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853节

  二郎真君的排位,赫然也在其中。

  为首者,是名穿狐裘的胖老汉。

  他一边点香添油,一边扭头感叹道:“当年蜀中大疫,腊月三十日老夫差点饿死,偷了真君爷爷的贡品吃,才活了下来,至此每年三十都要供奉。”

  “你们记住,即便老夫去了,规矩也不能丢!”

  “是,父亲!”

  “是,爷爷!”

  下面的儿孙辈们连忙点头答应。

  李衍见状,低声笑道:“这可是个虔诚的,前辈有没有帮过他?”

  谁知,杨承化却只是淡淡一瞥,“虔诚有个屁用,泥胎二郎不搭理,我也不会。”

  正在李衍疑惑时,下面的老者又烧香叩拜道:“真君在上,保佑我开春盐引多批三成…”

  原来是个盐商。

  李衍一听,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

  成都府的盐商,可不是什么善人。

  李衍进城时就听过,他们不仅习惯缺斤少两,还以次充好,行业风气不正,成都百姓深恶痛绝。

  若非如此,盐帮前两日举动,也不会赢得百姓称赞,听说还有盐商纠结了一堆人冒领,还从百姓手中低价收购。

  贪得无厌,连盐帮的人都看不下去。

  这一家子锦衣玉食,不知是吸了多少人的血。

  许是听着胖老头声音有些厌烦,杨承化眉头一皱,再次灌了口酒,随后掐诀猛然一喷。

  呼~

  酒雾翻涌而出,这满满一大家人,连同那些仆人侍女,全都像醉了一般,扑倒在地。

  像是某种咒法,掺杂了香火神力…

  李衍还在琢磨其手段,杨承化却已跳了下去,径直来到那几桌酒席前,哈哈笑道:“他吃我贡品,我就吃他酒席,来,干!”

  说罢,拍开一坛子酒,把几个桌子上的炖羊肉全端来,大吃大喝。

  “干!”

  李衍也拎起酒坛,猛喝一大口。

  二人喝酒吃肉,也不废话。

  在这腊月三十的晚上,鹊巢鸠占,不管不顾,竟莫名让人有股子畅快劲。

  不知不觉,地上就滚满了空坛子。

  别说这杨承化已经喝了不少,就连李衍,也有了七八分醉意,扯开衣领子,眉宇间多了丝肆意。

  二人摇摇晃晃,找来笔墨。

  杨承化满脸笑意,在那胖老头的脸上,写下“当年贡品,爷爷今日取回。”

  李衍则在前门屏风上写下:

  拜神不如拜心,求财不如求德。

  祸害了一番后,二人才满意离开。

  借着几分醉意,他们在城中四处乱逛。

  在文殊院巷,他们看到药铺檐下吊着盏气死风灯,风雪之中,裹蓝布头巾的妇人跪在门前,哀嚎苦求:“李神医,求您救我儿一命…”

  “大过年的,哭什么丧!”

  满脸醉意的伙计推开门,骂骂咧咧道:

  “就不能等明日吗?”

  “我儿已经咳了一整天。”

  “也罢,但酬金要翻倍。”

  “我…我钱不够。”

  “没钱看什么病!”

  伙计大怒,咣的一声关上门。

  不等老妇多说,周围便狂风大作。

  待她再睁眼,手里已多了颗药丸,还有一锭银子,耳边还传来个声音,“回去吧,莫与人说,药丸热汤送服即可。”

  “多谢仙人!”

  老妇满脸欢喜,连忙离开。

  看着对方风雪中离去的背影,李衍乐道:“前辈可真够大方的,那是肺咳灵药吧。”

  “有个妖道想杀我,抢的。”

  杨承化满不在乎,摆了摆手。

  这人好像是已经彻底醉了,听着脑中传来的信徒声音,在成都府中到处乱逛。

  他们装神弄鬼,吓了心怀歹意的恶人。

  碰到心善之人,则能帮就帮。

  这一夜,成都府中怪事频发。

  不知不觉,两个时辰就已过去,二人也是又喝了不少,糊里糊涂又跑到城外,来到江边。

  此地也有间小庙,同样供奉着二郎神。

  庙不大,平日也没人看守,因此显得有些破败,但在这腊月三十的晚上,却亮着烛火。

  只见十几个衣着破烂的汉子,正在雪地里跺脚,随后拎着糍粑劣酒,恭恭敬敬上供叩拜。

  前方老者颤声道:“二郎爷爷,开春拉纤过鬼见愁滩,若得平安,给您供三斤羊头肉!”

  “哈哈哈!”

  后方汉子们顿时哄笑。

  一人乐道:“王头儿,你去年许的羊腿还没还呢,今年就又欠下了?”

  “去去去。”

  老头摆手道:“二郎爷爷知我心意,又岂会嫌我穷,总有一日,老头子我会还上的。”

  众人祭拜后,又嘻嘻哈哈说笑离开。

  杨承化乐了,“这几个人,说他们虔诚吧,烧香从来没个正形,说不敬神吧,年年都不落下。”

  “你说,这拜的叫个什么神?”

  “香火又不是买卖。”

  李衍已然有几分醉意,直接摇头道:“老百姓拜的,是走投无路的念想,是绝处逢生的盼头。”

  “人这短短一生,所求甚多,很多时候拜神,不过是求个心安,做做样子…”

  说着,又狠狠灌了口酒,想起这一路来的所见所闻,摇头道:“有人说,求神不如求己,但世间哪有那么多峰回路转,绝处逢生?”

  “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无非是把骨子里的韧劲捏成泥胎,再借着香火,把这份心气儿,一代代传下去…”

  杨承化听罢,也陷入了沉默。

  半晌,他才开口道:“照你这么说,泥胎还有个用,我把这千年的香火拿了,又算什么事?”

  “不知道。”

  李衍挠了挠头,“想那么多做甚,千百年后你的故事依旧在,百姓依旧有个念头,就够了。”

  “就这么多吗?”

  “应该…就这么多吧。”

  “那你这这修行,又为了求什么?”

  “不知道,先走着再说吧,人活一世,不走到最后,谁又知道自己到底求的是什么…”

  甲辰年未,乙巳年初。

  一人一神于江边小庙,借雪下酒至天亮…

  …………

  五更梆响,万户启扉。

  新的一年到来。

  神州大地,各地初一习俗不同。

  若是长安一些富户,必然要让朱衣童子执桃符,立于台阶前,家中老妪以柏枝蘸屠苏酒洒户牖。

  待鞭炮声响,便会高声道:

  “元日纳百福,邪祟避三舍。”

  此乃长安古法,谓“柏酒驱傩”。

  而在成都府,则有比拜年更重要的事。

  这一日早上,百姓往往会根据天干地支,确定喜神方位与吉时,前往武侯祠祭拜。

  谓之“喜神游方”。

  按照往年的规矩,会请城里的诸多戏班子,以锣鼓开道,演奏《朝天子》开路。

  后方还有人扮演文官武将,刘关张与诸葛武侯,沿街道巡游,百姓持香随行,前往武侯祠。

  这是成都习俗,也是远道而来的戏班子,开年挣的第一笔钱。

  若是碰到了慷慨富户,更少不了打赏。

  成都府的百姓,正在担忧今年会不会如期举行时,成都府的大门却已轰隆隆打开。

  王府侍卫策马穿街,高声道:

  “今年喜神游方,王爷亲自引路!”

第583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轰隆隆!

  黑马踏碎长街积雪。

  血色披风飞舞,神火枪背在肩头。

  空中黑鹞上下翻飞,掠过积雪的屋顶。

  黑翎卫最大优势,还是在白天。

首节上一节853/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