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573节

  “每个傩堂戏班子,都有一位掌坛师,巴东百姓称其‘土老师’。”

  这“土老师”谢承祖听罢,有些犹豫。

  见张思北苦苦哀求,终于叹了口气,摇头道:“并非老夫不愿出手,此事实在不好办。”

  “老夫能唱一场傩堂戏,帮你跟那‘黄娃子’说点好话,但怕是不好办。”

  “除非你能把药送回,重新种下,还得保证能活,才有机会。”

  “哪有那么麻烦?”

  沙里飞无语道:“魑魅魍魉,还敢进村害人,直接灭了就是,怎么还要求情?”

  谢承祖听罢,眼中闪过一丝怒气,但知道李衍等人不好惹,还是耐心说道:“天生万物皆有灵,不懂敬重,迟早会遭报应。”

  “况且,这山中‘精魅’可不止一个,传说都是巫山神女座下童子,你可曾察觉有半丝阴气?”

  “若动了手,那才是惹了大祸。”

  “诸位有本事自己办,老夫这就走,免得惹火烧身。”

  沙里飞立刻嬉皮笑脸道:“老前辈莫生气,老沙我也不懂,没想到人家来头这么大。”

  他脸皮贼厚,好话歪话随口就能说。

  至于李衍和王道玄,则没有多说。

  他们可是见惯了各种江湖道道。

  说不定是这老头下咒害人,上门骗宝,此刻不急,先看清楚状况再说。

  而一旁的张思北,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点头道:“老师傅说的没错。我父亲懂一些憋宝之术,那天上山后挖到一株大独活,没想到是此物作怪,我这就去取。”

  说罢,急匆匆返回后宅,很快端出一个木盒,只见里面放着根独活,树皮包裹,绑着红绳,根部硕大,呈金黄色。

  唯独这形状有些古怪。

  既非人形,也不是动物形。

  而是像一口黄澄澄的棺材。

  “嘶!”

  老头谢承祖看到,倒抽一口凉气,额头冒汗连连后退,摆手道:“办不了,此事办不了,定金赔你,老夫我这就走!”

  说罢,竟真的转身叫上戏班子的人,一副准备跑路的模样。

  张思北懵逼,心中升起寒意。

  沙里飞则眼咕噜一转,连忙将老头拦住,嬉皮笑脸道:“前辈,您这没头没尾的,总得说清楚咋回事嘛。”

  谢承祖看着那株独活,跟看见鬼一样,咬牙道:“这是神棺,山中神仙的棺材。”

  “你们,早点准备后事吧…”

第413章 踩刀祭,雾中客

  听到谢承祖的话,李衍等人面面相觑。

  说实话,这老头一看就长了个乌鸦嘴,说起话来,又难听,又不吉利。

  但看其模样,好像是真的被吓到了。

  同样被吓到的,还有张思北,这年轻人也是个没主见的,浑身颤抖,已六神无主。

  倒是“快船张”,毕竟是江湖道上的老油条,闻言沉声拱手道:“先生,还请把话说清楚,即便要死,也让人死个明白!”

  谢承祖看了眼李衍,一咬牙,转身对着弟子道:“去,把那块蒙神布给取来。”

  “是,师傅。”

  他那弟子连忙转身,很快取来一块红布。

  这东西,李衍他们见过,就是供奉神像时,尚未开光或有些凶,用来遮盖的红布。

  但这一块,却有些不同。

  看材质,似乎是一种特殊颜料,混合朱砂染成,而且用了许久,烟熏火燎,很是破旧。

  天灵地宝!

  李衍眼睛微眯,有些诧异。

  就在此物拿进来的瞬间,他体内大罗法身,便产生一股饥饿感,想要将此物吞噬。

  这种情况,最近可少见的很。

  他的大罗法身,如今是完整状态,不仅头肩三把火燃烧,就连身上也没有一丝裂痕。

  普通的天灵地宝,吸收灵韵后,就是用来修补,只有能增强法身的物件,才会引起异动。

  出现这种感觉,上一次还是在武当山。

  但那里有真武大帝,根本没胆子下手。

  想不到在这偏僻乡村,又找到一个。

  当然,他没急着开口,而是在旁观望。

  只见老头谢承祖接过红布后,小心翼翼来到那株“独活”旁,轻轻一抖,将其罩了起来。

  瞬间,李衍再感应不到“独活”气息。

  做完这些,老头才示意众人远离,卸下腰间大烟袋锅子,抽了几口,说道:“这种东西,老汉只是听说,还是第一回见。”

  “独活这药材,喜阴凉潮湿,耐寒,多长于阴湿灌丛林下,腐黑土质最佳。”

  “它们若长在阴煞之气浓郁的墓穴附近,便不再是药,而是毒,阴寒至极,服下后反倒会加重病情。”

  “这种独活,最容易被一些厉害的东西看中,当做棺材,滋生毒虫,最终成为鬼神之体。”

  “若是破开那株独活,里面必生古怪虫子,那便是山中鬼神选中的身子,一旦拔出,里面未成型的虫子,也会死去。”

  “这仇结大发了,那‘黄娃子’背后,恐怕还有厉害东西,老夫实在惹不起啊。”

  李衍听到,却面色不变,微微点头道:“老前辈,多谢指点,剩下的交给我们便是。”

  谢承祖有些吃惊,“你们不怕?”

  沙里飞一拍胸膛,乐道:“不瞒您说,咱爷们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乡下小鬼,还真没放在眼里。”

  他爱吹牛皮,但这话说的也没错。

  一路走来,见过的厉害玩意儿可太多了,前阵子还见过毒蛟,胆子也肥了起来。

  “年轻人好大的口气!”

  瞧他这模样,谢承祖莫名来气,一声冷哼,开口道:“既如此,老夫也不走了,我倒要看看你们的能耐。”

  说着,背手离去,高声吆喝道:“搭台,该做的事做了,子时之前把戏唱完!”

  “是,师傅!”

  弟子们一声吆喝,便干起了活。

  所谓“堂戏”,有两种说法。

  一说起源于唐朝,故名唐戏;

  一说是在百姓堂屋里表演,所以称堂戏。

  无论什么说法,有一点是肯定的,“堂戏”从来不在外面唱,这是规矩和禁忌。

  既然在屋内,舞台布置也很简单。

  正常用拆卸组合的木板,搭起一个简陋台子,后方挂着蓝色粗布幕布,台下右侧放一张桌子,几把椅子,让乐师伴奏。

  距离天黑还早的很,张家按照习俗,一边做大锅饭招待戏班子,一边派人到村子里,挨家挨户通知,让那些老人来看戏。

  可惜,张家弄出这事儿,今晚估计没人敢来。

  老头谢承祖蹲在院中,抽着旱烟,吧唧吧唧喷云吐雾,死死盯着灵堂。

  半晌,他还是叹了口气,起身抬脚磕掉烟灰,对着徒弟吩咐道:“去,把刀山架起来,”

  “师傅,用几把刀?”

  “七十二…不,一百零八把全用上!”

  几名徒弟闻言,立刻跑去外面忙活。

  他们收起两根木杆子,足有三丈高,固定绑严实了,又打开木箱,将里面锋利的柴刀,如梯子般依次搭了起来。

  刀刃锋利,萧瑟秋风吹过,更显一丝肃杀。

  金阳坪中百姓众多,土汉混居,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村里人,围在旁边,窃窃私语。

  很快,一名土家族老者便在众人簇拥下,来到旁边瞅了两眼,面色变得凝重,对着谢承祖恭敬拱手道:“这位土老公,您是有真本事的人。”

  “一百零八刀…张家这事不好办?”

  谢承祖微微摇头,低声道:“吩咐乡亲们,今天晚上都离远点,听到什么怪声都别靠近。”

  说着,叹了口气,“总不能看着人死,今晚能救一个算一个吧…”

  张家大院内,李衍众人也看着这一切。

  “这是‘傩堂戏’里的‘踩刀祭’。”

  “快船张”沉声道:“‘堂戏’和咱汉人普通戏班子一样,但‘傩堂戏’则是土家族法事。”

  “老夫也懂得不多,但知道摆出一百零八刀,这位土老公肯定是有真传承。”

  “李少侠,咱们该怎么办?”

  “不急。”

  李衍看了眼屋中盖着红布的“独活神棺”,对着张思北询问道:“你爹是在哪里找到这东西的?”

  张思北摇头道:“不清楚,自从家里买了一地后,我爹就很少进山抓野货,即便去,也会带着仆人和村里的老猎人。”

  “但七天前,他神神秘秘一个人进了山,回来后就拿到了此物,说张家富贵全在于此。”

  “再仔细想想,他这些天说过什么?”

  张思北沉思了一下,忽然一拍脑袋,颤声道:“我想起来了,弟弟出事后,我父亲似乎很害怕,吩咐管家,带着贡品去后山。”

  “回来的仆人偷偷跟我说,他们跟着管家到了后山,就忽然起大雾,管家一个人不断磕头烧香,嘀嘀咕咕不知说了什么,随后雾就散了。”

  “第二天,管家也死了。”

  “父亲连忙派人给大伯传信,但还没等到们来,昨晚就出了事。”

  “这老二!”

  “快船张”听罢,气得够呛,“贪心不足,胡乱招惹灾祸,我…唉~”

  李衍若有所思,“你那管家什么来头?”

  张思北回道:“管家叫胡岑,是巫山人,读过几天书,但屡试不中,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后来就跟了我爹,这些年一直兢兢业业。”

  “他的尸体呢?”

首节上一节573/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