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671节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朱兄,我先陪你瞻仰武侯,随后咱们再去杜甫草堂。”

  几名儒生边谈边走,额头渗出细汗。

  “王兄,听说武侯祠出了命案?”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人死的很惨,就只剩下一张皮,也不知是被什么妖邪所害…”

  “胡说八道,此地乃英烈之所,哪来的什么妖邪,无非是那些愚夫愚妇讹传!”

  “算了算了,不说这个。朱兄,还没恭喜你,鹤山书院,可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

  “都是侥幸,多亏了恩师求情…”

  在他们身后不远处,李衍也缓步而行。

  看着远处书生,他眉头微皱。

  这里的情况有些出乎意料。

  按理说,发生了这种妖邪害人之事,怎么说都要暂时封闭,直到将邪物抓获。

  然而,听那些书生所言,执法堂并未兴师动众,而且还故意混淆信息。

  难不成另有隐情?

  想到这儿,他干脆将斗笠卸下,简单易容,在鼻子下粘了两撇小胡子,和其他游客一样,左右乱看。

  有“龙蛇牌”,即便有术士用神通探查,也只会觉得他是个普通人。

  没多久,汉昭烈庙大门便映入眼帘。

  硬山式屋顶,大门中开,朱红大匾上刻有“汉昭烈庙”四个金色大字,左、右两侧各有一尊石狮,显得威风而又庄重。

  因为是帝陵,且在蜀中地位特殊,所以此地不仅有庙祝,还有百人护陵军。

  还未靠近,李衍便心中一凛。

  他能感觉到,此地香火之气旺盛,在庙宇上空翻涌奔腾,气势十足。

  蜀中关于诸葛武侯的节日不少。

  农历六月初六天贶节,传闻乃诸葛亮祭拜天地的日子,蜀中百姓这天也要跟着祭天地祭祖…

  农历七月二十三,为武侯诞辰,蜀中百姓家家户户都会设置祭台,焚香祭拜…

  到了农历八月二十八,又是孔明祭。

  千百年来祭祀不断,香火旺盛,可想而知。

  武侯已成十分厉害的俗神。

  当然,比起关圣帝君还差一些。

  李衍根本想不通,

  会有什么东西敢在武侯祠内作祟?

  有“龙蛇牌”遮掩气息,他自然不怕,跟在那些书生身后,踏入汉昭烈庙。

  同时,暗中掐动法决。

  几乎是瞬间,浓郁的香火味便涌入鼻腔。

  同时,耳边似有竹林松涛之声,肃穆中带着一丝清爽,令人心情愉悦。

  这地方哪有什么“琴虫”?

  李衍心中越发疑惑,和其他香客一样,从守庙小道童那里,买了一把香,依次在每个大殿进行祭拜。

  首先便是刘备殿。

  乌木灰瓦,梁柱上雕有彩绘敷金祥兽,悬匾大书“明良千古”四个大字。

  随后,又是武侯殿和三义庙。

  至于后方的惠陵,则有兵士把守,禁止任何人靠近。

  上完香后,又在庙内来回转了几圈,李衍看似在欣赏那些碑文,实则已将这里查了个遍。

  两种神通齐上阵,也没发现什么蹊跷。

  就在李衍疑惑之时,远处响起一阵喧哗声,只见几名护陵军士兵,抬着一具尸体匆匆往外跑。

  那尸体白布遮掩,但却塌下去一截,长满老茧的手掌,耷拉在担架外。

  李衍掐诀一闻,顿时血腥气扑鼻。

  他眼睛微眯,没有跟上去凑热闹。

  即便隔着白布,他也能察觉到,那具尸体并非护陵军,而是个身着竹符皮甲的汉子,脑袋破了个大洞,五官内脏及脑髓全部消失。

  这种打扮他见过,正是猎妖人。

  看来,成都城隍庙是暗中派了人来处理,可惜反遭其害。

  尸体从帝陵那边抬来,虽说穿过三义庙后,便立刻进入侧门离开,但还是有不少人看到。

  “真出事了?”

  “怎么又死一个?”

  看到的香客,皆窃窃私语。

  “都乱说什么!”

  伴着一声呵斥,一名捕快带着几名衙役从帝陵那边跑来。

  为首的捕快,身形高达,双目如剑,一看就是公门好手,扫视了一圈后开口道:“有闲人入后山打猎,碰到了山豹子而死。”

  “府尹大人有令,谁若敢胡说八道,妖言惑众,立刻押入大牢!”

  一声呵斥,围观香客连忙散开。

  这捕快明显有些气急败坏,他们可不愿触眉头,况且这里又出了事,还是早点离开为妙。

  很快,庙内的香客就纷纷散去。

  倒是那几名读书人,留了下来。

  其中一白面书生眉头紧皱,上前拱手道:“在下夷陵秀才朱辰,鹤山书院学子,敢问这位差人,此地到底出了什么事?”

  那捕快眼神阴沉,本想训斥,但还是忍了下来,开口道:“你是没听到么,有人被野兽所害,早点走吧,此事与你无关。”

  蜀中另一个庞大的势力,就是儒教。

  神州自古以来,便是“北祭孔子,南祭文昌”。而文昌帝君祖庭,正在蜀中。

  因此,蜀中学子对文昌更加虔诚。形成百姓祭二郎,官员祭祀文昌的格局。

  秀才、鹤山书院学子,无论哪个身份,这个捕快都不太想得罪。

  谁知这书生听到,反而大怒,挺起胸膛开口道:“此地乃圣贤之所,武侯为天下学子所敬仰,怎么与我无关?”

  “是啊,谁说和我们无关?”

  “回去后,定和家父说说此事!”

  几名学子明显以朱辰马首是瞻,见状纷纷叫嚷,又是开口反驳,又是搬出后台。

  “行了行了!”

  那捕快也是心情不好,低声骂了一句,开口道:“你们爱干什么干什么,死了别怪我没提醒。”

  说罢,便带人向尸体离开的方向追去。

  捕快们一走,书生们没了目标,反倒面面相觑,不知该干什么。

  那朱辰当即开口道:“诸位,圣贤之所不容玷污,就让咱们查清此事如何?”

  “好!”

  “我等将来为官,断案之事少不了,正好在这里练练手!”

  这群书生一听,顿时满脸兴奋。

  一帮大傻子…

  李衍心中暗笑,不动声色瞥了朱辰一眼。

  这小子,竟然是个术士。

  多半也是为了“琴虫”而来…

第474章 旁门齐聚

  之前在路上,李衍就看出这书生不对。

  他走路下盘极稳,却又故意出点汗…

  两手始终背在身后,一来显得身形挺拔,有气势,再者就是借大袖掩饰手上老茧…

  谈吐儒雅,却从不多话,但每次都能在关键时刻掌握主动权…

  脸上戴着人皮面具,

  进庙时收敛全身气息。

  演的这么像,多半是出身暗八门中,“蜂麻燕雀”四门的骗子,弄了帮傻书生当幌子。

  白天人乱,估计找不到,还是晚上再来…

  李衍微微摇头,准备离开。

  但就在这时,后面忽然响起个声音,“这位兄台有礼了。”

  李衍眉头微皱,缓缓转身。

  却见那朱辰在几名书生簇拥下,阔步走来,微微拱手道:“看您仪态不凡,且身配兵器,定是位江湖好汉,不知是否愿意协助我等,查清此事?”

  他态度儒雅,笑的十分纯真。

  其他书生则一脸警惕不解。

  这朱辰是夷陵郡有名的才子,还被鹤山书院相中,因此刚来到成都,众人便立刻凑了上来。

  儒林讲究名望,少不了要互相抬举。

  就像他们之中有人到了外地,若有一两个好友,组织宴会诗会,邀来当地士子,才叫有面子。

  若去了无人搭理,岂不是颜面大失。

  那些有钱的商户官绅,也挺愿意包揽此事,沾些文气,给自己家贴金。

  因此,也算是都有利的潜规则。

  儒林名望,也就是这么一点点积攒起来。

  让他们奇怪的是,这朱辰怎么如此冒失?

  明知对方是江湖中人,也不清楚底细,还敢上来相邀,不怕是歹人?

  况且,人家还不一定愿意呢。

首节上一节671/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