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267节

  “他们是山中猎人,对付异兽最为拿手,但这一去,也是没了踪影。”

  “毕竟青龙山距郧阳不远,这个任务也被提高,完成后可赏纹银两千两,还有‘三大玄境’进入的令牌一枚。”

  “凭此令牌,可任意选择三大玄境,参悟一次。”

  李衍一听,就没了兴趣。

  梅山法教的猎人都失踪了,可想而知其危险,更麻烦的是要在山中守候,他们可没时间一直待着。

  还有这三大玄境,听起来玄乎其玄,但也只是普通修士难以进入,真武宫弟子和那些有关系的,说不定早就修炼吐了。

  能不能获得机缘还是两回事。

  用这些虚物,加上两千两,就让法教高手卖命,还有去无回,简直跟无本买卖差不多。

  想到这儿,他询问道:“还有什么任务?”

  谷寒子显然早有准备,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所有报上来的任务都写在册子中,道友不论完成哪一个,都能去当地城隍庙报备,自然有人核对。”

  说着,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倒是有个任务,还请道友务必帮忙。”

  “道长请说。”

  “荆州当阳县,有紫盖山,乃七十二福地之一,由法脉竹山教、佛门律宗,太玄正教共同管理,各自占据一方。”

  “自去年起,紫盖山真武宫,便连续有道人身陨,那边报上来是正常死亡,但贫道有一师弟封灵子却传来密信,宫中有古怪,他正暗中调查。”

  “已有近一个月,没有密信传回,贫道十分担忧,却又走不开。”

  “而且那里三方共治,若执法堂大张旗鼓进入,说不定会引起误会,还请道友帮忙查一下,究竟出了什么事。”

  “荆州当阳?”

  李衍若有所思,点头道:“可以,在下正好要前往宜昌,完事后能顺道一探,但若发觉危险,便会撤离。”

  谷寒子点头道:“那是自然,只需弄清发生了什么即可,随后我们会处理。”

  有了这层关系,吕三的事也不成问题。

  谷寒子答应,只要都尉司那边撤了通缉令,道牒当天就能办好,无需等待。

  出了城隍庙,二人便向都尉司而去。

  与长安有些不同,郧阳都尉司从设立的开始,便是主要针对山民,为方便调动,地址就在郧阳府衙附近。

  而郧阳府衙,就在城市中央。

  没过多久,二人便到了府衙门口,却见广场之上,密密麻麻聚集了不少人。

  他们皆头裹黑巾,身着印花蓝布粗衣,有的手脚之上还带着银镯子,或坐或躺,毫无畏惧盯着周围官兵。

  周围街道上,已有不少郧阳百姓聚集。

  他们窃窃私语,眼中满是幸灾乐祸。

  “又丢了?”

  “肯定得丢啊,都连着丢了几年了…”

  李衍疑惑,稍一打听,就知道了原因。

  这些都是鄂西土家人,前朝大兴为方便管理,设土司制度,由朝廷任命土司、土官,自行管理。

  神州境内和边疆少数族裔,基本都是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各地土司不仅负责税收,还会定期朝贡。

  眼前这些,都是唐崖土司覃氏麾下土民,他们负责押运税粮来郧阳,路上被水贼给抢了。

  但蹊跷就在这里,他们已经连续被抢了几年,就连运往京城的贡品,都被抢劫一空。

  谁都看得出来,这是贼喊捉贼。

  此事根源,就是当今皇帝前些年提出的一个政策“改土归流”,结束土司制度,由朝廷派人管理。

  因为此事,各地土司群情激愤,又是上书哀求,又是重金贿赂朝中大臣说情。

  总之,拖拖拉拉一直没办成。

  而这税粮被抢,分明是在表达不满。

  “这郧阳府,千头万绪啊…”

  王道玄和李衍相视一看,皆微微摇头,向着府衙附近的一条巷子里走去。

  那里便是都尉司衙门所在。

  都尉司凶名炽盛,周围别说什么酒楼茶馆,就连普通百姓也不愿意居住,大多是都尉司成员所有。

  到了门口,李衍请人代为通禀。

  很快,就有一名身形高壮的红脸汉子阔步而出,正色抱拳道:“见过李少侠。”

  此人李衍也见过,正是黄千户麾下的王百户,胶州人,善用双刀,极其勇猛,算是黄千户心腹。

  李衍探头看了一眼,“黄千户不在?”

  王百户摇头道:“千户大人在山中染了风寒,如今抱病在家,并不在衙门。”

  “不过二位放心,们的事,千户已经吩咐办理,我已和长安那边核对了一下,可以撤销,到了明天就行,还会将公文发往各地。”

  “多谢!”

  李衍当即抱拳道谢,又顺嘴问了一句,“千户大人没事吧?”

  王百户意味深长道:“也不是什么大病,说不定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哦。”

  李衍瞬间了然,当即抱拳离开。

第206章 喧嚣时代

  刚出巷子,王道玄便笑道:“这位黄千户,倒是懂得明哲保身…”

  上津城那边的事太大了。

  同时,也是一个天大的功劳。

  黄千户出来办差,旁边还安排了个碍事的刘百户,说明他在都尉司中,地位恐怕有些尴尬。

  天大的功劳,不一定是好事。

  毕竟这件事才刚开始,若是由他主导,继续往下查,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故意拖后腿。

  一旦出了差错,小命都难保。

  而他这一病,正好将功劳分出,退一步海阔天空,由其他人继续往下查。

  又是个老谋深算的官油子……

  虽说感慨,但朝廷之事,李衍也没什么兴趣,和王道玄穿过街巷,准备回去。

  就在这时,街上一阵大乱,百姓纷纷逃散,沿途小贩也慌忙将摊子向后拉,顾不上摔碎多少瓶瓶罐罐。

  紧接着,沉重脚步声与铠甲摩擦声传来,却是一支来自郧阳卫所的军队,身着甲胄,手持长枪,从街上穿过。

  同行者,还有策马而行的校尉。

  很快,远处便升起怒吼声:“都指挥使大人有令,冲击府衙者,全部抓起来!”

  郧阳府衙外广场上,顿时一阵大乱…

  街上,看热闹的百姓四散而逃。

  府衙外传来各种咒骂声。

  “杀人啦!”

  惊恐的尖叫随之响起…

  李衍眼神一凝,沉声道:“道长快走,咱们从其他地方绕回去!”

  说罢,立刻转身。

  王道玄也是微微摇头,紧随其后。

  他们穿过几条小巷,又顺着山坡石道爬上,便已远离是非之地。

  郧阳府北侧后方全是坡道,越走越高,与此同时,也看到了郧阳府外景象。

  那里已是一片大乱,军队四处游荡,抓捕闹事的土人,还有些地方起了火,升起浓浓黑烟。

  李衍摇头道:“郧阳府是越来越乱了,还不知道要弄出什么大事,明天拿上道牒,咱们立刻动身。”

  城中大乱,二人也没什么逛的心思,加快脚步,不到三炷香的时间,便回到了江浙会馆。

  会馆外,也站着不少人远远眺望。

  看模样和交谈话语,都是江浙商贾,陈继祖也在其中,皆是面色凝重。

  其中有一人,吸引了李衍注意。

  那是名身材高大的汉子,与其他商人不同,虽同样身着员外袍,但面相却透着一股凶气,浓眉大眼络腮胡,更像是江湖中人。

  更特别的,是其肩膀上立着的一头大鹦鹉。

  神州自古就有鹦鹉,俗名“鹦哥”。

  唐时有诗便提到: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

  但眼前这头却尤为特殊,不仅个头极大,色彩也很是鲜艳,花花绿绿,非常惹眼。

  更像是前世见过的雨林金刚大鹦鹉。

  不过,体型似乎更大。

  “干死他!”

  “干死他!”

  见城中乱象,鹦鹉似乎十分兴奋,翎毛竖起,捏着嗓子一通叫骂。

  旁边一名商人见状,哑然失笑道:“罗兄,你也算出自文脉大族,为何养个鹦哥如此粗鲁?”

  “这算什么!”

  汉子哈哈一笑,掏出个干果喂给旁边鹦鹉,摇头道:“这小东西陪我海上流浪,往来皆是粗人,自然学不了好,有时骂起来难听的很。”

  说着,满眼宠溺道:“也多亏这小东西传信,否则我便葬身大海,再也回不来了。”

  这么一说,其他人也来了兴趣。

  其中一人沉声道:“郧阳府这乱子,一时半会儿完不了,不如罗兄继续讲讲你海上见闻。”

  “走走,我等着听到要紧处!”

  众人七嘴八舌,簇拥着那汉子进入会馆。

  李衍心中一动,连忙拉着陈继祖询问道:“这位,是刚从海外归来?”

  陈继祖微笑道:“这位名叫罗如烈,乃是江南罗家之人,生性好动,武艺高超,是开海后最早组织船队外出之人。”

首节上一节267/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