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825节

  毕竟此事太过骇人,胡乱泄露,说不定会引发什么后果。

  “父王已被害了?!”

  萧景洪猛然起身,脸色阴晴不定,喃喃道:“怪不得,这些年对我越发冷淡…”

  “鬼教赵长生!”

  明山子同样满眼震撼,咬牙道:“京城已传来消息,让各地搜查此妖人行踪,掌教也特意吩咐过…”

  “十年了,此人布局竟如此之深。”

  说罢,咬牙道:“此事不可大意,郡王千万别乱来,贫道这就回青城山搬救兵。”

  “闹不好,成都府怕是有大乱,援兵未至,诸位暂且按兵不动。”

  沙里飞也连忙开口道:“我们今日前往码头,听到一件事,西南战事已经平定,杨家的余孽正被押往成都,说要从这里前往京城。”

  李衍沉声道:“多半是御史布局。”

  “无妨。”

  明山子沉声道:“蜀王既然已经被害,定不定罪已无关紧要,到时我青城山会作证。”

  “荡平成都妖雾,便是郡王即位之时。”

  “诸位,保重。”

  “前辈保重。”

  明山子显然很急,交代一番后便连夜离开了王府。

  李衍也和沙里飞等人,回到竹林小筑。

  “今日可顺利?”

  刚回到房内,李衍便让王道玄祭起“如意宝珠”,沉声询问。

  “还行。”

  沙里飞将房间内一片帆布掀起,下面是整齐的两个木箱子,特意用了油纸包裹。

  “成都府衙的人很好说话,我们拿着你的令牌,八卦门的弟子上来帮忙,多弄了些火药…”

  “茗香阁也去了,那位前辈还在养伤,听他说,剩下几位估计过年后就会赶到…”

  “江湖上最大的消息,便是蜀王举办的那场比武,来了很多玄门中人…”

  李衍此时也隐约有所猜测,沉声道:“蜀王多半已被卢生夺舍,弄这场比武就是掩饰,让一些人能够进来。”

  “比武定在十五,那天肯定会有大事。”

  “十五…”

  王道玄听罢,若有所思抚须道:“龙女聚香火,也是在十五,不知有何用意。”

  “如今成都府妖人汇聚,若有青城山前来支援,还好说,但万一出事,怕是难以兼顾。”

  “不急。”

  李衍沉思了一下,“这些天,我继续打听情报,尽量弄清楚那些妖人计划。”

  “老沙,你负责联络侯宣,安排那日仪式的人手,尽量万无一失。”

  说罢,面色凝重道:“诸位,这次怕是要闹大,有什么厉害玩意儿,就全拿出来吧。”

  众人纷纷点头,皆满脸肃容。

  自闯荡江湖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复杂的情况,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必有一番殊死搏斗。

  不知不觉,窗外又飘起了盐粒雪……

第566章 扫尘日,宗师旧事

  腊月二十三祭了灶,二十四便要“扫尘”,寓意扫尘除秽迎神纳吉。

  成都府的百姓,称这天为“交年节”,当地风俗志载:“腊月廿四日,户皆扫舍宇,去尘秽,备酒果祀灶。”

  不仅为清洁,更有“除旧迎新”之意。

  就连用的扫帚,也有说法。

  成都人用竹枝扎长帚,称“扫年帚”,扫屋后将扫帚与旧物焚于灶膛,寓意“送穷”。

  “扫房必择吉方起手,先扫主梁,‘扫霉运当头’,忌从门往外向屋扫,免得‘财气外流’……”

  王道玄一边清扫,一边说道:“咱们北人重祭灶,蜀地重‘交年’,都是古楚传下的习俗。”

  王府有仆役,但王道玄还要坚持清扫。

  按他的说法,是四海漂泊,南北为家,人虽在外面,但这些也不能断。

  没点仪式感,过节也就没了味道。

  李衍等人也不反对,他们这个队伍,大多是孤家寡人,凑在一起,他是首领,但王道玄更像是家长。

  一番忙碌后,又吃了早点,便各自忙碌。

  按照昨晚的分配,李衍去探查消息,沙里飞去联系侯宣,剩下的则待在竹林小筑。

  毕竟,他们还接了保护萧景洪的任务。

  明山子一走,他们就成了主力。

  吕三警戒防御,中距离攻击,武巴近战护法,王道玄设坛控场,再加上杜门一帮弟子,足以应付大部分情况。

  李衍离开郡王府,来到大街上。

  扫尘之后,距离过年也剩不了几日,成都街头年市越发热闹,到处都有售卖门神、桃符、年画,爆竹声不绝。

  从今日起,就连官府也会暂停诉讼,民间称“封印不理刑名”。

  李衍毫不犹豫,往茗香阁而去。

  蜀王府的情况有些复杂,里面不仅有“鬼戏班”的高手,还藏了下凡仙人转世。

  而且蜀王,已被卢生附身。

  那是历史上有名的方士,存活的年头,比赵长生还久,谁知道有多猛。

  没有确切把握前,李衍不计划再招惹。

  当然,昨晚收获也算不少,从“鬼戏班”二人对话来看,目前的蜀王麾下,修士主要有两方人马。

  一是之前收拢的西南邪道。

  二是雇佣的“鬼戏班”成员。

  “蜀王”已与拜龙教翻脸,“鬼戏班”的人,也不是什么好鸟,因利而聚,互相算计。

  此事,估计可以利用一番。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弄清对方要干什么。

  这么大动静,李衍不信找不到破绽…

  …………

  成都府城东,比其他区域更热闹。

  此地原本就三教九流汇聚,因为成都灯会和比武的事,又涌来大量江湖艺人和玄门术士。

  街边酒馆,没有丝毫歇业的念头。

  依旧是酒旗飘扬,划拳声不断传来。

  昨晚一场风雪,今日仍未停歇,街上人流往来,还有拉着牲口贩卖的百姓,将积雪踩成了烂泥,人声鼎沸,骡马喧嚣。

  李衍之前已来过,自然轻车熟路。

  他很快察觉到,此地的江湖中人,比上一次来时更多,其中不乏道行两重楼的术士,或达到化劲的武夫。

  可别小看这一点。

  虽然比起如今的他,是大大不如,但在地方上,都堪称土大王,和以前咸阳的周老猴子差不多。

  说一声群雄汇聚,也不为过。

  事情比想象中的更复杂…

  李衍眉头微皱,将斗笠压低,穿过大街小巷,很快来到茗香阁外。

  “李公子,这边请…”

  看门的小二早已记住了他,远远看到便迎了上来,将他请入茶楼。

  即便过年,茶楼内也有不少人。

  有点出乎意料的是,舞台上是一帮道士吹笙箫、打渔鼓,唱步虚词。

  “文昌帝君,紫府高真。玉册金书,掌桂籍于九天,朱衣白马,降文光于三界。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文昌梓潼,更生永命天尊…”

  这是文昌帝君礼赞。

  蜀中两大神,一位是二郎真君,另一位便是这位文昌帝君。

  神州大地,素有北拜孔子,南拜文昌之说,如今早已流传到全国各地,甚至比二郎真君更有名。

  似乎是察觉到李衍诧异,小二连忙上前低声道:“有商贾想托人办事,知道对方儿子正在京城赶考,便特意请人演奏。”

  “李先生,随我来吧…”

  说罢,就带着李衍穿过前堂,去往后院。

  他们没发现的是,前厅二楼包间内,一双眼睛偶然间扫到李衍背影,眼神顿时变得凌厉…

  来到后面小院,李衍顿时闻到一股怪味。

  这味道,像是茶叶和药汤混合。

  甚至,还有蛊虫的味道。

  李衍眉头微皱,进入小院。

  但见竹林六闲之一的梁玉,正在正在熬煮药汤,使用的药罐非常古怪,乃是黄铜制作,上面各刻有符纹和凹槽。

  铜船中央凹槽内,有条类似蚯蚓的古怪小虫,正在疯狂扭曲,两侧分别是茶汤与药汤。

  梁玉死死盯着药船,双手不断掐动法诀。

  随着炉火沸腾,药汤与茶汤也咕嘟嘟冒泡,顺着纹路不断蔓延,向中央汇聚。

  到了药船中央,已成漆黑粘稠液体。

  那条奇怪的蛊虫被烫的扭曲,疯狂吮吸粘稠液体,身躯也越变越大。

  等药汤茶汤熬干,蛊虫也变成了圆球,并且外皮迅速被铜药船烤干。

  李衍如今已知晓这竹林六闲外号。

  梁玉不仅懂茶,还是兼修“岭南茶蛊”与“湘西草鬼婆”法门,外号“茶蛊娘”。

  这种炼药的法子,简直闻所未闻。

首节上一节825/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