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巨大的木板放下,在岸边溅起泥浆水花,船上铁甲骑兵顿时策马冲出,冲杀溃逃叛兵。
此战,已无任何悬念。
九江式哨船之上,原克俭看得意犹未尽,摇头道:“怎么只放两炮,不过瘾啊。”
“大人说笑了。”
副将罗耀无奈道:“这神器厉害,但炮弹造价也昂贵,总兵只允许我放两炮,若非要检验威力,根本不给我火龙弹。”
原克俭一愣,询问道:“有多贵?”
副将罗耀叹道:“这两炮,就是一个下县整年赋税,若放开了打,总兵会亲自跑来砍我的头。”
“呃。”
原克俭也是心中一颤,摇头道:“也罢,好钢总要用在刀刃上,此炮用于攻坚,所向披靡。”
“放心,我大宣蒸蒸日上,待平息叛乱,再找够矿藏,将来肯定没这么拘束。”
哗啦啦!
就在这时,天空鹰隼振翅落下。
原克俭拿过竹筒信件一看,顿时松了口气。
副将罗耀连忙询问:“又有军令?”
“没什么。”
原克俭摇头道:“当阳那边出了点乱子,妖人潜入后方作乱,已被几位江湖义士平息。”
说着,看向南岸,眼神变得凌厉。
“西南战事一起,各州皆不会平静,叛军会派高手作祟,平日隐藏的妖人,也会纷纷现身。”
“事关大宣国运,就看谁手段更高!”
说罢伸手一挥,鹰隼振翅而起,于天空翱翔。
而在对面山林中,已有都尉司的人乔装打扮,跟着叛军,钻入茫茫群山中……
………………
当阳县,西北山林中。
密林树荫下,吕三端着鼠大和鼠二,口中吱吱不停,而山林之中,不时有老鼠左奔右窜。
他所学传承,只擅长御兽之法。
如今随着道行提升,能力也更加不凡,只需借助收服的妖物,便可大范围指挥同类。
简单点形容,以前像是牧羊人,可借助声音和术法,与动物交流,但有时没那么顺畅。
而如今,则有点儿像山神爷。
鼠大鼠二的气息,足以让整个山中老鼠如臂使指,无论什么命令,都能精确执行。
李衍几人,则安静等在一旁。
“找到了!”
听到远处吱吱声,吕三连忙开口。
沙里飞眼睛一亮,着急道:“那还等什么啊,快点走,别让山中的什么玩意儿给祸害了!”
他们此行,是来找刘纲老巢。
地仙窟中收获不小,但主要是几件宝物,剩下的都是鬼教那些邪门玩意儿。
当然,还有些重要情报,乃是通天三娘和宜昌荆州等地暗子的往来信件。
鬼教的麻烦,就在于以欲望诱人。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很多时候,拥有的越多,欲望也更深。
尤其是一些富豪官绅,他们不求吃喝,但求名求利,求长生,而且胆大包天。
鄂州一地,竟有不少官绅,已暗中与鬼教勾结,所以鬼教才能隐藏至今。
看到书信上的几个名字,郑百户当即面色大变,拿着信件匆匆离开。
只需清除这些人,鄂州局势也能好转许多。
而李衍等人,则顺道来掏刘纲老巢。
那头巨虎腹中,除了交给李衍的东西,就只剩下一些用于施展术法的材料。
刘纲修了妖身,许多人的术法难以使用,因此大多是些妖火猛毒等诡术。
就连原本珍贵的虎骨,也在通天三娘术法灼烧下,灵韵尽散,酥脆软烂。
原本这次收获已足够惊人,但偏偏刘纲提了一嘴,知道王道玄的真正传承所在。
李衍他们要找的,便是此物。
众人跟着老鼠前行,穿过几道山脊,终于来到一座山谷,竹林茂密,难以通行。
这里明显布置了阵法,没走几步,便能看到竹子上悬挂的动物头骨,但如今早已停止运转。
终于,穿过竹林,一座破旧的山神庙出现在众人眼前,其半截镶嵌在山中,外面墙瓦斑驳,布满青苔,也不知是何时所建。
而踏入其中,却是干净宽敞的很。
刘纲毕竟不是真的虎妖,即便躲藏在此地,也将屋子弄得很是整齐。
山神庙石质供桌上,神像早已被搬走,上面铺满了熊皮,还粘着虎毛,显然是刘纲平日休息之所。
里面几座洞窟,也是各有区别。
有的放满各种古怪藤蔓花草、还有陶罐里养着毒虫,明显是用来炼制蛊毒之所,被吕三放出毒蜂,尽数吃了个干净…
有的挂满人头骨,粗略一数,竟有三百多个,应该就是那些伥鬼肉身容器,被刘纲炼化控制…
至于什么法器宝贝,则一个没有,显然刘纲投身虎胎,已有些落魄,唯一的至宝“玄黄天符”,也已落到李衍手中…
而最重要的,无疑是书架上的几本古籍。
“小心点,别弄坏了!”
王道玄有些紧张,仔细叮嘱众人。
这些古籍看起来有些破旧,似乎经常被人翻阅,随时有可能毁掉。
众人围在书架前,挨个查看。
但结果,却让他们有些疑惑。
《五星全书》、《九星传变》、《黄囊经》、《疑龙经》、《撼龙经》、《倒杖法》…
“怎么全是风水书籍?”
沙里飞疑惑道:“莫非刘纲这老鬼在学风水。”
李衍则拿起架上一本《夷坚志》,翻开后,看着上面密密麻麻勾勒和小字,面色渐渐凝重。
“不对,他是在找什么东西……”
第二更迟点
第270章 县衙传法
《夷坚志》为南宋洪迈所著。
书名出自“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以夷坚自谓,向《山海经》看齐。
其书内容繁杂,凡梦幻杂艺、冤对报应、仙鬼神怪、医卜妖巫、释道淫祀、风俗习尚等无不收录,大多神奇诡异、虚诞荒幻。
当然,很多都是民间传说,不能当真。
眼前这本《夷坚志》,明显年代久远,上面的标注墨迹也有些模糊,大多时候都写着“伪”,偶有“疑”,随后便是诸多猜测。
而且,叙述多与风水有关。
“道长,你看看。”
李衍看得有些疑惑,就交给了王道玄。
王道玄接过后,同样有些奇怪,沉思道:“确实,他似乎在找什么东西。”
“有些风水宝地,先天罡煞之地汇聚,形成天然大阵,遁去行迹,却能偶尔显出怪异,在当地成为传说。”
“风水地师之中,便有人擅于分析,每到一处,必找当地县志查看,寻找线索。”
“你看这里,南城童梦弼祖上,于河中捡到金鸭,可生出金子,其家族因此发达,后失误将金鸭损毁,这分明就是天灵地宝,上面标注了关于风水地脉猜测,估计附近有金矿…”
“金矿?”
沙里飞眼睛一亮,“要不咱们去找找?”
王道玄哑然失笑,“晚了,上面写着,金矿已被大兴朝廷发现,待大宣立朝没多久,便已开采一空。”
说着,又翻了几页,沉思道:“贫道大概知道,他想要找什么了。”
“按照葛抱朴所言,仙有三种。天仙为‘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应该便是登神成功者。
‘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刘纲夫妇炼成《太阴炼形术》,但一辈子需躲在地下,靠地脉阴煞之气滋养,即便能长生,也顶多是‘尸解仙’。
他们以‘地仙窟’为名,自然是想成就地仙,而达到地仙成就,多半需要一些条件,且事关风水格局。”
“可惜,他们连尸解仙都没成功,便已遭劫。”
李衍连忙问道:“可有道长西玄一脉线索?”
王道玄微微摇头,“暂时没发现,待贫道将这些书全部翻阅,或许能从中找到线索。”
说着,抚须笑道:“即便找不到,也无妨,这其中有几本风水经典,早已失传,有些只剩孤本,还被那些法脉收藏,秘不示人。”
“这些古籍对贫道,已是天大的收获!”
…………
回到当阳城中时,已临近晌午。
街道人来人往,还有不少外地客商。
县衙的杨捕头就守在城门外,看到几人到来,连忙迎了上来,满脸讨好道:“诸位可算回来了,那位仙长正在发脾气呢。”
李衍知道,对方说的是玉龙子,皱眉道:“人还没走?”
“谁说不是呢?”
杨捕头苦笑道:“这位海量,到处拉人喝酒,辈分又高,谁也不敢拒绝,县令大人也喝吐了三回。”
“明明说有要事,却非要等你们回来。”
李衍点了点头,边走边询问道:“怎么突然来了许多客商,莫非又有事?”
杨捕头回道:“关陵庙会就快到时间了,每年此时,都有客商和士绅前来,还有不少江湖门派,也会派人前来祭祀。”
“这是我们当阳县每年最重要的事,幸亏几位捉拿了妖人,否则这次庙会肯定会出大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