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 第108节

  曹操担心郭嘉会被那所谓的灵丹妙药吃出毛病来,曹操同样担心郭嘉为了子嗣的事会完全陷进去,这次找左慈不行,那下次又去找什么“右慈”,浪费时间,虚度光阴,好好的一个人才就这么被浪费了!

  看看郭嘉,在如今这样不太好的状态下,都能提出如此巧妙的政策来。那要是在正常情况下,整天都在脑子里想着策略,应该会更加厉害的!不用说,郭嘉在曹操心目中的比重是越来越高,曹操也就越来越舍不得郭嘉了。

  而且,就算不说秦始皇那遥远的故事,在如今这个时代,特别才刚刚出过一个张角的黄巾之乱。张角那也是个有名的道士,那也是有号称能够治百病的符水,结果呢?

  所以就算如今还是封建社会,还是信奉鬼神。但由于张角“侮辱”了道士这个神圣的行业,导致其他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包括左慈这样的道士,也往往都被认为是妖道,而不是什么真正的活神仙。当然,普通人或许还是会相信,但士族已经不是那么好骗了,特别对于统治者来说,就算是真的,这些过于逆天的东西也是被他们所忌惮的。因此历史上孙策要杀于吉。曹操要杀左慈。

  “奉孝,那个左慈我也有听说过,传得就跟当初的张角没什么两样,这种人信不得呀!我还是觉得你应该安心静养,我帮你找个神医来好好调理一下,实在不行的话,我把植儿过继给你,从此他就不是曹植,而是郭植。或者随便你叫什么,他就是你的儿子!”曹操认真的说道。慌忙之下也顾不得什么辈分问题了。

  况且就像曹操说的那样,一旦过继给郭嘉,那曹植就是郭嘉的儿子,不再是他曹操的儿子,按理说,也就不存在什么辈分问题。当然,要是可能的话,最好还是把曹昂的儿子过继给郭嘉。可惜,现在曹昂还没有儿子。就算立马有了,也总不能把长子过继给郭嘉吧?

  因此,情急之下,曹操只能选择曹植,毕竟只有曹植是刚出生不久,能够从一开始就教导成郭嘉自己的子嗣。

  过继这种事情,在古代并不算少见。特别眼前不就有一个鲜明的例子吗?曹操的父亲曹嵩不就是夏侯家过继给宦官曹腾的!古人在这方面可是很严肃的,既然过继给别人了,那就是别人的子孙,看看曹操现在是叫“曹”操的。就已经很明显了。所以曹操要是真的把曹植过继给了郭嘉,他以后是绝对不会再要回去的。

  所以说真的,这一刻郭嘉差点就被曹操给诱惑到了,那是谁?那可是曹植啊!其他那些不知名的儿子郭嘉不放在心上,但八卦的郭嘉可能不把曹植放在心上吗?

  不过郭嘉最后还是忍住诱惑摇头拒绝了下来,毕竟郭嘉现在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万一找了左慈之后真的就恢复正常了呢?无论再是什么历史名人,别人的儿子也绝对没有自己的儿子要好吧。而且现在郭嘉要是答应了曹操的这个提议,那他还有理由离开吗?曹操之所以说出这种话,就是不让郭嘉走啊。

  在场都是男人,郭嘉的心情大家其实都能理解,曹操现在希望的就是郭嘉最好不要陷进去,要是到时候还发现不行的话,能够果断一点,不要再白白的浪费自己的青春和才能了。说起来,如今郭嘉都已经娶了曹操的女儿,要是以后郭嘉还是没有子嗣,真过继了曹操的儿子的话,届时郭嘉在曹营中的地位估计会稳固得任何人都无法动弹。

  不过曹操还是不死心的再劝一次,

  “奉孝你此番南下实在是太危险了啊,南方现在本就不太平,要是再遇上一些敌对势力,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我看不如这样,我派人去帮你把那个左慈找来如何?”曹操说道。

  结果郭嘉以对左慈公那样的人物,应该诚心拜访为由,还是摇头拒绝了下来。废话,穿越者这种事到时候是可能会暴露的,就算被左慈那种修道的人知道了估计还没什么大不了的,郭嘉可不想弄得人尽皆知,让全天下人都把他当成是异端、怪物、妖孽。

  “主公,这件事不解决的话,我也无心做事,就算呆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甚至还可能起到反作用。至于南下的事,完全可以不用隐瞒,直接告诉全天下,就说我郭嘉为了寻求私人之事的解决方法,已经辞官,不问世事。我郭嘉好歹也是个名士,以自由人的身份也不存在什么敌对势力,我想应该还不至于有人会对付我吧。”郭嘉看着曹操说道。

  曹操微微沉默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郭嘉的请求,并且还不顾他自己可能面临的危险,主动让典韦一起同去作为郭嘉的保镖。

  曹操的决定再次把郭嘉感动到了,郭嘉不是感动曹操的帮助,而是感动曹操的信任。毕竟这种公然说出辞官的事,曹操就不怕到时候郭嘉真的不回来并投奔其他人去了?要知道郭嘉并不是没有前科啊!

  至于说派出典韦来监视郭嘉?可能吗?曹操又不是傻子,他可明知道典韦是郭嘉找来的呀!这样还派典韦去保护郭嘉,那就是不让郭嘉多疑的真真正正的保护。本来曹操也可以让赵云的去的,不过在如今这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曹操显然更需要赵云一些,于是只能派出典韦了。

  而且典韦不但不可能监视郭嘉,如果郭嘉真要离开的话,说不定还能拉着典韦一起呢。所以曹操能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做出这种举动,是对郭嘉表达了绝对的关心和信任,这远远不是袁绍之流能够相比的!

  说真的,面对这样的曹操,郭嘉都有些不好意思再去想当那个“司马懿”了。至少从这一刻看来,在曹操的“有生之年”,郭嘉估计都绝对不会“主动”去反叛曹操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46章 “幸灾乐祸”

  

  由郭嘉自己推荐,他离开之后,他的工作就暂时由程昱代理,毕竟荀彧等人身上的担子已经够重了,并且权利也够大了,要是再把郭嘉的工作也兼任的话,平衡一下子就会打破。与其让大家各自分担一点,还不如交给程昱这个新人,这样大家都能接受而不会有什么意见。

  散会之后,荀彧等人虽然心里可能不太认同郭嘉的行为,但既然郭嘉已经走出了这样的决定,还是要给予支持的,一个个都祝愿郭嘉此行能够一帆风顺,马到成功。

  而之后,戏志才难能可贵的,居然也主动找上了郭嘉。记得上次戏志才主动找上郭嘉,还是郭嘉“帮”他的那次吧。莫非这次戏志才又要说郭嘉提议招降青州黄巾的事是在帮他了?或者这次反过来,戏志才是要对郭嘉刚才的提议表示不满?

  因为郭嘉的行为,不仅是对如今阶级局势的延续,更是起到了强烈的推动作用。想想看,世家大族之间有了竞争,有了优胜劣汰,厉害的家族资源会越来越多,实力会越来越强,最终就会一点点的吞并其他那些没落的士族。一直这样下去,到最后,在普通士族之上,就会出现一些强得不像话的超级门阀。甚至连皇帝都不得不看这些家族的脸色行事。

  大概在那个时候,社会阶级已经算是改变了吧。不过在戏志才的眼里,显然这是在邪路上越走越远了,或许是会有些表面上的进步。但你就算把错误的决策发扬到了极致,也不能改变它本身的错误性!

  “郭奉孝,咳咳,你也是聪明人,我相信你自己应该也很清楚,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大多都是骗人的,根本信不得吧!”戏志才却是如此开口说道。

  郭嘉眼睛微微一眯,看着戏志才冷冷的回道,

  “我说,看你最近好像很幸灾乐祸的样子啊?怎么。我郭嘉断子绝孙你就那么高兴?!”

  “咳咳,没错,我确实有些高兴。”没想到戏志才居然承认了下来?!不,准确的说,郭嘉完全没有想到戏志才居然真的会这么想,这混蛋的人品原来这么恶劣的吗?

  “哼!”郭嘉冷笑一声,顿时毫不客气的回敬道,“我看你最好还是赶紧生个儿子,要不然什么时候死了的话。连个拜祖宗的都没有!”

  郭嘉这依循的绝对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你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不爽啊。咳咳。”戏志才用衣袖挡着嘴咳嗽道。

  “这句我原话奉还!”郭嘉回道。

  “郭奉孝,过来跟我一起干吧。”戏志才突然看着郭嘉道。

  “啥?”郭嘉几乎眼睛都掉了下来,情不自禁的揉了揉耳朵,真以为自己是听错了。今儿个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就算太阳真的从西边出来,也没有这么离谱吧!

  戏志才这是要干什么?拉人入黑社会吗?这桥段,这场面,莫不是小说主角遇到困境的时候通常都会遇到的一直隐藏着的黑暗势力趁机伸出援手的情节?!好吧,就算你戏志才要当那么一个幕后黑手,要玩儿一个震撼人心的大反派。但没道理前一句还在骂人祖宗八代,后一句就跟人表白了吧?!

  “不管是什么原因,咳咳,你觉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你一直坚持的想法现在已经不再适合你本身了,那为何不做出改变,跟我联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我们只要能不计前嫌的秉诚合作的话。到时候定能改变这整个时代,改变这整个世界!没有子嗣又如何?届时全天下人,全天下人的子孙,万世万代。都会永永远远的记得你郭嘉的!咳咳,咳咳咳!”戏志才大声说道,激动之下,难免又咳嗽得更严重了。

  这一刻,郭嘉才总算是明白了戏志才的真正意思。他一开始并没有在幸灾乐祸,他的性格也并不是那么恶劣,不过戏志才的高兴却是真的。

  如果郭嘉真的没有生育能力,那他连儿子都没有,还谈什么家族呢!加上郭嘉父母早逝,还没什么兄弟姐妹,以戏志才对郭嘉的了解,他是绝对不可能为了族亲什么的去努力奋斗一辈子!也就是说,从硬件条件上来讲,就已经完全杜绝了郭嘉成为豪门世家的可能!

  既然郭嘉已经不会再属于那个阶级,那他又为什么还要继续为那个士族阶级谋利呢?如果是其他人,就算不再属于士族阶级,戏志才也不会在意。这个世界上不属于士族阶级的人多了去了,可有见那些人真正在反抗过吗?没有眼光,没有思想,没有魄力,还没有能力,这样的人,戏志才又可能去在意吗?!

  不过郭嘉可不同,郭嘉有那个眼光知道该怎么做,也有那个胆量敢那么做!所以戏志才才说这是天意啊,是上天要把郭嘉推到他这边来。毕竟在戏志才眼里,郭嘉本来就应该是他这边的人,虽然他们两人有些不对付,但公是公,私是私,无论性格怎么不合,在没有利益瓜葛的情况下,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死敌。

  “没兴趣。”郭嘉耸了耸肩,直接转身离开。

  “你?!咳咳!咳咳咳咳!”戏志才愣在原地,捂着嘴咳嗽起来。

  郭嘉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或者说相当自私的人。要是他真的到最后还不能生育,无法恢复正常,那郭嘉就会像当初说的那样,不管其他那么多,安安生生的混个不上不下也就行了。郭嘉实在是找不到动力去做那些伟大的事情啊,毕竟他不是佛主也不是上帝。

  当然,那种留名千古,流芳于世的事情,也不是说郭嘉就不动心了,但郭嘉非常清楚,在这个时代就跑去做那样的改革,有违时代发展的轨迹,是绝对没办法成功的!失败或许不可怕,但失败的同时也代表着送命的话,那就非常可怕了!自古以来的改革失败者,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因为所谓的改革,动摇的往往可都是权贵们的利益啊。

  所以,郭嘉固然在心里敬佩戏志才,但无论郭嘉会不会有后代,戏志才选择的那条道路,注定到最后还是只有他一个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不起,我可不是圣人,甚至也不是好人!

  郭嘉奋斗的原因,从来都没有改变过,不是为了时代发展,更不是为了世界和平,而是为了郭嘉自己,还有他身边在乎的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47章 两个问题

  

  跟曹操那边交代清楚之后,在出发离开之前,郭嘉就只剩下最后一个,或者最后两个人问题。第一,带哪些人一起;第二,选哪个路线。

  其实左慈虽然是庐江人,但他居无定所,甚至根本就没有家。加上左慈本身又有神乎其神的道术,因此,往往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而不像其他如神医华佗什么的,那不管怎么样都是普通人,一旦打听到了消息,然后直接赶过去,就算没能遇到人,那也肯定还在附近一片转悠。

  所以郭嘉公然号称弃官回家,相当高调的跑去找左慈寻求良方,不仅是假装跟曹操撇清关系,以免一些敌对势力,特别是袁术之流趁机跑来对郭嘉下手;郭嘉另外一个目的显然就是为了把消息传递出去,好让左慈本人知道郭嘉在找他。

  郭嘉相信,左慈既然上次都让赵云去救他了,这次应该不至于会避而不见。因此,一旦左慈得到了消息,要么回庐江等着郭嘉登门拜访,要么直接跑来找上郭嘉,也免得郭嘉自己私下里到处乱找人了。

  所以,既然不用直接冲着庐江而去,那路程的选择,也可以多少绕上一绕。于是,郭嘉也想借着这次机会,顺便再去襄阳看看黄伯父还有小月英。说起郭嘉当初刚刚来到这个时代,居然还非常天真的抱着养成的打算,如今郭嘉才彻底醒悟过来,现实,那是残酷的啊。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郭嘉也都是身不由己。比如那时候郭嘉总想着隔段时间就去看看小月英的成长发育情况,女大十八变,到底是越变越漂亮,还是完全变走样了。可看看现在呢,一晃就已经过去好几年了,而郭嘉却根本没有那个机会能让他主动朝襄阳跑一趟。

  你说你一个部长级别的干部,先不说有没有休假时间,就算能有休假,会允许你私自跑到国外去旅游吗?要想出国,那也行。那肯定是带着政治目的的出访。至少当初无论是董卓或者袁绍,都绝对不会有如今曹操这样开明,或者准确的说,是对郭嘉的信任。

  所以说,这一次的机会真的非常难得,如果不是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就算以曹操对郭嘉的放纵,郭嘉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的话,那也是很难再随便离开的。

  还有不仅是找不到时间、机会的问题。爱情和婚姻本身也是存在问题的。看看现在的郭嘉,除了不要脸抢回来的貂蝉。还有厚着脸上门求亲的甄宓以外,其他娶回家的人,有哪个是他一开始主动愿意的?身不由己啊。

  所以现在回过头再去看看当初那天真的想法,郭嘉自己都忍不住一阵嘘唏。不管怎么样,这一次外出去庐江,其中襄阳这一站,郭嘉肯定是要定在行程中的。

  也就是说,本来兖州到庐江,应该是近乎直线往南的。郭嘉却打算先往西南而行,等到了襄阳之后,再顺流而下,坐船往东,走了一个三角形线路。

  反正郭嘉向来都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又没有人要求郭嘉一定要走最近的直线,那郭嘉已经决定下来的事情。为什么又会存在线路选择问题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这次的随行人员选择问题了。首先,郭嘉如果打算像以往那样直接全家出行,那绝对是行不通的!开玩笑,要是郭嘉真的把上上下下全部带上。就算他不动家里的财产,那也简直是在揪曹操的心啊!

  人以诚待我,我亦以诚待之!既然曹操都做出一副任由郭嘉自由行动的绝对信任模样,礼尚往来,郭嘉也该让给曹操稍微安一下心。

  所以,人是绝对不可能全部带走的。那,全部都不带呢?开什么国际玩笑,郭嘉一路上游山玩水,要是没有个女人在身边,这是真要让他提前适应当太监啊?况且就算不说郭嘉解决他本身欲望的事情,到时候左慈如果说把郭嘉治好了,郭嘉肯定要当场试一试的是吧!

  要不然高高兴兴的跑回来,发现还是不行的话,郭嘉难道还要再跑一趟,看左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一来一回的,不但浪费时间,郭嘉心脏估计也承受不了这一上一下,一会儿兴奋一会儿失望的巨大波动!

  因此,到底好没好,现场检验,这不仅能让左慈更容易发现问题之根本所在,还能随时根据实际问题来调整,到时候无论成不成,最后都是能有一个确切的结果的。于是,到底带什么人一同前去,郭嘉就需要好好选择一番了。

  说起要带在身边的人,不用多想,也不需解释,郭嘉直接就算上了貂蝉一个位置。而且就算不说郭嘉的本身欲望,貂蝉那么漂亮,郭嘉把人留在家里,也实在是不放心啊。或者包括曹操在内,都没有人会明着来抢人,但暗地里偷情呢?再加上貂蝉如今正处于已经彻底跟郭嘉翻过脸的“叛逆期”,不像以前那么听话的貂蝉,也确实存在给郭嘉戴绿帽子的可能。所以貂蝉是一定和绝对要带在身边好好看着的,不容置疑!

  然后,要让曹操安心,留在家里不带走的,肯定是要一个重头人物,至少是曹操认为郭嘉绝对不会舍弃的人物。在排除了貂蝉以后,唯一符合条件的,也只有蔡文姬了。总不可能就把曹操自己的女儿曹溪留在家里是吧。

  蔡文姬留在家里,祝融的那些姐妹们必然还是要留下来保护家里的安全,而那些女人又只听祝融的,因此祝融也不得不留下。有武自然也不能少了文,蔡文姬固然有才,但毕竟也只是个普通的大家闺秀,要是在郭嘉没在的这段时间里,遇到一些突发变故,家里就不得不需要一个能够立马做出正确判断来的谋士。于是乎,郭嘉把明儿小丫鬟也留给了蔡文姬。

  所以,现在就剩下了一个可以带走也可以留下的曹溪,还有一个可以带走也可以留下的唐姬,还有一个可以带走也可以留下的小糊涂,这三个人正是让郭嘉头疼的所在!之所以要把人分开来,那是因为她们不属于同一边的,而且让郭嘉头疼的地方也各不相同。

  不过,唯有一项是相同的,那就是三人都要跟着郭嘉一起走!首先说小糊涂,因为小糊涂的情况最单纯,那就是她想要跟着郭嘉,但又不想回家去面对父母。这就让郭嘉头疼了啊,你说他既然都带上小糊涂了,既然都要专门绕去襄阳了,那又如何能不再绕一点,顺便去陆浑山看看胡昭,看看司马懿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48章 三个女人

  

  要知道郭嘉这次可是高调出行,举世皆知,虽然上次胡昭是专门跑来找过小糊涂了,但小糊涂自己却是始终没有回家。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郭嘉还假装无视,“过”而不见的话,那他完全可以想象听说了这件事后,胡昭拄着拐杖的样子,“现在的年轻人呀,还知不知道什么叫做仁义孝廉。。。。。。”

  况且不说从道义上郭嘉应该把小糊涂带回家去逛逛,单是出于八卦精神,郭嘉也很想去看看司马懿如今到底在陆浑山上过得如何。作为一个世家子弟,司马懿真的能够忍受陆浑山那清幽并且偏僻落后的地方吗?

  小糊涂那是被郭嘉洗了脑的存在,现在想要洗回去,就算是郭嘉自己也不行了。而且在某些方面,小糊涂向来倔强,说不回家,就不回家。本来郭嘉大不了就不带上她好了,可郭嘉真的担心,他那样做的话,小糊涂说不准会闹脾气再次离“家”出走的!

  就这样,因为小糊涂的倔强,郭嘉在路线的决定方面迟疑了。结果这时候,却是突然又跳出了一个火上添油的家伙。

  唐姬坚决的同意小糊涂的意见,或者说,小糊涂只不过是她自己意见的一个跳板,因为唐姬的打算根本就和郭嘉南辕北辙了!郭嘉不是要朝西边,走襄阳方向去绕弯子吗;结果唐姬更夸张,她强烈建议郭嘉朝东边走,然后再从扬州方向去绕那么一个弯子!

  拜托,他郭嘉什么时候答应要带你唐姬一起去了?你唐姬自己胡乱做这种决定也就罢了。居然还提这么一个离谱的建议!郭嘉要去西边,唐姬偏偏要往东边,果真是一如既往的作对作到底吗?

  其实唐姬的真实打算,郭嘉又何尝不明白。唐姬虽然跟郭嘉一样,也是颍川人,但唐姬的父亲唐瑁可是做过一段时间会稽太守的!会稽可不就是在扬州境内吗!当初因为董卓废帝的原因,少帝被废了,唐姬也从皇妃变成了弘农王妃,那么作为唐姬的父亲唐瑁,显然也是受到了波及。

  于是唐瑁为求安稳。主动辞掉了会稽太守之位,重新回到了老家颍川。不过颍川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靠近京师,在太平盛世的时候了不得,因此才出了那么多的文士人才。但在这个乱世,无论是当初的黄巾之乱,还是之后的董卓之乱,颍川都是受灾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有名有姓的士族子弟。几乎都逃往了各地,去投奔其他人去了。

  比如荀家的人当初就选择了袁绍。陈群一家则往东朝徐州而去了,另外自然也有投奔袁术或者刘表等人的,其他像钟繇等人则还在皇帝身边。总之,颍川真正有眼光,有先见之明的士族们,早就背井离乡,跑得远远得了。

  所以颍川的人才质量才是那么高啊,单单这种毫不犹豫离开本地,去其他州郡从头发展的魄力。就不是那些看不穿的人能够相比的。

  当初荀彧从洛阳辞官回家的时候,就对父老乡亲们说过:“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但乡人们大多怀恋故土。不愿离去,这种顽固的心理已经根深蒂固,就算是荀彧也说不服他们。这不仅是颍川,其他各地也都是如此。

  结果后来诸侯联盟军崩溃。董卓派人回攻过来,颍川自然成了首冲之地;前不久李傕、郭汜动乱,颍川又再次受灾,当初那些没有听荀彧话的乡人们,大多都死于了战乱。

  唐瑁不是笨蛋,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也是再次从颍川离开,跑到了扬州,虽然现在唐瑁已经不是会稽太守了,但凭借着当初的人望,唐瑁这个前国丈在扬州还是混得风生水起。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名士本身就是一种资本,到哪里都能立足。

  所以唐姬建议绕道去扬州,心里打的什么主意,郭嘉难道还会不清楚?其实唐姬也没打算瞒郭嘉,她知道也骗不到郭嘉,因此直接把建议说出来,看你郭嘉怎么办?到底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

  如果郭嘉要是不同意的话,那唐姬也不跟郭嘉一起去了,当然,不仅是唐姬,作为唐姬结拜姐妹的貂蝉,显然也是跟唐姬站在同一条船上的。

  要知道现在的貂蝉已经不是以前的貂蝉了,以前貂蝉绝对是不敢公然违背郭嘉而站到唐姬那边去的,而现在貂蝉的状态是——

  唐姬:“走,貂蝉,今天咱们姐妹一起组队去刷郭嘉!”

  貂蝉:“好呀!”

  郭嘉:“¥%#¥&*¥#……”

  固然,郭嘉也可以强行把唐姬留在家里,然后强行把貂蝉带走,但以这两个人如今的“姐妹情深”,要是郭嘉真强行让她们分开的话,估计两边他都无法放心了。

  所以,这个本来完全可以不必放在心上的唐姬,如今拉上了叛逆期的貂蝉,也成为了足以让郭嘉头疼的人物。也亏得在想出要去找左慈的时候,郭嘉就已经冷静了下来,要是以郭嘉前段时间的那种状态的话,唐姬敢这么做,早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了!

  再加上人不是没有感情的生物,跟唐姬在同个屋檐下一起生活了这么久,郭嘉不可能像唐姬心中想的那样,完全无视她的个人感受。如今郭嘉府中,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死了,貂蝉的义父王允死了,不说出于同情心,就是为了郭府的和谐稳定,郭嘉也没道理会去拒绝唐姬想见父亲的这么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

  而且到时候,唐姬承了郭嘉的情,也不会跟别人说郭嘉的坏话,那郭嘉干脆就直接把唐姬交给她父亲,彻底扔了这个包袱。

  最后就要说曹溪了,曹溪此人,脾气不好,心高气傲,有心机,更有野心。于私,曹溪想要蔡文姬那正妻的位置,这一次蔡文姬铁定不能跟郭嘉一起去了,这绝对是曹溪趁机拉近跟蔡文姬之间差距的天大好机会啊。只要能呆在郭嘉身边,朝夕相处,那就有机会增加她自己在郭嘉心里的重量。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无法拆散的姻缘,只有不够努力的小三!有个故事讲得好:男的给女的写了一千封情书,最后女的嫁给了那个送信的!

  都说距离产生美,结果异地恋往往都是以分手为结局。很明显曹溪现在就是想利用这种机会来上位了。

  然后于公,就算曹操不可能专门吩咐,曹溪作为曹操的女儿,跟在郭嘉身边,肯定也会主动起到监视作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49章 等着你回来

首节上一节108/2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