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486节

再说,朱由检也不清楚以后的帝王会每一代都是合格帝王,有个合法的宰相至少要好一点,至少能有个内阁首辅和帝王一起承担帝国的责任。

这样可以避免以往的内阁首辅只顾着混日子,甚至只一味讨好皇帝和官集团的现象。

朱由检所设想的内阁首辅当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推行一个帝国在政治方面进行改变的而不是循规蹈矩。

在张居正以后的内阁首辅便是如此,既讨好整个官集团又迎逢着皇帝,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使得帝国处于停滞状态。

当内阁首辅的人往往是善于左右逢源的人。

而现在,内阁首辅被直接规定为官集团之首,所有行政系统的官皆是内阁首辅的属吏,内阁首辅自然也不必去讨好官集团。

又因内阁首辅是由皇帝任命,因而基本内阁首辅和皇帝的政治观念当是一致的,皇帝若想保守自然是选保守的人当内阁首辅,皇帝若想激进自然是选激进的人当内阁首辅。

同时,又因为内阁首辅掌控了官集团也可以更加容易凝聚官的力量推行新政,也可以去抗衡整个武官集团。

当然,这并不是说武官集团依旧会被官压制。

武官也有自己的央机构便是大元帅府。

大元帅府的最高统帅是皇帝本人。

而军队的指挥权与调兵权皆已由大元帅府控制,也意味着,武官打仗将不再听从兵部调配,武官也不再从属于官,即便是军队里的职人员也都只接受大元帅府的军令。

大元帅府的官员任命也不走内阁控制的吏部和兵部。

大元帅府有自己的组织部即总政治处。

但大元帅府没有除了皇帝外是没有最高统帅的,即便是枢密使此时也已被朱由检撤掉不再设立。

但大元帅府有自己的部门如同以前的六部衙门一样,事实相当于军0事委0员会,而朱由检是主席。

但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即三法司是不隶属于内阁与大元帅府的。

但他却掌控了大明的立法权与司法权以及检察权,从某种意义来说,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和内阁与大元帅府是并立的。

除皇帝本人外,任何一个帝国官员不可能在掌控部分军权的同时还掌控司法权以及检察权和行政权。

但大明并没有完全实现司法独立。

大元帅府内部还有军法官,而皇帝自己还有东厂和锦衣卫。

不过,朱由检正在努力让除了大元帅府内部犯罪人员交由三法司处理,但对大元帅府体系官员的监督则没有交给三法司而是交给了锦衣卫。

大元帅府体系的官员只能皇帝自己的人去监督其贪腐情况,即便是三法司的官也没有权力监督与羁拿大元帅府体系的官员,只能由锦衣卫羁拿再交给三法司后再由三法司的刑部立案、大理寺判决,都察院监审。

但锦衣卫只负责对军队和监督和对外军事情报的管理,不再参与对行政与司法系统的监督,而对行政和司法系统的监督则只由东厂负责。

锦衣卫和东厂依旧是朱由检加强皇权的左右眼睛,一只监督军队,一只监督行政与司法。

现在的大明再以官武官来区分帝国官员明显已经不适合。

毕竟在大元帅府代表的军队里也有官,而在内阁控制的兵部里也有武官,卫所兵依旧是属于兵部但已经只充当维持地方治安的角色,甚至在三法司里也有武官。

大明帝国现在已经是一个近代化的资本帝国,在皇帝之下也已实现三权分立,自然帝国官员也以三种不同权力性质来区分。

帝国的官员们已经在适应这种变化。

随着范景和高弘图两次组阁,以及大元帅府在军事统筹与指挥的完美发挥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等对战犯等的独立审理,皆已让大明帝国的官员们适应了这种统治方式。

“从崇祯二十四年开始,大明取消战区制,以原有的承宣布政使司为基础改为省,恢复甘肃省,省内依旧保留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省设巡抚,巡按!巡按向巡抚与都察院负责,都指挥使司官员由大元帅府选命且向大元帅府负责,按察使司只向刑部负责。”

“另外,设云贵、四川、两广、湖广、闽浙、南直隶、北直隶、蓟辽、山西、陕甘等地设战区总督与总兵,总督与总兵皆由大元帅府任命,领驻扎于这几处战略区域的近卫军兵马,各省都指挥使向大元帅府负责便是向该所辖区域内的总督与总兵负责。”

“在崇祯二十四年三月以前,大元帅府、内阁、刑部、都察院完成各省所属机构建立与官员任命,崇祯二十四年三月开始重新选举内阁首辅,由各省巡抚和各战区总督以及两京堂官为候选人,向朕陈诉竞选内阁首辅理由,朕将于五月宣布新任内阁首辅人选,以后内阁首辅限制期限,每五年一届选举,不得超过两届连任,即不得超过十年,以避免帝王专宠一人,出现权臣!”

569.第567章 大明已准备重新开始

朱由检的话刚一落,整个大殿内的武百官都皆感到颇为震惊。

“明年三月要开始重新选举内阁首辅”。

马士英与阮大钺互相看了一眼,各自把这句话在心里默念了几句。

高弘图和华允诚也都没想到陛下会在北京刚刚收复的时候提出要在明年三月重新选举内阁首辅。

华允诚本来还想建言陛下撤销内阁统管吏部和六科廊言官的权力,以避免内阁专权,理由便是这样并非是祖制,当然真正的原因是他一个吏部尚书本来是可以和内阁分庭抗礼的,但如今却成了内阁下属机构。

但一听陛下要重新选举内阁首辅,华允诚不好再说什么了。

作为兵部尚书的阮大钺也本来是想建言撤销大元帅府,重新分设五军都督府,武官任免与调兵权等回归兵部。

毕竟这是大明以往的制度,按理江山已经重新归于统一,战时的机制本该结束才是。

但阮大钺没想到的是自家陛下没有撤销大元帅府的意思,反而把地方军权也归于了大元帅府。

高弘图本来还挺高兴,让内阁继续统管行政,他这个内阁首辅自然依旧做名副其实的宰相。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陛下直接来了一个明年三月重新开始选举内阁首辅,也意味着,他明年五月如果不能选连任的话,他将离开内阁首辅这个位置。

但高弘图其实还是想继续为大明发光发热的,毕竟大明刚刚实现山河重新统一,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他不想这么快来个急流勇退。

可以说,朱由检现在这个旨意让整个官集团心里都不是很舒服,他们本以为可以趁着北都收复后可以让帝国权力重新回到官手,但他没想到陛下在他们请求恢复祖制以前以太祖梦所授为由定死规矩。

如今,不但削掉了他们官的军权,还给他们官安排了一个头头。

官集团是不喜欢自己被内阁管着的,因为那样是不自由的,以后他们只能跟着内阁的命令从事,而皇帝操控了内阁可以直接操控他们。

不但如此,官与武官的区分已被模糊掉,在大元帅府武官管官,在内阁官管武官,以往的贵武贱也不复存在。

但现在朱由检刚刚收复北都,皇权威望最高的时候,官们心里再不乐意也只能接受。

而武官们自然是高兴的,他们现在可以不用被兵部的官们管着了,见了内阁和兵部的官也不用再点头哈腰。

“现在外官不分武,只有军政两个分别,地方与央军政官员任命完毕后,内阁立即着手恢复北方政治经济秩序,从大元帅府手里接管地方政权,大元帅府立即着手确立明年军事计划,同时都察院各省巡按务必巡察地方,严查贪污腐化之风,大战刚刚结束,天下太平,有的人难免有所懈怠!大元帅府也是如此,总军法处不可有丝毫松懈。”

朱由检在收复京师后的第一次大朝便以此结束。

首节上一节486/5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