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396节

  李衍皱眉道:“这是何物?”

  “是一种古代异兽。”

  旁边的田炜解释道:“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曾提到过此物,只在云梦大泽中存在。”

  “传闻此兽血肉,吃下后可治先天痴愚,先生二子少时生病,发烧后便得了癔症,遍寻高手无法医治,或许只有这传说中的异兽能治疗。”

  林夫子也叹道:“老夫年迈,长子战死于边关,留下这独子,即便有同僚照顾,也难活。这么多年游走楚地,也存了寻找此兽的心思。”

  吕三闻言,连忙拱手道:“这活我接了。”

  林夫子微笑道:“老夫也只是提一嘴,或许那些山中鸟兽能知晓…”

  话音未落,就听得院外一阵喧嚣。

  田炜连忙跑出去查看,随后就走了进来,有些不可思议道:“先生,王爷竟亲自来请那位先生了!”

第292章 履霜,坚冰至

  还真来了?

  李衍听到,也有些诧异。

  这可不是简单的“礼贤下士”,而是帮人抬门面,那江相派的双瞳道人借之打响名气,便可开宗立派。

  这种事,自古以来就不少。

  陈希夷与宋太祖、三丰真人与大宣太祖,后世都有诸多故事流传,门派也随之迅速发展。

  王爷亲自上门、力挽狂澜解劫难…

  作为开宗立派的故事,最合适不过!

  而一旁的林夫子,似乎对武昌王的到来并不惊讶,只是自顾自揉着太阳穴,缓解疲劳。

  李衍忍不住问道:“先生,那人很有名?”

  林夫子被田炜搀扶着坐在椅子上,摇头道:“名声虽不大,但手段却不凡。”

  “此人叫余岚山,也算苦命人,自小生得双瞳异象,却为家人所惧,卖给人牙子,差点被丐帮弄残做乞丐。”

  “后来被他师傅救下,觉醒望气神通,且因天生异象,能比别人看的更多,自此青出于蓝,于风水之术上颇有造诣。”

  “其本事不小,自然看不上江相派坑蒙拐骗那一套,被视为叛徒,没少与之发生冲突,且因出身,又不被玄门正教看得上。”

  “老夫与此人偶然间相识,发现其性子虽桀骜,但行事也算端正,不忍见其走入邪道,便指点其来此搏个名声,另起炉灶。”

  田炜恍然大悟,“原来是先生手笔。”

  林夫子平静道:“老夫只是顺势而为,能不能成,全看他自己。”

  说着,又揉了揉腰,叹道:“唉~岁月不饶人啊,本想着今年再去几个夜郎古道走几圈,看来是走不了了。”

  田炜连忙劝道:“先生,咱们银两虽已凑齐,但如今世道混乱,太过危险…”

  林夫子眼摇头道:“江阴徐弘祖,孤身一人便敢上路,老夫有人陪伴护送,还不及他所行万分之一,可惜啊。”

  “你们若有心,将来就帮我补足此书…”

  听二人交谈,李衍才知道怎么回事。

  原来这儒门之中,也不是人人渴求功名,还有一些人,堪称是狂热的驴友。

  他们喜爱古周采诗官,摇着木铎,行走于乡间田野,记录名声诗词,而成《诗经》…

  他们也推崇郦道元,四处为官,著《水经注》…

  总之,就喜欢往深山大泽钻,记录风俗民情地理,一生目标,就是留下传世经典。

  这位林夫子,欲仿照《荆楚岁时记》,写一本《荆楚广记》,按照历史朝代,描述荆楚风俗变化。

  但可惜,耗费半生也才写了一半,估计是要等他弟子继承衣钵,合两代人之力才能完成。

  听到此处,李衍和吕三也是分外钦佩。

  可惜他们都是粗人,虽也东奔西走,但著书这种事,显然跟他们无缘。

  就在这时,院外脚步盔甲声远去。

  却是武昌王出行的护卫仪仗已经离开。

  而江汉书院的山长和掌祀,也迅速走入小院,叹道:“林兄,那位余先生被王爷请走了。”

  林夫子摇头道:“比我想的早了些,莫非出了什么事?”

  柳山长叹道:“确实出了事。”

  “执法堂和卫所的人,前往梁子湖苗人窑场,却不想半路就已走漏风声。”

  “那些作乱的苗人已经离开,而且还抓了附近村中不少百姓,不分苗汉,统一在蛮王墓外血祭。”

  “宝通禅寺镇守在那里的高手被害,据逃回来的人说,他们有听到猛虎咆哮之声,震动山岳。”

  “如今的蛮王墓附近,已成大凶之地,白雾笼罩,进入探查者,无一能活着出来。”

  林夫子眉头微皱,“看来余先生猜得没错,希望他能成功吧…”

  说话间,已难掩一身疲倦。

  李衍几人见状,连忙起身告辞。

  出了书院,外面已是艳阳高照。

  大街上很是热闹,走街串巷的货郎、唱渔鼓说快板的江湖艺人、摆摊的百姓…随处可见。

  如今发生的事,百姓还不知晓。

  对他们来说,即便这两日感觉有些混乱,但也比不上过节重要。

  这还没到端阳,已经有人挑着两箩筐粽子沿街叫卖,绿皮粽子整齐码放,很是精巧。

  李衍几人早晨就没吃饭,见状便买了几个。

  粽子这东西,家家户户都会做,敢出来叫卖,自然手艺不凡,糯米煮的恰到好处,枣泥豆沙各有风味。

  三人边吃边走,还没到商会,就吃了个精光。

  回到商会,门口同样热闹。

  一条龙舟被架着摆在外面,体型狭长,两侧雕着龙头和龙尾,船身上还有雕刻并且手绘的龙鳞,看上去栩栩如生。

  此刻,龙舟上已挂满红绸,前方摆着供桌,几名端公正手持锣鼓和香火,围绕着龙舟起舞。

  而在供桌后,则有一排衣着整齐的大汉,身着红黑相间坎肩,露出肌肉虬结的胳臂,整齐弯腰拱手敬拜。

  “这是在给龙舟开光。”

  田炜笑着解释道:“新制作的龙舟,下水前要进行开光、点睛,这些人是商会龙舟队,都是周围十里八乡的好手,今年是拿着劲要夺魁。”

  而在商会门外,还有几名老者,皆衣着华丽,长须整洁,望着正在进行仪式满脸微笑。

  田炜见状,连忙低声道:“那位就是商会副会长赵员外,也是鄂州大族,一直图谋着会长之位。”

  “嗯。”

  李衍点了点头,并不在意。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争斗。

  以前在村里,为个有蝇头小利的跑腿活,都能互相拆台打架,更何况商会涉及到的庞大利益。

  当然争的再凶,与他无关,也不会多看一眼。

  然而,就在他们刚要进门时,那位赵副会长却眼睛一瞟,拦住了他们,微笑道:“田世侄,怎么见了老夫,也不打声招呼?”

  田炜有些尴尬,连忙拱手道:“见过赵伯父,这不看您正忙呢,不敢打扰。”

  赵副会长点了点头,随即面色变得严肃,冷哼道:“哼,田兄也是我商会之人,那些妖人竟敢如此残害,简直不把我鄂州商会放在眼里!”

  “自己人都不撑腰,如此以往,商会人心何在?田世侄放心,有老夫在,定给你田家出了这口恶气!”

  田炜连忙点头道谢。

  这种话,他可不敢搭茬。

  明着是骂妖人,实则是指桑骂槐,说吴鸿林不给商会成员做主。

  若他一时脑热,顺着对方话茬,这老狐狸肯定会以他家的遭遇为把手,大做文章。

  能不能出气,还是另一回事。

  夹在这两方之间,才是两头受气!

  赵副会长见状,也没勉强,反而是转头看向了李衍,微笑道:“这位便是关中来的李少侠吧?果然少年英才啊。”

  李衍无奈拱手,“在下不过无名小卒而已。”

  赵副会长不以为意,抚须笑道:“年少成名而不骄,好!”

  “这次的擂台比武,是由老夫全权负责,听说李少侠也要参加,此番定能扬名四方。”

  李衍一愣,“时间定下了?”

  赵副会长点头道:“今年的龙舟会是从五月初五开始,一直比赛到五月十五,各家武行镖局都要派人出赛,因此五月初五前就要结束擂台。”

  “在此期间,白日长江上龙舟赛,晚上佛门要举行盛大法事放焰口超度亡灵。五月十三要祭祀关圣帝君,五月十五要‘抬菩萨’、‘跳码头’,五月十七要‘送瘟船’,忙得很啊。”

  田炜有些吃惊,“今年闹这么大?”

  赵副会长微微点头,意味深长道:“这是今早王府特意下令,鄂州商会全力发动,听说几位去了书院,应该知道此事吧。”

  三人一听,顿时有所猜测。

  弄这么大阵仗,或许也和破风水局有关。

  当然,这种隐秘的事可不能乱说。于是田炜便装起了糊涂,“这个,小侄只是听说先生来了,便去书院拜见,其他的事不太清楚。”

  赵副会长微微一笑,也没继续追问,而是对着李衍道:“总之,时间有些紧,就在三日后,这次各家都出动了好手,王爷也会亲自前往观看。”

  “李少侠若一举夺魁,说不定就能进入王府!”

  李衍拱手道:“多谢前辈提醒。”

  他去参加擂台,一是趁着机会,检验磨练刚修成的武法,二则是争夺名额。

  只要赢够四场,就算达成目标。

  至于进王府…他才懒得去伺候人。

  当然,眼前是赵副会长突然如此热情,也不知打的什么鬼主意,他可不会随意说话。

  回到小院,沙里飞和王道玄连忙迎了上来。

  听到几个房间内一片嘈杂,李衍眉头一皱,“怎么来了外人?”

  沙里飞乐道:“田家老三也被从汉口接来了,早上刚吵过一架,眼下三兄弟又哭哭啼啼,抱成一团撒酒疯呢。”

  “哦,那就行。”

  李衍闻言,便带着几人回到房中,将书院内发生的事讲述了一番。

  “玄武缺位、朱雀受阻、白虎抬头?”

首节上一节396/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