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1014节

  其中一人哀求道:“爷,咱别去了,别让老妇人动怒。”

  “怕什么?!”

  这公子哥两眼一瞪,“祖母卧病在床,其他人勾心斗角,哪顾得上管我。”

  “走走走,听闻飘香楼新来了名姑娘,姿容绝世,今晚就要‘出阁’,那几个混蛋肯定都去了,我可不想喝他们的刷锅水…”

  说罢,便拎着袍子往外走。

  两名王府侍卫满脸无奈,只得跟在身后。

  李衍看了看王府高墙,若有所思,紧随那公子身影融入夜色……

第679章 接连遇故交

  暮色四合,内城鼓楼刚敲过戌时的更声。

  英王府的这位郡王,身上裹着件云锦斗篷,腰间玉佩在灯笼下前后摇晃。

  身后两名王府卫士显然不是草包。

  既然劝不动,就要保证安全。

  每当走过昏暗街道,他们便手按刀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周围巷口。

  神州都城布局,一般来说都有讲究。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大意是,建造一座九平方里的都城,每边开三个门。

  城中纵横各九条道路,路宽可供九辆车并行。

  王宫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前面是朝廷,后面是市场,各占地一百步见方。

  后世都城面积不断扩大,但都遵循类似规矩。

  但大宣立朝后,便打破了“前朝后市”传统,前门一带青楼与商铺、茶楼相邻,再加上朝廷解除宵禁政策,因此逐渐形成“销金窟”。

  穿过街道来到前门附近,喧嚣与灯火扑面而来。

  但见其他地方的商铺都已关门,顶多门口挂着灯笼,而这边却是整排的灯笼架高高竖起,烛火辉煌,曲乐嘈杂,还有男人女子的嬉笑声。

  街道上也是人流密集,既有勾肩搭背的江湖中人,亦有带着仆人的客商,甚至还有不少人身着便服,脚踏官靴,互相抬手邀请,一看便是朝廷官员。

  “快,快点!”

  这位英王府的郡王,已是满脸的迫不及待。

  两名侍卫无奈,也只得加快脚步。

  他三人异常醒目,刚从暗巷走出,便有一堆人打招呼。

  “见过海郡王。”

  “郡王您可有阵子没来了…”

  “是啊,琴香还一直念叨您呢。”

  这公子显然是这里熟客,很多人围来,眼里都冒着光。

  那是看向肥羊的眼神。

  “都闪开!”

  两名侍卫顿时恼火,伸手将围来的人推开。

  “诸位,对不住,今儿要去飘香楼!”

  “海郡王”似乎很享受这种感觉,哈哈一笑,便带着人向街巷深处走去。

  周围的人也不恼火,反倒满脸恭敬提醒。

  “海郡王,您可快点,王公子他们都到了。”

  “是啊,有二年‘梳栊’没这么热闹了…”

  前方“海郡王”听到,顿时提起撩袍,一路小跑。

  待其走后,方才几人立刻收拢笑容,脸上满是嘲讽。

  “这草包不是刚被禁足么,怎么又放出来了?”

  “那还用说,肯定是偷跑,没瞧着马车都没坐么?”

  “哎哎~你们说话注意点,这可是咱们大金主,改明儿撺个局…”

  他们缩在墙角低声讨论,没注意旁边李衍已压着草帽经过。

  这几人的话,自然都被听在耳中。

  李衍心中已经有些失望。

  看情况,这位郡王就是个不受重视,不被待见的主。

  想靠其混入英王府,多半够呛。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先跟着看看。

  就在他思索间,前方三人已停下脚步。

  李衍也抬头望去,只见这所谓的“飘香楼”,乃是三进院落布局,靠街的一侧是二层小楼,门楼上悬“清音雅集”匾额,完全没有风月感。

  前厅门房大开,却设了一幅木屏风隔绝街面视线。

  二楼厢房窗棂皆糊茜纱,透光不透影,私密性很好。

  李衍也算老手,一下就看出了这“飘香楼”底子。

  分明是模仿顶级的“清音小班”,却又在闹市敞开门做皮肉生意,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容易吸引那些喜欢附庸风雅,却又色急猴急的肥羊。

  “海郡王,‘寒梅阁’已给您备好了。”

  看到郡王三人,门口领头的小厮连忙哈着腰迎上。

  满脸的恭顺,抬手间,袖口却露出半截猛虎刺青。

  李衍看到,眼睛顿时微眯。

  是“虎威堂”的人!

  赵婉芳和罗明子,都给他介绍过京城情况。

  除去玄门中人,城中主要有三个帮派。

  东城是“铁锚会”,势力范围在东便门至崇文门沿运河码头。

  其经营船行,控制着东城“五行”,即“车船店脚牙”,帮众左臂刺铁锚纹,善用缆绳、铁钩、扁担等工具作为武器,招式狠辣下盘稳。

  明面上的产业,有“顺风船行”“通和货栈”,暗地里经营“水鬼堂”。

  这个帮派,脱胎于漕帮,后来和东城兵马司搭上了线。

  南城则是“虎威堂”,势力范围在永定门至天桥一带。

  原为都尉司被淘汰的官员所创,专护南城富商镖货,后吸纳西南流民形成帮派。

  帮中成员皆手臂纹虎,腰悬铜虎头牌。

  最初只经营镖局,但如今什么生意都想掺和一手。

  西城是“铜驼盟”。

  说是帮派,更像是商会,由晋陕商人联合支持创建,主要保护商会生意。

  这三个帮派虽偶有不愉快,但大多井水不犯河水。

  毕竟,帮主也只是打杂的,该做什么,都是背后势力说了算。

  李衍在暗巷中又等了一会儿,见来“飘香楼”的人越来越多,这才往门前走去。

  “这位先生,还请留步。”

  刚走到门口,就被方才临头的小厮拦下。

  “先生面生的很啊,是第一次来敝店吗?”

  这小厮满脸微笑,却背着打了个手势,同伴立刻从周围汇聚,且按向腰间。

  李衍眉头微皱,看了看周围。

  其他人都有小厮恭敬迎上,唯独拦住了他。

  说来也奇怪,这地方消费高,其他人要么锦衣华服,要么带着仆人,唯独他腰间挎着断尘刀,斗篷遮掩的侧身腰间,还挂着燧发火枪皮套,自然引起警惕。

  “怎么了?”

  李衍淡淡一瞥,“我是鄂州人士,这地方还不让进。”

  “抱歉。”

  小厮依旧满脸笑容,“小店只接熟客。”

  李衍毫不惊慌,笑道:“开店做生意,哪有撵客的道理,点个花茶吧。”

  说吧,从怀中掏出一张五百两银票。

  所谓“点花茶”,乃是青楼黑话。

  一些高档楼子,初次上门的客人,需要支付高昂茶资。

  用前世话,就是验资,筛选客人。

  当然,没什么茶会用到五百两,只是证明实力。

  “这…”

  领头的小厮听罢,顿时有些为难。

  他可不是青楼专职龟公,而是被派来看场子的人。

  若李衍不懂,也就罢了,但能说出“点花茶”,要么是江湖中人,要么是青楼常客,一旦将人撵走,出去后乱说一通,“虎威堂”就是坏了江湖规矩。

  眼见还有达官富绅陆续到来,小厮终于一咬牙,“罢了,既是老合(江湖同道),咱就亮个托底青!这窑儿是威虎堂顶的盘儿,今儿个捻里来了几尊大万儿,要耍叶子尽管招呼,可要是敢摆柳扯旗,那就是跟咱虎威堂结梁子!”

  李衍咧嘴一笑,“没说的,线上的扣儿门清!”

  “贵客一位!”

  小厮抱了抱拳,对着里面高声呼喊。

  既是迎客,也是警示,来了狠角多关注。

  李衍眉头微皱,阔步走入大门。

  他本想进去找机会靠近海郡王,但看这情况,还是要低调些。

  转过屏风,眼前豁然开朗。

  中庭做了挑高的雕花梁,下方以曲水流觞造景,很是雅致。

  流水后方便是搭建好的戏台子,正有一老一少女唱着弹词。

首节上一节1014/1067下一节尾节目录