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153节

  前门城隍神殿日夜开放,凡往来香客,皆可进入祭拜,每年二月初八,还会定时举行庙会。

  而后面宫殿,则禁止随意出入。

  里面不仅有太玄正教供奉着规模庞大的社令兵马,还有管理玄门的玄祭司,执法堂等机构。

  如今,前面香客往来,络绎不绝。

  连进入后殿的侧门,也排了一列长队。

  这些人模样也古怪,既有黑衣瞎眼的老妪,也有背着柳琴,白发苍苍的老者,甚至还有身披袈裟的和尚。

  风雪中安静排队,偶尔小声交谈。

  这些自然都是玄门中人。

  大宣朝虽说以道门为主,但对佛门也不排斥,正教中亦有佛门位列其中,且给佛门弟子颁发的,都叫佛牒。

  至于旁门巫婆神汉,则一律是道牒。

  李衍和王道玄也在队伍中。

  因为摸不准长安都城隍庙情况,这么多人等候,他们也不好例外,免得让罗明子为难,因此老实跟着排队。

  玄门中人指不定会什么神通。

  或许是怕露底,个个都很沉默,即便交谈,也只是低声言语,不会说什么重要的事。

  就在这时,一名身背长剑的灰衣道人从里面出来,脸色很是难看。

  “吴道友,怎么了?”

  有人忍不住询问道。

  “哼!”

  灰衣道人一声冷哼,不满道:“朝廷要约束玄门,贫道也理解,但为何要查人道行,还要分个三六九等?”

  说着,举起手中道牒文书,“瞧见没,正教为玄色,法脉为红色,旁门一律白色,跟丧裱一样!”

  旁边人面面相觑,随后一名老者摇头劝道:“道友消消气,玄门本就有高有低,咱们只是怕麻烦,又不得朝廷的银子,管他作甚。”

  “话是这么说,唉~”

  灰衣道人本想反驳,但看众人一幅不想惹事的模样,忽觉心灰意懒,摇头道:“罢了,贫道修行,就是图个自在,没想到身处玄门,照样逃不过被人拿捏。”

  “什么道法自然,逍遥于世…狗屁!”

  他边说边摇头,渐渐远去,消失在风雪中…

  李衍面色平静,心中早有预料。

  朝廷新政,必然会引起不满。

  但大宣朝国力鼎盛,律法森严,要做什么,又岂是一两句抱怨能够有用。

  不知不觉间,终于轮到了他。

  玄祭司也没做的太过分,每个人都是单独进入,根底不会让其他人看到,因此队伍才排的长了些。

  登记造册的地方,在侧门一个偏院。

  风雪中,偏院正堂大门敞开,一名老道在那里翻阅名册,另一名身着绿袍的文书官员抄录。

  天气寒冷,二人不时呵气搓手。

  见李衍进门,老道态度很是和蔼,“道友请坐,无需拘礼,是来造册登记么?”

  李衍微微拱手,“来取道牒,罗明子前辈说办好了。”

  “哦?”

  老道似乎想到什么,抬头看了李衍一眼,“小友可是叫李衍,蓝田人士,来自咸阳?”

  李衍点头道:“没错。”

  老道也没废话,直接起身从架子上翻出一本玄色道牒,“已经办好了,道友核实一番?”

  “玄色道牒?”

  李衍接过后有些诧异。

  老道微笑道:“道友身份特殊,所谓正教只是朝廷册封,跟你这相比,是远远不如啊。”

  虽未明说,但李衍瞬间了然。

  其说的是活阴差身份。

  李衍翻开道牒看了一眼,除去自己的姓名籍贯,关于传承和道行,都并未多说。

  他心中奇怪,“这黑色道牒有何不同?”

  老道抚须笑道:“正教乃朝廷册封,有维护社稷之责,道牒自然有诸多便利。”

  “一是不会轻易泄露信息,二是若遇紧要大事,可前往当地衙门请求便宜行事。”

  “原来如此。”

  李衍瞬间了然,心中很是满意。

  对于这道牒的划分,他大约有了数。

  玄色为尊,算是自己人。

  红色次之,朝廷防备较小,毕竟法脉有根有底,若是犯事,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白色,则是地方玄祭司主要关注对象。

  得了便宜,李衍心情自然不错,起身拱手道:“多谢前辈,在下想拜访罗道长,不知可否通传?”

  老道摇头道:“罗明子有要事,已离开长安,不知何时才会回来。”

  伤刚好就有了任务?

  李衍也不失望,点头道:“在下留一份信,若罗道长回来,还请前辈转交。”

  …………

  虽说罗明子不在,但拿到道牒,也算办妥了一件大事。

  李衍心情不错,出门后便和王道玄四处闲逛。

  “那边就是唐时西市。”

  王道玄对长安还算熟悉,指着远处破烂土墙,“唐时西市名扬天下,行业数百,店铺数万,从西域到南洋,商人往来云集,繁华的很啊…”

  “哦?”

  李衍一听来了兴趣,“走,去看看。”

  他前世就对这“长安西市”闻名已久,没想到在这个世界还保留着,自然要见识一番。

  谁知,王道玄却摇头道:“西市早没了。”

  “唐时各坊封闭,禁止私下交易,夜晚还有宵禁,自然只能集中到西市。”

  “如今大宣朝不设宵禁,鼓励商业,各坊市皆店铺云集,况且西市历经战火,早已不再是市场。”

  “那现在是什么?”

  “马球场,长安修缮时,西市本来要推平,但当时陕州布政使上奏,就将此地弄成了马球场。”

  “大宣朝人酷爱马球,百行各业都有自己队伍,定期较量,每逢庙会或上元佳节,这里也会热闹的很…”

  最终,李衍还是跑去看了看。

  可惜结果让他大失所望,或许是冬至刚结束,枯黄草地上布满积雪,也没什么人。

  但门口走过的几名胡人,却吸引了他的注意。

  “是西域商人。”

  王道玄低声道:“对面醴泉坊有拜火教胡寺院,义宁坊则有景教寺院。”

  “盛唐虽亡,但在异邦声名不减,西域来的客商,很多时候第一站,还会选择长安,加上曾经后裔,如今全住在这两个坊市。”

  说着,不知想到什么,噗嗤笑道:“胡人中也有玄门中人,听闻有长安富商信奉了此道,不仅捐香油钱,碰到事了也请。”

  “就是不知这异邦的法,能否捉了本土的鬼…”

  李衍想想那场景,也是哑然一笑。

  二人随意游荡,不知不觉又来到曾经的太极宫和大明宫游览。

  可惜,曾经辉煌的宫阙,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荒草萋萋,既有百姓种地,也有牧童放羊。

  放眼望去,一片凄凉。

  王道玄摇头道:“旧宫早已毁于战火,但城墙地基难清理,长安城又不缺地方,所以这里便一直荒废了下来,偶有文人墨客来怀古。”

  说着,低声道:“不过,贫道听说这里便是长安鬼市所在地,既有江湖中人销赃,也有玄门中人交易法器和天灵地宝。”

  “只是地点隐秘,还时常会换地方,若无人带领,恐怕难入其门。”

  李衍心中一动,“道长建三层楼,是不是需要天灵地宝?”

  王道玄点头道:“嗯,安顿下来后,贫道看能不能找到憋宝人相助,若实在不行,只能来黑市寻找。城隍庙也有,但太玄正教要价太狠。”

  李衍笑道:“可以联系一下赵驴子,这赵兄弟毕竟是憋宝行中人,清楚里面门道。”

  “这小子,不是说钱攒够了,要娶婆姨么,也不知找上没有……”

  …………

  长安城颇大,李衍和王道玄没逛几个地方,回到客栈时,也已是夜幕降临。

  夜色风雪中,灯火辉煌,长安城更显璀璨。

  “哎呦,们可算回来了!”

  沙里飞就等在客栈正堂,见到二人回来,当即就是一通抱怨,“那些个烂怂地方有啥好逛的,本想带你们去吃点好的,这会儿那里估计都没位了。”

  “啥地方?”王道玄连忙问。

  “平康坊的花萼楼啊!”

  沙里飞满眼憧憬道:“听说那里可是长安厨子圣地,汇聚南北高手,老沙我馋了很多年,可惜囊中羞涩。”

  “如今有钱,定要了结心愿!”

  “哦,花萼楼啊…”

  王道玄显然也知道此地,点头道:“没事,改日找个机会,咱们早点去。”

  三人组就这毛病。

  李衍和王道玄心思都在求道修炼上,沙里飞虽说贪财,但也是个钱多了就烧的主。

  一听说有啥好吃好玩的,直接就闷着头上。

  李衍自然也不反对,看了看楼上,疑惑道:“红姐呢,还和那凤老板喝着呢?”

  “下午就走了。”

  沙里飞回道:“说有点事要办,让咱们早点休息,明天带衍小哥去拜师。”

首节上一节153/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