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761节

  一夜大雪,山路更加难行。

  那些个大货车,时常便会陷入雪地打滑。

  这种时候,就显出了武巴的能耐。

  他神力惊人,用手一推便能轻松解决,乐得镖局众人连连道谢。

  看着忙里忙外的王镖头,李衍心中一动,上前低声询问道:“王镖头,打听个事,你可曾见过,很多女子拎着花篮汇聚?”

  梦境中的景象,在成都。

  如果是什么特殊传承,说不定王天佐见过。

  出乎李衍意料,王天佐毫不犹豫开口道:“当然见过,李少侠说的是‘花朝会’吧。”

  “是‘花朝会’?”

  李衍来了兴趣,“王镖头还请细说。”

  他倒是听过“花朝会”,当时看守龙女的道人,请他们前往青羊宫做客,便提到过“花朝会”。

  李衍以为就是个普通节日,并未在意。

  现在看来,还没那么简单。

  王天佐见他询问,也是谈兴大发,“李少侠应该听说过,成都府以蜀锦闻名,当年诸葛武侯借蜀锦壮大蜀汉,且专设‘锦官’一职。”

  “所以自古文人墨客,常用‘锦官城’,代替成都之名。”

  旁边的王道玄点头笑道:“这个贫道知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名言佳句数不胜数。”

  “道长学识不凡。”

  王天佐拍了个马屁,继续说道:“但除了锦官城,成都府还有‘蓉城’一说。”

  “当年后蜀主孟昶钟爱木芙蓉,便下令城中遍种木芙蓉,每至深秋,芙蓉盛开,四十里锦绣如画。”

  “能做到此事,一来是因孟昶贤明,深受百姓爱戴,二来是因成都百姓爱花。”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为百花生日,因此称为‘花朝节’,成都百姓要赏花游玩以示庆祝。而这一天,也是老君诞辰,因此格外隆重。”

  “青羊宫,会有盛大庙会法事,附近也有蜀地最大花市,‘花朝会’时,格外热闹。”

  “这一天,百姓纷纷簪花。各地都会挑出出色女儿家,打扮成十二月花神,花神巡游,祭拜百花仙子。”

  “李少侠说的,应该就是此事。”

  “原来如此…”

  李衍听罢,若有所思。

  龙女手提花篮,应该与其前世有关,说不定生前便是巡游的花神之一,因此能借这股力量,重新汇聚香火。

  农历二月十五…

  正好在青城山开窖大会之后。

  但想做到此事,也没那么容易。

  这是在与那私自下凡的人,争夺机缘,蜀王府若与其有关,肯定会百般阻止。

  但建造龙女庙,又离不开本地支持。

  看来要想办法提前布局。

  想压过蜀王府,难啊……

  想到这儿,李衍脑中忽然浮现出一个身影。

  按照得到的情报,那私自下凡之人,有赵长生等人配合,龙女只是受到牵连。

  他们真正要抢夺的,是二郎真君机缘!

  虽不清楚,这些人到底要抢什么,但完全可以和二郎真君转世联合,共同应对!

  至此,一个计划在李衍脑中形成。

  青城山一行后,便潜入成都,寻找二郎真君转世,联合起来应对此劫……

  但二郎真君行踪神秘,不一定在成都。

  都江堰那边,肯定有线索!

  想到这儿,李衍故意拉在后面,召集几名同伴,将此事讲述了一番。

  “我去吧。”

  吕三直接开口道:“青城山上人多,我又不是道家,上去了不自在。”

  沙里飞也沉思了一下,摇头道:“我跟着去,上山后我也干不了什么,武巴也跟着我们,免得上山后被那些道士找事。”

  “如此也好。”

  李衍当即点头同意。

  吕三不擅与人打交道,有沙里飞跟着,武巴护佑,他更加放心。

  定好计划后,众人便加快速度赶路。

  临近天黑时,队伍终于来到灌县附近岔道。

  吕三他们跟着镖队前往灌县。

  李衍则和王道玄,则转道西南,青城山而去…

第528章 剑仙的消息

  大雪初霁,青城山银装素裹。

  白雪压松枝,苍翠与洁白相映成趣,烟云升腾,阳光照射下,宛如一幅水墨画。

  山峦之间古道蜿蜒,雪覆其上,行人罕至,偶有小动物留下的足迹。

  李衍和王道玄,踩着积雪,嘎吱嘎吱在山间行走,观望四周苍茫,心中一片舒畅。

  “好地方啊…”

  王道玄吐了口白气,满脸笑意赞叹道:“青城天下幽,果然名不虚传,冬日也有一番风情。”

  “风情什么的,随后再说。”

  李衍看了看周围,摇头道:“水月庵到底在那儿,这荒山野岭的,也没个人问。”

  来到青城山下,他才发现失算了。

  天寒地冻,大雪封山,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青城山道又不像他前世,有指路牌之类的。

  二人找不到水月庵,竟然还迷路了。

  “要不咱们直接上山?”

  王道玄看了看远处,摇头道:“待会儿天就黑了,青城山下应该有红尘道观,供百姓上香,咱们先去了再打听。”

  李衍沉思了一下,点头道:“也好。”

  他原本想先到水月庵,看看白浣老夫人,再向晓月大师询问山上情况,免得出错。

  但看这情况,也只能先上山。

  二人有了主意,就不再四处乱窜,重新退回大路,沿主道向青城山而去。

  青城山云遮雾绕,远山好似淡墨。再加上冬日阴天不见太阳,临近黄昏时,天色便有些暗淡。

  二人沿湿滑石阶而上,但见远处隐有灯火微亮,一片建筑隐于雪枝之间。

  然而,李衍二人却未急着靠近。

  只见不远处凉亭内,一名道人正盘膝而坐,身后背着长剑,大冷的天,只穿了单薄道袍。

  他看上去,年纪已经不小,面容矍铄,头发有些花白,孤零零守在凉亭内。

  但李衍却丝毫不敢小瞧。

  这种天气,还能在此镇守山门,至少说明其功夫,已经练到寒暑不侵的地步。

  李衍自己,都没这能耐。

  果然,听到二人停下脚步,道人缓缓睁眼,起身后来到跟前,微微施了个道礼:“二位道友,不知上山有何贵干?”

  这道人,早已察觉李衍他们是术士。

  若是普通人,根本不会现身。

  “在下李衍,前来拜山。”

  李衍从怀中取出一封拜帖。

  后面还夹着武当掌教玉蟾子的信。

  道人接过后看了几眼,两声立刻露出微笑,“原来是最近名震江湖的李少侠,贫道在山上,也有所耳闻。”

  “贫道明山子,天寒地冻,少侠请随我来,在建福宫休息一晚,明日再上山不迟。”

  “多谢道长。”

  李衍二人连忙拱手致谢。

  在道人带领下,二人向右侧山道拐去。

  没走多远,便见一座宫阙矗立于峭壁之下,门楼牌坊上,写着“建福宫”三字。

  两侧对联,分别写的是“吹笛天寒玉箫更控青鸾住”,“缘云路近杜老倩除白发来”。

  建筑样式,是典型的蜀地风格。

  见二人似乎很感兴趣,明山子微笑介绍道:“此地相传,乃宁封子真人修炼之地。始建于唐,原名‘丈人观’,南宋改为‘建福宫’。”

  此刻已是傍晚,道观内木鱼声声,传来年轻道人们做晚课的声音。

  “师叔。”

  门口道童看到三人,连忙上前。

  “这二位是上山的道友。”

  明山子微笑道:“去准备两间上好客房,再备些斋饭。”

  “是,师叔。”

  道童离开后,明山子便带着二人进入宫观,简单介绍道:“宁封子真人为青城主神,宫内主祀,还有杜光庭前辈。后面几殿,则分别供奉太上老君、东华帝君。”

  “最近大雪封山,没有客人,客房难免沾染灰尘,要收拾一番,二位请随我来喝点茶。”

  说罢,带二人来到一间静室,亲自斟茶。

  “道长太客气了。”

  李衍微微拱手,心中有些奇怪。

  青城在蜀中的地位,自然不用说。

  他可不认为,自己在江湖上那点名声,就值得别人如此礼遇。

首节上一节761/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