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587节

  老妇人的安排,已经很完美,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什么“山中仙”,对他来说不过是阴犯,岘山之上又抄了一窝。

  只不过,有些事不好做得太绝,比如上了武当山,他就装糊涂,即便勾牒有所反应,也当没发现。

  若是惹毛了,大不了再把巫山给扫了!

  …………

  随后的两日,众人就在大昌住下。

  在足够的“巫山神茶”滋养下,吕三的伤,也迅速好转。

  而司命会的人,也在暗中不断忙碌准备。

  她们在大昌多年,自然留下不少暗手。

  终于,连续三天阴天后,天边雷云汇聚,有了下雨的迹象……

  第二更下午

第422章 群女朝山祭

  天空阴暗,雷云低垂。

  整个大昌城,家家户户房门紧闭。

  嘟!

  浑厚的号角声,响彻山水之间。

  吱呀~

  一户百姓家门开启,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的妇女走出,满脸虔诚,手里还端着供品。

  随后,一户户房门打开。

  同样打扮的女子,从家中走出,都端着各色供品,往码头方向汇聚。

  出来的,都是家中已婚妇女。

  未过门的女子,以及男丁则待在家中。

  与此同时,白家大宅也开启房门。

  司命会的女子,皆身着白衣,头戴斗笠,白纱蒙面,手中端着供品香烛,还有几人举着葫芦。

  而李衍等人,也是同样打扮,身着白袍,头戴斗笠,白纱将面孔遮住。

  白袍宽大,他们倒是显不出异样。

  唯独人高马大的沙里飞,还有野人武巴,即便是同样装扮,也有些太过醒目。

  整个司命会的女子,都已聚在此地。

  她们都属于外门,乃白家从各地收养的流浪孤女,约莫有三十多人。

  人虽少,但全是术士,且修得是巫蛊之术,比起那些只剩几人的小派,强横了不知多少。

  队伍之中,唯有老妇人白浣显出真容,身着白袍,外面套着草衣,头戴羽冠,手持拐杖,面涂油彩,一幅典型的巫祝打扮。

  来到码头,全城的妇女已经汇聚。

  见白家的人到来,她们将手中供品高高举起,口中呢喃念颂着神女保佑。

  供品之中,最醒目的,便是一枚葫芦。

  李衍看到后,心中并不觉意外。

  白家此举,相当于脱离司命会,另立门户,因此有些门派禁忌也不再理会,甚至答应王道玄的请求,开放了门中一些典籍。

  当然,只是关于各种玄门秘史。

  所谓司命会,根源来自于兴山县,如今归属宜昌,属于民间教派。

  后来楚亡,秦汉招揽各地巫门入京,经过方仙道之乱,玄门崛起,楚巫随之没落。

  司命会继承了楚巫法统,但实际上,她们的来历更加古老,乃是原始母阴崇拜。

  母阴崇拜为上古之残留。

  如他们在龙潭村,看到“摸瓜送子”习俗,便是母阴崇拜的一种。

  而是眼前葫芦,同样如此。

  女娲、西王母、涂山,应该都是母系氏族,首领巫师皆为女性,所以司命会,也同样都是女性。

  大禹当年,得巫山神女相助治水,而大禹与涂山氏联姻,其中或许就有关系。

  老妇人白浣按照习俗,用葫芦舀水,从周围妇女头顶浇下,口念祝福之辞。

  有司命会的女子,吹奏起了笛子。

  香火袅袅,笛声悠扬。

  做完这些后,老妇人白浣又看了眼周围女子,眼中忽然泛起泪光,苍声清唱道:

  “在娘怀抱三载滚,鬓发熬白数丝根。

  青布为裙白作腰,背负山川几多坳。

  裙长渐短岁月流,山转那山不停休。

  忧女饥寒谁人知,嫁妆筹备心操碎…”

  这是《哭嫁歌》,许多地方都有,既有劝女词,也有哭哥嫂,哭爹娘,骂媒人,种类繁多。

  眼前这些女子,很多都是白浣看着长大,此去一别,怕是再无相见之日。

  周围女子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听到这首歌,难免会想起当年出嫁时,老妇人的祝福,忍不住触景伤情,泪目连连。

  “婆婆。”

  巫朝云和巫行雨拽住她的衣裳。

  白浣最后看了一眼,带人继续前行,眼中已满是坚定。

  两个外孙女,她一定要保住!

  码头之上,早已停了一艘大船,船上装点鲜花彩带,很是显眼。

  至于另一旁,则停着李衍他们的画舫,但里面却是空空荡荡,所有的行李也全部消失。

  “快船张”和其手下弟子,已经在司命会安排下,秘密前往长江,换另一艘船。

  到时会负责接应,送众人离开。

  这艘画舫则会留在大昌城,掩人耳目。

  司命会给了一大笔赏钱,而且事后,也会将那艘上好的船相赠。

  虽说要冒些风险,但这种好事,“快船张”自然不会拒绝。

  哗啦啦!

  众人登上花船后,当即扬帆起航,在码头众女子视线中,逐渐消失在江面上。

  白家这一走,立刻会出现空缺,李衍已暗中传信,宜昌那边的执法堂,会派人前来修建城隍庙。

  这个位置很重要,且不会直接进入巫山,也算是玄门打下了一颗钉子……

  …………

  花船异常醒目,从小三峡经过,沿途船只无不纷纷退避,甚至有人恭敬烧香。

  司命会隐秘,但白家在巫山县,名声可不小,附近百姓都认得,知道他们要上神女峰,供奉巫山神女。

  这个习俗,千百年不曾改变。

  而经过巫山县时,同样也有不少女子来到码头,她们虽不像大昌女子那般虔诚,但也端着供品,撒下花瓣祝福。

  传说中,巫山神女会保佑他们这些女子,产子之时不会出现意外。

  码头上也有不少男子,同样双手合十祈福,祈求巫山神女,保佑今年风调雨顺。

  而在码头附近的一间茶肆内,外人已全被赶走,凶神恶煞的汉子守在门口。

  靠窗的方桌上,正坐着盐帮陆九,满脸阴沉,死死盯着江上花船。

  “陆爷,怎么办?”

  旁边一名汉子面色焦急,拱手道:“属下已经派人看过了,盐场那边,‘雾中客’已经消失,这条线怕是断了。”

  “这些娘们上山,肯定是要低头,有人罩着,到时王先生恐怕也不愿出手…”

  “哼!”

  陆九一声冷哼,“既然上了这艘船,哪有轻易下的道理?此事还由不得他!”

  “走,随我上山,只要此事能办成,荣华富贵就在眼前!”

  “是,陆爷!”

  众人齐齐拱手。

  轰隆隆!

  就在此时,天空电闪雷鸣,亿万银线接连天地,落在江上,点起阵阵涟漪。

  很快,雨水越来越大,落在山川之间,掀起浓浓水雾,群山缠白纱,更显妩媚神秘…

  花船离开巫山县后,盐帮众人立刻动身,驾船来到文峰附近,随后登山。

  山上便是被毁掉的凌云观,已成废墟。

  他们并未往山顶走,而是在半山腰绕道,穿过一条偏僻山道,来到一处山谷。

  山谷之外,苍竹遍布,雨雾绵绵,将入口遮眼,外人根本看不到里面景象。

  陆九知道,此地布置有奇门遁甲,且机关陷阱无数,一旦闯入,生死难料。

  站在竹林前,他恭敬拱手道:“盐帮陆九,求见王先生。”

  哗啦啦!

  狂风呼啸,竹林摇曳,雾气升腾而起,众人顿时一阵眼花,感觉整个竹林都在移动。

  他们看得脑袋晕,连忙低头。

  很快,竹林中走出一名年迈书生,身着儒袍,头戴斗笠,五官清瘦,眼神冷漠。

  看到众人后,他顿时眉头一皱,“答应你们的事,已经做到,为何还要上门?”

  声音沧桑,正是那日盐帮船舱弹琴之人。

  陆九连忙露出讨好笑容,“我等想求见王先生,还请您代为通传。”

  儒袍老者一声冷哼,但正要说话,山谷中便传来个苍老沙哑的声音:“于墨,让他们进来吧。”

  “跟我来。”

  儒袍老者冷冷看了陆九一眼,在前带路。

首节上一节587/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