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132节

  走着走着,二人便察觉不对。

  总感觉有人跟在背后,还冲着他们耳根吹凉气,模模糊糊,还似乎有人说话…

  二人两腿发软,战战兢兢,还好牢记着猎人的话,不敢犯任何忌讳,老老实实跟在后面。

  或许是老猎人方法起了效,不到三柱香,周围密林间浓雾便散去不少,远处景象也发生改变。

  前方出现个拐角,巨大岩石上,有不知何时何人留下的“钟蕴神秀”四个大字,虽字迹斑驳,朱砂红漆已然掉落,但仍能看出字体之雄浑。

  几座巨岩之间,矗立着半人高神龛,山神像斑驳,石质供案上也积满了灰,显然很久没人上香。

  “山神爷保佑…”

  老猎人松了口气,连忙上前,从行囊中取出早就备好的香烛,诚心燃香叩拜。

  而书生主仆二人扭头,不由得骇然。

  如今浓雾彻底消散,只见月光林地中,赫然有几座石质老坟,规格不凡,却破碎坍塌,布满青苔。

  老猎人看到,也有些紧张,连忙点燃三炷香,挫土成坛,插在地上,双手合十喃喃道:“叨扰各位了,多谢多谢。”

  主仆二人也是吓得够呛,跟着祭拜一番,这才慌里慌张离开。

  离开这条荒僻山道后,老猎人明显轻松许多,看着路沉声道:“咱们误了时辰,夜路不宜行。”

  “前面虽说也偏僻,但也有乡党常走,如果没记错,有一座山神庙,正好歇息一晚。”

  “山神庙?”

  书童咽了口唾沫,“不会也出事吧…”

  “说的什么胡话!”

  老猎人瞪了一眼,“山神爷座下,什么东西都不敢作祟,最安全不过了。”

  “是是是,听汪老伯的…”

  遭遇鬼打墙,书生明显识趣很多。

  三人继续前行,绕过几条弯道,又上了一个浅坡,前方赫然出现一座山神庙,看起来有些年头。

  然而,他们却停下了脚步。

  山神庙中,竟隐隐有火光闪烁。

  “汪老伯…”书生看向猎人。

  老猎人深深吸了口气,沉声道:“应该是路人,咱们去凑合一宿,记着客气点,别乱说话。”

  话虽如此,但他还是卸下了背上弯弓,且抽出一根箭矢。

  他有句话没说,深夜高深,在这种荒僻老庙露宿,有可能是行人,也有可能是歹人。

  还未靠近,庙里便传来个森冷的声音:

  “咦,怎么有生人味?”

  “莫非是哪个洞主给老夫送的点心?”

  书生顿时吓得背后汗毛倒竖。

  这种口气,志怪小说里,戏文中都出现过。

  他可太熟悉了!

  就连老猎人也吓得腿软。

  但他们刚准备逃走,庙里便又传来个温和的笑声,“衍兄弟,都是荒山行路人,你吓他们作甚?”

  “几位,进来吧,这里很安全。”

  三人面面相觑,有些摸不准,但事已至此,也只得硬着头皮进入庙中。

  只见庙内点着篝火,旁边坐着两人。

  一个身着道袍,另一个年轻人黑衣白面,眼若寒星,腰间还挎着长刀,正是李衍和王道玄。

  老猎人瞥了瞥二人脚下,见影子随着火光闪烁,这才稍微放松,微微拱手道:“叨扰二位了。”

  “无妨。”

  王道玄温和一笑,拎下火堆上架着的茶壶,“山中深夜寒凉,喝杯茶水暖暖身子。”

  看三人防备,哑然失笑道:“放心,我等不是歹人,里面也没蒙汗药。”

  老猎人点了点头,“道爷说笑了,关中刀客,要我等性命易如反掌,何须蒙汗药。”

  显然,他认出了关山刀子。

  虽没有盛具,但三人进山,都备着竹筒取水,正好当做临时茶杯。

  一杯暖茶下肚,三人总算回了魂。

  “好茶!”

  书生一品,顿时赞道:“是淮南三茗中的黄团,还是今年新茶,道长好雅致。”

  王道玄哑然一笑,“贫道可不懂这个,都是衍小哥路上挑的,花了不少银子呢。”

  书生见李衍相貌气质不凡,顿时心生好感,拱手道:“在下严九龄,敢问兄台…”

  “李衍。”李衍淡淡回道。

  似乎是见二人面善,老猎人也略微放心,看着地上火堆,犹豫了一下,“恕老朽直言,神庙中燃火,怕是对山神爷不敬啊。”

  李衍瞥了一眼,“放心,这里的山神爷常年没人供奉,早走了,要不你们怎会遇到鬼打墙?”

  此话一出,三人顿时毛骨悚然。

  王道玄连忙安慰道:“诸位放心,是衍小哥察觉不对,帮你们解的围。”

  原来如此…

  三人面面相觑,老猎人也是尴尬一笑,不敢再说什么。

  他知道,自己碰到了有道行的高人。

  不怪李衍语气不善。

  天竺山就在丰阳境内,他们离开吴家沟后,便一路疾行,来到天竺山。

  从下午登山,找了整整半日,根本没找到吴老四所说的法脉洞窟。

  李衍无奈,带着王道玄四处搜索,终于找到间山神庙,想凭借勾牒通神的能力,和山神爷问个道。

  没曾想,这里久无香火,连山神神罡也早已消散,反倒是泥胎都被阴物占了去,被李衍神鼓震散。

  答案近在咫尺,却无门而入,自然心烦。

  王道玄则心中一动,向猎人开口问道:“这位老居士,我等上山想拜访一些高人,不知你可否知道一些?”

  老猎人犹豫了一下,拱手道:“不敢欺瞒道长,老夫就住在右侧山下天竺村,山上确实有几座庙宇,香火也算旺盛。”

  王道玄微微摇头,“那庙中住持确实学问深厚,但却非我们要找高人。”

  他当然知道说的是谁。

  他和李衍前去拜访,想要打探些情报。可惜,虽也是佛门中人,却并非玄门。

  “这…”

  老猎人摇头道:“实不相瞒,这里已是后山,很多年前,听我祖父讲,还有不少高人隐修,但自从出了一些怪事后,百姓就不敢来后山了。”

  书生严九龄眼睛一亮,“二位,可是要找罗公一脉,听闻那位可是唐时大法师。”

  他有些身份,晓得玄门之事,甚至年幼时还曾幻象求道,但没觉醒神通,自然无缘踏入。

  猜出二人是玄门术士,顿时心痒。

  王道玄哑然,“罗公一脉可不在这里。”

  李衍则忽然开口道:“那附近十里八乡,可有出名的过阴人?”

  老猎人眉头微皱,“老朽不知,却听说过一件事,前些年,村里几个采药人去北山,路上丢了魂,突然出现个老妇,帮他们招魂,随后便严厉呵斥止,禁止再前往北山。”

  “北山?”

  李衍眉头一皱,“北山我已转遍了,并没发现什么高人。”

  老猎人摇头道:“二位有所不知,北山还有个险要之地,需从天柱峰往下才能到达,比较隐秘,常人很难找到。”

  王道玄顿时眼睛一亮,“多谢居士。”

  李衍眼中也多了丝惊喜。

  他想起件事,那姓鲁的术士说过,还有个小师妹在守着祖师坛。

  帮人招魂、老妇,多半就是了!

  有了目标,二人顿时心情振奋,但因为有外人在,一些话也不好说,便直接靠着墙角睡下。

  可怜书生严九龄,想着破庙、侠士、道人,还都是玄门高人,简直是小说中的桥段,正自兴奋,想着结识一番,却没想到二人倒头就睡。

  他满脸无奈,加上一路上山辛苦,又受了番惊吓,不知不觉也进入梦乡…

  ……

  “公子!公子!”

  似乎没睡多久,严九龄便被书童唤醒,迷迷糊糊醒来,发现门外天已大亮。

  老庙内,篝火余烬已冷,侠客道人皆无。

  “那二人呢?”

  严九龄连忙询问。

  “早走了!”

  老猎人闷声道:“人家天不亮就走了,也不是老夫说你,你是正经读书人,这些江湖中人,最好敬而远之。”

  似乎是天亮有了底气,书童一路被老猎人嘲讽,忍不住开口道:“我家公子可是举人呢,将来可是要做官…”

  “竹墨,乱说什么!”

  书生训斥了一句,见老猎人变得拘谨,连忙摇头道:“汪老伯,我就是个书生而已,您无须在意。”

  书童缩了缩脑袋,“公子,咱们什么时候走,这荒山野岭的,实在不安全。”

  “老爷让你去长安拜见李大人,万一误了时辰…”

  “游完天柱峰便走。”

  书生严九龄浑然不在意,眼中满是可惜,喃喃道:“李衍、李衍,大衍求一…果然,游历天下,方可见天地玄妙啊…”

  就在书生感叹时,陡峭的天柱峰上,一道身影已顺着山缝向下攀爬,渐渐消失在浓雾云海中……

第115章 古庙 青灯 缘由

  哗啦啦!

  山谷中群鸟惊飞。

首节上一节132/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