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406节

  这种对于劲道的掌控,一般人可做不到,所以李衍才一直纠缠,让其喂招。

  若碰到个留不住手的,大罗法身也扛不住。

  张笑山这一掌拍出,以为李衍还会像之前一样被打飞,但劲道打出之时,却面色一变。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这股劲道,好似拍入了淤泥中,被李衍的身体迅速吸收。

  与此同时,李衍浑身筋膜也随之震颤。

  借着北地神行术的借势之法,以身躯为承载,好似弹簧,让这股劲道在筋膜之上转了一圈,又迅速弹出。

  张笑山只觉李衍胸膛上,忽然伸出一股反震之力,虽被他轻易化解,却和之前打出的力道一模一样,只是弱了几分。

  他猛然后退,面色微变,“太极功?!”

  这是真武宫的不传之秘,虽是武道功法,但修行难度,丝毫不弱于雷法。

  玉龙子能传“天雷降魔锤”,毕竟此法就是个摆设,能修炼成的人少之又少。

  但“太极功”,却只有真传弟子能学。

  一旦泄露,就是大麻烦!

  “并非太极功。”

  李衍连忙站起,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是在下根据传承所创‘不死印法’,与太极功看着相似,却截然不同。”

  张笑山心中松了口气,皱眉点头道:“确实有些不同,太极功是混元如一,借力打力。而你这个有点邪门,似乎是借五行生化之道硬来…”

  “前辈慧眼如炬!”

  李衍点头,心中不由的暗赞。

  这些老江湖的眼力,着实不凡。

  谁知,张笑山却是面色严肃,沉声道:“人有力穷,世间都有规则,你这门功夫,根本不可能化去所有力道。”

  “即便练成,也总会有一些留在体内,时间长了,便会暗伤积聚,迟早出大问题。”

  “前辈说的是。”

  李衍也点头赞同,但心中却另有想法。

  他有感觉,如今的不死印法只是初具雏形,但借着大罗法身修炼,将来再将其变成武法,或许就能真正成功!

  说话间,一名执法堂的僧人阔步走入帐篷,对着李衍拱手道:“李少侠,澄觉师兄让我来通知你,田家被针对的原因找到了。”

  “哦?”

  李衍心中一动,面色不变询问道:“是什么原因?”

  这武僧开口道:“今早有人暗中传信,说田家次子田瀚乃是还阳者,木兰山那边已派人围捕,但却被其跑了。”

  “还有,对方的身份也不简单。”

  李衍好奇道:“是谁?”

  武僧眼中满是不可思议,开口道:

  “破六韩拔陵!”

  第二更十二点

第299章 声名渐起

  “破六韩拔陵?”

  李衍眉头一皱,“他是谁?”

  这名字听着有些怪异,不像中原之人。

  他看向张笑山,这老头却直接摇头,“看我做甚,老夫也不认得。”

  执法堂的和尚则双手合十,解释道:“那人是拓跋北魏时,六镇反叛领头之人。”

  这么一说,李衍顿时了然。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元”,全面推行汉化。

  也因此,六镇地区的军民政治、经济地位急剧下降,加上后期北魏朝廷腐朽,便出现大规模的起兵反抗。

  虽被北魏朝廷和柔然联合镇压,但也为北魏政权崩塌埋下隐患。

  想到这儿,李衍顿时有些奇怪,“这破六韩拔陵,为何会来到鄂州?”

  所谓六镇,就是在河套、幽州一带。

  当时的起兵者,除去鲜卑,便是高车、匈奴、氐、羌等族。

  千里迢迢跑来,着实有些古怪。

  执法堂的和尚脸色有些尴尬,但沉默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当时六镇起兵失败,破六韩拔陵不知所踪,有人说是被柔然高手斩杀。”

  “但实际上,他已遁入空门,在龙门石窟隐修,我等也没想到,他会重新出现…”

  “原来如此。”

  李衍恍然大悟,却没有多说什么。

  南北朝那个时代有些特殊,玄门之中,无论佛道都在飞速发展。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那个时代。

  他前世看过一些资料,南朝区域有寺庙三千多所,僧尼八万余人。北朝更是夸张,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其寺三万有余。

  而道门,北有寇谦之,南有陆静修,都在进行改革,为如今的太玄正教前身打下框架。

  当然,双方之间也斗得不可开交,最出名的,就是“老子化胡”之争。

  在那个时代,双方都有不少黑历史。

  李衍懒得继续深究,而是开口询问道:“既然找到了原因,执法堂要如何做?”

  这武僧双手合十道:“澄觉师兄说,这个消息来的突然,恐怕与妖人有关,想借我等之手对付破六韩拔陵。”

  “此人至关重要,且能还阳遁入空门,身上必有异宝,若能抓住他,妖人的布置就能尽数知晓。”

  “他与田家关系莫逆,说不定会前去相见,李少侠若碰到了,务必问清楚原因。”

  李衍点头道:“那是自然。”

  他脸色平静,心中却是一凛。

  佛门的智慧高深者果然不少,靠着一些信息,立刻推演出许多东西。

  说不定也已猜到,他帮田家隐藏了这个消息,所以直接点明,让他留意。

  执法堂的武僧传递消息后,便迅速离开。

  望着对方离去的身影,李衍也是微微摇头。

  他答应了田家,自然不会食言,但若对方主动找上门来,有些事该做还是得做。

  还有这破六韩拔陵。

  和那些妖人的关系,恐怕没那么简单…

  ……

  虽然有个这突发情况,但比武擂台毕竟还没结束,李衍待在山上,只能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第三局,关中李衍,戏彩门!”

  随着商会执事一声呼喊,李衍纵身跃上擂台。

  台下众多目光注视,很多人眼神复杂。

  李衍来到武昌时,名声便已传来,有些人不愿招惹,但更多的人则将信将疑,和花蛇杨想法一样。

  毕竟,他太过年轻,还无门无派。

  这个时代,没有宗门的散修,能成气候者少之又少,即便有天资,也会因功法和资源,无法更进一步。

  就像之前的花蛇杨。

  对方死后,一些过往也逐渐被查明。

  此人天资也算聪慧,但虽出身蛇教,却是师带徒的小门小户,闯荡江湖,屡屡被人看不起,行事也逐渐偏激,走向邪道。

  但如今的李衍,却是大放光彩。

  从今往后,没人再会质疑他的实力与名声。

  原因很简单,雷法!

  雷法在玄门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掌握雷法者,岂是等闲!

  而且在座的不少江湖名家,哪还看不出来,李衍已踏入化劲。

  这种年纪,这种道行和资质,若再有人敢小看,那才是瞎了狗眼。

  因此第二天的擂台,他还没上场,对面就已直接认输,不想在他身上浪费精力。

  而这一次,戏彩门却没有怂。

  李衍看向对面,眼中有些期待。

  很快,一名老者便跳上了擂台,身穿粗布衫,头裹白布巾,驼背佝偻,身形干瘦,腰背后还插着一根大烟杆子。

  老头嘿嘿一笑,拱手道:“戏彩门,秦轱辘。”

  对方客气,李衍自然不会嚣张,也恭敬拱手道:“关中,李衍。”

  这老头看了看周围,笑道:“李少侠手段不俗,咱们这些吃江湖饭的自然不是对手。”

  “但所谓输阵不输人,我戏彩门已连输两场,老头子若连打都不敢打,那传出去才是笑话。”

  “有些小把戏,向李少侠讨教一番吧。”

  说着,从腰间抽出大烟杆子,又掏出怀里一个精致的皮囊,取出一些烟丝装上。

  李衍并未急着动手,而是饶有兴趣查看。

  他能闻到,这烟丝有些不简单,除了烟叶,还混杂着一些菌菇和香料,配方很是复杂。

  如无意外,对方要使用幻术。

  果然,老者将烟点燃后,掐着法决抽了几口,便口唇微动,吐出一个个烟圈。

  这些烟圈凝而不散,在空中翻涌前行,于阳光照射下,竟开始不断扭曲,化作狼虫虎豹。

  “好!”

  “是点烟化兵!”

  台下不少人纷纷叫好。

  李衍也听过这一绝技。

  这在戏彩门中,叫“烟戏”。

首节上一节406/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