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323节

  这东西李衍带不走,干脆直接拆毁,交给风道人处理,毕竟队伍的规矩就是见者有份。

  风道人也清楚,拿了这东西,就要替李衍隐瞒神火枪的事。

  不过这是都尉司差事,他也懒得多问。

  当然,还找到不少东西,最多的便是一种木刻小神像,除了红女和白若虚,那些鬼教教徒身上都有。

  神像面目狰狞,满嘴獠牙,头生尖角,其上阴煞之气缭绕,满是不祥之气。

  “这多半就是棱睁神。”

  风老道拿着神像左看右看,面色凝重道:“大宋之时,除了鄂州,京城一带不良子,也喜欢供奉此鬼,与人争斗时,凶煞之气可震慑对方心神。”

  “看来,此神神罡未散,又有人将其神庙建起,也不知藏在何处…”

  除此之外,还从白若虚身上找到一封密信。

  李衍看了几眼,面色陡变。

  这封信,是龙骧军首领,前朝皇族余孽所写,要白若虚来此地找红女给赵长生带话。

  天圣教的人,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天灵地宝和法器,邀请赵长生出手,复活天圣公!

  鄂州各方妖人,果然有所勾连。

  更重要的是,赵长生也会前来…

  今日三更,第三更迟点发

第243章 西南乱起

  轰隆隆!

  北城城门缓缓开启,大队士兵冲了出去,没过多久,便抬着一具具尸体返回。

  此时天色已亮,沿街不少百姓探头探脑,惊疑不定,互相交头接耳。

  鄂州人爱看热闹。

  但这些天接连出事,已经弄得人心惶惶,哪还有吃瓜的心思,就怕祸事降临到自己头上。

  “那些什么人?”

  “听说是朝山会的妖人。”

  “朝山会这帮畜生,早就该死了,不过他们哪来的胆子,敢去谋反?”

  “我听到一件事,你别乱说啊。”

  “听说他们杀人祭鬼,把人脑袋和肝脏都割了,没看到城中那些书生家,都在办白事么?”

  “你胡说的吧。”

  “骗你作甚?我老姑父是皮匠,听说这几天,光假人头就做了不少。”

  “你怎么不说话了?”

  “这种事,我好像听我爷爷说过…”

  城中人多眼杂,一些消息根本瞒不住。

  杀人祭鬼之习俗,最早起自鄂湘二州,直到大兴年间才彻底断绝,有些传说故事自然留了下来。

  那些古老而黑暗的往事,也再次于百姓之间流传,引发更多的恐慌。

  杀人祭鬼之采牲,秀才或官员,一肝顶三肝;僧人道士,一肝顶两肝,女人和小孩,则一肝为一肝…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丹阳书院。

  此刻的丹阳书院已贴着封条,空无一人,若在平日里,这种事必然引得儒林群情激愤。

  然而现在,书生们都待在家中,哆哆嗦嗦不敢乱跑……

  秭归县的官员,哪怕是小吏,也都心惊胆颤,办个差都得好几个人陪伴…

  至于普通百姓,则是将自家孩子藏得严严实实,家中女子也不敢抛头露面…

  那些贼人的尸体倒也罢了,当看到一具具无头和尚尸体时,街上已是死寂一片。

  百姓们脸色苍白,心中升起寒意。

  一座客栈二楼,窗户露开半截缝。

  门缝中的眼神惊疑不定。

  正是当初从李衍手中逃脱的女剑客柳眉。

  昨晚的行动,听闻是对付李衍,她立刻装病推辞,躲在客栈中没有去。

  果然,逃过了一劫。

  想到连“红女”那种高手都没逃脱,柳眉再无半点迟疑,匆忙收拾起了东西。

  两方她都惹不起,还不如远走天涯。

  就在这时,街上传来喧哗声。

  “水道通了!水道通了!”

  “朝廷的援军来啦!”

  “河怪也被抓住啦,快去看啊!”

  不少百姓闻言,纷纷向渡口跑去。

  这个消息,好似一束阳光,让秭归县阴沉的气氛稍微缓解。

  女剑客柳眉二话不说,拎起包裹就往下走…

  …………

  与此同时,县衙大堂上。

  “楚地凤脉?”

  通判周恺看着手中血玉琮,眼中阴晴不定,咬咬牙沉声道:“鬼教妖孽,竟敢坏我神州气运!”

  说罢,连忙起身,对着李衍深深弯腰拱手,“多谢李少侠,若让鬼教在眼皮底下做成此事,本官难辞其咎。”

  “应该做的。”

  李衍面色平静,并不在意。

  这种事,他可不会隐瞒。

  不仅不藏着,还会弄得人人皆知。

  毕竟阴谋最怕的,就是大白于天下。

  赵长生这种可怕妖人,他多半不是对手,但玄门中隐藏的高手更多。

  弄出这种事,有的是人着急。

  别的不说,朝廷肯定会派风水大师前来,破坏其阴谋,重新进行布置。

  这种涉及神州气运的大型风水局,别说是他,估计连王道玄也根本看不懂。

  这种麻烦事,甩出就行,没必要担在身上。

  “报!”

  就在这时,有士兵阔步进入县衙大堂,双手抱拳道:“回禀大人,宜昌那边的援军到了!”

  “好!”

  通判周恺狠狠一握拳,满眼激动。

  秭归县情况不明,卫所之中,说不定还有隐藏的妖人,他昨晚彻夜未眠,和几名心腹手下持刀在大堂等待,随时准备拼命。

  朝廷援军一到,就有了更多回旋余地…

  …………

  众人连忙来到渡口,拍眼观望。

  只见江面上,大大小小的战船列阵而来,擂鼓轰鸣,锦旗飘荡,船上密密麻麻全是士兵,刀戟如林,杀气冲天。

  大宣朝虽说如今暗流涌动,但毕竟是鼎盛之时,这些都是襄阳和宜昌驻军,前两日便已聚集。

  河道一通,立刻赶来秭归支援。

  尤其是那队伍前方,福船高大如城,甲板上吊着一头硕大巨物,正是那日作祟的鱼怪!

  李衍看到后,微微点头。

  朝廷此举,分明是要稳定人心。

  果然,看到那巨大鱼怪,秭归县的百姓惊呼连连,随后就是高声欢呼。

  而在甲板之上,还有不少身穿绿袍的老者,法袍类似汉服,且头戴高冠,个个面色阴沉。

  李衍一看,便知这些是竹山教的人。

  竹山教虽起自鄂州竹山县,但术法源头却不简单,乃是来自于古代汉宫,与当地巫术所结合。

  汉朝之时,宫廷有“祭天神阙”。

  《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行拜太一帝星,祭祀于郊外甘泉宫,就乾位,祀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

  祭祀的手法,乃“祭天神阙”,为竹宫用紫泥为坛,天神下若流火。

  大汉崩塌后,此法也传入民间。

  竹山县为古上庸国所在,西魏废帝元钦因境内茂林修竹、山清水秀而改称“竹山”。

  此地灵竹甚多,因此汉宫秘法得以保留,结合原本楚地“灵茅圣苇”巫术,使得竹山教在鄂州也有一席之地。

  如今老巢被端,他们正憋着一肚子火。

  对付这河怪,有的是办法。

  “周大人。”

  见援军已到,李衍也不再废话,直接对着周恺拱手道:“待此地事了,我等就会先行离开,还有其他事情要忙。”

  周恺一愣,明显有些不舍,“李少侠,秭归县危机四伏,不如留下来…”

  李衍直接摇头道:“大人,战事一起,就不是我等能左右,况且其他地方也有任务。”

  “也好。”

  周恺眼中明显有些无奈。

  李衍看了一眼到来的福船,“不过有件事,还要请大人相助。”

  …………

  江面之上,水军将士不时露出水面。

  硕大的铁锁与福船相连,被这些精通水性的士兵拎着钻入江底。

  很快,便有人探出脑袋。

首节上一节323/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