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 第137节

  因此,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孙策这么一个孙坚的儿是个什么玩意儿。

  “怎么?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莫非你打算招揽他?”唐瑁不由开口问道,这看起来算是如今最合理的解释了。

  “哈哈,是啊。我感觉他倒是挺像个人才的,所以想多了解了解。当然了,人家估计还不愿意跟我呢!”郭嘉哈哈笑道,这是一个半真半假的说法,很明显,郭嘉已经彻底开始怀疑起了孙策和周瑜来。

  很早的时候,郭嘉就做出过猜想,害他的人,或许是刘表,或许是袁术,也还可能是扬州的某个势力。虽然那时候,郭嘉几乎是直接就把第三种可能性给排除了。但别人不知道,郭嘉却很清楚,如果是孙策跟周瑜的话,完全有这个野心,有这个魄力,更有这个意识来做出这种搅局的事情来。

  当然,不能因为别人有作案能力,就直接判断对方为凶手。可郭嘉如今却是已经在周瑜跟孙策身上发现了好几个疑点。

  第一,自然就是那次主动告辞,不去跟他郭嘉不醉不休,这也是最早让郭嘉起疑的地方;第二,以孙策跟周瑜的能力,居然刚一出道就全军覆没,可谓失败得彻底,并且在这些名士眼中评价这么低。或许他们如今确实可能是太年轻了,但这种事,绝对值得郭嘉怀疑。至少孙策跟周瑜的表现并没有过于沮丧,如此彻底的失败,也不能对刚出道的年轻人造成任何打击吗?当然,或许他们就是如此的神经粗大。最后第三,那时候周瑜的想法,竟然没有跟孙策说过?(未完待续。)

  

第340章 好厉害

  

  周瑜到底是真的没有跟孙策说过?还是因为两人事前没有合计过,所以才出现了口供不对的情况?

  如果是真的话,为什么会不说?以孙策跟周瑜两人的关系,在私下里,随便说任何事情,哪怕是议论当今圣上,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吧?所以,周瑜绝对不是害怕说错了会惹人笑话。唯一说的过去的可能性,那就是根本没必要去说,毕竟事不关己嘛,说来干什么。

  可这样两个人,口口声声的称郭嘉为偶像,偶像的事,而且还是刚刚才发生在偶像身上的大事,能够叫做事不关己吗?好吧,或许又有人要说,这所谓的偶像,不过是人家为了套近乎,而故意装出来的,其实根本就没把你郭嘉当回事,你自己还把自己当回事了啊。

  好吧,不可否认,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而且这样的可能性还非常大。但无论是处于什么原因,既然要装作把郭嘉当成偶像的样子,那么,郭嘉的一些基本事迹,肯定要刻意了解一番吧。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有用的猜测和分析,不但不会不说,而且还是完全有必要去说吧!

  好比说,一些假的粉丝,在刻意的调查之下,对偶像的了解程度,甚至要比真的粉丝还高!比如,你脑海里想想自己最喜欢的明星,能想起来他是哪年哪月哪日生的吗?而如果你完全不喜欢这个明星,但某个你要追求的人却是这个明星的铁杆粉丝,那估计不仅是生辰八字,连人家祖宗八代你也会去刨清楚的吧!为的是什么?为的还不是对方无论提起什么话题,你都能够接得上口来!

  如此来看,孙策在这个话题上。(本章节由网网友上传)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在说谎。那么,他又为什么要说谎呢?果真是在心虚吗?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孙策在故意示弱。本身很精明。但在人前却下意识装疯卖傻,韬光养晦。孙策很清楚的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遵循低调的原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算是一种对郭嘉的恭维。

  比如——“你知道吗?一加一等于二!”“什么?这样的吗。我从来都不知道呢,好厉害!”

  嗯,如此刻意装傻之下,会让人不由打心底产生一种自豪感。(你真的确定?)

  总之,上面三件事,虽然单独来看,都能够找到合理的解释。但放在一起的话,却是无限加大了孙策和周瑜的嫌疑。而且,如果事情果真就是他们干的话,那么这三件事的异常也都能够解释得通了!

  有能力作案。也有作案动机,如今还心虚了?要是这样郭嘉还不怀疑对方的话,那他郭嘉才是实实在在的脑残粉!无论郭嘉有多么喜欢历史上的孙策还有周瑜,如果对方真成为了他的敌人,那郭嘉也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只不过,这种事是需要讲究证据的。总不能单凭推断就去下手吧,所以,郭嘉需要了解一下孙策的部队在全军覆没之前的一些动向。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交通工具。要是真找到证据证明那段时间孙策一行恰好在郭嘉出事点的附近的话,或者那段时间他们神秘消失,不知道在哪里的话,那郭嘉几乎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了。

  郭嘉不是害怕杀错人,他是怕让真凶逍遥法外而已。

  况且,像孙策和周瑜这样的人,如果真的只是误会的话,杀了岂不是可惜?不但会打乱整个世界的格局,让郭嘉从此处于不确定的“目光短浅”状态。万一要是没有杀掉的话,跟这样两个人结成了死仇,郭嘉以后还真要好好担心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了。

  可惜,像唐瑁这样在扬州呆了这么久,特别还当了一段时间会稽太守的名士,对以前的孙策都不甚了解,再加上全军覆没,死无对证。郭嘉无论是想找到证据来证明他们的嫌疑,还是去证明他们的清白,都会非常的困难。

  “那唐公,对郑宝此人,你又有多少了解呢?”郭嘉转而问道。

  刘晔那边的事,也是弄不好就会出人命的大事。已经遇到一次意外的郭嘉,今后必然会谨慎谨慎再谨慎。谨慎不代表害怕到什么都不敢做了,那所谓的天命在身,还是会给予郭嘉敢作敢为的绝对自信。只不过,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郭嘉都要把天命在身这种东西完全抛开去想。智者千虑,或许必有一失,但如此小的概率,已经让人认识到深思熟虑的重要性。

  别看郭嘉给刘晔安排了那么一个困难的任务,郭嘉本身可也是没有任何偷懒的打算的。

  .......

  另一边,再次见面的貂蝉跟唐姬顿时就哭得稀里哗啦的。女人就是这样,见面的时候哭一次,离开的时候再哭一次,而中间则笑得稀里哗啦的。嗯,这是对古代女人而言。如果是现代女人的话,见面的时候哭一次,离开的时候再哭一次,而中间的时间,则全部花在补妆上面了。

  记得有个笑话说:某女在家里突然接到电话,说自己丈夫出车祸了,然后女子化完妆,出门赶到医院,没能见上丈夫最后一面。(你确定这是笑话?)

  总之,如今的郭嘉却是幸运的免掉了这种悲剧。这个时代,女人想随意出门都不容易,更不可能让男人等半个小时给她们化妆什么的了。

  “怎么样?他现在对你还好吗?我离开之后,没有再被欺负了吧?”哭完之后,唐姬很快又恢复成了小姐姐的样子,开始关心起了貂蝉的问题。

  “没有,他还是对我那么好。”貂蝉擦干眼泪,幸福的笑了笑,说道,“这次我说想来看你,他虽然很头疼,但还是毫不犹豫的把我带来了。”

  “也对,他就是那样的人。一旦认定了什么事,就会毫不犹豫的坚持下去,每天早上打那滑稽的拳不也是这样吗!”唐姬回道,不知道为什么,在还没有离开的时候,唐姬这里不放心,那里不放心;但真正离开以后,唐姬却是没有那么多的担心了。她不是放心貂蝉,而是放心郭嘉,知道郭嘉肯定会护着貂蝉的。

  “是啊,每天早上都还在坚持。现在我们都开始跟他一起打了呢!”貂蝉答道。

  “是吗,我还真想看看那样的场面呢!他。。。。。。”唐姬说着,突然脸色变了变,这气氛是怎么回事?她们姐妹好不容易见个面,居然三句话不离郭嘉?

  

第341章 我们还是说说郭嘉吧

  

  其实气氛打一开始就有问题了,因为唐姬表现得,居然好像比貂蝉这个郭嘉最喜爱的侍妾都还要了解郭嘉的样子!

  换一个浅显易懂的对话就会再明白不过了——

  貂蝉:“我那个夫君呀,在床上总是这样(屏蔽)那样(隐藏)的。”

  唐姬:“是啊,他本来就是那样。”

  如此一来,貂蝉立马就能反应过来,咦?好像有哪里不对?

  虽然事实没有那么夸张,唐姬毕竟跟郭嘉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那么久,对郭嘉有一定了解那是必然的,所以貂蝉也不会有其他任何的想法。但唐姬本身,却是敏锐的注意到了这种本来不应该出现的情况。

  就好像唐姬说郭嘉凭什么管她的事情一样,她作为一个外人,凭什么比貂蝉还要了解郭嘉啊!

  当然,这还不是唐姬最在意的地方。最悲剧的,不是她们三句话不离郭嘉,最悲剧的是,唐姬发现好像不谈跟郭嘉有关的事情的话,她们就根本找不到任何共同话题可谈了!

  “怎么了?”貂蝉奇怪的问道,唐姬说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停下来了。

  唐姬嘴唇动了动,开口说道,

  “我看你这次回去以后,还是不要再来看我了。”

  “为什么?!”貂蝉顿时惊叫道。

  唐姬叹了口气,

  “我是怕你到时候会更加舍不得啊!”

  听了唐姬的话,貂蝉却是不禁扑哧一笑。

  唐姬一愣,忍不住说道,

  “这有什么好笑的地方吗?”

  “不是。”貂蝉收住笑容摇了摇头,解释道,“夫君先前他也是跟我这么说的呢!”

  唐姬:“。。。。。。我们说点其他的好吗?”

  貂蝉:“听说你父亲想让你再嫁?他没有怎么逼你吧?”

  唐姬:“。。。。。。”

  貂蝉:“其实说真的。我也觉得你该认真考虑考虑,这毕竟是关系一身的大事。我一开始还不是不愿意嫁给夫君,结果你看现在呢。只要能找到一个真心对你的,那也值得尝试啊。”

  唐姬:“。。。。。。”

  貂蝉:“如果你真不想再嫁的话。免得你父亲再逼你。我看你还是回来好了,至少在我们这里没有谁会把你怎么样的!”

  唐姬:“。。。。。。我们还是说说郭嘉吧。”

  貂蝉:“那个。你不出去跟他见个面吗?”

  唐姬:“。。。。。。哦,对了,那个胡涂,你有心的话。就多照看照看她吧。她也怪可怜的,那时候我本来只是想好奇的看看结果,没想到一转眼就过了这么长的时间。与其把心放在我这个已经枯萎的人身上,还不如多多照料一下那还没能绽放的花骨朵。貂蝉你现在也是有那个能力的人了,胡涂心地善良,你要是帮她的话,她定然会一辈子铭记在心的。”

  貂蝉:“胡涂。吗。”

  ......

  这一日,

  “夫君~~我们还要等多久才能回去啊?!”曹溪摇着郭嘉的胳膊叫道,跟貂蝉的暂时不想离开相比,曹溪绝对是巴不得立刻回兖州的人。

  出来久了。想家了,那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还是,曹溪这次外出的目标算是彻底失败了。如果成功的不是貂蝉,而是曹溪的话,那她估计也会“流连忘返”,争取建立进一步的关系,免得回去之后又被蔡文姬抢回了地位。

  “不是说好了要等到出使的人来了以后,我们再一同回兖州的吗。”郭嘉忍不住说道。

  “那我们就不能主动迎上去啊,这样也快一点不是吗!”曹溪天真的说道。

  郭嘉没好气一笑,那些人固然是来接郭嘉一行回兖州的,但人家的正式目的毕竟是出访啊,所以郭嘉一行要是迎上去的话,那到时候还不是要再过来走一个场子。等把出使的这出戏演完了,才能正式回归,这样多少也更有保障一点。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在如今这个爱面子的时代,仿佛还挺吃这一套的。况且,就算不说这些问题,刘晔的事情还没有个结论呢,郭嘉可能会走吗?

  “总之,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也不要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了,安安心心等着就好了。”郭嘉直接回道。

  “哼!”曹溪闷哼一声,气呼呼的离开了。

  这段时间,就让貂蝉得瑟一下好了,等回兖州之后,有的好看!

  “哎,这丫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让人省心啊。”郭嘉摇头感叹一声,说起来,曹溪的性格,跟她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曹操被人灭了的话,放下架子的曹溪说不定还真能成长为贤妻良母型,可惜,未来要是曹丕真当了皇帝,这位敢打得小曹丕哭哭啼啼的大公主,估计未来真的要更加无法无天了啊。

  “还是去看看刘晔的进度到底如何好了。”郭嘉喃喃自语一番,要是刘晔本身已经放弃了,或者刘晔直接决定跟郭嘉去兖州了,那郭嘉也是打算快一点离开这鬼地方,回兖州去的。

  如今的局势好歹还相对稳定一些,要是等到局面再次变得复杂化了,到时候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又会增多的。

  郭嘉主动找上刘晔的住处,再一次见到刘晔,发现其整个精神面貌跟当初截然不同。没错,当初的刘晔温文尔雅,气度偏偏,一看就是个社会名流;而如今的刘晔,脸上挂着深深的黑眼圈,整个人无精打采,衣服也显得皱巴巴的,还有些脏,仿佛已经很多天没有换过的样子。

  我的天,人家好生生一个过着高品质生活的高富帅,硬生生的被郭嘉逼成了邋遢的丝人物。如果说,上帝有一双妙手的话,那郭嘉就是专门破坏艺术品的暴发户!

  不过,看到刘晔如今的样子,郭嘉反倒是摸着下巴,满意的点了点头,

  “嗯,这倒是有点科学家的样子了。”

  相比起那些穿得衣冠楚楚的人,郭嘉更趋向于相信这类完全不顾自己生活细节的邋遢之辈才是真正搞研究的人才!

  “如何?看样子你应该不会一点收获都没有吧?”郭嘉开门见山的问道。

  “在下这些天把能收集到的关于木匠的书都详细的看了一遍,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推测,多少写了一些方案出来。不知道郭大人可否满意。”刘晔说着,带着朦胧无神的眼睛,抱了好几桶竹简到郭嘉面前。

  郭嘉随意拿起一个竹简,翻出来看了看,顿时眼皮一跳,

  “你这是什么东西?一点都不专业!”

  

第342章 专业

  

  “专业?”刘晔的眼睛里终于恢复了一些神采,嗯,那是一种仿佛要在沉默中爆发的神采。

  郭嘉既然还敢提什么专业,或许现在还没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句话,但同样的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刘晔为了郭嘉的这种无礼要求,从早到晚,起早摸黑,从头学起,刻苦钻研,才这么一点时间,能有成绩都算不错了,郭嘉居然还跟他讲专业?诚心要逼得人爆发是吧?!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刘晔倒是已经多少了解到郭嘉的想法了,嗯,是他自以为是的了解。

  不得不说,古时候,人才的局限性实在是太强了。就拿如今这件事来说,读书人,是绝对不会去关心木匠的事;而学木匠的,也几乎全部是没有读过书的人。虽然不能说没有读过书的人就不够聪明,但这类人,往往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不会思考!

  好比如何种地,祖辈们是怎么种的,如今的农民还是那样种,只要盲目的跟着先辈留下来的经验走,不停重复,不需要思考,渐渐也会变得不会思考了。甚至有些特殊的经验,因为没有读过书,无法详细记录下来,只能手把手的教导,以至于一些经验,根本得不到总结,一些技艺,最终也会失传。

  正是因为这种底层人不会思考,上面的聪明人又不会把心思放在这些方面,于是就导致了在这些生产力方面的进步非常缓慢。可以说。自铁器时代以来,成百上千年中,除了社会制度阶级方面的一些进步以外,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几乎是在原地踏步。

  经过这些天的研究,刘晔是深刻的认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那些所谓的木匠的“教科书”,其实根本就一点都不实用,甚至还存在不少离谱的错误。

  很显然,这种东西。并不是给真正的木匠看的,因为别人根本就看不懂,而且也是直接从老师傅那里手把手学到的手艺。这些“教科书”,其实就是一些完全不懂的外行人。留给另外一些完全不需要去懂的外行人看的。

  这么多年来,在武器方面,越来越锋利,越来越坚硬,甚至各种造型,十八般武艺都有。而其他类似于投石车这样的笨家伙,却是从始至终都没有什么进步,甚至于,都已经彻底退步了!

  想想看,这么多年的和平时期。根本就没有什么工匠去制造过投石车。那么这种人对人的直接教导,由于完全没有市场的原因,估计早已经失传了。于是,现在想要造出所谓的投石车来,只能按照这些所谓的“教科书”。

  使得现在的投石车。徒有其型,而没有其神,到处都是细节方面的小问题,而恰是这些小问题。使得现在的投石车,无论是威力,准心,组装,操作等等,都起不到太好的效果。

  所以如今战场上的投石车,用杨修的一句名言来说,那就是“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而现在,郭嘉半强迫的要求刘晔这个聪明的读书人跑来研究这个投石车,那么,就算不能把投石车发扬光大,改造得如何如何厉害,至少刘晔在认真研究之下,应该能够把如今投石车的细节问题解决掉,让其发挥出本应该有的真正效用!

  这就是刘晔自以为对郭嘉想法的推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推测,才让刘晔坚持了下来。因为刘晔发现郭嘉的思维确实跟传说中一样的奇特,这种事情,别人根本想都想不到,也不会有人去想,偏偏郭嘉就考虑到了,并且把投石车不再神奇的原因,也推测得清清楚楚。并且,刘晔自己也认为,他如今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东西,一旦研究成功了,在这个战乱时期,绝对是价值可观啊!

  当然,怀璧其罪,如果真研究出来了的话,刘晔肯定也要好好掂量掂量,他自己到底有没有那个能耐,能够安然的掌握它。

  ......

首节上一节137/2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