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觉面色阴沉下令,心情很是不好。
李衍同样面色凝重。
从这现场来看,仪式定然出了问题。
弥勒教想要让明王陈友谅还阳,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大事,比其凶狠的还阳者,天下间不知有多少。
只前段时间的黄六师,就是个大麻烦。
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
专门针对弥勒教,且仪式已经成功……
降临世间的,
多半是那黑天明王!
……
江夏一处官道上,一名满头白发的樵夫正背着竹筐行走,一举一动和普通百姓差不多。
他扭头看了看远处河流,低沉恭敬道:“尊主,老夫用了花招,引诱追兵去水道,只要咱们到了大同,那边就会有人接应。”
“嗯。”
竹筐内,响起个尖利的声音。
老者继续前行,但没走多久,前方就突然出现一道哨卡,几名卫所士兵正打着哈欠巡逻。
“站住,干什么呢?”
“回大人,小老儿去城里送柴。”
“送柴?”
一名士兵拎着长枪走来,二话不说,直接掀开老者身后竹篓。
里面赫然坐着个婴儿,两腿盘坐,掐着个古怪手印,一双瞳孔漆黑如墨。
士兵与婴儿双眼对视,心中一惊,刚要说话,眼中也同样闪过一丝黑气,随后盖上竹篓,面无表情道:“没什么,过去吧。”
“多谢官爷。”
老樵夫连忙弯腰拜谢,随后背着竹篓远去…
…………
随后几日,各地盘查更加严格。
尤其是前往北方的道路,不止鄂州,就连陕州、豫州、晋州的执法堂,都得到命令追查。
但正如李衍所料,始终一无所获。
这突然降临的黑天明王,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彻底消失在所有势力的视线中。
显然,那些金帐狼国余孽多年谋划,对于各种情况,都有应对之策。
幸好他们的计划也已经泄露,是要借神胎渗透到大宣朝某个王府,都尉司已进行了针对性布置。
至于李衍,则忙着卖鲁班木鹊。
没错,这东西从一开始,他就没想留着。
一来此物的消息早已泄露,根本瞒不住。而且朝廷也不会放过这种军中利器。
二来此物对他们而言,实在鸡肋。
其他人瞧着稀奇,但李衍根本看不上,而且他们往来各地修行,哪有时间一直守着这东西。
用处不大,还会引来一堆麻烦。
因此,从落地的那一瞬间,李衍就已计划将此物卖出个好价钱。
唯一的麻烦,是要卖给谁?
此物最终肯定会落入朝廷之手,但经过谁的手,其中却大有讲究。
他若直接献上,顶多得些赏赐,朝廷再给个牌匾什么的,毛用没有。
虽然他与都尉司、执法堂都有关系,但结识的都是中层,能不被那些大人物抢走就算好的。
元丰此时来的正好。
这老头不仅是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而且还是墨门长老。
说实话,墨门早已没落。
墨家起于春秋战国,主要由工商人士组成,包括各种匠人,位于社会最底层。
正因如此,他们主张兼爱非攻尚同等理论,名声虽大,但根本不可能进入主流。
尤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墨家这种不利于统治的思想,更是彻底失去基础,逐渐消失。
之后的墨门,只是名义上继承了墨家。
他们不再提什么兼爱非攻,人人大同的口号更是彻底放弃,算是底层商人和工匠抱团取暖。
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存活下来,逐渐被朝廷接受,主要在工部担任技术官僚。
说起来,就是个毫无威胁的组织。
然而李衍却有不同看法。
如今是大航海时代,大宣朝实行开海策略,并且开始提升商人地位,只要中间不出岔子,技术革新也会不断进行。
墨门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
尤其这老头还是虞衡清吏司郎中,负责管理神州境内各地资源,即便只是负责统计,对李衍他们而言,也有不小好处。
比如新式火药,今后就有了门路。
若要找一些东西,也知道该往何地着手。
而且这老头也是个精明之人。
他来的时候,故意没穿官衣,由林夫子进行介绍,说话是江湖同道的态度,还对鲁班木鹊,表现出极大兴趣……
李衍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什么意思。
当然,他也没直接松口,而是等了两天,在这老头儿也越来越急时,才开始摊牌。
“元长老。”
小院厢房内,李衍单独与元丰会面,倒上茶水微笑道:“听说如今的工部左侍郎韩墨,也是您墨门之人?”
“这位韩大人年富力强,还负责朝廷新式火器锻造,若是加上鲁班木鹊,在西南之战中大发神威,是否就有机会拿到工部尚书一职?”
与其他法脉不同,如今的墨门是紧紧依靠朝廷,算是给儒教打下手。
元丰也是老狐狸,见李衍已看清其中门道,面色不变喝了口茶,摇头叹道:“难啊,如今的朝堂之上,波云诡谲。”
“开海派和本土派斗得你死我活,我们是谁也不敢得罪,只能不断立功,博皇上欢心。”
“元长老说笑了。”
李衍微微一笑,“这东西,我可以送给你们墨门,只为今后交个朋友。”
元丰一愣,心中提起警惕,“你要什么?”
他有件事说的没错,墨门如今地位正在提升,还掌控着新式火器锻造,虽死死抱着皇帝大腿,但也被很多双眼睛盯着。
正因如此,才要不断立功护身,同时不能掺和到任何朝堂争斗中,更不能站队,以免被皇帝忌讳。
这就是如今墨门的生存之道。
李衍虽只是个江湖客,但保不准身后站着谁。
“元长老莫要误会。”
李衍直接从腰间卸下自己的火铳,放在桌上,沉声道:“实不相瞒,我等都是江湖客,虽耗费大量钱财做出这玩意儿,但火药怕是越来越难搞,想请元长老有时行个方便。”
炼制新式火药,需要“煤精”和“红硝”。
他们上次得了一些“煤精”,加上后来托人购买“红硝”,总算配置出一些,但若碰到几场大战就会消耗一空。
这两样天灵地宝,如今已被朝廷垄断,想要获得是难上加难,迟早受制于人。
其他人或者势力,同样如此。
别的不说,如果都尉司要用火药为筹码,让他们接一些危险的活,难不成也傻乎乎去做?
能用这鸡肋鲁班木鹊,换取火药稳定来源,就已经足够回本。
“哦,这样啊…”
元丰听罢,顿时松了口气,抚须道:“李少侠确实想的远,如今各地矿脉大多已归于朝廷,私人不得随意挖掘‘煤精’、‘红硝’,老夫往来各地就是为核查此事。”
“但朝廷也有规矩,我墨门只负责统计和制作,没有调配之权,且很多人盯着,不能乱来,否则就会被人小题大做。”
见李衍眼中满是失望,元丰顿时笑道:“但此事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换个方式。”
李衍连忙问道:“什么方式?”
元丰悠悠喝了口茶,“朝廷最近,要成立一个新的书院…”
李衍眼睛微眯,“乾坤书院?”
国庆快乐,祝国运昌隆!
今日三更,第二更中午发,第三更下午发
第343章 西玄一脉
“哦?”
听到李衍道出乾坤书院,元丰明显有些诧异,“李少侠消息倒是灵通。”
李衍点头道:“在下有些朋友,只是偶然间得知此事。”
这件事,还是严九龄来信告知。
朝廷要成立一个专门研究各种杂学的书院,就设立在京城,严九龄十分看好,想要进入其中任职…
想到这儿,李衍又忍不住询问道:“这乾坤学院,难道要负责火药调配?”
“非也。”
元丰抚须笑道:“此事说来也是巧合。”
“前朝年间,因番邦传教士勾结海盗,趁着神州南北对峙之时,大肆侵扰沿海,所有的外邦异教全部被玄门铲除。”
“自开海之后,这些传教士又从海上而来,给朝廷献上诸多珍宝,想要传教,屡遭几位国师反对。”
“但他们不死心,又送上了许多书籍器物,涉及医、卜、机关、火器,还有航海图,这才引起朝廷重视。”
“陛下仔细询问,才知道诸多番邦异国,早有大型书院,专门研究各类杂学,这些年更是百花齐放。”
“陛下有心效仿,但此事也在朝中引起争论,也成了本土派与开海派争斗之事。”
“本土派认为,这些都是奇淫巧技,乃雕虫小技,若玩物丧志,无益于国计民生,甚至发动儒林名士大肆抨击…”
“开海派也请了人,说这是格物致知,探天地之大道,利国利民,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