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389节

  果然,这明珠方丈耳朵颤动后,微笑点头道:“小施主有神虎雷霆相伴,果然不凡啊。”

  “前辈谬赞了。”

  李衍客套了一句,没当回事。

  能当宝通禅寺的方丈,可不只要修为那么简单,还要与各方势力打交道,自然会说话。

  明珠方丈点头道:“小施主进来吧,无论看到什么,都无需惊慌。”

  李衍点了点头,阔步进入大雄宝殿。

  或许是做法事的原因,这大雄宝殿并没有像其他玄门大殿一样,用了法门禁止神通探查,所以他才能闻到几人味道。

  走进大殿后,抬头一看,顿时让他心中微颤。

  宝殿之内,供奉的是释迦摩尼佛,一般来说分为三种法相:成道相、说法相、卧相。

  成道相最常见,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名为定印,表示内心安定、禅定。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降伏魔众、证悟真理,大地为证。

  说法相也是结跏趺坐,但右手却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代表佛陀传授佛法。

  至于卧像,则代表佛陀涅。

  眼前这尊佛像,就是典型的成道相,也和他幻境中所见一模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佛像眼部金漆掉落,还形成空洞,红色水珠汇聚,好似在流着血泪。

  明珠方丈摇头叹道:“宝通禅寺修建之时,这尊佛像用了秘法,可预示灾难。”

  “多年前长江水患,佛像滴水成流,引来灵蛇盘踞,我寺便派出高手,斩了一头试图化蛟的水蟒…”

  “前些年瘟疫流行,佛像长出霉斑,我等与真武宫道医合作,熬煮药汤,做法事驱瘟…”

  “两次提前布置,才得以消灾除难。”

  “但这次乃是人祸,妖人事先计划周密,让我等陷入被动,小施主若能找到原因,也是大功德一件。”

  原来如此…李衍顿时了然。

  这种方法有点类似占卜,不过是用了秘法融入建筑中,神州许多地方都有,因此留下不少灾劫降临的谶言。

  比如什么塔倒,什么井干,就会有灾劫降临。

  想到这儿,李衍也正色道:“事关大义,晚辈自然尽心尽力,还请方丈帮忙找个引魂灯,另备下一盆清水。”

  这些东西并不稀罕,很快便被找来。

  李衍先是将引魂灯点燃,随后将那一盆清水放在前面,取出勾牒,同时掐诀存神。

  这个法门,来自民间巫法。

  火为阳,水为阴,各自代表阴阳之隔。

  所以百姓从外地归来,或者染了霉运,都要跨过火盆,代表跨过阳间,将一些不干净的阴物挡在身后。

  而他替换成水,自是代表踏入阴间。

  当然,也并非真的进入阴间,而是有点像走阴,让神魂与形体松动,借助勾牒,主动沟通鬼神,看到更多的东西。

  呼~

  随着他施法,周围掀起阴风。

  引魂灯也变得摇曳不定。

  待其稳定下来,李衍立刻捏着勾牒跨过水盆。

  双脚落地的同时,他只觉眼前一黑,耳边风声呼呼作响,而周围景象也发生了变化……

  第二更十一点发

第287章 疑云渐散

  与被动通神不同,并无浓雾缭绕。

  眼前依旧是大雄宝殿,威严空旷,砖石木雕极尽繁琐,但大殿之中却空无一人。

  包括住持明珠在内的和尚,全都消失不见。

  然而,大殿内却一点也不冷清。

  那尊释迦摩尼成道相,依旧是双目流血,但佛像此时却好似活了过来,伴着轰隆隆的声音,扭头看向周围。

  而在其身旁,还有两尊菩萨像。

  一个头顶结有五髻,手持宝剑,骑着青狮。

  一个头戴宝冠,手持莲花,骑着六牙白象。

  正是文殊与普贤菩萨。

  在他们外围还有十八罗汉。

  这些神佛,都是雕塑肉身,但却好似都活了过来,看到他后纷纷低头注视。

  即便李衍胆大,见此情形也是心中一颤,连忙拱手,但想要说话,却发现口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对于这种情况,李衍早已熟悉。

  这些,都是泥塑的佛陀菩萨。

  他们在人间被供奉,香火愿力凝结,或许与真正的佛陀有所联系,勉强算是分身,仍属于地。

  真正远在天上的神佛,始终遵守着《天条》约束,基本不会干预插手凡间之事。

  而这些地,也有某些限制,无法直接与言语交流,只能用各种幻象予以提示。

  他见过唯一例外的,就是云中君神阙。

  在湖边神祭时,那座神阙似乎隐于云雷之中,变化不定,但吕三却能从里面拿到东西,好像虚与实的界限产生了模糊。

  这种情况,让李衍至今想不明白。

  眼前所见景象,说明刘纲秘传的法门已经成功,但这一举动也有些危险,象征着进入鬼神领地。

  若非手持勾牒,代表阴司冥府,这里又是玄门正教坛场,他可不会轻易施展。

  那些阴邪之地的鬼神,绝对会立刻攻击。

  果然,满殿佛陀菩萨虽注视着他,却并未产生敌意,而是齐齐抬头,看向大殿上空。

  李衍也抬头观看。

  只见大雄宝殿上方,佛光裹着云雾变化缭绕,好似滚滚河流,看模样竟有些熟悉。

  李衍脑中顿时灵光一闪。

  是附近山川水脉图!

  那最为粗大的,无疑就是长江,较小一些的是汉水等支流,更为细小凌乱的则是周围河流。

  在长江两岸,一龟一蛇隔岸相对。

  它们的身上,已出现点点黑斑,摇头晃脑,虽发不出半点声响,却好似在扭动嘶吼…

  而在远处,一头白虎被山脉压着,周身漆黑阴气翻涌,眼中红芒四射,显得妖异逼人…

  更远的地方,同样有一只火鸟深埋地下,蜷曲着身子,似乎还在沉睡中,但周身点点火星,已然升腾而起,好似火堆燃烧…

  看来这四象就是关键。

  但如今又处于不同的状态…

  就在李衍思索之时,满殿神佛菩萨又缓缓低头,诸多幻象好似玻璃般破裂。

  李衍只觉眼前一黑。

  再睁眼,又是满殿烛火,香火味浓郁扑鼻。

  住持明珠和几位大和尚仍盘坐在蒲团上,他们的气势与大雄宝殿相连,明显是在守护。

  “小施主看到了什么?”

  见李衍苏醒,住持明珠连忙询问。

  “我看到四象所在方位…”

  李衍不敢怠慢,将所见细细讲述。

  住持明珠听罢若有所思,随后扭头看向一位年迈的老僧,“看来与风水地脉有关,通海师兄,你善于此道,可看出什么?”

  那老僧眼皮微抬,对着殿外开口道:“澄觉,你进来一下。”

  “是,师伯。”

  守在外面的澄觉连忙进入大雄宝殿。

  这老和尚开口询问道:“老僧记得你汇报时,说汉阳城中徐家班,有人配合盗墓贼掘了不少大墓,里面都丢失了什么?”

  澄觉回道:“所有墓穴都被破坏,但弟子找人一一核对,发现所有墓穴的棺木与砖石,还有冥器全部被盗走。”

  老和尚听罢,似乎并不意外,对着众人开口道:“如果贫僧没猜错,龟蛇盘于江畔,代表龟蛇二山。”

  “百年前江相派一位大师前来,观此地风水,说是‘一唱千和’,‘山龙齐鸣’之局。”

  “一唱千和,说的是长江为主,云梦千湖环绕,因此‘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地脉之势重水而不重山…”

  “山龙齐鸣,便指的是龟山与蛇山。此地水脉起于长江与汉水交会之处,终于天兴乡区域,其中龟蛇二山便是关窍。”

  “龟山把守西北门户,蛇山于东南呼应,呈现‘天门开,地户闭’之景象,又暗示真武荡魔大帝麾下龟蛇二将守护,因此三镇得以安宁。”

  “而龟山蛇山二神锁江收窄留聚,恰似宝瓶,鹦鹉洲码头得气,故而繁荣…”

  这老和尚确实精通风水,听其一说,李衍便对此地格局有了大致印象。

  怪不得,此地千年后仍旧繁荣。

  老和尚继续说道:“龟蛇二山乃此地风水关窍,故有晴川与黄鹤二楼隔岸相望,镇压气运,那些妖人应该是在山中暗自动了手脚,借墓穴厌胜之物,扰动龟蛇二神。”

  主持明珠若有所思,“师兄判断应该没错,但那白虎与朱雀二象又当何解?”

  老和尚让人取来附近山川地域图,对着李衍开口道:“小施主,可否帮老僧指出方位?”

  李衍打量这山川图,果然与幻象中所见一模一样,便指向两个区域,“此地白虎被山脉所镇,这里有朱雀沉睡。”

  老和尚一看,点头道:“这里是蛮王墓,汉时为江夏蛮活动区域,屡次起兵反叛。”

  “传闻巴人之祖先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因此巴人以白虎为图腾,江夏蛮亦是如此。蛮王墓中应该有些古怪。”

  “那朱雀映照之地,便是西周古矿坑,或许与古楚有关,老僧也看不出蹊跷。”

  “如今看来,妖人是要借四象之变,扰动地脉,到时地龙翻身,水龙肆虐,酿成大劫!”

  “原来如此!”

  主持明珠闻言,额头也是冒出冷汗,“我宝通禅寺也位于地脉关窍之上,因此佛像示警,若让这些妖人成功,便是泼天大祸。”

  “澄觉,点齐人马,与本座连夜进城,向武昌王汇报此事,切不可让妖人得逞!”

  “是,主持!”

  澄觉这段时间也是憋屈的很,眼下终于弄清敌人图谋,眼中火气难以压制。

首节上一节389/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