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571节

  说话间,众人已靠近客栈。

  只见这客栈乃纯木建造,历经岁月已显斑驳,带着少许霉湿腐朽味,雨滴沿着破旧屋檐滴落,打在青石地上滴答作响。

  吊脚楼一层没住人,养着鸡鸭猪等牲口,还喂了两条狗,黑夜里汪汪大叫。

  “站住!”

  还未靠近,客栈二楼便响起个声音。

  只见一人躲在木柱后,手里还拎着弓箭,侧身冷声道:“风大雨大,客人从哪儿来?”

  “快船张”连忙上前,拱手道:“是彭老哥的徒弟们,莫要误会,老夫‘快船张’,之前来过几次。”

  “原来是张前辈。”

  那人松了口气,放下弓箭,又点起灯笼,显出身形,却是个半大不小,身着蓝袍的年轻人。

  “张前辈请上来吧。”

  年轻人一脸和气,却没下楼迎接。

  他不动声色,一直瞅着山道旁边神龛,见上面红绳挂着的铃铛没响,这才彻底放心。

  这番小动作,李衍自然看在眼里。

  他也不在意,有胆量在这深山老林中开客栈,不仅要防人,还要有手段防其他东西。

  既是熟人,也非鬼物,年轻人立刻客气了不少,提着灯笼下楼,要帮众人搬行李。

  “不用了,我们能行。”

  沙里飞微笑抬手挡住。

  年轻人也很识趣,便打着灯笼在带路,踩着木梯嘎吱作响,同时问道:“张前辈,怎么大半夜的上了山?”

  “别提了。”

  “快船张”一脸晦气道:“原本要在杨家寨过夜,没曾想村子已毁了,只好连夜上山。”

  年轻人叹了口气,“前阵子兵乱,土司城的人驻扎,因为杨家寨是汉人村子,直接就被毁了。”

  “唉~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下得去手…”

  进了二楼,同样有股霉味扑面而来。

  年轻人点起蜡烛,眼前赫然出现个大厅,应该是平日客人吃饭聊天的地方,木桌木椅老旧,却整齐排列。

  中间还有个取暖的火灶,一名面容枯槁的老太婆正蹲在旁边,手里还拎着柴刀,满脸警惕。

  “田阿婆,没事,是人。”

  年轻人连忙道:“他们是师傅的朋友,先弄些吃的和酒水,给人暖暖身子。”

  “啊、啊…”

  老太婆竟是个哑巴,比划了一下后,连忙钻到后灶忙活了起来。

  李衍等人将蓑衣斗笠放在门外,又在伙计的安排下,将行李搬到大通铺房间。

  伙计扒拉着炭火,众人围在火边坐下,雨夜赶路带来的寒意,渐渐被驱散。

  那阿婆动作利索,很快搬来一口大砂锅,吊在炉火上,里面有腊猪蹄,和干土豆、干豆角同时炖煮,还放了不少黄豆。

  “快船张”拿起箩筐里的烧饼,放在火堆上烘烤,笑道:“乡野客栈,这些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彭老哥家拿手的是羊肉大面,只能明天解个馋。”

  而那伙计,也端来黑檀米酒缸,众人插上管子,轮流喝了几口,身子终于发热。

  这大半夜的,他们没什么胃口,胡乱吃了一些垫底,剩下的全被武巴吃了个干干净净。

  “快船张”这才开口问道:“彭老哥呢,这些日子没在店里?”

  年轻人回道:“前些日子打仗,没了货郎和山客,店里没啥生意,再加上我两个师兄死了,师傅就去帮他们料理丧事。”

  “快船张”皱眉,“去当兵了?”

  年轻人摇头道:“是去当兵,但不是在这里,他们跑去海边打倭寇,前两天尸体刚送回来。”

  说着,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原来是土家精兵。”

  李衍面色一肃,脸上满是尊敬。

  土家族武学源远流长,起源于“茅古斯”,善用白杆枪、蛮刀盾牌。

  对付倭寇,他们很有一手。

  沿岸军队统帅,甚至从上书道:短兵相接,倭贼甚精,近能制者,惟湖广兵镰钩枪弩之技,必须动永保二宣抚司精兵。

  有些事并非单纯的黑与白,这里有作乱的土司,南边也有抗倭的土家精兵…

  夜色已深,众人也没什么心情闲聊,稍微吃了点东西垫肚,便返回各自房间。

  李衍在床上存神打坐。

  窗外,夜雨绵绵不绝,雨滴敲打破旧窗棂,使得这深山客栈更显孤寂。

  修炼完后,李衍躺在床上,取出怀中龙纹玉圭查看,眼中若有所思。

  他这次前往巴蜀,定下来的主要有三件事。

  一是参加活阴差聚会,那个地方在丰都。

  如今修炼《罗酆经》者,少之又少,传闻活阴差中有位老前辈,道号阴长生,便是将《罗酆经》修炼到极高境界,在丰都登神。

  活阴差聚会在年末腊月,距现在还有段时间,可以先打听一下阴长生的事……

  其二,便是龙女的委托。

  江神大君封印出了问题,从龙纹云圭的反应来看,神农顶内的镇龙桩松动,并非主要原因。

  要想弄清怎么回事,少不了去一趟都江堰。

  其三,便是上青城山炼法器。

  幸运的是,这段时间他们挣了不少,并不急于接任务,可以一步步来…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讲的是巴山夜雨,晚上下,白天停。

  虽然诗中所讲,那是成都缙云山,并非巴山余脉,但规律几乎一模一样。

  次日天刚亮,夜雨便已停歇。

  李衍推开窗户一看,只见群山被浓雾笼罩,林木影影绰绰,百米之外就什么都看不清。

  随后他就闻到了一股羊肉香味。

  气味浓郁,李衍忍不住咽起了口水。

  推门而出后,发现有武巴和吕三他们早已起来,蹲在炉火旁,抱着海碗吃的欢快。

  “啥好东西也不叫我。”

  李衍一笑,连忙跑进灶房。

  只见灶房内,一口大锅炖煮着羊肉,白汤滚烂肉,香味差点掀他个跟头。

  旁边还放着个红油小锅,那位哑婆婆正在案板上忙碌,擀面杖、大砍刀飞舞,粗细均匀的碱面条便迅速成型。

  煮好面,用羊汤烩好红油,浇上肉臊子,再撒上一把翠绿的芫荽,简直是色香味俱全。

  “果然好手艺!”

  李衍赞了一句,连忙端过碗。

  蹲在门口,连吃两大碗,这才心满意足。

  “快船张”得意道:“诸位,老张没骗你们吧?每次来到巴东,就想着这口羊肉面,一早就让他们准备了。”

  “小兄弟,多谢啊。”

  沙里飞吃的满脸红光,一抹嘴。

  “应该的,应该的。”

  年轻人微笑点头,随后又看了看门外,面色变得有些凝重,“诸位客人,要不等雾散了再走?”

  李衍等人正在奇怪,“快船张”却是眼皮微颤,“那玩意儿又出现了?不是被凌云观的道长降服了吗?”

  年轻人脸上有些苦涩,“凌云观前阵子战乱时,被火炮炸了,随后这东西就又出现了。”

  李衍皱眉问道:“张老哥,你们在说什么?”

  “快船张”看了看门外,低声道:

  “巴东山上每逢大雾天,就有种东西出没,人称‘雾中客’,经常将人勾走。”

  “有人说,它们是当年巴人怨魂。”

  “也有人说,它们是客死他乡的迷路人…”

  第二更下午

第412章 土老公,黄娃子

  “停停停!”

  沙里飞连忙摆手,“张老哥,你这说了半天,这什么‘雾中客’,到底是啥玩意儿?”

  “这…”

  “快船张”无奈道:“老夫非玄门中人,哪认得这些,反正附近乡下都这么叫。”

  王道玄则注意到另一件事,“凌云观,可是巫山文峰上的那一座?”

  “啊,没错。”

  听到年轻伙计回应,王道玄眉头微皱,对着李衍低声道:“那地方贫道知道,是太玄正教在巫山唯一的道观,三丰真人曾挂单修炼。”

  虽未明说,但李衍却知其意。

  他们可没忘了,当初镇压走蛟时,巫山上有修士出手,帮助鬼教,与真武宫斗法。

  巫山这地方,同样是洞天福地,但却是各路修士汇聚,不在太玄正教掌控之中。

  说不定,就是有人趁兵乱毁掉道观。

  李衍若有所思,随后摇头道:“无妨,小心一点便是,今天阴天,说不定晚上还有夜雨,咱们没时间在这里耗。”

  他们干的就是镇妖除邪的活,自然不怕什么“雾中客”。

  “快船张”心里门清,也不再多废话,和众人收拾好东西,就在店伙计担忧的目光中离去。

  很快,消失在浓雾中……

  …………

首节上一节571/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