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477节

  李衍见状,凑到旁边低声道:“恕在下直言,其他正教法脉的神,位于苍穹,虚无缥缈,而这东西,才是你们墨门的人间之神。”

  “这是人道机缘,同样也是墨门气运…”

  说罢,微笑拱手道:“此事已了,在下就此告辞,改日有机会上了京城,再找长老叙旧。”

  然而,元丰长老好像没听到,依旧两眼死死盯着那铜罐,好像脑袋已经宕机。

  李衍不在意,微笑一声,阔步离去。

  离开营帐后,他只觉神清气爽。

  虽然没得到什么好处,但这种三言两语,改变神州气运的感觉,还是让他心中爽快。

  “衍小哥,有什么喜事?”

  沙里飞和王道玄等人走了过来。

  他们已收拾好东西,看完热闹,自然要继续回去修行。

  “没什么。”

  李衍笑了笑,“天机不可泄露。”

  装了个逼后,就带着几人离开营帐,逐渐远去。

  营帐内,元丰长老久久矗立。

  他能成为墨门长老,对于这些机关的理解,自然已达到某种境界,又扭头看了看那些小巧的齿轮杠杆等小巧机关,脑中彻底通透。

  “人间之神,人间之神…”

  “来人!”

  元丰长老的眼中,已满是狂热,“快,取香火宝烛来,老夫要设坛供奉。”

  没过一会儿,营帐内就模样大变。

  那浮雕着龙凤的铜罐,被单独抬了出来,供奉在桌案上,摆满密密麻麻的贡品,香火缭绕。

  在元长老带领下,一帮墨门弟子,对着铜罐不停祭拜,严格按照正神祭祀礼节…

  …………

  过了两日,梁子湖中的鲁班木鹊,就被全部打捞出来,大部分都已破损,只有两个能用。

  然而,元丰长老却根本不在意,将这些事情交给了手下,自己则调兵乘船,一路香火供奉,往京城而去。

  李衍装逼多嘴,说了个人间之神,却没想到自己造成的改变,远比他想象的要大。

  当然,这些事他都不知道。

  梁子湖地区位处偏远,在朝廷的人马撤离后,这里就再次恢复宁静。

  众人每日修炼,不再管外界之事。

  李衍除去修炼雷罡武法,还找到了一片古代苗人祖墓区,阴煞之气蔓延,每隔半月,就会到坟墓之中,修炼北帝阴山法,道行日渐精进……

  王道玄看过两位高人布置风水大阵,又观看了雷法祭坛,似乎心有所悟,开始尝试更高级的法坛祈禳之术……

  沙里飞除去摆弄火器,剩下的时间,都在修炼武道,由武巴和李衍陪练,功夫明显提升,并且开始琢磨与火器配合……

  至于吕三,则更加神秘,时常不见踪影,动辄跑到周围山川,对着空气不断说话……

  日升月落,风来雨去,时间一天天过去。

  当然,偶尔也会传来外界的消息。

  比如长江河道上,忽然妖物横行,在鼍师配合下,水军剿灭了一些后,又隐于暗中破坏…

  郧阳府那边,朝廷大军势如破竹,大量的荆楚山民离开山林,天圣教的势力也不断收缩…

  湘西一地,唐崖土司城彻底撕破脸皮,高举大旗,汇聚了众多土司势力,和播州杨家呼应,计划列土封王……

  不知不觉间,寒风骤起,进入了秋季……

  第二更一点多

第348章 中元起阴山

  神州有三大鬼节,

  分别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

  清明起源于上古春祭,周时为“墓祭”之礼,春秋时为纪念介子推,出现寒食节,两者习俗逐渐重叠。

  自唐时,唐太宗正式下诏,将寒食节改为清明节,并定为扫墓祭祖的日子,至此逐渐发展,有了踏青扫墓、荡秋千、放风筝等习俗…

  寒衣节源于周代,诗经所言“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因此这天要添置御寒衣物,并且祭祖扫墓,为祖先烧寒衣…

  因此相较而言,中元才是真正的鬼节。

  玄门道教中,三元节为三官大帝诞辰,因此上元节天官赐福,中元节地官赦罪,下元节水官解厄。

  而在佛门中,释迦牟尼弟子目连尊者为了救度其母,脱离饿鬼道之苦,于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会供养十方众僧。

  因此中元节时,无论玄门还是民间,都会举行祭祀。

  百姓祭祖、烧纸钱、放河灯…

  佛门举办盂兰法会,诵经、念佛、持咒、放焰口,为亡者祈福,愿其早日超生净土。百姓则会捐献食物、衣物,供养参加法会的僧众…

  而道门同样会举行法会,为亡者超度…

  …………

  沈家坝码头上,众多百姓汇聚,点着烛火的草船纸船,密密麻麻飘入河中。

  远处,四面八方也飘来河灯,点点烛火相当于黑色湖面,宛如星空倒映。

  河边还设了法坛,上面香火缭绕,堆叠了不少贡品,王道玄一袭道袍,敲动木鱼,低声诵道:“青灵洞阳,北都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岳八极四维…”

  他所吟诵,乃地官宝诰,志心皈命礼。

  沈家今年死了不少人,沈景洪父亲和大哥得以安葬,但二房三房的人,却不敢大肆声张,只敢偷偷下葬,待家业稳定后,再透露此事。

  虽说双方闹得很难看,但毕竟同出一门,沈景洪心中也不好受,所以提前打了招呼,请王道玄下山,在中元节时做一场法事,超度亡魂。

  法坛前,周围百姓们诚心祈福,又从供桌上取下一些贡品,掰碎了抛入河中。

  他们不知道的是,前段时间那一场雷罚,不仅劈死了“视肉”,也将梁子湖中千年积攒的冤魂厉鬼,全都劈的灰飞烟灭。

  扔到水里的贡品,全都喂了鱼虾。

  那“视肉”死后,留下的焦炭碎肉,虽然恶臭难闻,但对湖中各种生灵来说,确实极品美味,甚至引来了周围河道湖泊的鱼虾。

  贡品洒下,顿时鱼群繁荣强度。

  往年可不见这种景象,周围百姓看到后,以为是冤魂厉鬼化为鱼儿抢食,连忙默默念诵经文,为亡魂超度。

  河岸另一头,远离人群之地,沙里飞看着远处灯火船,有些诧异询问道:“那些地方是苗寨吧,他们也有这习俗?”

  旁边的沈景洪连忙解释道:“这些都是熟苗,他们和汉人打交道多,虽然颇有防备,但多年来也有通婚,习俗早已相近。”

  说罢,有些心不在焉问道:“李少侠今晚真的来不了?”

  他请王道玄做法事,还存了一些小心思,想要请李衍他们吃饭,打好关系。

  沙里飞打了哈哈,“衍小哥另有要事,不便打扰。实不相瞒,我等明后天就会离开,这次下山也是顺道告别。”

  “啊,诸位要走?”沈景洪顿时有些心慌。

  沙里飞摇头道:“我等是江湖中人,习惯了漂泊四方,总有离别之日。”

  “这段时间,多谢沈公子照顾。衍小哥让我转告你一句话,今后沈家若想发达,就跟工部那些官员打好关系,静待时机…”

  沈景洪一愣,“什么时机?”

  工部主要衙门,都集中在京城,各地虽也有官员小吏委派,但都归府衙管理。

  说实话,沈家即便没落,也是如今最火热的商会成员,和那些没实权的小吏打好关系,实在想不通有什么好处。

  “天机不可泄露。”

  沙里飞哪知道,只得随意糊弄了一句。

  …………

  数十里外,山中一座河道内。

  哗啦啦!

  河水涌动,一头硕大的黑鱼露出水面,脑袋一甩,一个湿漉漉的包裹就落在岸边草地上。

  吕三连忙上前捡起,打开包裹后,里面赫然是几根阴沉木,质地细腻,散发阴煞之气。

  他将包裹收起,嘀嘀咕咕说了一番上方语,那黑鱼便尾巴一甩,钻入水中消失不见。

  吕三则将东西收起,放在武巴身后的大背篓中,里面密密麻麻,都是各种石头和灵木树枝。

  方才的黑鱼,便是湖中野神黑头大王。

  吕三和这野神相识后,又认识了附近不少山川精怪野神。

  这些东西道行不深,也就是在这偏僻之地,若是在武昌那种大城附近,早已被镇杀,即便如此,平日里只敢偷偷摸摸修行。

  吕三见它们修行不易,便起了心思,将这些野神精怪,全都介绍给了鼍师。

  鼍师正谋求汉水水神之位,帮着朝廷,与长江上的各种老妖作战,手底下正缺人。

  有了这些山精野怪加入,能省不少事,而将来朝廷封神后,这些精怪野神,也算有了立身之地。

  因此,别看李衍等人躲在山中修行,但也能掌握外界不少情报。

  除此之外,鼍师也有事相求。

  知道他们要上武当山,鼍师便派了徒子徒孙,四处寻找灵材,想要换取武当山上一件宝贝。

  这件事,还需李衍他们撮合。

  做完这些后,吕三才扭头看向远处山坳。

  只见山坳之中,悬崖上密密麻麻全是孔洞,停放着古老破败的棺椁,此刻阴风呼啸,隐约能听到风中如泣如诉的歌声。

  悬崖一处坑洞内,入口被乱石泥墙封闭,里面密密麻麻摆放着莲花灯,李衍盘膝而坐,身前放着勾牒、神虎令、断尘刀,周围地面插着六把断魂飞刀,隐约布成八卦阵。

  而他盘膝坐在中间,双手不断掐诀。

  这个地方,是他偶然发现。

  按照沈景洪说法,此地曾有一支庞大的苗人部族,传闻是上古三苗族裔。

  这一只是生苗,仍保留着古老习俗,不与外人打交道,前朝大兴年间,为躲避战乱,举族搬迁至湘西苗疆。

  这片地方,便是他们祖坟,因经常出现怪异之事,如鬼打墙、冲邪等,所以就连梁子湖附近的苗人,都不愿意靠近。

  李衍来到此地,立刻找出了原因。

  按照苗人习俗,横死者需火葬。

  成年人不婚而无后者,或突然暴病,需将棺木放到人迹罕至的深谷远林或置于悬崖上,叫风葬。

  而大部分人,需崖葬。

首节上一节477/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