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350节

  伴着几声巨响,房倒屋塌,烟尘四起。

  这个老宅的局势,彻底被破坏。

  李衍等人顾不上烟尘弥漫,直接冲入其中,将老槐树浇上火油,一把火点燃。

  霎时间,火光熊熊,黑烟弥漫,一股死尸般的恶臭,顿时向着周围扩散。

  闻到味道的百姓,皆胸中烦闷,纷纷呕吐。

  噼里啪啦声中,隐约响起个苍老怨毒的嘶吼声,随后老槐树轰然坍塌。

  呼~

  一股阴风吹过,那股臭味随之消失。

  李衍等人也松了口气。

  院中的邪物,被祭祀上百年,堪比鬼神,一旦让其脱困,他们还真对付不了。

  待到火焰熄灭,老槐树彻底烧成焦炭,众人才再次进入院中,仔细搜索。

  果然,老槐树下方,竟有个墓穴,面积不大,只停放着一口槐木棺椁。

  而老槐树的根须,正好与之相连。

  李衍一脚将棺盖踢飞,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失声道:“这是啥玩意儿?”

  只见里面躺着一具枯骨。

  脖子上没有脑袋,但脊柱和胸骨上,却密密麻麻长了许多骨瘤,形似骷髅头……

第261章 虎妖踪迹

  “这…这是啥妖怪?”

  李衍尚且如此,沙里飞更是目瞪口呆。

  无他,这骸骨也太过邪性。

  没有脑袋,身子上却长出一颗颗骨瘤,还都是骷髅状,看得人毛骨悚然。

  但很快,李衍就发现了不对劲。

  他小心上前,抽出断尘刀,对着那骷髅骨瘤一捅,那玩意儿竟吧嗒一下脱落。

  众人这才看清,那东西就是一颗骷髅头,里面还镶嵌着一块小铜符,早已铜绿斑斑。

  真武宫有阴阳眼的那名弟子,道号叫阳呈子。

  他眉头微蹙,面色变得凝重,开口道:“贫道大概知道,这邪物是什么东西。”

  “当初大宋鬼教在鄂州,主要供奉的是‘棱睁神’,越是模样怪异狰狞,邪神威力越大。

  《宋会要辑稿》便有记载,湖外风俗,用人祭鬼,每以小儿妇女生剔眼目,截取耳鼻,埋之陷阱,沃以沸汤,糜烂肌肤,靡所不至。”

  “看此法,分明是将尚在腹中的婴儿头骨取出,镶在大人骸骨上,怨气浓重,先祭祀化作邪鬼,再进行泥塑,做成神像。”

  “而且这人也不简单,估计也是玄门术士,被砍了脑袋祭祀,成为邪法材料。”

  “这种‘棱睁神’,靠杀人血祭,便可于人前显化,无头骑士多半就是此物作祟,所以杀人后才能遁形。”

  李衍听得一阵反胃,忍不住骂道:“这鬼教真是丧心病狂,果然当诛!”

  “看来那余家,原本就是鬼教余孽,后来才加入龙骧军。无论龙骧军还是天圣教,都与鬼教余孽脱不开关系。”

  王道玄则面色凝重,开口道:“此物祭祀近百年,始终用各种手段遮掩,可见鬼教对其上心。”

  “他们到底有何图谋,连此物都舍得拿出来用?”

  此话一出,众人心中皆隐有不安。

  王道玄说的没错,这东西虽说凶残,却是鬼教宝器,暗中祭祀百年,估计很快就能使用。

  鬼教舍得用,除非有更大利益…

  ………

  仍旧是当阳县牢房。

  火光昏暗,汗臭血腥味扑鼻。

  哗啦啦!

  那名叫程渠的汉子被锁链吊起。

  见到老宅中那诡异尸骸,衙役们下手也是贼重,锁链直接捆在其伤口上,弄得鲜血淋漓,毫不留情。

  郑百户也是面若寒冰,直接上前,一把掐住其断臂伤口,一边扣,一边冷声道:

  “说,你们到底要干什么?!”

  程渠小腹部插着一根铁锥,根本无法运劲抵抗,疼得脸色惨白,满头冷汗,却依旧是嘿嘿冷笑,“你这娘们,没吃饱饭?再使点劲!”

  郑百户哼了一声,退后两步。

  一个点头示意,两名都尉司小旗便走上前去,从木箱中取出各种刑具。

  竹签、烙铁、钉板,挨个轮着用。

  最凶残的,还是一种“脑箍”。

  这玩意儿类似紧箍咒,就是个铁箍套在头上,在铁箍与头皮空隙加木楔,铁锤敲打,使铁箍越收越紧。

  加到最后,甚至能让头颅直接开裂。

  即便这程渠是个铁打的汉子,也疼的嚎啕大叫,疯狂咒骂,最后竟昏死过去…

  他还有个同伴,被李衍飞刀射中腰胯,却是撑不住酷刑,连连求饶,开始交代。

  “你叫什么,何方人士?”

  “小人叫王千,来自赣州,原本是排教中人,因劫杀客商被朝廷和教中通缉,跑入荆楚山林。”

  “何时加入天圣教?”

  “三年前。”

  “天圣教总坛在何方?”

  “小人真的不清楚,荆楚山区流民山寨众多,几乎每个山寨,都有他们隐藏的人…”

  “很多寨子秩序混乱,还彼此械斗,每当有避难的江湖中人和术士,天圣教的人都会暗中查探底细,随后招募…”

  “进了教中,必须信奉天圣公,他们会定期举行朝拜会,有祭祀宣扬天圣公神威,时间长了,一个个都有些疯癫…”

  “只有教中核心成员,才能进入总坛,不过小人隐约听说,总坛在神农架中。”

  “你为何没事?”

  “小人虽离了排教,但自小在排上长大,只信排鼓橹祖师,不会拜这天圣公,所以装模作样,怕被他们发现后清除。”

  “这次有多少人来当阳?”

  “约莫三百人。”

  “所为何事?”

  “小人真的不清楚,天圣教的规矩,所有人不得随意打听,不该知道的事,绝不能多问。”

  “小人只知道,我们来到当阳后,便被分成三队人马。一队去见什么地仙娘娘,听其吩咐。一队去和什么大王抢宝贝。

  我们这队,则潜伏在当阳城外一个村子里,所有的事,都是程渠负责,小人也不清楚到底要干什么。”

  “你们是如何驱使妖邪?”

  “动手的是程渠,他在城中打探消息,需要时便会放出信鸽指点目标。”

  “真正操控那邪神的法坛,就在那村中地下密道内,对了,那村子叫三山坳,村中百姓都信奉天圣公,法坛密道就在村子祠堂下方。”

  “那程渠,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小人倒是清楚,他父亲不是汉人,乃是大宣剿灭鞑靼人部落时,抓到的俘虏。”

  “后来,他父亲被程家人买走喂马,得主家看中,娶妻生子安顿下来。

  程渠长大后,入了程家武馆,虽资质不凡,却因身份而不被传授正法,怀恨在心,便杀害师傅,偷盗秘法逃亡…”

  “我听他经常说,自己是什么鞑靼部落王子,对大宣朝和汉人极其怨恨,就连天圣教的一些人,也看他不顺眼。”

  “哼,你比他也强不到哪去!”

  ……

  一番审问,用了大半个时辰。

  排教的那名叛徒,吃不住严刑拷打,倒是交代了不少事情。

  那程渠,显然知道更多。

  然而此人的嘴极硬,几次被拷打的昏厥过去,又用针刺和凉水泼醒,始终不透露半点。

  到最后,竟然疯了。

  咬着满嘴碎牙,血沫喷洒,癫狂大笑道:“我是鞑靼王子,你们才是贱民!”

  “这中原,迟早会落入我们手中!”

  沙里飞看不过眼,忍不住骂道:“贼怂的,你特娘的自小在神州长大,连鞑靼在哪儿都不知道,有毛病啊?”

  然而,回答他的只有癫狂笑声。

  王道玄见状,微微摇头道:“心有所执,妄心难断。他不会说的,说了就证明自己这一生错了。”

  “没工夫跟他耗!”

  李衍立刻起身道:“这二人被俘,虽说城门已关,但消息难免走漏。”

  “咱们立刻前往三山坳,免得被妖人逃走,多抓几个,总能问出确切消息!”

  众人也知时间紧迫,当即准备好各种兵刃法器,骑着战马,往三山坳而去。

  此时刚过辰时(07时至09时),天光大亮。

  平日这时候城门早已开启,但为了防止城中还有妖人密探,走漏消息,便城门紧闭,还放出鹰隼在天空驱赶信鸽。

  轰隆隆!

  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百余骑战马奔涌而出,向着当阳城西北而去。

  当阳县西高东低,巴山余脉,形成一道道树杈状的丘陵山脉,三山坳村,便位于三条丘陵山脉中央。

  从地图上看,正好有条小河,自山中流淌而出,经过那个村子,与都尉司老者的猜测一样。

  众人速度飞快,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看到地势开始高耸,一座座山脉郁郁葱葱。

  到了此地,已是脱离官道。

  好在还有一条古军道,弯弯曲曲绕山而行,通入山脉深处。

  前来带路的杨捕头介绍道:“李少侠,住在这个地方的山民,很多都是土人和汉人混杂,居住吊脚楼,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

  “平日里,他们甚是排外,只是偶尔在山中打些野物,拿到城里换些针线铁锅日用。”

首节上一节350/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