么要事,他关羽总不能冤枉了好人是吧。结果,关羽找上张辽家,张辽却也是托疾不出。

  这一下,关羽彻底明白了,曹cāo是不想让他走,又不好违背当初的诺言,所以才这样拖着故意不见面的啊。只不过,关羽去意已决,加上两位嫂嫂催得急,而且如果他还不尽早动身的话,万一刘备真被袁绍杀了怎么办?既然见不到曹cāo,那就只能不见了。于是关羽留书一封,辞谢曹cāo。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

  然后,关羽请二位嫂嫂上车,自己骑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率领旧日跟随人役,护送车仗,径出北门,往河北袁绍处而去!

  得到消息,曹cāo又是叹息,又是感叹。而郭嘉呢,也只能在心里说道: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虽然是没能顺便送刘备一个儿子(喂),总之,之后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只能看关羽自己的了。

  不管怎么样,关羽的事情就这样算是告了一段落,如今的重头戏,还远远不是刘备,而是袁绍!袁绍军休整月余,再振声鼓,终于是准备卷土重来了!(未完待续。)

  

第720章 官渡之战

  

  却说之前袁绍,屯兵于黎阳,前军进攻白马,试图从这个方向渡过黄河,攻打曹营。而白马这一边,有曹军的边界重镇东郡,这是曹cāo一早崛起的地方,然后还有鄄城也在附近。当初的时候,因为袁绍是盟友,而徐州还不是曹cāo的地盘,所以曹军的重兵一直都是在鄄城,而不是在东郡。

  不过后来徐州打下来了,袁绍变成了敌人,战略重心自然改变,鄄城的重兵全部转到了东郡那边去,而留在鄄城的守军,估计只有几千人,万人不到吧。

  那么一旦袁绍军渡过黄河,一马平川之下,鄄城绝对是很危险。鄄城毕竟是大城,曹cāo当初之所以能够抵挡吕布重夺兖州,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鄄城。记得当初小乔还专门因此而提议要到鄄城去躲避战乱呢,就是因为鄄城的坚固。所以,如果真的让袁绍把鄄城给拿下了,曹cāo再想打下来,估计就比较困难了。

  而且不仅如此,鄄城当初之所以是重镇,就是卡住徐州的要塞,如果真让袁绍把鄄城给夺了,切断许都这边同徐州的联系,那徐州估计很快也会落入到袁绍手里了吧。

  因此,为了以防万一,曹cāo觉得还是增调一些守兵去守卫鄄城比较好。结果,如今坐镇鄄城的程昱却不肯接受。程昱认为,袁绍拥兵十万之众,自以为所向无前,他如果见鄄城兵少,以袁绍的性格,反而才会疑神疑鬼,担心是不是有陷阱,而不会轻易进军。反倒如果增兵的话,那才会让袁绍知道这边的防卫确实空虚,那样的话,就有些不好说了。

  担心袁绍来犯,必然会增不少兵,而增兵太多的话,曹cāo如今的兵力本来就不够用,所以,要增加的话,还不如直接就过去在那边跟袁绍决战。可是,现在的主动权又在袁绍那边,不是说你曹cāo想在这边跟袁绍决战,袁绍就会在这边跟你决战的,不要忘了,曹cāo的大本营可是在许都,献帝也在许都,而袁绍的最终目标也是许都,曹cāo把兵力全部集中到这边来,让许都变得空虚,这绝对是非常危险的。

  曹cāo听从了程昱的建议,决定不向鄄城增兵,果然,后来袁绍见鄄城兵少,觉得曹cāo可能有yin谋,疑神疑鬼之下,心想反正自己的最终目标是在许都,就算打下鄄城,之后还是要打许都。既然如此的话,干嘛还要冒险去打鄄城,还不如直接干脆点打许都!

  于是,袁绍不继续从白马那边进攻,转而直接全部移军到官渡这边,目标剑指许都!对此,虽然是被程昱给料准了,但曹cāo也不由感叹,程昱这家伙果真是胆大啊。如果是许都这边的谋士提的建议,事不关己,也就罢了,可程昱作为镇守鄄城的人,一旦失误,一旦他算错了,袁绍真的跑去打鄄城了,到时候程昱可就悲剧了啊!

  总而言之,万众瞩目的官渡之战,就这样正式开始了!

  曹cāo还有郭嘉等人,自然又是急急忙忙的,又收拾一下,带兵赶到前线,去跟袁绍作战。

  两军阵前,锣鼓三通,红旗招展,鞭炮齐鸣。袁绍金盔金甲,总之,一身金黄,尽显土豪之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左右排列着张郃、高览、韩猛、淳于琼等诸将。旌旗节钺,甚是严整。不得不说,如果光看卖相的话,这最该得天下的人,不是曹cāo,也不是刘备,而是袁绍!

  这一边,曹cāo也跟着出马,许诸、张辽、徐晃、李典等,各持兵器,前后拥卫。

  一如既往的,双方打仗之前,都要先扯一下嘴皮子了!

  曹cāo拿着马鞭,遥遥指着袁绍喝问道,

  “我当初在天子面前,保奏你为大将军,如今袁绍你为什么还要谋反?”

  袁绍大怒,回道,

  “你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罪恶弥天,甚于王莽、董卓之辈,居然还敢恶人先告状,反而诬陷别人造反?!”

  曹cāo手一挥,拿出一道圣旨来,

  “我今奉旨讨逆,你说谁在造反?”

  袁绍也是手一挥,当然,什么都没有拿出来,只是嘴上说道,

  “我奉衣带诏讨贼!”

  果然,刘备到了袁绍那边之后,这衣带诏之名立刻就被袁绍利用上了。

  不用说,两边自然是说也说不过谁,谁也说不服谁。这是当然的,大家一早都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那么为什么还要白费力气,做无用功呢?在世人眼里,或许是要先给自己正名,表明自己才是正义之师。不过在郭嘉眼里嘛,这大家都还心平气和的,还打什么架啊?人之所以要打架,就是因为暴怒,就是因为生气,所以,还不如先对骂两句“马勒戈壁的”“去年买了个表”什么的,大家一下子都生气了,血气上涌,打起来才干劲嘛!

  果然,曹cāo大怒,他娘的,张辽,给老子上!袁绍那边也是一挥手,你妹的,张郃替老大我灭了他!

  于是,张辽出战,张邰跃马来迎。二位姓张的大将斗了四五十合,结果却不分胜负。曹cāo见状,不由暗暗称奇,原来袁绍麾下,除了已经死了的颜良文丑以外,还有这么一员猛将啊。曹cāo从来都爱惜自己的武将,好比当初打吕布的时候,经常都是让人群殴,所以这一次也不例外,见张辽几十招都还没有拿下对手。万一对方也是像当初许褚一样,扮猪吃老虎呢?要是张辽因此死在这里的话,岂不是太可惜了!

  于是,曹cāo立刻大手一挥,都给老子抽刀子,一起上,打死他丫的!袁绍那边自然也是不甘示弱,直接并肩子起!就这样,双方几个将领,互相捉对厮杀,一时间,打得混乱不已。曹cāo连忙又让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军,齐冲彼阵。没想到,袁绍那边却是早有准备,审配见曹军来冲阵,立刻令人放起号炮,一瞬间,两下万弩并发,中军内弓箭手一齐拥出阵前乱射。

  曹cāo没想到袁绍还有这一手,哪里能够抵挡,包括郭嘉都吓了一跳,尼玛,不是说好了今天只打两句口仗的吗,怎么还搞起无差别攻击来了?!这万箭齐发之下,运气不好,说不准就会送命啊!哪怕郭嘉有天命在身,要是把他手射到了,脚射到了,甚至小**射到了,到时候郭嘉找谁哭去?!所以,郭嘉哪管其他,立刻转身骑马就跑。(未完待续。)

  

第721章 哗啦啦啦天在下雨

  

  不过,别看郭嘉好像是第一个跑,但实际上,在那一刻,见到敌人万箭齐发,下意识转身逃跑的人,远远不止郭嘉一个,哪怕他们实际上离得很远。没办法,这就是人的本能啊,那些别人一拳打过来,自己眼睛都不眨一下的,要么在发呆,要么是瞎子,要么就是专门练过的。

  而且,郭嘉这人骑术一般,在这军中,更是属于末流,眨眼睛,就有不少人跑到他的前面,郭嘉本身倒是一点都不显得突出。此时,军心已失,曹cāo见状,也知道打不下去了,连忙退兵。这双方交手的首战,最终曹军就这样大败而归。

  如今的情况,简直同之前一开始打颜良的时候差不多,当然,现在说这种话,绝对是在自我安慰,可不是所有一开始的败仗,最终都会以胜利为结尾的啊!

  回到营地,曹cāo等人都是一脸的沉重,郭嘉也不禁虚惊一场,流了一身冷汗,他这次过来不过就是打个酱油而已,可不可以不要搞的这么严肃紧张啊。

  而就在这边还在商议着该如何对付袁绍的时候,袁绍那边,尝到了甜头,发现原来射箭的效果这么好啊,反正他袁绍也物资多,耗得起,要是能够不耗兵力,不费吹灰之力,就这样直接把曹军给射死的话,那该多方便啊!

  于是,审配建议,“今可拨兵十万守官渡,就曹cāo寨前筑起土山,令军人下视寨中放箭。cāo若弃此而去,吾得此隘口,许昌可破矣。”

  显然,审配这招还是挺牛逼的,在这个古代,在这个公元两百年,连火药都还没能用于军事上的时代,审配已经准确把握住了“空战”的重要性了。我在上面坐着飞机扔导弹,你在下面打不着,只有白白挨打的命。

  而掌握空域者,通常情况下,往往都是绝对实力强劲者。这不,明明堆土山是需要时间的,是要派精壮军人,用铁锹土担,一铲子一铲子的,挖来运到曹cāo寨边,然后才能垒土成山的!而曹cāo见到这种情况,哪里会没有反应,可惜,反应是一回事,实力才是关键,曹cāo想要冲出去把土堆破坏掉,但每次都被袁绍用绝对的兵力给挡回来了。如此这般,最终曹cāo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袁绍一点点的把土堆堆起来。

  然后,不用说,哗啦啦啦啦啦天在下雨,哗啦啦啦啦啦云在哭泣,哗啦啦啦啦啦滴入我的心。十日之后,袁绍军在曹军寨前筑成土山五十余座,上立高橹,分拨弓弩手于其上射箭。噼里啪啦,稀里哗啦,整日里往曹营中射箭,仿佛下雨一般。曹军大惧,每次都只能顶着遮箭牌守御。每当土山上一声梆子响处,万箭齐发,曹军皆蒙楯伏地,而袁军则呐喊而笑。

  在这种情况下,连安安全全呆在营地最zhongyāng,完全没有生命危险的郭嘉都郁闷不已,关键还是憋屈。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打的郁闷啊。

  不过嘛,这种情况,郭嘉也早有预料,他当初辛辛苦苦,把刘晔这个文科生,强行转变成理科生,让刘晔去研究实验物理学,搞得刘晔好好的一个人,现在时不时脑子都会有问题了(喂喂),郭嘉为的是什么?为的还不就是应付现在这种局面?!

  于是郭嘉大手一挥,刘晔,上!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徒手撕鬼子,啊呸,是什么叫做用石头打灰机!你袁绍土堆垒那么高,有个毛用啊,到头来,还不是直接成为活靶子,连动都动不了。

  然后,刘晔向曹cāo献计,

  “可以用投石车破了它!”

  众人听了都不由惊奇,连忙问道,

  “投石车能打那么高吗?”

  在这些人的认识中,投石车往往都是以远著称的,能够打到弓箭手打不到的位置,先一手对敌人造成伤害。而如今,袁绍占据的优势是近且高,这可不是正常投石车能够对付得了的吧。是以,这些一个个聪明的谋士,之前才没有想过投石车的问题。

  “只要我稍微调试一下,完全没问题!”

  刘晔昂首回道,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骄傲得意过。刘晔仿佛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并且成功的向世人展示了它!这是一种境界上的优势,这是一种智商上的优势,尔等凡人,知道什么叫抛物线,知道什么叫做勾股定理,知道什么叫做牛顿第一定律吗?!好吧,虽然刘晔也总觉得这些名字有些怪怪,但不知道为何,刘晔现在越来越感觉,就是这种名字,才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啊!

  开玩笑,如果随便说个什么,直接顾名思义,别人一听就懂,用不着解释什么,那还如何体现自己的优越感啊?好好的一句洋文,你给翻译成土话,这不是搞笑吗!看看后来,英文普及以后,又要搞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啧啧啧,听听,“底阿某”,多么性感!多么温柔!多么浪漫!其实说穿了,就是欺负你听不懂!你以为他在说“我爱你”,说不准他其实是在说“你妹的”呢!

  不管怎么样,这就是一种境界上的优势,档次上的优势,智商上的优势,刘晔现在就隐约感觉,自己已经体验到这种优势了。(→_→脑袋果然有问题了吗?)

  “哇!”

  “好厉害!”

  “真不愧是刘晔!”

  嗯,这是刘晔幻想当中的呼声,现实当中,自然是不可能的了。至少,目前来说,还没有看到效果,是不可能有人惊叹。当然,之后发现真的起到非常不错效果的时候,这种呼声就一点都不惊讶了。不说曹cāo这边,连袁绍那边都忍不住是惊叹连连。

  其实,如果可能的话,曹cāo也不愿意取用刘晔的提议,毕竟投石车还要临时去做,做出来了也还不知道到底行不行,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刘晔可是郭嘉的人。虽然不是直接算在郭嘉身上,但让郭嘉势力得此大功,真的没问题吗?

  可是,曹cāo现在又实在是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甚至于说,现在除了撤退以外,已经想不出其他任何办法来了。而曹cāo现在又怎么可能撤退呢,一旦丢了官渡的话,据点一失,许都直接就在袁绍军铁骑之下了!于是,曹cāo只能是让刘晔进车式,连夜造发石车数百乘,分布营墙内,正对着土山上云梯。等到袁绍军弓箭手射箭之时,营内一齐拽动石车,炮石飞空,往上乱打。山垒之上,人无躲处,弓箭手死者无数。(未完待续。)

  

第722章 御敌

  

  这就是让刘晔一时间名扬中外,被袁绍军惊称为“霹雳车”的地对空装导式大炮。俗称,嗯,那些不识货,档次等级低的人,也称之为投石车。不过,少为人知的,郭嘉对其还有另外一个命名,同样也是被刘晔这个制造者真正认同的名字。没错,霹雳车它还有一个官方名字——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炮!这还原度还真高啊喂。

  很显然,就跟那勾股定理,牛顿第一定律一样,在刘晔心里,这种完全听不明白,但一听就觉得很厉害的,才是真正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啊!所以,在第一次听郭嘉这么说以后,刘晔这个发明者顿时就认可了这么一个名字。切,什么霹雳车啊?这么粗浅,一听就让人感觉是那么回事的名字,听起来可有我的“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炮这还原度还真高啊喂”霸气吗?!

  没错,没有看错。虽然郭嘉给刘晔这投石车命名为“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炮”,但由于郭嘉说这话的时候,后面总会下意识的跟一句“这还原度还真高啊喂”,于是乎,本来就听不懂的刘晔,自然把这句也加进去了,越发的听不懂,说明这档次越发的高啊!

  因为刘晔才是这投石车的制造者,因此,准确的说,这投石车的官方名字,其实就是——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炮这还原度还真高啊喂。(霹雳车哭了)

  嗯,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强行把一个文科生改变成理科生。其实是有很大风险的。各位家长和未来的家长可要注意了啊,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刘晔这样。可一定要慎重啊!

  咳咳,总之。刘晔造投石车,成功的反击了袁绍的高台箭射,让袁绍无法在制霸空权,还了一个朗朗晴空,这天,终于不再下雨了啊。

  如此,袁军再不敢登高射箭。于是,审配又献一计,果然。袁绍麾下,其实一点都不缺人才,脑袋瓜好使的人也多了去了。审配提议:令军人用铁锹暗打地道,直透曹营内,号为“掘子军”。

  空战行不通,审配就玩儿起地道战来了啊。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如果郭嘉此时也在袁绍阵营的话,一定会惊叹。审配这家伙,真的不是穿越来的吗?简直给郭嘉一种跨时代作战的错觉啊。

  于是就在这里,一直都在打酱油的郭嘉,终于是起到了一丁点作用。那就是提醒!说是一丁点,那是因为郭嘉只不过是动了动嘴皮子而已,实际上呢。郭嘉起到的作用还是相当大了。不要忘了,当初袁绍打公孙瓒的时候。可就是挖过地道的。可以说,袁绍的“掘子军”已经很专业。有过成功的实战经验了。

  公孙瓒当时筑高磊,身处高处,外面还设有望台都没能察觉到问题,如若曹军不刻意去留心的话,又怎么可能发现得了端倪呢?特别是之前袁绍还在外面造过高台,动过土木工程,就算被曹军偶然看到一些土堆什么的,也很容易忽略过去的是。

  所以,别看历史上只有一句什么曹兵望见袁军于山后掘土坑,实际上,远没有那么简单,袁绍如此秘密的军师行动,是你想看到就能看到的吗?袁绍就那么不小心?随便找个东西遮一下都行的。也只有刻意去探查,才能发现这种细微的问题。所以,这就能体现出郭嘉的重要性来了。

  于是郭嘉主动找机会提醒了曹cāo,表明自己还是存在的,还是在关注战局的,没有完全在打酱油。而由于之前袁绍已经用过这种招数了,如今郭嘉突然提醒,也一点都不会觉得突兀,不会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结果,曹cāo抱着小心谨慎的心态,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派人去一查探,还果真是发现了问题!一时间,“郭嘉真乃神人也”的风气又一次掀起了,都说巧合的事情可一不可再,可再不可三,谁能像郭嘉这样一直“乌鸦嘴”下去啊!要不,也有可能是本身的基数大,比如事事都说,任何可能的情况都有考虑,那么次数一多了,说中的情况自然也会多起来,可郭嘉是这样的吗?不是!郭嘉经常都是仿佛灵光一闪般的突然就说了,然后突然就中了。虽然平时郭嘉是很爱说话,但提醒预言这方面,郭嘉说的还是比较少的,让人不禁怀疑,难道这家伙真的有天命在身?

首节上一节259/2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