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便念诵起了原文:
“(福)奉始皇命,镇六国魔军于邙山。然魔军乃妖眚之所化,寻常法门难灭。故仿酆都建制,设假阴司以困之.”
“假阴司以三才为基:天位随侯珠,人位三皇木,地位”
金眼冯的声音突然停住,眉头紧锁,“这里被刻意磨损了。”
说着,继续往下读:“六国术士以妖眚炼魔兵,若强镇之,反噬更甚。”
“蓬莱无药,瀛洲无仙,东渡难返,然秦法酷烈,吾惧始皇派人追杀,故留破绽于‘人位’灵木,破始皇九鼎神州大阵,虽心中难安,但求自保…”
“好个妖贼!”
听到这儿,阴九歌顿时满脸杀机,“果然是这厮捣鬼!”
“什么求自保?真要害怕,岂会故意将这东西留下,分明是暗中指点,上面可曾说了求仙路与九鼎之事?”
事关重大,他也顾不上遮掩。
金眼冯晓得厉害,又仔细看了一遍后,苦笑摇头道:“前辈,您想知道的事,恐怕在另一份‘求仙路’竹简上。这上面只说了假阴司之事。”
“‘随侯蛇珠’,以勾连邙山与黄河以及中龙脉,一旦六国魔军脱困,宝珠为镇压魔军,必然会引动龙脉,只要时机恰当,便可引出豫州鼎!”
“老夫明白了!”
阴九歌脑中灵光一闪,咬牙道:“这徐福真是好手段。”
“随侯蛇珠乃钓饵,邙山龙脉化为钓竿,六国魔军都被他利用,成了牵引豫州鼎的力量,只要后世有人贪图宝鼎,就可顺势而为。”
“王玄谟抓走六国后裔,为的不是镇压魔军,而是控制时间!“
“清明,就在明日!”
李衍若有所思道:“咱们提前了时间,是否破坏了他计划?”
“怕是没那么简单。”
阴九歌皱眉道:“眼下二者还在下方僵持,若置之不理,随侯蛇珠不断牵引龙脉地,豫州鼎迟早会被钓出,若是毁了大阵,魔军便会脱困,届时.“
他的话还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伴随着金属碰撞的清脆声响。
“有人来了!“
吕三低喝一声,小白狐从他肩头跃下,警惕地竖起耳朵。
李衍则迅速收起竹简,手按在断尘刀上。
透过弥漫的血雾,他看到一队身着道袍的人影正快速接近。
为首的是一名须发皆白的老道,手持拂尘,眼中杀意凛然。
“是上清宫的人!”
金眼冯面色微变,“看那架势,来者不善啊…”
转眼间,那群道士已经逼近。
大致一数,至少有五六十人。
相比青城当然不如,但这么多术士,也是一股不小力量。
道人们满脸杀机,很快就呈扇形将众人包围。
“何方贼子,胆敢破坏帝陵!”
为首老道一声厉喝,拂尘直指李衍,“可是你们掘了景陵,引动这赤眚之灾?”
李衍眉头一皱,沉声道:“前辈误会了,是邙山妖人所为…”
“住口!”
老道根本不听解释,拂尘一挥,“邙山乃我玄门圣地,上清宫镇守,哪来的什么妖人,尔等手持盗墓所得,还敢狡辩!”
“众弟子听令,拿下这些贼人!”
话音未落,二十多名道士便同时拔剑。
哗啦!
吕三和李衍,直接抬起火枪。
“哈哈哈…”
老道气极反笑,“新式火器,以为只有你们会用?”
说罢,伸手一挥,后方道人们也齐齐抬起火枪。
但话未说完,脸色就变得僵硬。
只见武巴扛着虎蹲炮对准了他们……
第641章 鬼帝踪迹
虎蹲炮一出,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上清宫的道人们有些懵逼。
他们当然知道这是火炮,甚至看得出来,不是寻常玩意儿。
毕竟这个时代,大家都在求变。
梅山法教弄出火铳法,神州玄门几乎全部跑去交流,他们也重金购买了不少,还专门从衙门请人操练枪法。
问题是,江湖争斗用枪就算了。
拿个火炮算怎么回事?!
一时间,那些持枪的道人也有些手足无措。
反观李衍一方,全都眼神冷漠,杀机汹涌。
他们自关中开始闯荡江湖,大小战役不知有多少,手上人命都快数不清。
按江湖说法,刀头舔血的见了他们,都得跪下叫爷爷。
不会好好说话,那就先打了再说。
见他们模样,上清宫为首的几名老道,心中也是一寒。
老道们经验丰富,知道碰上了硬茬子。
但若没个说法,今日之事传出去,上清宫肯定会被耻笑。
中间为首的老道,道袍上绣着雷纹,正是上清宫监院丹清子。
望着武巴手里虎蹲炮,他三角眼一瞥,忽然冷笑道:“还说与你们无关,拿着如此火器炸毁陵寝,瞧你们也是玄门中人,莫非敢做不敢当?”
一旁的阴九歌看不下去了,厉声道:“上清宫也算玄门正教,怎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广灵子老道呢,叫他出来,老夫倒要问问,他都教的什么徒弟!”
丹清子眼睛微眯,“师尊早已仙去,阁下是…”
阴九歌冷声道:“老夫阴九歌。”
丹清子淡淡摇头,“没听师尊说过。”
阴九歌气笑了,“好好…好个上清宫。”
他是老一辈玄门高手,甚至比竹林六闲年纪都大,虽说低调行事,但一些江湖老人也认识不少,没想到故交徒弟竟不认得,还一副别攀交情的嫌弃模样。
就在这时,后方的“金眼冯”连忙站出来,焦急拱手道:“误会,都是误会。”
“丹清子道长,我是洛阳的‘金眼冯’啊,去年正月十五,王府宴会中还与您说过话,在下可以作证,此事确实是妖人…”
“住口!”
丹清子脸色骤变,“贫道知道你,涉嫌洛阳纸人案,还私自逃狱。”
说着,满眼阴沉看向众人,“依贫道看,你们便是妖人!”
“金眼冯”闻言吃了一惊。
在他印象中,这丹清子平日都是一副温文尔雅,有道之士的模样。
怎么现在如此不通情面?
他不知道的是,因为邙山地脉震动,上清宫毁了一炉宝丹。
不说灵材难弄,就是时间也赶不上。
丹清子正憋了一肚子邪火,自然难以理喻。
“真是个糊涂蛋!”
李衍没了耐心,冷声道:“洛阳城将有大劫,帮不上忙就滚一边去,再聒噪,老子先送你们见三清!”
“哈哈哈…”
丹清子也是一声冷笑,“贫道也想看看,你们这帮妖人能否离开豫州!”
“住手!诸位且住手!”
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山道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只但十余骑疾驰而来,当先一女子身着大红袍,正是龙门客栈裴娘子。
马蹄尚未停下,她已纵身而起,踩着马头,一个漂亮的燕子抄水落地,拱手高声道:“诸位且慢动手!丹清子道长,此事另有隐情!”
丹清子眉头一皱:“裴掌柜,河洛商会也要插手玄门恩怨?”
面对这玄门前辈,裴娘子也不敢施展她那话术,正色拱手道:“前辈,这几位便是十二元辰,想必您也听过。”
“他们前来豫州,乃是解救自家兄弟,且暗中调查纸人案,上邙山也是为了此事。还有,伊河浮出‘收魂船’,出自一个古老邪道阴符宗,此事必然与他们有关,上清宫若此时内斗,岂非让邪祟坐收渔利?”
“阴符宗?”
听到这三字,丹清子心中一突。
说话间,河洛商会的其他人也已赶到。
“地听弦”岳三耳也在其中,看到李衍后,自是拱手相见。
而且他居然认识阴九歌,满脸惊喜,以晚辈之礼叩拜。
冥教少在玄门江湖露面,但在这些市井之间,尤其是以红白喜事为生的术士之中,却是大名鼎鼎。
岳三耳也算老前辈,但阴九歌却是他偶像。
听着众人叙旧,丹清子眼神阴晴不定。
他大多时候都在洛阳本地活动,更喜欢与达官贵人交往,确实不知道阴九歌。
但冥教的名头,还是清楚的。
尤其这十二元辰,因为成都之战,更是名扬天下。
他一心炼丹,没想到洛阳竟来了这么多过江龙。
想到这儿,他瞥了一眼远处塌陷的景陵,“这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衍懒得理会,阴九歌则上前一步,沉声道:“可知九鼎之事?”
说着,将前因后果讲述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