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到了现在,已不用如此麻烦。
眼见天上雷霆轰鸣,李衍不惊反喜。
《罗酆经》修炼,每一阶段,都有变化。
建第一重楼,分开天地。
建第二重楼,理清阴阳。
建这第三重楼,自然要划分五行。
所以,他才特意找了五行灵物。
而雷霆为阴阳枢机之变,有其相助,分开五行阴阳时,会变得更加容易。
当然前提,是他要能扛得住!
轰隆隆!
随着法决运转,天空一道雷霆闪烁。
这道雷霆并未落下,却好似分开了苍穹。
建楼阵法内,五行灵物开始逸散气息。与此同时,存神空间内的天上,也有青赤黄白黑五色气息落下。
原本的存神空间昏暗阴沉,似乎只有黑白二色,然而随着五行气息落下,整个空间很快变得灵动。
当然,大部分五行之气全都落在山上,将两层神阙包裹,并且逐渐壮大。
轰隆隆!
这一举动,似乎引起了天怒。
雷光呼啸而下,直接劈在阴海之上。
海浪炸裂,似乎掀起了海啸,向着四周翻涌。
轰隆隆!
没过多久,整个阴海便雷光闪烁,随后开始向外扩张,代表李衍道行迅速提升。
李衍的两尊存神,同时露出笑容。
他的猜测没错,雷火炼殿内,确实更容易建楼,原本他划分五行,需要的时间远比这多。
然而,随即他就面色一变。
只见天空之上,雷光不断汇聚翻涌,竟形成一片雷海,化作一道道人影,整齐排列,好似天上雷部诸神。
出了什么事?!
李衍骇然,眼前异变,完全出乎意料。
而在金殿之外,周围人也是面色微变。
只见苍穹之上乌云翻滚,一道道雷霆如雨瀑般落下,轰鸣不断,震的所有人脑袋嗡嗡作响。
王道玄骇然:“前辈,这出了什么事?”
那老道也是满脸难以置信,“这…贫道也没见过,这是雷罚才有的景象。”
唰!唰!唰!
就在这时,几道身影纵身而来。
那老道看到,连忙拱手,“见过掌教。”
却是雷火炼殿异常,惊动了正在修炼的武当七老,为首者正是武当掌教玉蟾子。
“里面是何人?”
玉蟾子眉头微皱询问道。
“是山外的那位李居士。”
老道连忙回话。
“哦?”
玉蟾子若有所思,又扭头看向王道玄,沉声询问道:“这位李小友,可修炼过雷法?”
王道玄不敢隐瞒,开口道:“原本修有阴雷掌,后来又得贵教玉龙子前辈传授‘天雷降魔锤’。”
“阴阳二雷同修?”
武当七老之中一人闻言,顿时皱眉道:“雷本就是阴阳之变,阴雷阳雷同修,更是火上浇油,怎么如此胆大妄为?”
“这玉龙子跟他那师傅一样,也…”
话说一半,强忍着闭上了嘴。
玉龙子名声远扬,算是武当登神者之一,号称鄂州捉妖驱魔第一人,雷法极其凶猛。
然而,玉龙子却并非武当三丰真人这一脉,而是原本的山上隐修之徒,当年加入真武宫。
说白了,实力强大却不受约束,而且是出了名的大醉鬼,自然被一些人看不惯。
当然,对于武当山还是忠心耿耿,否则怎会受掌教之命,前往蜀中奔命。
玉蟾子则依旧脸色平静,手中掐了个上清诀,眼中立刻雷光闪烁,随后阔步而出。
如今的雷火炼殿,已被雷光笼罩。
而他走入其中,那些雷光环绕周身,竟与其融为一体,在周围环绕,毫发无伤。
他透过窗户,向里面望去。
只见李衍盘膝打坐,一道道电光竟凭空出现,钻入其体内。
而这雷光,竟是从旁边壁画上放出。
在那壁画之上,祥云翻涌,画着一尊尊怒目狰狞,红发冲冠的神将,有的持剑,有的拎锤,后方旌旗飘荡。
自大宣朝以来,真武大帝地位不断提升,《天皇至道太靖玉册》卷五称:“玄帝殿两旁当塑雷部诸神”。
金殿面积不大,因此以壁画代替。
而其中首领,则金面三目,右手提金鞭,左手拈雷神诀,须发俱张,气象生动。
雷光,正是从其手中雷锤发出!
第二更三点半
第360章 雷法机缘
“雷尊…”
玉蟾子瞳孔一缩,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他又看向真武大帝神像,似乎感受到了什么,深深看了李衍一眼,恭敬退下。
当然,这番景象,其他人可看不到。
他们只看到玉蟾子于雷光中靠近金殿,只是瞄了几眼,又迅速返回。
王道玄满脸焦急上前,“前辈…”
“放心。”
玉蟾子抬手打断了他的话,面色淡然道:“这位李居士也是好福缘,应该是有所领悟,安心等待便是,无需紧张。”
说罢,就带着几名长老转身离去。
见王道玄仍是一脸担忧,那老道开口道:“道友放心,掌教功参造化,已参透世间诸多奥妙,里面的小居士肯定没事…”
另一边,玉蟾子带着长老们回到大殿。
“掌教。”
刚进门,其中一名老者就开口询问道:“此番雷殿异象,可是出了什么事?”
他们和玉蟾子整日打交道,自然知道这位掌教厉害,一举一动皆有其深意。
方才看似寻常,但明显有些不对劲。
雷火炼殿乃武当第一玄境,出了这么大的变故,总要问个清楚,岂能轻轻一句就放过。
玉蟾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取出三炷香,在真武大帝神像前拜了几拜,恭敬插上后,这才转身道:“此事怕是另有因果,本座也不太明白,但既然在真武大帝神像前发生,那我等就不必深究…”
这些话,听得有些稀里糊涂。
然而,几名长老全都是面色微变。
其中一人若有所思,沉声道:“此事许久没见过了,要不要…”
“不必多事。”
玉蟾子看了看殿外雷云翻涌的苍穹,摇头道:“这天地间的奥妙,我等只能窥得一隅。不知因果胡乱插手,祸福难料。”
“今后注意着点儿此人便是,若有需要,可施以援手,结个善缘便是。”
说着,又看向远处大雨中的山川,摇头叹道:“此次人道变革,怕是比我等想象中还要激烈。”
“玉渊师兄,放消息给京城,今年过年,我会亲自前往京城,为陛下祈福…”
“是,掌教!”
众长老齐齐拱手,心中满是惊讶。
当今皇帝陛下,三番两次相邀,但掌教都以闭关修炼为由推辞,这是之前定下的策略。
进了京城,肯定要接受国师一职。
武当真武宫,自太宣高祖皇帝起,便饱受恩宠,拨下大量银子修建宫观,几乎每年都会进行敕封。
这样做,自然有其原因。
一是当年三丰祖师香火之情,并且在与金帐狼国决战中,出手压制了对方萨满大祭司。
这第二么,就是为压制其他玄门。
太玄正教毕竟不是铁桶一块,其中势力盘根错杂,尤其是龙虎山张家,号称相国仙府、天下道庭。
当年大兴代宋,便是龙虎山天师府牵头。
后来大宣高祖夺江山,虽也有大兴朝腐朽软弱,战事失利的原因,但也借助了各方力量。
军队是其最大助力,当年一声号令,各路军队响应者众多,和宋太祖黄袍加身差不多。
另外还有三丰祖师等仙真,以及弥勒教。
因为此事,无论曲阜孔府,还是龙虎山天师府,初期都位于对立面,甚至还派人阻杀。
虽说后来见神州一统,也终于低下头颅,但大宣朝立国后,直至高宗去世,双方关系才得以缓和。
没办法,这两家的地位就是如此,无论朝廷更迭,江山异帜,他们始终巍然不动。
正因为这些矛盾,大宣朝虽表面恩宠,年年都会给予赏赐,但暗地里却多番压制。
如今的孔府,在读书人眼中地位依旧不凡,世代有人继承衍圣公之位,但人才已然凋敝,各个地方学派随之兴起。
说来也讽刺,外人提起齐鲁儒教,更多的则是那位明德武馆馆主,十大宗师之一的陆鸿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